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军警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军警】香兰之爱 (散文)

编辑推荐 【军警】香兰之爱 (散文)


作者:麗澤嵐影 秀才,1025.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478发表时间:2014-09-30 20:27:30

香兰又名七叶兰、斑兰、香林投,属兰科,原产地为热带亚洲。叶子绿色平滑,尾端边缘有小刺,可加水熬汤,据说有降血糖、降血压和利尿的的功效。由于其叶片形似兰草,煮沸后又会产生浓郁的芋头香味,故名之为“香兰”。
   当时,香兰的行情看俏,隔壁邻居特地分送我一株业已生根的香兰,嘱咐我种在花盆之中,先移置于阴凉处后再行浇水。我与香兰将近二十年的殊胜情缘,就在这种偶然因缘的牵引下,一直绵延到现今。
   香兰会不会开花,至少到目前为止,我尚未见过,其繁衍后代的方式,大抵可将之区分为两大类:一类系成株于叶腋内,另一类则发芽于根部。为了便于区分起见,姑且将其名之为叶腋子芽和兰根子芽。然而,这两种原本皆出自同一母株的香兰子芽,无论在外型或成长速度方面,却有着很大的差别。
   成株于香兰叶腋的“叶腋子芽”,整株健壮叶片硕大,与母株无异,且其所长出的轴根,在未脱离母体前,几乎是不长须根的。而发芽于香兰根部的“兰根子芽”,则株体瘦小叶形尖细,犹如兰草一般,并且由于其根生土壤之中,因此须根环生,与母株体形差异甚大,一付发育不良的模样。
   叶腋子芽系从叶腋根部逐渐长出,在叶子的有效呵护下,其成长是相当快速的,只消两星期左右,便可发展成与母株无异的个体。由于每一片叶腋几乎皆可长出子芽,因此当子芽发展成株而成环状围绕母株时,真的很像一束绿色盛开的“鲜花”。它总是绽放无限的诗情与画意,而香兰那无限生机,也就因此毫无隐瞒地从花中流泻出来。至于纤细的兰根子芽,似乎就缺少了此一磅礡气势。
   不过,在剥除叶片准备熬汤时,如果不慎将香兰子芽之外苞叶片剥除,则其内孕子芽的成长生机,将会立即受到严重的冲击。这其中,尤以刚新发的子芽为甚,几乎因此而斲断了生机,永远无法继续发展长成新株。由香兰发展的生命周期中,我们可以深切感受到,母叶的有效保护,似乎是子芽能否发展成“株”的主要关键。观之香兰、草莓、水笔仔等所谓非灵性的植物,它们对下一代无尽的呵护与付出,你能说它们不伟大、不如人吗?
   香兰的叶腋子株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便会从接近母株叶腋处,另行长出二至三条轴根。必待轴根长至一公分以上,方可将子株从母体剥离,并置于水罐中,使其轴根能继续成长至四、五公分,待伴随长出的须根业已稳健之后,再另行移植入花盆中培育。当然,刚栽种之初,应使其阴凉避免日晒,在一段时日根部能有效发挥功能之后,再移至阳光下。如此将可逐步发展成香兰母株,继续繁衍其下一代。
   至于发芽于香兰根部的兰根子芽,基本上是独力成株的,而其发芽的时机,也不若叶腋子芽那样的一致。因此,虽然兰根子芽也可围绕成林,但终究无法像叶腋子芽那样的紧密团聚。虽然,这两类子芽的林相固然有别,但它们所展现的旺盛生命力,其实并无二致。
   这两种子芽皆源自于同一母体,为何会有如此重大的差异,不仅在直觉上感到不可思议,也着实令人有些匪疑所思。从移植栽培过程中可发现,兰根子芽至少需经半年以上之培育,其外形才会有显著的改变;至少需要一年以上的栽培,才有办法长成和当初叶腋子芽两星期左右的那般模样。这一年时间与两星期之间的差异,让人不禁想起了学校那些学习缓慢的学生来。
   兰根子芽最终也会发展出与其母株相同的株体,这是我栽培香兰近二十年来所获得的最宝贵经验。如以现实的眼光观之,这后段班的兰根子芽,其成本效益是完全无法与前段班的叶腋子芽相提并论的。只是这些一开始就已经明显输在起跑点上的兰根子芽,是否就可以为了表象的经济效益,而就将之弃之于不顾?则又是一项值得大家深思的课题。
   台湾学者李家同教授,曾于 1998年在《联合报》副刊发表一篇名为《考试》的文章,描写一位中学数学老师,被学生刻意“考试”的故事。这个事件,让这位数学老师体悟到一件事实,当老师的人都是一天到晚在考学生,却很少想到学生也会考他们。而那场由学生所命题的考试,在几位应考的各科老师之中,显然只有这位数学老师过关。
   这篇文章的后段,是这样描述的──
   “从此以后,我就特别注意后段班的同学,无论他们的资质如何,我都不轻言放弃,我总会尽量地帮助他们,使他们能学多少就学多少。这么多年来,我教了不知多少功课不好的同学,有几位大器晚成,还得到了博士学位。
   不论他们的学业成就如何,他们都在社会上有工作可做,没有一位出问题的。我发现后段班同学,虽然成就不见得好,却非常感激我,他们的任何成就,不论大小,都令我感到骄傲。
   明天,有很多我过去教过的学生,会来参加我的退休茶会,大多数恐怕都是当年的后段班学生。那位骗我的同学,当然一定会来,他的事业很成功,一直和我保持密切的联络。我要在明天告诉他,我才应该谢谢他,他改变了我的一生,他是我这一生中,对我影响最大的人。”
   面对后段班的兰根子芽,着实让人有着无限的感慨与警惕。终究,一位称职的教育园丁,绝非仅是“得天下英才而教之”而已……

共 202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与以往相同的是,丽泽岚影老师的这篇散文亦如百科全书一般细致入微地介绍了香兰的植物属性和栽培方式,但更为精妙的是,作者通过二十几年培育香兰,发现了一条规律:出自同一母体的两种不同子芽的成长的时间虽相差很多,但所展现的旺盛生命力,其实并无二致。由此作者联想到学校的老师应如何教育“后段班”学生的问题。作者写了台湾学者李家同教授的方法:我就特别注意后段班的同学,无论他们的资质如何,我都不轻言放弃,我总会尽量地帮助他们,使他们能学多少就学多少。这么多年来,我教了不知多少功课不好的同学,有几位大器晚成,还得到了博士学位。不论他们的学业成就如何,他们都在社会上有工作可做,没有一位出问题的。我发现后段班同学,虽然成就不见得好,却非常感激我,他们的任何成就,不论大小,都令我感到骄傲。作者在最后感慨:面对后段班的兰根子芽,着实让人有着无限的感慨与警惕。终究,一位称职的教育园丁,绝非仅是“得天下英才而教之”而已……。全文由花及教,内容转换自然流畅,显示了作者高超的文章构组能力。倾情推荐!感谢丽泽岚影老师赐稿军警,遥祝秋日安好!【军警编辑:一笑了之】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潮仙        2014-10-01 07:07:50
  那位骗我的同学,当然一定会来,他的事业很成功,一直和我保持密切的联络。我要在明天告诉他,我才应该谢谢他,他改变了我的一生,他是我这一生中,对我影响最大的人。”欣赏佳作。国庆快乐!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