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天涯诗语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天涯】凤阳散记〔散文〕

精品 【天涯】凤阳散记〔散文〕


作者:沁香一瓣 探花,21561.7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403发表时间:2014-10-06 17:24:21

【天涯】凤阳散记〔散文〕 去年夏天,我和文友从安徽宿州驾车返沪。车上高速,文友忽然有了想绕道去凤阳看看的兴趣,文友的话像一枚石子投入了我的心海,说得我的心也是痒痒的。是的,这些年来凤阳的名字在报刊不曾少见,凤阳有多少名胜能够吸引人?成为我想亲近的原因。于是我欣然同意。我们的车沿高速公路拐入凤阳道口,行不多久,就到达了我们向往的凤阳城里。
   安徽凤阳虽然是个小地方,却很有名气,一是这个名气来自中国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相传他从小就出生于此;二是这个地方以前十分穷苦,苦得在全国出了名。相传朱元璋小时候和大多数人家的孩子们一样,从小受尽苦难,靠讨饭过日子,朱元璋年少时还当过和尚呢!他25岁时开始参加红巾军揭竿起义,反抗元朝。1368年于南京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之后结束了蒙元在中国的统治,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封建政权。明朝277年风风雨雨的历史,就是与凤阳息息相通。600年后,凤阳人在农村土地变革中,将公有制的土地承包到农户,历史再一次使凤阳名噪天下,成为一块世人瞩目的地方。
   凤阳的花鼓戏很出名,它是中国民间独特的传统文化艺术。有人把凤阳的花鼓与山东潍坊的风筝、洛阳的牡丹一样称道比美,一样历史悠久。因此,一提到凤阳,就自然联想到花鼓。这一次我们绕道凤阳,正是顺利之极,一进城里的小街就有机会触摸古城凤阳的风景名胜,感受到了一种古代龙脉独特的神奇。
   凤阳的古城门对着外面的新城,满街人流车流,热闹非凡。对于我们,到达一个陌生的地方想游览一下,总是要去投靠当地的旅行社,这样观赏风景就会不走冤枉路,而且可以玩得到位。当我们找到当地的旅行社时才知道,原来凤阳的周边有很多景点,主要有八个:即江北韭山洞,千年禅窟寺,明代明皇陵,朱元璋出家礼佛的寺庙龙兴寺,华夏第一楼明中都鼓楼,明代第一都中都城,江淮大地上的明珠卧牛湖等,我们根据可行的时间作了选择。
   第二天早晨,我们在导游带领下,乘车来到位于凤阳县城南30多公里的一个名叫韭山洞的风景点。据说此山上因为多长野生韭菜,故而叫作韭山,而在其山腹中的那个洞也自然称作韭山洞了。据导游介绍,此洞早在一千五百年前郦道元的《水经注》中已有记载。南宋抗金英雄王惟忠、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当年起兵时也曾在此扩军、征战过,所以这个洞也被人们称之为将帅洞。
   韭山洞全洞长1472米,侧洞与北山的蝙蝠洞相通,全长约四千多米,被专家誉为江北第一洞,其特点是深、大、险、奇、古。据专家考证,韭山洞距今已有五亿年的地质历史。此洞既不同于江南的溶洞,又不同于我国西部四川、云南、贵州等地的溶岩,特色独具。洞内有虎踞龙蟠、摘星揽月、囊括五岳、峡谷幽深、清流碧影和玉溪泛舟六大景区,重要的景点二十多处。
   夏日,走进凤阳的韭山洞,顿觉有一股凉爽气流袭来,舒适之极。脚下溪流声声,洞中小河汩汩流淌。掬一把凉水抹在脸上,顿觉头脑清醒无比。灯光下,抬头看,只见洞内各种形状的怪石、磊石等自然物大都奇特迷人。更为惊奇的是,当我们行将走出山洞的时候,却有一段水面横在眼前闪亮,像一条小河挡在前面,令人无法涉足出洞。于是,我们在导游安排下乘上小船,在碧水悠悠中漂流出洞,我们在这深洞里穿梭,水声风声交织在一起,顿觉凉爽无比,享受到了洞中漂流的快乐,别有一番情趣,回味无穷。
   船上,导游娓娓讲道,故事颇多。相传唐时就有人慕名入洞探奇,并留下多处题刻。南宋时抗金英雄王惟忠率众九万据山抗金,在山上垒石为城,与金兵大战,一时间滚石,滚木、密集的箭一齐向金兵而去,战斗打得十分漂亮。现存的石垒城、石鸡亭、七里大寨等古战场遗址,都还保留了当年的战地,忽见硝烟弥漫。朱元璋在元末也曾在此山屯兵,并收编了当年华云龙等农民起义军队伍,组合力量南下滁阳,统一了中国。洞中垒石婉如五岳叠嶂,仿佛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都被浓缩于洞中,霓虹彩色灯光下,五岳上空的洞顶,忽如星光灿烂。
   过了一段河,便跨上洞中之岸,透过微弱的灯光,感觉空廓的溶洞变得神秘莫测,洞中的景观越来越美。面前,酷似老虎形状的石幔,逼真得似一只硕大的猛虎,定睛观看,维妙维肖。这就是洞中著名的“虎踞龙蟠”。抬头翘望,“藏兵百万”四个大字展现在眼前。导游小姐告诉我们:南宋时候,凤阳人王惟忠于建炎三年金兵南犯之时聚众9万余人,凭韭山之险抗击金兵,这里就是驻兵之所。当时由于洞内行走不便,兵士们携带了无数的磨盘石将路铺平,从而形成了这一著名的磨盘古道。当我们脚踏磨盘石行走其中,仿佛看到了当年王惟忠率他的金戈铁马在此山顶与金兵决一死战的悲壮场面……
   狼巷迷谷景区离韭山洞约7公里,面积约9平方公里,景区分为古刹礼佛和迷谷探奇两大主题。其主要景点有:禅窟古刹、禅窟洞天、玉泉净心、摩崖石刻、谷中黄山、天落石、狼牙巷、瘦人谷、响石谷、千层岩、摩腹巷等五十多处,据说这地方因旧时常有野狼出没而得名。狼迷谷内地形奇特,沟壑纵横交错,明谷暗涧沟沟相连,且又谷谷相通。进入沟谷内,如同迷宫一般。所以在每个岔道口,都有工作人员在此帮助指点,以防迷路。
   迷谷迷谷,迷在深处。抬头望,只见天如一线,两边岩崖紧挨,狭窄的地方游人需侧身贴石而过,对于肥胖者而言是绝对过不去的。谷浅处,巨石下压,洞口低矮,游人又需低头哈腰的而过,险峻不可收。在谷底观四周层峦,只见灰褐色的岩石千姿百态,形象十分逼真,可以张开想象的翅膀,想啥就像啥。有的似凶猛的鳄鱼在探路,有的如狂吼的野狼在挡道,有的岩页似层层叠叠如天书……洞口的岩石上,有一些低矮歪曲的树木,少有挺拔高大的,但却组合成了顽强的生命力,它们久经守在洞口,任风霜雪雨而不屈不挠,倔强地生长。这是一处开展想象力活动的好地方,如果把一群课堂里的孩子带到这里来,一定是充满了无限想象力和希冀丰采的地方。
   凤阳的禅窟寺据载始建于西汉武帝年间,千年古寺禅窟寺,虽然寺庙建筑看上去不如南方的寺庙那么雄伟,但它那深藏于青山之中的悠远历史让人肃然起敬。寺庙掩映于浓荫翠绿的山间,颇有“深山藏古寺”的图画韵味。据说这寺比洛阳著名的白马寺还早。此寺初名为桃花寺,隋为虎窟寺,唐为蝉窟寺。到了宋代,苏东坡慕名来游,正名禅窟寺,并挥毫题写了寺名,延用至今。
   出禅窟寺,沿着山路走不久,便到了天然溶洞“禅窟”。禅窟是个名副其实的石灰岩溶洞,洞内有许多石钟乳。洞很深,石钟乳规模虽不如桂林和江浙的溶洞大。但它的神奇在于洞内的佛教文化深邃。相传这溶洞是被禅窟祖师们用来作为修身养性、传经布道的地方,在此留下了“八相成道”的传说故事和“三十六祖像”等佛教文化遗迹。所谓的八相成道是佛教术语。指释迦牟尼佛一生的八个阶段。“成道”是“八相”中最重要的内容,又是释迦牟尼“一代时教”的起点,亦称“八相示现”。据传,释迦牟尼在过去世早已成道,为了度化众生,化身“示现”八种相状,应时对机地降生人间。《佛本行集经》等详其事,介绍“八相”的内容。而“三十六祖”就是对佛祖的排名。
   洞外的摩崖石刻历史悠久,现存十七处,其中唐刻四处,宋刻七处,清刻四处,未署时代一处,还有字迹剥蚀的一处,年代之久远。这些石刻书法风格各异,字体有真、草、隶、篆、魏碑等。石刻中最早的一处为唐元和三年的纪游题名,最具盛名的当属苏东坡题刻的“玉蟹泉”三字。这些摩崖石刻,真实记载了历代文人墨客对禅窟寺的钟爱。禅窟的进洞口在山腰,出洞口就在山顶,洞中最后有148级石阶,当游人出洞口,一抬头,忽见人已在山顶。站在山顶,极目远眺,四面青山环绕,清风抚胸,遥望凤阳,似有“一览众山小”的味道。
   走出狼巷迷谷景区大门,我们都已是汗津津的人了。然在这里,看到那么多的景点和历史名人紧紧连在一起,更觉得这些名胜风光的名山效应很强烈,来到这里真是不虚此行。这些山洞,为凤阳增添了一份光彩!
   除此之外,我们还观赏了当年朱元璋当和尚的龙兴寺,还有凤阳山水库卧牛湖,此湖因湖边一小山酷似卧牛而得名。万顷碧波,静谧安宁,无纤尘污染,是一处山青水秀的天然美景和闪烁的明珠。湖上渔帆点点,游船穿行;湖中竹岛百鸟栖息,是万鸟的天堂,更是江淮大地上不可多得的绿岛。
   当这些外围风景名胜观赏之后,凤阳的明皇陵是不能不去的地方。明皇陵位于凤阳县西南7公里处的太平乡境内。走进陵园,只见道路两旁排列着许多石像生,自北而南32对石像生彰显明代皇家陵园气派。据悉,这些石像生是目前所知的明代最早、数量最多、刻工最精细的皇家陵园石刻。说它是皇陵其实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帝王陵寝,它只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父母的安葬地。早年的朱元璋家里很穷,朱元璋父母死后连棺材也买不起,是用芦席裹尸而葬的。像所有帝王一样,朱元璋登基后便开始大兴土木。朱元璋为重新厚葬已亡父母,修建了一道250米长的“神道”,两旁守护的石人石马和高耸威仪的华表,这些石人石马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只有一样是相同的,无论文武官员还是牵马拽蹬的马夫,他们的眼睛都是俯视前下方的,想来这是封建社会中表示群臣对皇帝的尊敬,显示皇帝至高无上的境界。
   神道两旁的石人、石马以及华表雕凿十分讲究,“一品大员”身上的官服纹饰,历经600风雨依然清晰可辩,可见当初策划者对整个皇陵设计的精心。在石人石马的尽头,还有一座汉白玉石桥,跨过石桥就能看到墓。
   神道两旁的荒草丛中,东西各立两丈余高的鳌石碑,导游告诉我们,这里的其中一块碑铭是由朱元璋用白话亲自撰写的,这是中国皇帝至明朝期间的第一篇“白话文”。在那个之乎者也的文言时代,一个皇帝用白话文写作真是一种文字的革命。碑文长达1105字,这是朱元璋家史与元末明初历史的珍贵史料。可不是吗?如果朱元璋没有这不拘一格的勇气,也许就得不了天下。皇陵碑额篆有“大明皇陵之碑”6个大字系朱元璋亲自撰写,所以又名“御制皇陵碑”。
   另一块相对应的是鳌石碑,这是一块无字碑。导游介绍说,这东为无字碑,西为皇陵碑。两碑尺寸相同,规格一致,都是高6.87米。看到无字碑,不禁使我想起陕西乾陵的无字碑。中国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在死后为自己立了一块无字碑。空白没有一字,其含义是非功过皆由后人评判。这真是惊天动地,前无古人。可不是吗?千秋大业,千秋功过,谁人评说?有多深邃?巩怕只有朱元璋自己最清楚了。
   明皇陵是一个潦草的土墩一样的陵寝。据传,朱元璋本来想为他的父母重造一个巨大的地下陵寝,但这位农民出生的皇帝相信了大臣的进言,或者说采用了大臣的建议,他想信自己之所以得天下,就是托了父母庇荫。如果重新造墓,必破了真气。所以几乎保持了原状,只是在四周进行了修饰,这个故事多少让我们想到,当初朱元璋的迷信思想是根深蒂固的。
   看到明皇陵,我忽然想起那年去江苏盱眙县采访当地小龙虾的养殖经验,趁便绕道去了明祖陵的机会。在距离盱眙县城西北二十公里处的洪泽湖西岸,有一处被称为“明代第一陵”的明祖陵刚刚修建好。一进大门,就被一块展板“吸引”住了。“1328年,朱元璋出生于盱眙县太平乡。”展板上赫然写着这句话。穿过大殿,陵园筑有三重城墙,陵园内建有正殿、金门、玉桥、斋房、库房、井亭、铺舍、碑亭、仪从、宿直房等。陵前神道两侧的21对石像生,自北向南排列在250米长的中轴线上,他们的表情简直就是和凤阳的明皇陵如出一辙。
   为何江苏盱眙明祖陵园的殿堂、石像、陵墓等和安徽凤阳明陵几乎是一模一样,甚至连石像人物、动物的表情都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这就是当时朱元璋的杰作。据说此墓是在清康熙十九年(1680)被大水淹没,直到1964年大旱时才被当地的农民和渔民发现……
   想到盱眙明祖陵园关于“朱元璋出生地”的一些话题,于是就想起关于朱元璋出生地的几个有争议的说法。有的曾说他的出生地源于安徽滁州、嘉山县、盱眙县、凤阳县。然为何盱眙县是朱元璋的爷爷安葬地,凤阳又是他父母安葬地?这就成为人们讨论的话题。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个朱元璋,十年倒有九年荒。”这首歌谣在全国流传甚久甚广,人们认为朱元璋在元朝出生时候,这个地方古代就是泗州的盱眙县。这些年来,为了旅游的发展,一些地方出现了争抢名人的情况,曹操、诸葛亮、牛郎织女、西施、貂蝉等等,当然说及的地方必定有它的原因,或者说这些人是生在这个地方,或者是到过这个地方,或者是居住过一些时光。但是后来朱元璋要把都城和父母的陵墓建在凤阳,这是一件不争的事实,不难看出他们家属的一种至亲的传承关系,所以当年的盱眙县就是和当今的凤阳是同属泗州的,只是后来地域划分后的事了,我们不必为此争议。

共 7896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凤阳是全国较有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有举世闻名的明中都皇城和明皇陵,凤阳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家乡,是八仙之一的蓝采和的成仙之地,是庄子与惠子濠梁观鱼之地,也是中国农村改革开放的发源地。这是一个古今故事众说纷纭,历史文化底蕴厚重的城市。物换星移一次偶游安微凤阳,老师不惜笔墨写下了这篇《凤阳散记》,记录了游览的全过程,就凤阳的民间艺术、历史名迹与凤阳的景致做了全面细致的介绍,给人以思索和美的享受。今天老师在文章中向我们介绍了韭山洞,当我还沉浸在无限遐想中的时候,山洞的洞口已经出现在了我的眼前过去,老师精致的笔墨更显出韭山洞美丽与神奇,让我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是何等神奇,接着,老师又用他唯美的文字带着我们去游览了狼巷迷谷景区,凤阳的禅窟寺,明皇陵,看到这里我只想说历史已老去,留下的残垣毅然昭示着梦的魅力;挺立的中都古城,更显露着凤阳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这个文章中老师用最柔软的心介绍了凤阳花鼓的历史和表演还有艺术。亲爱的朋友们,这一刻《凤阳歌》《鲜花调》《王三姐赶集》《秧歌调》《十杯酒》等,每一首都曾被广泛传唱的经典是否在你的耳边回荡。随着历史的发展,凤阳花鼓的鼓、鼓条乃至击鼓方法都在不断变革。这一刻我是多么幸运我觉得这一刻老师的文字就是艺术,这样的艺术是回味,是感慨,是欣赏,也是在学习。这一刻我仿佛是走进了音乐的世界,在听老师讲解《凤阳花鼓》解安徽民歌的风格,通过新旧凤阳花鼓音乐的对比,使体会到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珍惜好时光。亲爱的老师,亲爱的朋友,《凤阳散记》是一篇绝美的游记散文,老师的每一笔,每一段,每一点都用心给我们带来了唯美的传说,经典的故事,和美丽的景点,这样的笔墨潋滟了凤阳无尽的风情和风姿,这样的文字带给我们多少惊喜就会带给我们多少惊奇,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去过凤阳,若是没有那就在这一刻跟着老师的文字走进那个美丽的凤阳。倾情推荐加精欣赏!遥祝老师秋日安好!【友情编辑:高山流水】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41007002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高山流水文学        2014-10-06 17:26:38
  感谢老师带来美丽的游记,感谢老师带来一次又一次的惊喜,感谢老师带来文字的盛宴!我只想说读老师的文字是在学习也是在享受。
回复1 楼        文友:沁香一瓣        2014-10-06 19:08:04
  谢高山流水文学认真精按。辛苦了,问好!
2 楼        文友:高山流水文学        2014-10-06 17:27:29
  馨儿,你来了再来看看,哪里不好你继续修一下,我就这点能力。
3 楼        文友:高山流水文学        2014-10-06 17:39:14
  按语不到之处请老师原谅!
4 楼        文友:一滴墨香        2014-10-06 18:29:32
  力挺老师文章和凌凌的按语导读双精!
一滴山水,一墨书香,许我墨香,赠你书香,我用文字雕刻一朵美丽的奇葩。
回复4 楼        文友:沁香一瓣        2014-10-06 19:08:41
  谢谢墨香美评。问好!
5 楼        文友:薇梦儿        2014-10-06 18:46:35
  凤阳被老师描写的这么美,让人萌生去看看的念头,假日又添新的旅游景点了,祝福老师。
回复5 楼        文友:沁香一瓣        2014-10-06 19:09:26
  感谢梦儿美评。问好!
6 楼        文友:袁梦雪        2014-10-06 19:16:39
  欣赏学习老师的美文,感知凤阳的无限魅力,凤阳这么美的地方,真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以后有机会了一定随着老师的美文去凤阳玩玩,体验一下凤阳花鼓的神曲。祝老师快乐幸福!精彩连连!!
回复6 楼        文友:沁香一瓣        2014-10-06 19:28:47
  谢谢梦雪美评。问好!
7 楼        文友:忘忧树        2014-10-06 20:45:44
  O(∩_∩)O哈哈~,到沁香老师家串个门儿,顺便欣赏一下老师的游记散文,谢谢您用您的笔带我这个没能出门旅游的人在美丽的凤阳兜了一圈。
若非心中有梦,岂会学着飞翔,即使逆光也能认清方向。
回复7 楼        文友:沁香一瓣        2014-10-06 20:54:00
  谢谢忘忧树美评。问好!
8 楼        文友:玲贝贝        2014-10-06 20:48:36
  老师每到一处景地,便会留下笔墨情节,留下寄语祝福,让大家如临其境的描写,那些风土人情如在眼前,动听的花鼓声犹在耳边。辛苦了,老师。
回复8 楼        文友:沁香一瓣        2014-10-06 20:54:57
  谢谢贝贝美评。问好!
9 楼        文友:郑兆全        2014-10-06 21:22:30
  凤阳史也是中国史,凤阳,确实是个好地方,老师博学多才,慧眼独到,观察细微,真的叫人敬佩。欣赏学习,向老师问好!
回复9 楼        文友:沁香一瓣        2014-10-07 07:12:56
  谢谢兆全美评。问好!
10 楼        文友:馨语馨愿        2014-10-06 23:02:42
  估计我在不来抢个地,就不能露脸啦,可是我还没看完文章,没法点评呢,那就听明天讲解啦!祝老师晚安,好梦梦……
馨语馨愿
回复10 楼        文友:沁香一瓣        2014-10-07 07:14:00
  谢谢馨儿来评。祝编创快乐!
共 19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