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火源苑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星火】故鄉風物(散文)

编辑推荐 【星火】故鄉風物(散文)


作者:疏影橫斜 童生,809.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459发表时间:2014-09-15 19:43:02

一、狗尾草
   在家乡田野的沟沟坎坎上﹐长着许多无名的野花野草。在这些花花草草里﹐最让我难忘的就是狗尾草了。
   也不知是谁给它取了这么个形象而又拙趣的名字。狗尾草长的确实有些像狗的的尾巴,那毛茸茸的脑袋自叶子间憨态可掬的探出来。有时低着头﹐有时弯着腰﹐很有谦谦君子的风度。每当轻风吹过﹐它们就像顽皮捣蛋的孩子﹐开始摇头晃脑了。小时候我和小伙伴们常在田野里疯玩﹐玩累了便坐在田埂上采些狗尾草来编花环。男孩子负责采狗尾草,将狗尾草编织成花环的形状。女孩子负责采野花,再将所采的野花按花朵的大小及颜色深浅的不同再别在花环上。不一会儿,一个布满鲜花香气四溢的花环就做好了。然后我们还会玩丢手绢和老鹰做小鸡的游戏,谁赢了才可以戴狗尾草花环。那时在我和小伙伴眼里,狗尾草花环是有着迷人诱惑的。它带给我们的快乐是无与伦比的,也让年幼的我们流连忘返,乐此不疲。有了狗尾草的陪伴﹐我们孤寂的童年却也多了几份快乐。
   前几年回家﹐在田间地头又见到了它们那熟悉的身影。只是觉得它也落寂了很多。在身边陪伴它的还是有很多野花野草,只是不再有野小子和疯丫头们的身影。现在的孩子﹐童年时光不是被一部接一部动画片占据,就是在无休止的电子游戏里沉迷着。他们基本上已不知道狗尾草为何物。随着当年我们那些野小子和疯丫头们的长大﹐狗尾草们也只能在田野里随风摇摆,看光阴流转日月轮回了。
   身在异乡﹐到处是林立的高楼和宽阔的马路﹐很难见到狗尾草的踪影。有一次在网上看到狗尾草的图片,就把它放在電腦上做屏幕,一放就是一年多。同事们都觉得奇怪,这株草有啥好看的?她们怎会明白,狗尾草于我,就是位童年的闺蜜挚友。在漫漫岁月旅途里,哪怕只是图片,能再次相遇相依也是多么的难得。正如这世间有些情意,若不亲身经历,不管是温暖还是凄冷,别人是很难理解和有同感的。
   有次在爬旗峰山时遇到一株狗尾草,便连忙跑上前去采了回来。置放在案头﹐从葱绿至枯萎,都不愿把它拿走。看着它,就仿佛看到岁月深处那一双双温情的眼﹐一幅幅素雅的画,一张张纯净的脸。
   在许多有意无意里﹐总忘不了家乡田埂上的狗尾草,一起玩耍过的小伙伴。在那用狗尾草编花环的纯净时光里,天上浮动着的云朵,河里流淌着的溪水,田野上散发淡香的花朵﹐小伙伴们银铃般的笑声,犹如一幕幕慢镜头在我脑海里呈现,在无眠的雨夜涌上心头。
   若童年是我记忆的源泉,狗尾草则是这源泉中最纯美的涟漪。那笨拙而童趣的模样,不择土壤默默奉献的品格,是点缀往事的绝美风景。也是人风雨路上的人生榜样。心中梦里,总会触动那些遥远而又清晰的记忆。
  
   二、石碾
   在村子中央,有一座泥墙灰瓦的碾房。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修建的,只是从我记事起,它就一直屹立在那里。它很特别,有窗而无门。大概是修建时为了方便人们使用时不受限制和约束吧,只在该安装门的位置用青砖砌了个门的框架。
   碾房很小,也就十平米左右。房子中间放置着那个平整而又浑圆的大碾盘,上面是一个比碾盘稍小一点的碾滚。碾盘和碾滚在一起那么合适。大一寸你会觉得它大,小一寸你又会觉得小。“绝配”两字用在它们身上是再恰当不过了。在那些交通不便利的年代,真不知道乡亲们是用什么办法把这个“体重”严重超标的家伙运回来的。除了石碾自已也就早就无人知晓了。在碾盘和碾滚上,凿有很多纵向的碾痕。一条挨着一条,粗细均匀。小时候听奶奶说,那都是请方圆几十里手艺最精湛的老石匠用铁錾一点一点打凿出来。只是我已无缘再听那些叮叮当当的凿碾声了。稍懂事后我才知道,碾痕就是石碾的牙齿,若没有那一条条的碾痕,石碾是无法将粮食碾碎的。除了碾痕外,它浅灰色的身上还隐约点缀着淡青色的花纹。只是质感较为粗糙,否则还真有几份青花瓷的清雅。这也许就是大自然给它的馈赠吧。
   每到腊月,碾房便成了村子里最热闹的去处。乡亲们将要碾的糯米用水轻泡后,盛在盆里,端到碾房去碾。那时也早已有机器可用,但村里人却喜欢在石碾上碾,都说机器上打出来的糯米做汤圆或餈粑吃起来味不正。如果碾得多,也有人家会套上老黄牛。只是在进碾房之前,主人家会拿旧衣服蒙住牛眼睛,以防它趁人不备回头偷吃碾盘上的粮食。碾糯米粉时,要带上筛子。碾过一遍后,需把碾碎的糯米面用筛子过滤一遍,选出粗片大块的倒在石碾上再碾。这样来回重复两三遍后,碾出的糯米面才会又白又细,做出的汤圆和餈粑吃起来会粘而不腻,软绵可口。记得那时过年家家户户都要吃汤圆,人们会提前准备过年需用的食物。碾房就开始热闹了,张家碾了王家碾,王家碾了李家碾。也有个别等不及的,会带上糯米到邻村机器上去打。
   除了腊月,平时我们也会在石碾上碾玉米,碾碎后煮粥吃。因白天农活忙,母亲一般都会选择在晚饭后去碾房碾玉米。去时定会叫上我和妹妹。因碾房没通电,去时都会带根蜡烛。点燃放在碾房的墙洞里,烛光忽明忽暗的摇曳着,石碾吱吱哑哑的转动着,我和妹妹手扶碾棍用力向前推。一圈圈的走下来,等到玉米粒碾碎,已是汗流夹背了。碾回家后的碎玉米,也是要经过母亲手中筛子的滤选,去掉碎的细末和大的粗皮都当了家禽的饲料,剩下颗粒状的碎玉米粒就可以和大米一起煮粥。
   后来因机器的普及村庄青壮年人的大量外出,石碾也就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碾房一日比一日冷清,里面不是东家堆几把稻草,就是西家放几捆玉米杆。石碾一天比一天沉默,很难再听到它吱吱哑哑的歌唱声。时间一久,碾房到处都弥漫着落寂破败的气息。在我离开家乡那年,已很少有人使用石碾了。前年回去,再路過碾房时,发现它被以前更加茺凉和破旧。屋顶长着蓬乱的蒿草,泥墙斑驳脱落,墙角布满蜘蛛网,碾盘上栖息着鸟雀,碾滚上木架子也早已四零五散。几只鸟雀看我们走来,都惊慌失措的飞向窗外的洋槐树上。母亲说早在几年前都没人用了,现在村里的老人和孩子也已推不动石碾,就算是逢年过节要打糯米粉,也都是去邻村的机器上打。
   石碾就像位进入暮年的耄耄老人,孤独而又落魄的样子,看着让人觉得很是心疼。听了母亲的一席话后,我良久无语。一切都在意料之中,心头却又是这样酸楚。回头望着沉默中的石碾,耳边依稀响起往昔石匠凿碾痕时的叮当声。时光飞逝,如今那些石匠或许早已不在人世。也没有人会用錾子和石碾叮当夜话,共诉心语了。
   每次回家,总不忘去碾房看望石碾。也就是这个德高望重的“长辈”,曾伴村庄走過了最沸騰的年月。如今,在所有人都不顾一切想要离开或逃离村庄时,只有它还坚定的守护着日渐衰败的村庄。如今它也走入了“留守老人”的行列,成了村庄最后的守護者。在无尽的孤寂里,在它散发出的幽冷清辉里,仿佛又看到那曾忙碌的身影,在粮食的芬芳里不停的转动着,转动着…
  
   三、山
   山是沉默的,在尘世的风雨中,它用博大的胸怀迎接着人间的悲喜。
   山是跳跃的,在岁月的沧桑里,它用伟岸的身躯诠释着生命的真谛。
   漫步在山间小路上,耳边传来的是鸟雀的啁啾声和山溪潺潺的流水声,清风拂面﹐淡淡的花香四处飘散﹐隐约还能听到农人们耕做时的吆喝声,除此之外,山,是宁静的。
   薄雾在山顶和山腰飘荡,此时的山像位害羞的村姑,健美的身姿在轻纱般的云雾中若隐若现,不一会儿,太阳出来了,它从山背后偷偷露出半边笑脸,乐呵呵地看着整个山林,薄雾开始悄然无声的散去,宁静此刻仿佛成了流动的液体,清澈的溪流边,烂漫的山花旁,嶙峋的山石下,葱茏的山林里,它们忽而溜达在山脚,忽儿漫步在山腰,一会儿又转悠到了山顶,清风在它的轻抚下﹐更轻柔了,野花在它的亲吻下,更娇艳了,阳光在它的拥簇下,更明媚了。
   山路的尽头,是一片青翠的竹林,竹林深处住着几户山里人家,白墙灰瓦的房屋在连绵起伏的群山掩映下,古朴而又静谧,屋檐下挂着的是一串串金黄的玉米棒和成串火红的辣椒﹐一只花猫慵懒的晒着太阳﹐突然几声犬吠打破了山林的宁静,原来是春耕的主人回来了,灰褐色的屋顶上升起了缕缕炊烟,随之,饭菜的香味便在四周飘散开来。
   屋后向阳处有几畦菜地,碧绿的蔬菜们正生机勃勃的生长着﹐几只小鸡在菜地里嬉戏着捉虫子,菜地边上,有一眼山泉,清澈的泉水正的缓缓向外流淌着。
   菜地上面﹐是一条羊肠小道。小道是通向后面山林的。山林里﹐是一片培育黑木耳和香菇的向阳坡地。在这片比较开阔的草坡上,整齐的摆放着一排排呈“人”字形的木架。当几场透雨下过后﹐一家老少便会全体出动给木架子翻身。先将晒足太阳的那一面翻过去,再将潮湿的那一面转过来。等木架子们全都喝饱晒足后,香菇木耳们就要大展身手拔着节生长了。只要雨水足光照强人勤快,收成就会好。这里的香菇木耳晒干后质量好水份少不掺假,很多生意人都闻风而来高价收购。渐渐的,这木耳和香茹也便成了山里人家的主要经济来源。
   几个散学归来的孩童正从山下走来,一路嬉哈打闹着,他们的出现,给寂静的山林带来了几份生机,听到了他们的声音﹐一只乖巧的小黑狗摇着尾巴撒着欢﹐迎接它的小主人去了。
   渐渐的,暮色浓了,从竹林深处透出了明亮的灯光,山里的夜晚就这样不知不觉的来临了。
   四周都静了下来,除了风吹过山林声音﹐一切都归于沉寂,山就这样轻轻的进入甜甜的酣梦…
  
  

共 369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带着浓浓乡情的回忆性散文,是作者内心最真实,最原始的对于家乡的深情挚爱,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故乡的一草一物在作者眼里都是无可替代的。狗尾巴草,是儿时小伙伴天真无邪的笑容,是再也回不去的欢乐,更是是一辈子也忘不掉的故乡味。石碾,是乡民们生活中的帮手,有了它,村民们可以不用跑路就可以得到碾压好的粮食,做各种好吃的食物。有了它,作者的童年更多了一份欢乐和希望,也成就了日后这一份精神寄托。而大自然的馈赠赋予了家乡如画的山水,宁静祥和,自然存在,孩子们便在这样的环境中随心所欲的释放着童年的欢乐!!!!作品语言流畅,景物描写细腻传神,让人有种身临其境之感,不错!感谢赐稿,期待精彩继续!(编辑涓子)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涓子        2014-09-15 19:46:23
  用手机编辑,结果忘了修改标题,真是该打!!!!感谢作者带来美文,问好。
回复1 楼        文友:疏影橫斜        2014-09-16 11:30:04
  謝謝編輯!辛苦了!祝秋安!
2 楼        文友:七消        2014-09-16 00:22:11
  欣赏美文,问好作编。
有人玩笑,有的人笑。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