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西风瘦马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西风瘦马】怀念露天电影(散文)

精品 【西风瘦马】怀念露天电影(散文)


作者:晶莹 举人,3875.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180发表时间:2014-09-24 16:50:08

【西风瘦马】怀念露天电影(散文) 近日,突然想起小时候因为一场大雨很遗憾没有看完的老电影《东方红》,我不能让它遗憾终生,于是,我在百度里搜索出了这部电影一个人静静地在电脑上独自观看,随着剧情的展开,三十多年前的往事也一幕幕在脑海中浮现了。
   出生在五六十年代的人,也许和我一样,对小时候看电影时的情景总是记忆犹新。
   那时候虽说消息很闭塞,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每次村子里放电影时,孩子们早早的就能得到消息,会兴奋地像打了鸡血一样,成群结队地撒着欢子从村头跑到村尾,边跑边叫喊:嗷嗷嗷,今晚要放电影喽,今晚要放电影喽。 有时候孩子们甚至连要放的电影名字都能知道。
   只要得到放映队进村的消息,整个村庄就会骚动起来,大人小孩会为晚上看电影早早地做准备:日头还很高的时候,村子里的大人们就开始忙着做晚饭了,吃过晚饭大人们急忙去喂鸡、喂鸭、喂猪。哥哥姐姐们会炒瓜子和黄豆,这也是属于那个年代看电影时大人和小孩吃的零食,因为边看电影边嗑瓜子或吃黄豆,看电影时就不会打瞌睡了。
   哥哥姐姐们在灶台边炒瓜子和黄豆,弟弟妹妹们会迫不及待地站在灶台边等着瓜子和黄豆出锅,瓜子和黄豆一出锅,弟弟妹妹们顾不得烫就会把滚烫的瓜子和黄豆装入口袋,然后每人抱着几个小板凳,一溜烟跑到村小学的校园里为全家人占位子。因为看电影都在露天场,电影一般是在村小学的校园里放映,银幕是挂在村小学的墙上的。经常是放映队的人还没到,家家户户的小孩子就把小板凳整整齐齐地摆好了,他们认为正对银幕的地方最好,都抢先占领好位置。家中如果没有木凳,孩子们只好抱几块土块放在那里占着。
   给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看电影《东方红》,记得那是一个深秋季节,天气已经很凉了。村子里已经很久没放电影了,全村男女老少好不容易等到了放映队进村,大家都期盼着赶快放电影。可村长开始讲话了,他对坐在那里等待放电影的人群说,请村里的民兵们都排好队,到前面来,乡武装干事要对你们讲话。听到村长这么一说,孩子们都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唉!
   只见村子里男女青年二十多个民兵,男女各一排,排着整齐的队伍站在银幕前面。 过了一会儿村长又发话了,对村民说,请大家欢迎乡武装干事上前讲话,于是大人们巴掌拍的啪啪响,小孩子心里只想着快点看电影,谁也不愿意欢迎那位乡干事讲话,没有一个鼓掌的。那位胖胖的乡武装干事,穿着一身黄军装,头上戴着有一颗红五角星的黄军帽清了清嗓子上来讲话了,我们小孩子都急着等待放电影,谁能听进去那位干事讲了些啥?只记得那位干事啰里吧嗦地讲了一大堆车轱辘话,讲完话以后开始给村里的民兵发步枪。民兵们站在那里,叫到谁谁去领枪,二十多个民兵一人一杆枪,领完了枪那位干事又啰嗦了一大堆话,这前前后后差不多快一个小时才结束。
   电影终于在一首雄壮的国际歌中开演了,第一个节目是舞蹈东方红,随着东方红的舞曲,一群身着长裙手拿扇子的女演员缓缓入场了。也许是那时候根本就看不到娱乐节目,所以整个露天场鸦雀无声,大人和小孩都看的很投入。
   正当我们都看的尽兴的时候, 忽然一阵微风吹来,感到透骨的凉,紧接着风一阵比一阵大,把墙上挂的银幕吹得像波浪一样漂浮不定,风中还时不时的夹杂着零零星星的雨点,后来风慢慢停了,雨却越来越大了,第一个节目刚演到一半,银幕中演员们手里舞动着扇子正交汇成葵花形状,在场的人没有一个愿意离开的,都冒着雨继续观看,直到大雨挡住了人们的视线,人们才不得不带着遗憾依依不舍地离开。一路上大人小孩都咒骂那个武装干事:“都是那个死胖子,啰里啰嗦那么久,耽误了我们的时间,要不电影都快看完了。”等回到家里大人小孩都淋得像落汤鸡一样。
   小时候看的电影基本都是战斗片,《董存瑞》、《邱少云》、《黄继光》、《闪闪的红星》等银幕中的英雄人物的形象都深深地印在孩子们的脑海中,孩子们没有不崇拜这些英雄人物的。 每次看完战斗片,孩子们都会学着电影里的英雄人物玩打仗,他们手里一人拿着一根棍棒,用棍棒当抢,好人和坏人分成两队人马,那一招一式还真有点像电影里的解放军叔叔,一会儿匍匐前进,一会儿站起来冲锋,嘴里叫喊着:冲啊!杀啊!各个玩的灰头灰脸。只有眼睛显得一个比一个明亮。
   看电影最气恼的是电影放到中途,不是发动机不工作了,就是片子断了。
   记得那次是看电影《闪闪的红星》,看到一半的时候,发动机不工作了,放映员赶快去维修,孩子们都离开座位围着放映员伸长脖子看修理发动机,只见放映员手中拿着一根绳子,在发电机机头处绕几圈,用力一拉,突……突……突!没几声又熄火了,接着再拉几次,突突突!突突突!发动机终于正常运转了,孩子们开始吼叫:修好喽!修好喽!边说边一窝蜂似得跑回自己的座位了。
   那时候的农村家里孩子都很多,每家至少有五六个孩子, 电影结束时父母们怀里抱着不会走路的,手里牵着小的,满场子都是父母叫孩子回家的声音,好多孩子不等电影放完就趴在土地上像小猪一样睡着了,叫都叫不醒,这时父母们会在孩子的屁股上踢几脚,孩子才揉着睡眼从土地上爬起来,踉踉跄跄地跟父母往回走。
   有时候也会连着放映两场电影,父母们劳累了一天有的熬不住会提前回家,叫孩子一起回,孩子不肯,他们只好千叮咛万嘱咐孩子们看完了电影自己回家,孩子们点头答应的很好,可中途却睡着了,等电影放映完了,人都走光了,有的小孩还在露天场睡觉。父母睡醒一觉发现孩子还没回家,就赶快去找,结果看到孩子趴在土地上还在熟睡。
   记忆中好像放映队半年来村里放一次电影, 整个公社将近二十个村庄轮流放电影。村里的大哥哥大姐姐听到外村放电影时,也常去外村看,外村离我们村最近的也有六公里路程。
   记得有一次听说外村在放电影《苦菜花》,村里的哥哥姐姐们约了十几个人要去外村看电影,我也跟着他们去了,途经一道水渠时,哥哥姐姐都跳过去了,我看到水流的很急有点害怕,不敢跳,哥哥姐姐就鼓励我跳,我壮着胆子鼓足了劲儿飞跑起来快速地跳,只差一点,我没跳过去,“扑腾”一声我掉进了水中,一位大哥哥把我拉出了水渠,我从腰部以下的衣服全部打湿了。已经走了三分之一的路程,不可能回家换衣服了,我只好穿着湿漉漉的衣服去看电影。还好那次我们去外村看电影没有扑空。我们赶到时电影刚刚开始,因为好多时候会得到假消息,说外村放电影,我们去了常常会扑空,只好拖着疲惫的身躯高兴而去扫兴而归。
   儿时看电影虽说都在露天场,常常会遭受蚊虫叮咬和风雨袭击,但是,那段经历给我留下了一段美好的回忆。童年的趣事历历在目,心里突然有一种想法,如果把当年看电影时的诸多情景拍成电影一定很精彩了。因为那段流金岁月岁月里的欢笑和喜乐,如今的孩子窝在家中是体会不到的。

共 270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文章,作者由看一部老电影引起了童年看电影时的一些回忆,露天看电影,在当时物质极度贫乏的那些日子里,电影承载了多少人的梦想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至今想起来那些往事就好像在眼前晃动,那一幕幕场景就像发生在昨天一样,现在想起来也倍感温暖。在本文中,作者以亲身经历讲述了当时露天看电影带给大人小孩不一样的心情,那是激动,是兴奋也是快乐的。全文的一大特色就是浅浅淡淡,文字朴素自然,像讲述故事一般娓娓道来,平铺直叙而又不造作。美文推荐阅读,感谢赐稿西风。【编辑:杨子】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40926001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杨子        2014-09-24 16:52:14
  再次感谢晶莹老师带来的美文!编辑的不到位还望老师指正。谢谢。
( (
回复1 楼        文友:晶莹        2014-09-24 17:00:01
  谢谢扬子老师辛苦编辑。看露天电影是那个年代孩子最大的乐趣,令人终身难忘。呵呵,童年的生活很清贫,回忆却是很美好。
2 楼        文友:海韵波涛        2014-09-24 18:01:10
  想起儿时看露天电影的快乐,仿佛就在昨天。那个年代如果哪个村子有了电影,孩子大人们就会追逐着去看。确实如文所写的一样,童年虽然贫穷,但非常快乐!
岁月静好 海韵QQ786732982
回复2 楼        文友:晶莹        2014-09-25 16:26:33
  那样的岁月一去不复反了。
3 楼        文友:明月清晖        2014-09-24 20:50:42
  童年去打谷场上看电影的场景一直在我脑海中徘徊,那时的沟渠与河流在月光的照耀下特别清亮。美文拜读了!
感谢生活 有剥夺也有馈赠
回复3 楼        文友:晶莹        2014-09-25 16:29:46
  呵呵,月月也来一篇,把儿时的快乐分享一下。
4 楼        文友:寒江孤鸿        2014-09-24 21:50:31
  哎,说起看露天电影,我们这代人就有说不完的话。在精神生活极度匮缺的年代,看露天电影可是农村人最大的享受。尽管翻来覆去地老是放《地雷战》、《地道战》、《英雄儿女》、八个样板戏,但农民们仍然一场不拉,看得津津有味。前年,街道在我所住的小区圆形广场上放露天电影,我去转了转,看到也就稀稀拉拉的二、三十个人,漫不经心地看着银幕。现在城市和农村的精神都丰富了,露天电影也就悄悄滴退出了历史舞台,只能成为我们这代人的亲切回忆。
回复4 楼        文友:晶莹        2014-09-25 16:33:39
  寒哥所言极是,那时候的孩子就是穷乐,看一场电影乐好几天。
5 楼        文友:秋实韵        2014-09-25 12:55:44
  晶莹的忆旧极易让人产生强烈的共鸣,先粗看了遍,容后再细细品读,呵呵
回复5 楼        文友:晶莹        2014-09-25 16:37:35
  呵呵,秋实的童年不在农村吧?
6 楼        文友:天亮故事        2014-09-25 13:24:28
  露天电影几乎是那个年代农村唯一的文化娱乐活动,往往是一个村子放电影,周围村子的青少年都不惜跑上几里地去满足一次精神欲望。那种快乐不是现在的电视和家庭影院能够代替的。正如人们所说:“是坐在宝马车里哭还是坐着自行车笑,沙发床上的应付还没有野草地里的快乐”,雪中送炭要比锦上添花更重要,快乐和幸福都是来源于知足的心态,愿天下人知足常乐。原作者不断创造快乐。作者平淡的回忆激发出不平淡的热情,又是一篇新话题的引领作品,佳作既是精品也。
平顶山市作家协会会员,金华市作家协会会员
回复6 楼        文友:晶莹        2014-09-25 16:43:07
  天亮老师好,欢迎来西风投稿,期待佳作!
7 楼        文友:海韵波涛        2014-09-26 07:21:45
  祝贺晶莹,佳作连连,精品无限!
岁月静好 海韵QQ786732982
8 楼        文友:杨子        2014-09-26 09:11:02
  恭喜晶莹姐的文获得精品!
( (
9 楼        文友:斯琴        2014-09-26 15:33:58
  展现那个时代的一个真实画面,文章行如流水,叙述平稳,不急不躁,我喜欢这种语言风格。轻松愉快一目了然读懂意思
回复9 楼        文友:晶莹        2014-09-26 15:45:12
  呵呵,谢谢斯琴,我写文就像聊天。欢迎常交流。
10 楼        文友:午夜梦回        2014-09-26 17:51:59
  晶莹讲的故事,我们这一代人更不陌生,从50年代末起,就对露天电影兴趣多多。在校时,学校包场给我们看的是露天电影,参加工作了,常三五同事邀约了去看的也是露天电影,除了电影,我们没有其他的娱乐。知青时,晚上会走十几里路去外公社看电影。现在,即使是条件最好的影院,我也不想去了,躺在床上,舒舒服服地找自己喜爱的电影电视剧,谁还想去正儿八经地坐那儿看电影?那些场景已经成为回忆,现在的孩子们更不知道了。
午夜梦回
回复10 楼        文友:晶莹        2014-09-26 21:39:58
  呵呵,梦姐姐露天电影故事一定也很精彩了,讲出来分享一下。这是我么那个时代的财富,再不会有了。
共 14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