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心灵之约 >> 短篇 >> 作品赏析 >> 【心灵】赏析诗人鸣飞的诗歌(赏析)

编辑推荐 【心灵】赏析诗人鸣飞的诗歌(赏析)


作者:江山水墨 秀才,1397.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679发表时间:2014-09-25 10:36:13

【心灵】赏析诗人鸣飞的诗歌(赏析) 平心看过春秋雨,始上轻舟入云天。——赏析鸣飞《秋雨,一些虚构之词》
  
   《秋雨,一些虚构之词》
   文/鸣飞
  
   江南有雨,秋风穿行其中
   山坡上的野草依然青葱,田园瓜果却已青黄不接
  
   屋外秋蝉禁声,细雨呢喃
   雨中的清晨,寒凉继续超度消瘦的风景
  
   站在窗前,眺望一下雾蒙蒙的远方
   黯然转身,这时候会为一些流逝而伤怀
  
   比如一枚被雨水击打的落叶,一朵
   随风零落的花瓣,甚至刚刚随流水远去
   的木舟,我的胸怀
   总是藏着一些小悲情
  
   “雨水淹没归途,蝴蝶的翅翼布满眼泪……”
   门窗洞开,我虚构之词得到验证
  
   外面的雨声骤然又起,一声紧似一声
   多像被祖国流放的归人,将悲愤的琴弦
   一弹再弹……
  
   “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三分之一的零头”。著名作家郁达夫,曾饱受人生的愁苦,他在《故都的秋》借用秋景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只要能把秋留驻,就是折了寿命也在所不辞,可见作者对秋的感情是多么深厚。
   而鸣飞的这首《秋雨,一些虚构之词》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呢?
   实际上,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对秋都有特别的感情。“自古逢秋悲寂寥”,这种悲秋、伤秋的情感大多来自秋天的萧瑟、落败景象。
   诗人以一场秋雨开篇。
   江南,烟雨;寒蝉,凄切;虽没有柳三变之愁绪满腹,但是依然会黯然转身,这时候会为一些流逝而伤怀。自古以来诗人大多多愁善感,更何况又逢这萧瑟冷落的秋季,这愁绪油然而生。
   而诗人的伤怀恰恰来自那枚被风雨打落的秋叶、花瓣。但落叶,残花是生命的涅槃。生生死死,只需那一场风一场雨,秋叶、花瓣便可于风雨中飘飘落下。这是自然之秋徐徐拉开的序幕,让生命上下翻飞,依旧缤纷美丽。树叶可为演员,而人却并非戏子,再好的戏剧于他们也只是戏剧。
   诗人拾起一片落叶久久看着,直到自己的身心也被这秋叶、残花感染,发出唏嘘不已的感叹。“门窗洞开,我虚构之词得到验证”,那虚构之词也就重新回到诗人的心里,所谓虚构,实则早已引入脑海。最终也变成一枚秋叶,镶在了初秋的风景里。
   在这里诗人用一大一小的情境烘托出对秋的感触。江南秋雨,是大情境,感悟秋愁;内心感伤,是小情境,感触心愁。诗人通过对秋雨的描写,寄情于景,寄慨言志,含蕴丰富,让人寻味。
   至此,诗人的情结好像已经完结了。可是诗人笔锋一转写下了:
   “外面的雨声骤然又起,一声紧似一声
   多像被祖国流放的归人,将悲愤的琴弦
   一弹再弹——”
   诗人此时由景联想到人。流放的归人,悲愤的琴弦这是在说谁呢?如果我没有弄错的话,这个典故应该是说:蔡文姬。
   长期以来,而关于蔡文姬的故事,就连《三字经》里都有传唱:蔡文姬,能辨琴。谢道韫,能咏吟。彼女子,且聪敏,尔男子,当自警。
   在中国传统文学中,一提起蔡文姬三个字,我想总会和苍凉、悲切等同:大漠,落日,昏鸦,一声声,一拍拍,含愤郁闷胡笳。马嘶,西风,忠烈,凄情妇人。这不是多情的虚墨与勾勒,这真的就是蔡文姬在历史上,最悲惨的定格。
   诗人在此时提起这样一个人物,何意?一位国色天香的女诗人,诗书满腹,奈何红颜薄命,一生命途多舛,实在是遭际坎坷。那是一段痛不欲生的经历,那段苦难的历史,最终尽在《悲愤诗》。
   我想写到这里,诗人的用意也许已经清楚了。秋的落寞,在一千多年以后的诗人的心里愈发浓烈。那雨声,一声紧似一声;悲愤的琴弦可有人懂?那些虚构之词,最终得以在诗人心里验证。可是,此时此刻,却仍然有好多好多的思绪积于脑海,以至于“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其实我们在这样一个日子里遇见秋是一种幸运。
   思秋、悲秋,岂不正如思考人生一样吗?是的,秋给我们的更多的是沉思,是感悟,是对生命的思索。虽然“自古逢秋悲寂寥”皆因人们赏秋、看秋的心情不同;但不可否认,秋天的萧瑟悲怆,也常常让人感怀不已。但只要敞开心扉,纯净心灵,从人生中的困惑烦恼中解脱出来,则完全可以达到“人间有味是清欢”的心境。
   西风轻摇,隔窗观雨,席桌而思,这其实是对人生的感悟。如若,则合了这个秋天的意蕴,却也平添了思绪的悠远。
   纵观鸣飞的这首歌,既表达了诗人对秋的感悟,同时,也将诗作沉凝浓重的悲壮基调幻化出瑰丽迷人传奇色彩,打造出这蕴意深远,内涵深刻的诗篇。
  
   向远方——赏读鸣飞的《远方》
   《远方》
   作者:鸣飞
  
   每一次怀念
   都是情感的一次停顿
   甚至连五月的遐想,都布满了忧伤
  
   是谁按捺住心跳
   去聆听一朵花远走季节的声音
   将最瘦最轻的梦
   悄然失落在孤独的夜里
  
   岁月给了我们与整个世界的疼痛
   与生俱来的虚弱,混迹其中
   在这浮华的年代
   喘息
   苍白
   心伤,不堪一击
   而天空中远去的一行飞鸟
   那声声鸣叫
   已然正把昨日的温暖轻轻遗忘
  
   今天,我不再为五月
   以及五月里的雨水而伤感
   只是穿过池塘
   那一朵盛放如雪的睡莲,呼唤
   疼痛的人,是否能够相信远方
   还在——
  
   《远方》是一首借景抒怀的诗,诗人以诗心慧眼来透视生活,用生花妙笔来点化情感,通过情、景的交互变换再现诗人心中的感伤,展示了诗人对人生的彻心感悟,也反映出诗人满怀信心的念头。
   人们谈论人生、岁月习惯于称道于岁月的无情和人生的无奈,而忽视了岁月带给我们丰满和成熟。没有岁月的经历就不会有岁月的感悟,没有人生的坎坷何谈人生的成熟。
   而“远方”恰恰是诗人给我们最好的忠告。
   我们常说“相见不如怀念”。那怀念就会更好吗?“每一次怀念,都是情感的一次停顿,甚至连五月的遐想,都布满了忧伤。”
   整个诗的第一、二节表达了诗人一种悲凉。这种悲凉表现的最淋漓尽致的就是:“去聆听一朵花远走季节的声音”。真的我们有时候很无奈,每个人都有过内心的悲凉,那是一种无法表达的心境,都会感到了无助和无奈。日子就如水般地流淌,从快乐到忧伤。
   可是在生命中,某一时刻,某一瞬间,我们都会陷在某种情节里做旁观的闲人,想用缄默代表坦然自若。在浮华的年代里,我们都是卑微的尘埃,岁月留给我们的痛深埋在了心底。“喘息‘、”苍白“无疑是作者勾勒出来的众生相。即使还可以聆听到远走的鸟鸣,一切都在冷却。
   第三节,诗人给了读者营造了一个现实的情境,生动的说明了我们的困惑和彷徨。
   远方,到底有多远?远方,到底有什么?没有人告诉过我。
   但是诗人告诉了我们。”那一朵盛放如雪的睡莲,呼唤,疼痛的人,是否能够相信远方,还在---“相信此时诗人的潜台词就是:相信。
   诗人用一朵”莲“来安抚那些伤痛和悲凉。在淡淡的荷香中,让心灵释放。生命的意义在于寻找真我、寻找快乐,生命才有色彩。而那”远方“就是我们的目的地。只有痛过,才知道珍惜,我就珍惜心中的远方。人生里有了远方,生命就不再苍白,不再无奈。
   纵观全诗,诗人留给读者的不是无奈,不是失望而是远方是希望,把心灵放飞,到远方去流浪,在流浪中拂去阴霾。不是远方有梦想,而是梦想就在并不遥远的远方。
  
   也许,每一个人的心里,都会有一个美丽的远方。
   远方,很近,就在你我心之尽处。
  
   诗歌赏析《流水远去的声音》
   流水远去的声音
   文/鸣飞
  
   大地是如此的寂寥,此时
   天空的尽头正变换着色彩
   夏日的鸟带走了最后的炙热
   风吹过,山岚散尽
   容颜便苍白了西岭上的雪
  
   我知道除了沉默,已无法与失落的季节对手
   这欲说还休的轻风
   这意语不尽的流水,当寂寞的高处
   低过匍匐的尘埃,还有谁的目光
   能轻松掠过奔流不息的日子
  
   一只蝴蝶守在秋的路口,它的翅翼追不上秋蝉的鸣叫
   不经意的扇动,甚至还没转身
   就老了一季山冈,惟有月夜里
   那一线萤火牵着八月的风,轻轻呢喃便明亮了
   一夜的点点灯火
  
   有些梦无法苛求圆满,我是清醒的
   清醒得能感觉到莫名的痛,就如一滴泪水的疼痛
   草原己经苍老
   必须伏下身去细细聆听,因为我聆听到了大地之上
   有流水远去的声音……
  
   首先说这首抒情短诗,是作者自己的所想所感,写的情真意切。全诗以“我”的那种伤感和无奈的口吻,向“岁月”真情告白,如梦如幻。
   全诗共分成四小节,感情层层递进。如果说第一小节仅仅是交代了诗歌写作的背景,即大地寂寥,夏日已末。
   那么第二、三节就是直接进行抒情了:“这欲说还休的轻风,这意语不尽的流水。”“一只蝴蝶守在秋的路口,它的翅翼追不上秋蝉的鸣叫。”等等。到最后第四节这种抒情更是达到了顶点:“草原己经苍老,必须伏下身去细细聆听,因为我聆听到了大地之上,有流水远去的声音”。
   从这首诗歌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此时作者有些复杂的心绪。作为全诗的中心词是“岁月”,“岁月”既是自己的倾诉对象,也是诗歌中的一个意象,她的内涵应该是多方面的。
   “岁月”既可以理解为另一个自己,也可以理解为所有美好的事物,包括自己的理想,自己的信仰,甚至招致自己如此痴狂于诗歌创作的冥冥之中的东西。
   我想读者在读这首《流水远去的声音》时会习惯于称道作者的自由浪漫的情怀,而忽视了潜藏在字里行间的人生悲凉。我在读文本时,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在诗人抒写心情的同时,总是有意无意地使用一些容易引发人们联想到他的酸心隐痛的词句;揣摩、品味这些词句的深层内涵,我觉得,《流水远去的声音》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篇吐露隐痛,舒展苦闷的心灵悲歌。
   岁月,曾经年少轻狂,随风潇洒走时光,却浑然不知虚度了十几个春秋,辜负了十几个冬夏;而放任到晚年,步入晚秋,岁月拾走生命的麦穗,偷走了生命那份活力四射的韧劲,人就会变得害怕孤独,害怕黎明与黑夜的交替,害怕再回首灯火阑珊处。内心在隐隐的作痛。“我聆听到了大地之上,有流水远去的声音”理想渐渐的远去。痛还在,但是作者追求理想的信念更强烈了。因为作者聆听到了,即使已经远去。
   通过“岁月”这个意象,更好地直抒胸臆。与“岁月”倾诉交流了一段时间,自己感到荒凉。草原已苍老但“我聆听到了大地之上,有流水远去的声音”也变得更加让人了感到了孤寂,情由景生,情景交融,从此可见作者此时内心的孤独感达到了一种极致的境界,他独自享受着这份孤独和寂寞。
   孤独寂寞是人类一个永恒的话题,是一个必须正视的问题。诗人西川在评论海子时曾说:“对于我们,海子是一个天才,而对于他自己,则他永远是一个孤独的‘王’,一个‘物质的短暂情人’,一个‘乡村知识分子’。”而作者这首诗歌也毫不回避的透视了这一现象。相对说来,海子更孤独些。当然他的孤独并不是社会疏远了他,而是在他受挫后他有意识的自我封闭自己,把这种寂寞和孤独转移到诗歌创作中去,开辟自己的精神乌托邦,这一点常人是不理解的。
   《流水远去的声音》是一篇感悟岁月、感受人生的诗篇,作者以诗心慧眼来透视生活,用生花妙笔来点化景物,通过无拘无束的思想将景物收放自如。云淡风清、蝉鸣萤火等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示了诗人崇尚自然、追求自由的浪漫情怀,也反映出诗人的伤感之态。
   综上所述,我认为《流水远去的声音》是一篇心灵之歌,有诗人向往自由浪漫,也有时光易逝、人生苦短的悲愁苦叹;有人生活中自由自在的放浪形骸,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懊悔痛心;品读此诗,沉浸在作者的感悟情怀之中,也切不可忽略了诗人的隐痛衷曲。
   文章以朴实的语言说理,让人眼睛一亮。所谓青山多妩媚,人应如是,无论处在哪个年纪,都需要常怀一颗豁达乐观的心,淡看苦难,释然痛苦,带着微笑,虽然我聆听到了大地之上,有流水远去的声音。但是那份执着我想在作者的心里依然如初。
  

共 478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通过对诗人鸣飞的几篇诗歌的赏析,让读者近距离走进诗人诗中,感受诗人情怀。诗歌中对秋的感悟,嗟叹蔡文姬的悲惨命运,对人生的感悟,诗歌中对梦想的追求,对人生的彻心感悟,满怀人生满怀信心的希望。诗歌中诗人豁达乐观的心境,笑对人生的淡然态度,作者通过对诗歌的详细诠释,深层次解读诗歌中的深刻内涵,让读者深层次了解了诗歌的深刻含义,增加了对诗歌的欣赏能力。文章解读准确,见解深刻,令人佩服作者的欣赏能力和欣赏诗歌的水平。也反映出作者渊博的文学修养和深厚的文字功底!欣赏,问候作者!【编辑:刘柳琴】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刘柳琴        2014-09-25 10:38:36
  问候作者,写作快乐,秋日快乐!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回复1 楼        文友:江山水墨        2014-09-25 12:15:40
  谢谢刘老师!辛苦您了!
2 楼        文友:刘柳琴        2014-09-25 10:41:07
  感谢老师给读者奉献的一道文化大餐,一顿精神大宴。使读者能够欣赏到美妙诗歌的深远意境!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回复2 楼        文友:江山水墨        2014-09-25 12:16:10
  老师过誉了,您的鼓励让我感动。
3 楼        文友:刘柳琴        2014-09-25 10:41:42
  祝作者创作丰收,佳作不断,江山红火!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回复3 楼        文友:江山水墨        2014-09-25 12:16:36
  祝好,刘老师,开心快乐每一天!
4 楼        文友:潮仙        2014-09-26 06:47:02
  无论处在哪个年纪,都需要常怀一颗豁达乐观的心,淡看苦难,释然痛苦,带着微笑,虽然我聆听到了大地之上,有流水远去的声音。但是那份执着我想在作者的心里依然如初。欣赏佳作。问好!
回复4 楼        文友:江山水墨        2014-09-26 21:25:46
  问好潮仙!是呀,人活一世,就得看淡、看清。了然于世,活得精彩。祝好,开心快乐每一天!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