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墨香天涯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墨香】与廖、田二友文字接缘二·三事(散文)

编辑推荐 【墨香】与廖、田二友文字接缘二·三事(散文)


作者:通德江南虎 童生,876.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623发表时间:2014-09-24 17:03:29
摘要:廖理南先生是《宿松县志》办公室主任。田宝同先生是《安徽文化网》主编。   与廖理南先生接触是在一次网上偶然看到了理南先生根据梅笑春老先生文稿摘编的一篇《宿松布衣肓翁郑读五自挽联跻身天下长联前茅》,现身《安徽文化网》。读后颇感兴趣——家先生读五能引宿松这么多文人关注,乃我郑氏幸事也。

廖理南先生是《宿松县志》办公室主任。田宝同先生是《安徽文化网》主编。
   与廖理南先生接触是在一次网上偶然看到了理南先生根据梅笑春老先生文稿摘编的一篇《宿松布衣肓翁郑读五自挽联跻身天下长联前茅》,现身《安徽文化网》。读后颇感兴趣——家先生读五能引宿松这么多文人关注,乃我郑氏幸事也。
   兴趣之余回复:“郑读五的《集宿松二十四景》更出色,可访其门生郑秀今等人”
   后看到廖先生迫不急待发问:“郑秀今在何处?你可有你讲的几种书?欢迎联系,我手机……”
   回复:“郑读五其门生为其结集的《秋窗风雨草》,《郑氏族系大典》刊登了十多篇,他是宿松与蕲春一奇人!”
   自此我与廖先生就成了网易博友,再后我有时间就根据《斌冲诗词录》《乡土遗珠》《郑氏旌系大典》等集,把先生奇闻、趣事、诗、联、词、赋搜集发于网上让大家欣赏。取名曰《一代肓师郑读五——解读先生诗意人生观》
   此文廖理南先生看到发出感慨:“甚为你在为生计奔波之余还能挤时间关心地方历史文化工作的精神而感佩!我转过去了。你做了惠及枯骨的功德事!”
   回复:“谢谢!业余爱好,改也改不了。如果能得到你们的支持(资料)那是本人业余爱好之大幸。”
   后就先后收到廖先生赠送的其编著的第一辑《宿松古今纵览》和梅笑春老先生编著的《乡土遗珠》两书,甚喜!
   甚喜之余,我就给两书提了一些个人愚见和文字更正,并对廖先生有更进一步了事,并结合本人十几年来对姓氏文化研究和根据宿松姓氏文化内联外引能引发宿松经济繁荣内固外招写了一编电子邮件给廖先生。
   廖先生看后,回复:“可以发到‘书记信箱’张书记还是亲民的。”
   后廖先生又把我去信,他回信一同发往“书记信箱”原文如下:
   理南先生:2001年2月7日文化部办公厅“关于协助编好《中国家谱总目》的通知”不知您知否?
   随后中原就兴起了“河南姓氏文化研究会”、沿海、海外“口口姓氏文化研究会”如雨后春笋,所带来的“文化”与“经济”关系——富民、强省、盛国有目共睹。宿松作为“贫困县”真的可打破传统圈子,大可借鉴。
   你、我一面之交,深读《理南文理》、《宿松古今纵览》和寻民口碑,您确是一个很有正义、敢讲真话、善办实事、忧国忧民的宿松难得汉子。
   在此,本人根据自己十多年来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凭个人为空想)宿松应早该有一个政府支持、民间团体组织——宿松姓氏文化研会。这样的人才在宿松各姓氏都会找到亮点成员,且组织是庞大的。效益定会乐民、富民、强县。其中就包括:文南词的发掘、黄梅戏的补充、周瑜墓探讨、本土文人的深究等等都有待去开发、利用。
   本人愚见,谨请三思!
  
   郑英豪同志:
   你好!
   你7月27日通过张小青书记信箱发给我的信,悉。感谢你在信中对我的恭维!你说我“很有正义、敢讲真话、善办实事、忧国忧民”,我坦然自若地认为,这算你有慧眼;至于讲我是“宿松难得汉子。”这我就有愧啦!我自己觉得,“宿松难得汉子”算不上,我只是朗朗乾坤一布衣!
   你问我“2001年2月7日文化部办公厅‘关于协助编好《中国家谱总目》的通知’不知您知否?”实话告诉你,该通知我一直没有看到。虽然看书是我的重要工作的一部分,但在当今世界信息爆炸的年代(前两年,我曾看到过一个资料,讲到:当下每天的出版物,一个人一刻不停地看,要170年才能看完),我每天的阅读量,达不到世界每天出版量的亿万分之一。
   你,一个需要为生计奔波劳碌的人,能够不忘挤时间关心关注家乡历史文化工作,并对自己族氏源流、繁衍有较深的研究,这让我自觉在你面前有些汗颜。近年来,我只是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上,做了点微不足道的事,就得到领导看重(县委书记张小青同志2010-07-26 20:32在我的《雷水不飞天,也不东西流》一文后指出“廖理南同志不断研究宿松的历史和文化,值得大家学习”)和包括你在内的不少百姓吹捧。这我感觉到很有些不安——因为,我拿了人民给我的俸禄,而我所做的又太少太少!我将会把领导的鼓励和人民的期望,作为我更进一步搞好工作的动力!
   你能够认识到文化与经济的密切关系,这是难得的!对此,张小青同志早在2006年从省城赴宿松任县长后就高瞻远瞩地指出:“要兼顾好经济建设和文化工作。抓好经济建设,能使市场繁荣,人民富庶;搞好文化工作,能使历史进步,社会文明。”(摘自《黄梅戏与宿松》)如果说,这两年,我也算给宿松历史文化工作有所贡献的话,我认为,与以张小青同志为首的县委、政府一班人的高素质、高眼界、高水平不无关系!
   你讲到“宿松应早该有一个政府支持、民间团体组织——宿松姓氏文化研会。”的问题,我是这样看待的:县委、政府对任何一个遵守法律、政策的“民间团体组织”都是亮开绿灯的。在宿松大地上,任何人、任何事,只要对人民有利,对社会有益,都会得到领导支持、群众拥护!你看呢?
   顺便告诉你,我正在组稿、编著的《宿松古今纵览》续一书中,已设置了《姓氏源流》栏目。我将与同仁们一道,逐步对宿松既有的423个姓氏进行研究介绍。安庆市政府和安庆市地方志办公室共同主编的《发展论坛》在2010年5、6期上已发布了《向社会广泛征集家族谱牒史料的启事》。欢迎你在不影响工作和生活的前提下,能够提供相关材料。
   祝好!
  
   宿松县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廖理
   2010年8月13日
   (见:2010_07_27“《给廖理南生生一封信》转张书记”和2010_08_17《关于地域文化回答郑英豪同志》)
   其时,廖理南先生正在组稿编著第二缉《宿松古今纵览》并请我(刘文彬、彭广福、吴淑婷等)利用业余时间对其稿三异过三次。看来文字编辑出版是一项非常辛苦且非常严谨的工作——一两个人的思维,千万读者的评说。
   我在第一次校改还稿时指出其自编自著的《解缙宿松传佳话》一文文不对题时说:“此文题目应改为《解缙佳话传宿松》或《解缙佳话宿松传》。因为通文解缙没有那一件事(佳话)是发生在宿松,而是写发生在解缙家乡——吉安和皇帝身边——京城的事。解缙在宿松呆过、宿松65姓氏186宗支都是那时从江西所迁的再者宿松‘诗意山水’,宿松人民扬忠贞、恶忤秽,所以特喜欢传颂解缙的奇闻趣事。”
   廖先生当时一思一想:“对呀!我怎么没有意识到呢?当时省里和市里也怎么没看出来呢?”其时其妻在场,我丈二和尚摸不透他后面话的意思。后我发现廖先生网易“宿松古今纵览”和新浪“驿路花雨”都就即时更正过来了,可见其治学严谨,有错必纠。.
   后第二辑《宿松古今纵览》如期出版发行,廖先生不负前许,二十本其书如数兑现。
   网络是个好东西。有好必有不好,看各人怎么约束。与《安徽文化网》主编田宝同先生也是在网上交往的,也是源于廖理南先生其文《解缙宿松传佳话》,这时我才意识到当时廖先生说那话的含义——《安庆日报·宿松刊》未看到,就给田宝同先生发了一份电子邮件,其曰:
   尊敬的田宝同先生:您好!
   感谢《宿松筑墩义渡与九姑郑氏》能进入省级文化网站。原前我也经常浏览本网站,还以实名注册。
   今为看本人文章之余就看到了廖理南先先文章。廖理南与其接触源于其和梅笑春老先生写家先生郑读五一事。廖理南接触多次:敬佩,务实,正义。在他编著《宿松古今纵览》续二,他草稿征求我修订二次,在第一次还稿时我指出其《解缙宿松传佳话》一文文不对题。理由:文中解缙的一些佳话都是在家乡和皇帝身边发生的,宿松没有传出一段佳话,只是解缙在宿松做过官,有政绩,他死后宿松人民为了记念他而代代口传他的佳话。如《郑氏宗谱》卷一“祖三公支下世系”就有:祖三“……公深谋远虑,有大才,善交际,适往梅邑遇江西解学士名缙入京,忘贵下交契,公甚深,临行赠额曰:重望可风……”所以文搜集得好,题目只能改成《解缙佳话宿松传》或《解缙佳话传宿松》才确切。廖先生一听,一琢磨:“对呀!我怎么没有意识到呢?当时省里、市里人怎么也没有看出来呢?”当时有其夫人在场。当时我还听不懂“省里、市里人怎么也没有看出”之意。后,第二次修订草稿改成了《解缙佳话宿松传》,可见其治学之严谨,今观之还是堂而皇之的《解缙宿松传佳话》在“安徽文化网”时时刻刻陈现在读者面前,才解廖先生当时说话之意。望有错必纠,必竟是省里文化网站。
   本人正在草稿家先生的《剖析郑读五长联之“八世传薪”》一文。
   回复:
   郑老师:
   您好!
   首先,非常感谢您对安徽文化网的关注与支持,您所提及的文章已经做了简要修正。由于日常稿件处理量比较大,加之人手有限,水平有限,难以达到方家要求,是为遗憾和惭愧。也因此希望您能多多批评,并能不吝指出。
   其次,安徽文化网为民间公益文化网站,希望能通过这样的平台,向更多的人展示和传播安徽的历史文化,真诚的希望有更多的朋友关注和支持,所以,希望以后能得到您的更多支持和帮助。
   再次感谢您的支持与批评。
   信有您的关注与支持,安徽文化网会有更好的进步与发展,期待您的更多大作。
   祝 安好!
  
   安徽文化网 田宝同 谨呈
  
   后我继续向《安徽文化网》投稿。先后有《宿松筑墩义渡与九姑郑氏》《剖析郑读五长联之“八世传薪》《宿松郑氏清明祭祖祭文》《郑书——郑步蟾传奇故事》都首页推荐。
   缘分,有千奇百怪,但源于文字缘,那是天下读书人最最幸慰之事。遇一、二文字知己足已!
  

共 389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文笔谨严、叙事详尽的散文佳作,作者以精致细腻的笔墨,详细地叙述了自己先后与《宿松县志》办公室主任廖理南先生和《安徽文化网》主编田宝同先生因文、因见解交流而结就的一份文字之缘。从作者详尽的叙述中,读者不难看出作者以及两位先生治学的严谨态度,也给读者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源于文字的缘分,是读书之人最最欣慰的事,也是最值得珍惜的。欣赏佳作,推荐共赏!【责任编辑:荷月】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荷月        2014-09-24 17:05:50
  欣赏佳作!感谢赐稿墨香!期待更多精彩!问好老师!
豪放书心志,婉约写情怀。涵墨百世韵,沉香千年才。
2 楼        文友:通德江南虎        2014-09-24 17:27:17
  谢谢!荷月老师!辛苦了。我等了一上午,终于出来,说明你们对编辑的严谨,学习了!
爱写作,特别是剧本。虽没天赋,但有执着,相信花开总有结果时。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