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荷塘月色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荷塘】感受禅意(散文)

编辑推荐 【荷塘】感受禅意(散文)


作者:彭楠 秀才,1679.5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847发表时间:2014-10-06 15:45:20
摘要:因为海青的这份庄重,我穿上海青的时候,心里自然就有种神圣的感觉。走在广济禅寺的长廊里,我的双手就自然地在腹部“放掌”;遇到师傅或同修,马上把双手在胸前摆出一个“合掌”,打过招呼;在斋堂里,左手执碗,右手执筷,腰背挺直,动作自然中规中矩。在修炼之余,便与同修一起,把穿着海青的形象,在藏经楼,在讲堂,在广济禅寺的室外,四处留下。

【海清在身】
   海青,多么雅致、诗意的名字。这是我参加南岳广济禅寺第十三期“禅意人生”修炼营之后,对手上的海青的第一感受。其实,海青是僧人穿在身上的长袍,旧时的布扣、布条是袍子的纽扣,宽大的袖子,特别的飘逸。颜色应该是藏青色吧。我们问及怎么叫海青,广行居士智慧地阐释为:是海纳百川、青出于蓝的缩写。
   不管怎么说,我知道了海青。
   海青应该是非常严肃而庄重的,不然,广济禅寺的住持宗显法师怎么会在当夜的晚斋之后,专门在观音殿里教我们这些知识呢。法师说,海青是在早中晚用斋的时候必须穿,在正式参拜仪式的时候必须穿。而在上修炼课的时候,则不必穿。那天晚上,宗显法师自己穿的是袈裟,红黄基调的颜色,很是庄重。
   宗显法师开始教我们如何穿海青。首先,要提纲举领找着衣领,左手提领中央的挂口,右手找领子的两端头,对齐,再把领子靠内的一端交给右手,左手捏住靠外的一端,右手举起绕过脑后,轻轻披放在肩部。。。。。。宗显法师的声音浑厚而富有穿透力,讲解着每一个步骤。同时,广行居士作为义工,站在队伍前面,做着示范,很夸张地强化了某些动作要领。尽管如此,我还是没有跟上节奏。不是找不着腋下的布条,就是摸不到什么衣扣。结果,海青被胡乱用布条扎紧在身上。深怕法师来检查,担心出现难堪。还好,法师又开始教我们怎么脱下海青,我的担心才消失。然而,我发现虽然脱下海青虽然容易多了,只需把布条布扣解开,然后,双手背后,右手袖口交给左手,就脱下了。而接下来的叠海青,又让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尤其是找那两个硕大袖子的袖口,在大殿里的朦胧灯光下,找起来着实费劲。
   回到寝室,才急切地向同修请教怎么得到要领。没想到,同室两个同修都跟我一样囫囵吞枣,蒙混过关过来的,也是急切想知道怎么操作的。于是,我们开始回忆刚才的程序,互相补充,才比较从容地掌握了海青穿、脱、叠的几项基本步骤的动作要领。然后,巩固一遍。然后,相视一笑。
   因为海青的这份庄重,我穿上海青的时候,心里自然就有种神圣的感觉。走在广济禅寺的长廊里,我的双手就自然地在腹部“放掌”;遇到师傅或同修,马上把双手在胸前摆出一个“合掌”,打过招呼;在斋堂里,左手执碗,右手执筷,腰背挺直,动作自然中规中矩。在修炼之余,便与同修一起,把穿着海青的形象,在藏经楼,在讲堂,在广济禅寺的室外,四处留下。
   次日,偶尔发现有游人来到广济禅寺。这里因为偏僻,远离南岳旅游热线,所以非常安静,游人极少。从来人的装束看,属于驴友无疑。这是我非常熟悉的身影,因为我曾经也是这队伍中的一员。看着他们身上的背包,脚下登山鞋,再看自己身上的海青。突然间觉得,自己高大了许多,而我那驴友兄弟则显得渺小、苍白,似乎他们是没有被开悟的孩童,迷迷茫茫地在那里玩耍,或找寻什么。那时,我正在广济禅寺的二楼,居高临下看他们,位势上有种俯瞰的意味。很奇妙的感觉。忽然记得小时候,曾经对和尚及僧衣并没有多少好感,没想到时过境迁几十年之后,当自己穿上海青时,心里的感受居然有如此大的差异。
   海青在身,让我离佛如此之近。海青在身,竟然让我的心灵纯净了许多,也高大了许多。
  
   【南岳行脚】
   在南岳广济禅寺修炼,其中就有一个项目叫行脚。开始不太明白行脚是什么。听说具体内容是爬山,以为行脚只是佛家的一种健身运动罢了。
   广济禅寺住持宗显法师在行脚之前还专门作了一次动员,称行脚是佛家常用的修持方式,不要以为寺庙的僧人,每天只是在庙里打坐、念经。今天的行脚,就是从广济禅寺出发,向山上攀登,目标是祝融峰。因为,祝融峰毕竟是南岳的最高峰,那里的确很有灵气,各位到那里祈福,会更灵验的。此外,法师还强调,愿力对一个人的影响与作用。所谓愿力,是指人愿望的力量。每个人的潜力是很大的,关键是能否发挥出来。前期修炼班中有许多人,都在看似不能完成行脚的情况下,努力发挥愿力,成功登上祝融峰。
   早上7:30,我们一行20多人,身着统一的黄色营服,唱着《广济禅寺颂》出发了。走在最前面的宗显法师,则是一身浅灰色的僧衣,健步往前,控制队伍行脚的节奏。义工居士压阵在后,防止有人掉队。
   上山的路,并非来时的公路,而是广济禅寺前面的一条石阶路。路是沿着一条溪水而上的,哗哗的水流冲击石头的声音,使得我们的行脚并不寂寞。溪水是迂回曲折的,路也就随着曲径通幽一般变化着。不过,路也是在溪流边跳跃的,一会儿路在溪水左边,一会儿通过一座小石桥,跳到了溪水的右边。路试在茂密的树林中的,满目的绿色沁人心脾。偶尔也有花儿点缀在林中,只是大多叫不出名字。映山红是我认识的,但是只能叫其杜鹃花了,因为,这些花只是零零星星的,没有漫山遍野,也就不能“映得漫山红”了。
   我是走在队伍的后面的,因为,我手里的Nikon相机总是在捕捉着一些景致,或溪流奔泻成瀑布的时候,我会按下快门;或沿路同修营服后硕大的“禅”字,排列成上山小径上的一道风景时,手里的痒痒会难以自控;还有那些花儿,那些巧夺天工的石头等,都会让我拍摄。心里在想,我要记录下这些常人难以领略的南岳,然后,通过一定的方式告诉朋友和人们。我也因此忘了法师的教诲——行脚不看景,看景不行脚。也比别人多了份留心,多费了些时间。
   当我身上发热、汗水在额头形成时,有人开始慢了下来,有人想坐下来休息了,有人开始在树林里找可以做手杖的树枝了。同事女士开始打退堂鼓了,我说你慢点爬就是,快到了,然而,她却很坚决。看到她背负的偌大身躯,我觉得也帮助不了,随缘了。长小姐,身体瘦小,瘫坐的地上,有人提醒,不能停下,否则起不来了,她咬牙切齿重又站立,有人伸出了手让她借力前行。还有那看似年富力强的金牌广告老总,脸色发白,不久就找僻静处翻江倒海去了。而我,可能是注意力一直在山水之间,倒是忘了身体是否疲惫了,或许是平日里爱健身的原因,身体没觉得怎么着。只是后悔穿多了衣服,脱下抓在手里,反而成为了负担。
   走出丛林,便接近山顶了。这时候,我们的视野宽阔起来,往下看,可以看见广济禅寺坐落在群山环抱中,显得那么安宁,那么静谧。往上看,祝融峰的轮廓很清晰地展现在面前了。而且,天气也很鼓励似的给了我们一丝阳光,于是,我们的心情随之灿烂起来。要知道,天气预报可是有小雨的哦。有人开始大声叫喊起来,前后便有人随之回应,似乎在宣泄一种胜利的喜悦。
   8:30分,经过一个小时的行脚,我们汇聚在祝融峰下。顿时一身轻松,集合,整队,合影,唱《广济禅寺颂》,表达心中的快意。尤其是几位历尽艰辛的同修,更是感慨万千,体会着“愿力”的作用和神奇。
   法师说,你们对行脚有了认识与理解了吧,这决不是简单的爬山或健身。行脚,在我们佛家是云游、游方的意思,是一种自我修持。今天的行脚,时间很短,内容简单。而佛家的行脚,有时十天半个月的,四处化缘,风餐露宿,更为艰辛。个中滋味,各自感悟去吧。
  
   【魅力法师】
   在广济禅寺修炼的人们,无不被宗显法师的个人魅力所折服。
   第一次见到宗显法师,是禅意人生修炼的第一天,在南岳山上用晚斋的时候。应该说没有什么印象。当时,他就坐在我前面一排的桌子上用晚斋,笔挺的腰背,浅灰色的僧衣,没什么特别的。我们由于没有经过用晚斋方面的培训,也就学着他的样子,静静地吃着。
   第二天一早,6点钟就被叫醒,因而听到了禅寺里悠扬的晨钟。在观音殿里再见到法师时,却给了我们另外一种印象。只见他身着黄红相间的袈裟,非常肃穆。尤其是在带领我们颂吟经书时,那种充满空灵的声音,非常优美而有磁性,中气足而穿透力强,似乎随意地吟唱,却是那么饱满而丰盈。是极具个性的一种音色。若是身在红尘,该是一个出色的歌唱演员。因为,我是非常爱好唱歌,且自以为业余歌唱水平不错的人,然而,跟法师比,只能是相形见绌。因而,对他多了份佩服。
   接下来的修炼课程,让我们队宗显法师产生了由衷的敬意。先不说他随意地跟我们讲解着佛家的理论,是那么深入浅出,而且能够联系身处红尘的人们的环境与心理,做出恰如其分的解释。什么“贪、嗔、痴三毒”,什么“心包太虚”等。在讲解“愿力”这一概念时,他以自身的亲历阐释着,这是关于广济禅寺的故事:原来,南岳山的广济禅寺经历了世事变迁之后,被战火被运动所摧毁,只剩下残垣断壁记载着这座禅寺的存在。可是已经荒芜。宗显法师看到广济禅寺曾经辉煌的历史,那年他发愿,一定要用五年的时间重修光复广济禅寺。于是,他开始了奔波,历尽艰辛五年,广济禅寺真的就建起来了。当然,还有大雄宝殿因资金问题停工,但是,禅寺的基本架构已经形成。现在,我们坐在新建的禅寺里修炼,是如此的舒适。可是,禅寺建设初期,宗显法师曾经在牛棚里住了一年的时间。
   所有的修炼者都被法师感染了,都相信着愿力的力量。
   宗显法师后来再讲,他要用其毕生的精力办好“禅意人生”,并发愿要建设广济佛学院时,几乎没有人怀疑他的这个愿望成功的可能性。他设想的广济禅寺,跟其他的寺庙有所不同。要把这里办成诸方信士的心灵之家,具体有四大悲愿:即修行者的办道园地,企业家的精神家园,青少年的成长园地,文艺者的创作园地。
   在看广济杂志时,无意间看到一张照片,是广济禅寺建设期间,宗显法师带领着弟子亲自肩扛手搬。那张照片中的宗显法师,只穿了件汗褂,显露出来的双臂,肌肉极其发达,与平日里看到袈裟遮身时的他,完全两样。看他斯文的模样,总以为他身无缚鸡之力呢。当我把这层意思表达出来时,他笑笑说,其实,他是南岳山里的大力士呢,单臂举100斤石锁。让我们惊叹不已。原来,宗显法师文武双全呢。
   时间的推移,让我们更多地感受他的才艺。看到他挥毫写就的“家风”——净心第一,利他至上。感觉到他的字里柔中有刚,刚柔相济的风格。他告诉我们,这句话曾经是他自己立身的座右铭,光复广济禅寺时,就作为了这里的家风。我们都希望能得到他的墨宝作为珍藏,他说会赠送的。
   也有遗憾。听说宗显法师吹箫很有水准,可是,短短的两天,几乎没有时间安排这一活动。只是从历史的照片中,看到他手端竹箫,优雅散淡的样子,感受这韵律带给大家的优美享受。
   后来,当我们“行脚”到南岳山最高峰——祝融峰时,很多人,应该说所有的人,都争先恐后地要跟宗显法师合影留念。我想,这决不是简单的道具效应,而是发自内心的敬仰。我们相信,若干年之后,我们会拿着这与宗显法师的合影,自豪地回味着......

共 421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感受禅意》一文,讲述了作者感受“禅意”的经过。学穿“海青”、行脚“祝融峰”、感受高僧“宗显法师”的个人魅力。作者深深地体会到了广济禅寺僧人“四处化缘,风餐露宿”修炼的艰辛,更是被宗显法师的个人魅力所折服。作者也身着“海青”,“竟然也使心灵纯净了许多,也高大了许多。”“行脚不看景,看景不行脚”是僧人的境界,一种禅意的体现。作者更称道于宗显法师,“笔挺的腰背,浅灰色的僧衣身着黄红相间的袈裟,非常肃穆。尤其是在带领我们颂吟经书时,那种充满空灵的声音,非常优美而有磁性,中气足而穿透力强……”文章吸引人,犹如身临,也使读者心灵得以净化,崇敬之情由然而生!倾情推荐共赏!【编辑: 清风云】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清风云        2014-10-06 15:47:30
  感谢作者赐稿荷塘!荷塘因你的参与而更加精彩!
2 楼        文友:清风云        2014-10-06 15:48:26
  文章吸引人,犹如身临,也使读者心灵得以净化,崇敬之情由然而生!倾情推荐共赏!
3 楼        文友:清风云        2014-10-06 15:48:47
   欣赏问好作者!期待作者更多佳作!
4 楼        文友:兰馨慧智        2014-10-06 19:13:54
  欣赏美文!耐人寻味的禅意,细细领悟。好文笔,佩服至极!佳作,值得品读!问候作者写作快乐!
5 楼        文友:天龙        2014-10-06 19:44:49
  祝作者在荷塘写作愉快,佳作连连!!
6 楼        文友:陕西派        2014-10-06 20:22:01
  学习文章,学习禅。赞。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