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人生家园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家园】人与人没可比性(散文 外二篇)

编辑推荐 【家园】人与人没可比性(散文 外二篇)


作者:周虎子 秀才,1030.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935发表时间:2014-09-17 16:02:15

人与人没可比性
  
   人比人气死人,说明人与人没可比性,每个人的天时地利人和不同,确实无法相比。现在的年轻人浮浅,总爱互相攀比,总被身边同事的变动拢动得心神不定。
   比如同时进一个单位,可不久就有人考公务员走了,有人调动走了,有人去了上级机关,年轻人想不通,都是大学本科毕业,都在一个起跑线上,别人为什么远走高飞了,自己却不能。其实没搞清自己是那根葱,每个人起跑相同,可每个人的综合实力天地相差。别人也许有重要的资源和信息,别人也许有某项专长,别人也许早就准备了飞走的各方面努力等,只是你不知晓而已,要承认人与人的差别是特别大的。出身不同,志向不同,情商不同,智商不同,做人处世态度不同,资源不同等,很快就在某个时刻见了分晓,人与人比什么呢。年轻人经的事少,又比较浮,总质问凭什么,要多问自己你有什么实力和能耐,你有什么优势资源和条件。不是不知天高地厚的攀比,不是无知的仅以为文凭可以通行无阻。比如农村来的孩子,先让你买套房子就压得你难受,可城市的孩子没这个住的问题,先天的条件不同。城里孩子买车的时候,乡下来的孩子也许才买房子呢。
   干部的子女和平民的孩子没法比,从小生长环境不同,见识不同,人脉圈子不同,价值观不同,同在一起工作也能明显的体现出待人处事的境界、态度、能力不同,仍然是没法相比的。年轻人如攀比生活方式和消费能力,则又十分的愚了。各人的家庭经济实力不同,消费能力自然不同。平民草根硬要和“官二代”、“富二代”比,非要吃大餐穿名牌讲豪华,别人可能是日常见惯的生活,你却可能是“月光族”了,既使打肿脸与人家扯平看齐,也未必能与人平等。所以说人应该明白自己的软硬实力,特别是社会层次,不宜盲目攀比。当一群年轻人夸夸其谈买什么牌子的小车,互相吹牛充大,似乎都十分有钱,坐在角落的富家子弟一言不发,听罢开着自己的豪车走了,众人才知道丢人显眼了,连人家几个车轮子的钱都不够。穷人有时把大油抹在嘴边,是为了显摆自己吃了肉,富人不提吃喝细节,认为那是庸俗。单位里真正有背景的人一般不多是非,也不功利势利,更不会有个风吹草动就一惊一乍,总是沉稳的呆着,更不会乱讲乱吹自己的社会关系,但总有个时日起身握手告别。人家也不会与你攀比,只是默默的运筹,静静的等待机会,稳稳的充实自己。多数年轻人不懂世事艰辛,也不体谅父母的不易,盲目攀比,高消费求时尚,工作上升调整过份依靠父母帮助,自己不学习不努力,不给自己创造条件,能力低身子懒,没眼色没成色,反怨父母没本事,这都是人与人硬比的结果。
   特别是草根后代,攀比表面的虚荣是没用的,充实自己的实力才最要紧。我遇到一个外地打工的孩子说,要结婚租房子,还要买钻戒,别人都有我没有别人会讥笑的。我说省些钱买些生活必需品,攒些钱交首付贷款买个房是长远规划,钻戒就别买了。我以为就是借了银子或从嘴里省下银子买个钻戒,就是戴上也没啥风光的,本质上改变不了什么。朋友们也说生活不易,只有真情实意才最真,一致认为这样的孩子可以不和别人比钻戒的。
   我是从乡下进城的,几十年过去了,同学中有当官的,有发财的,多数也仅有个工作而已,有的早就买断工龄打工去了,各人状态状况不同,真的没可比性。另外每家都有难念的经,每人都有不同的烦恼,并非都那么看上去风光。这些年社会还在转型期,有人比官位,有人比权势;有人比学问,有人比名气,有人比钱财,有人比资产,有人比健康,有人比儿女等,比有时是一种促进,但不可攀比,因为没法比对。生活的如意与不如意,只有自己知晓。还是那句话,应多反问自己,你是那根葱,你有何德何能?
  
   叶子的风格
  
   叶子长在树梢,树根扎在大地。大地的高山、沟塬、河畔生长着各种树木,树梢长着叶子,于是四季有了景色。
   北京香山上植有黄栌,秋季,黄栌的叶子变红,于是“香山红叶”便成了一景。前些日子到淳化仲山采风,这山上也遍植着黄栌,同样在秋天里漫山红遍,可惜这仲山地处偏远,名气不大。其实在我家乡乾州田坎上的柿子树,在秋季也是红叶片片,却似未引来关注的眼球,原来,同样的红叶因了地理位置的不同,其声望也是各异的。
   叶子的状态更多的取决于环境。海拔高的地方是针叶,再高海拔则是灌木,树木为了生存,叶子尽力配合着营养的保存与释放,叶子便也有了不同的形态。所以我们不可凭直觉盲目判定叶子的美丑,因为环境的和谐,是生命的本质所决定的。
   大自然里众多树木上的叶子,因为未曾发现的观赏、药用、食用价值,而在完成了光合作用后,自然而又深情地回归大地。一个又一个轮回,把心血奉献给树的茁壮成长和生态的秀美。这些心态平和的叶子,知足的走过生命的岁月。
   叶子也有特殊品位的,生命历程也因此多了些起落。花椒树叶因味道香麻,于是添加进了面饼,虽然牺牲了自身,却留下了美名。茶树的叶子制茶历史已经很悠久了,形成的茶文化弥漫了世界。茶叶的普及和推广,使茶树被广为栽种,茶叶的牺牲换来的是茶树的大兴旺。还有些叶子纯粹低调,专门陪衬着花的鲜艳,也被人们赞颂。然更有境界的叶子,比如红杉树叶在人们发现有治癌作用之前大隐于山林,不浮躁,更不沉沦,坚毅而寂寞地活着,如无数不知名的树叶一般,听风赏雨静看四周叶落叶长,这种坚韧是难能可贵的。
   能够被人们看中栽在盆中的观赏树木除了枝干造型别致,更多的是叶子的葱绿与独特,这些树叶,被主人精心的擦拭护理,虽然幸运,却要谨慎地活着,如果不适应环境,叶子黄了瘪了,整棵树木就要枯萎了,一损俱损,易受牵连。有时一个别致的造型,主人也会因心境不同时而喜爱,时而厌恶的。所以,被摆在厅房里养着,供着化肥和水分,间或也搬出去见见太阳,被包养的日子很舒适却风险犹存。
   叶子能够平静的回归大地,这也是绿叶对根的情,这是一种符合生命逻辑的幸福。偶也会被野物啃了,踏了,或被冰雹砸了,虫子蛀了,狂风吹落了。要知道天有不测风云,理应坦然面对。知名也好,无名也罢;身处山野也好,养在温室花房也罢,认真地完成光合作用,给依附的树木一些营养,给大地一点绿意就好,努力过了无怨无悔。
   窗外的雨还在下着,打在叶子上叭叭作响,风摇动着树梢,但叶子潇洒地迎着,这种态度是乐观的,积极的。正是这种乐观,我们的地球才充满了生机。
  
   查号台
  
   一生中走过几个单位,于是熟人也是一堆又一堆的。久之,我成了“查号台”,许多人询问别人的电话或近况,都打电话问我,听完记好即挂了电话。两头的人或许见了聚了,我仍守着查号台。帮人搭桥理当自然,可事实上还是被人忽略了,有次一向不太搭理我的朋友,忽来电询问某领导的宅址和电话,我告之。不久又来电话说,电话没人接,是否号码不对,人也不在家,提的东西没处放。我说我也不知道人家在不在家,号码也许改了,你再问问别人吧。这位朋友说能否把东西放传达室门房,由我回头取了捎给人家。我为难,说我没住人家那院,离的又十分的远。朋友说那算了,听口气十分的不快。代人送礼也无妨,可我们走的不近又不太熟,我这把年纪给人跑腿也似没个脸面的。
   有时候在单位正忙着,或者还挤在公交车里,手机就响了“老周,你把某某的手机号发给我”。我用的还是旧款手机,只有先挂了再调出要找的号码,写在纸片上再用短信发过去。一会儿就回复收到。这样的事常遇,让我多少有些不爽。我自以为是就把别人的随便告人,尽管都是我的熟人,可他们之间的关系何如,似乎也有些欠妥。如若征询对方意见,还不如将问询者的号码告知,似又不妥。当然不爽的原因有几个:一是不管我的忙与闲,方便与否。二是没问候我,直奔主题,也许正遇急事要办,也许要咨询个重要事项,误人事大。久了,我感到这么多人电话垂询,说明朋友们还存着我的号码,说明多少还有些价值的。搭桥修路,热心助人也不失为善举。举手之劳也不太费事,一问一答间也是一种联络,倒觉着挺好。
   朋友间本该随意些,不必过份在意礼节、客套,没事了聊聊聚聚,忙了各忙各的事情,有事了互相通气想办法解决。不拘泥于小节细节,大大方方的也显得真诚。于是我也快乐了。有时遇有不知道的号码,我还打给别人查询后再回复,一下子串起了几个人的通联。当下的日子里,人们是拉个话话容易,见个面面难。能多个与人说话的机会也挺好。怕的是有些号码记在本子上,存在手机里,可不好随意拨过去的,或者不想拨通的,那不是我们的上司就是交情没到的人。能随手乱拨的无疑是熟悉的彼此可以直呼其名的朋友。
   所以生活中多了份理解与包容,就多了份友情与快乐。有时候需要闭上一只眼才能把世界看得更真切,这话没错。
  

共 346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唯有经历岁月长河的洗涤,思想认识才能如此深邃吧。《人与人没有可比性》论述不同社会层次、文化层次、努力程度下的年轻人,在工作、生活方式、物质条件上进行比较,从而引出“人与人没有可比性”的观点,的确,如果我们想达到别人的高度,唯有努力拼搏,而不是怨天尤人。现象现实,观点深刻,论述思路清晰,说服力很强。《叶子的风格》是一篇哲理性散文,通过比较不同叶子的地理位置、形态、实用价值等,引出一个个哲理,如“我们不可凭直觉盲目判定叶子的美丑,因为环境的和谐,是生命的本质所决定的”,叶子未曾被发现其实用价值却依旧心态平和,叶子不管在任何环境,都能认真完成光合作用,这种坦然值得人学习。《查号台》十分形象地把自己比作查号台,在人际关系越来越冷淡的今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渐疏远,有的人打朋友电话直奔主题让作者查号,这未免让接电话的人心里失落。然而,作者话题一转,觉得“搭桥修路”的同时也算一种联络,便得到心理安慰。所以,理解和包容才能维持友情,并从中得到快乐。欣赏佳作!推荐欣赏!【编辑:李小菁】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李小菁        2014-09-17 16:09:00
  欣赏佳作!感谢赐稿人生家园!小菁祝您创作愉快!秋安!
2 楼        文友:伊蕊        2014-09-18 06:02:12
  拜读周老师散文,受益匪浅。感谢赐稿人生家园!祝创作愉快!伊蕊问好!
时光里流淌着的是故事的足迹。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