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新雀之巢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雀巢散文】行走在父亲昔日的战场

编辑推荐 【雀巢散文】行走在父亲昔日的战场


作者:闲妹 举人,4360.6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987发表时间:2014-10-09 10:37:20
摘要:沿着父亲曾经走过的足迹,寻找父亲昔日战场。

2012年7月我和大妹踏上了宁波这片土地去追寻父亲为实现梦想参加革命的故地,寻找父亲昔日战场的足迹。私家车穿过风景秀丽的田野沟渠带着我们来到了鄞县,昔日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当年的战场一幢幢新屋拔地而起。回首眺望父辈曾经的历程,那样的曲折坎坷,在那追寻革命的征程路上,一个个脚印记载着多少风雨与沧桑,留给我们的是永远值得珍藏的财富。
   沿着父亲曾经走过的足迹,我们来到了宁波鄞县鄞江桥,这是父亲胡刚和余恒叔叔投奔三五支队的地方,父亲曾经讲述他参加革命征程的第一次历险就发生在这里。那年父亲19岁和同学余恒叔叔都很年轻,当鄞江桥船一靠码头,看到带枪的伪军,我父亲和余恒叔叔不免有些紧张,都没想好如何去应付伪军的盘问,他们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假装若无其事走了过去。过了鄞江桥父亲和余恒叔叔一颗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他们继续靠山脚往桓村方向走去,突然在山脚边看到一个日本兵在那里站岗,父亲在上海做过学徒知道上海过外渡桥时,来往人员包括有身份的人都要向日本兵鞠躬,不然不是拳打脚踢,就是被刺刀活活刺死。我父亲立即拿出上海工商局发的良民证向步哨鞠了一躬,日本兵不懂中国话,也没法盘问,这一鞠躬起了作用,日本人嘴里叽哩咕噜哼了几句放行了,这一关过的好险。事后想来父亲身上还藏着两支钢笔,是从旧货摊上买来准备送给毛区长的.如果给日本人搜出来那还有命么?因为敌人认为笔就是枪,农民身上不会带笔。鄞江区年仅19岁的李敏同志就是敌人从她身上搜出钢笔,被反动派一共刺了27刀,是浙东的刘胡兰。樟水区区长共产党员徐婴,敌人也是从他身上搜出钢笔,用刺刀将他残杀在街头.虽然当时革命形势严峻残酷,但是父亲还是带着坚定的信仰毅然决然地参加革命投奔三五支队。当时三五支队区长是毛尹兼队长,区委书记张安邦兼政指,区队副是杨诚同志。那时的三五支队只有人枪十余人,许多战士手中没有武器,有的拿着大刀,有的拿着一二顆手榴弹,拿枪的战士最好的算一支中正枪,有的战士拿的汉阳造,有的拿一支独立毛塞,有的拿一支土枪,为了迷惑敌人战土们用竹削成子弹状放在子弹袋内,用木头削成手榴弹状放在手榴弹袋内,土炮用布包起来看上去像机枪。武器是简陋的,要想队伍壮大只有从敌人手中去夺取。而当时三五支队的生活条件很艰苦生存环境也很恶劣,差不多一天就要換一个地方住。睡觉也不敢脱衣服也没有菜吃,用豆芽、草籽等放点盐水下饭,虽然生活条件艰苦,但战友们革命斗志旺盛同志之间亲如兄弟。父亲参加三五支队时是抗日战争最艰难时期,敌伪顽合流对我军民实行大规模扫荡实行三光政策,挨家挨户搜捕我革命同志,实行白色恐怖残酷屠杀,许多同志遭敌伪顽军残酷镇压而英雄牺牲,其残忍程度令人发指。鄞西一个女乡长叫陈晓云,被伪军小闰王逮捕,陈晓云同志临死不屈顽军将她的心脏挖出来蒸汤吃。姚南县有二个女同志被顽军田胡子逮捕后威胁投降不成竟从最野蛮的手段对付她们。将二根大毛竹用强力使弯成弓形,然后把女同志二腿捧在毛竹尖端上利用毛竹弹性使身体一分撕二内脏被拖出来倒挂在竹子上惨不忍睹。在血腥的革命斗争中我父亲明白了许多革命道理,从而更坚定了我父亲为实现自己的梦想努力奋斗的信念和决心。
   私家车带着我们路过一个叫后杜桥的地方。我们曾听父亲讲述过这里曾发生过三五支队与敌顽军的一场异常惨烈的激战。那时候父亲还没参加队伍,是听他的战友们讲述的。那天中队宿营在碉堡林立的后杜桥,顽军特击营在这里有500多人。为什么宿营在敌人鼻子底下?因为往往离敌人越近越安全。但这一次由于村中藏有郭青白结拜兄弟向敌人告了密而三五支队中队被包围,全中队血战一天真是惊天地泣鬼神,子弹打光了,拼刺刀,中队长毛明孝身受重伤,拼死突围,最后敌人冲上来时用驳克枪殉身报国,三区队长黄林生接连刺死两个敌人后英勇牺牲,代理区队长盛小向身中七弹浑身是血,卫生员扶他下阵地时还抱着机枪不放,最后只剩下四个人了,也都是重伤,被冲进村子的敌人杀害,全中队43个同志都壮烈牺牲了。在通往革命的征程上,是无数烈士的鲜血铺就。他们的人生虽然短暂却是有意义的,在他们的生命消失的时候,为三五支队留下了厚重的一笔。到了1945年三五支队已发展成为人枪万余人的主力部队,组织分配我父亲到鄞县鄞江常备队(鄞江区中队)当副指导员。鄞江区中队主要任务保卫区署群众生产自救安居乐业,开展边缘地区活动扩大解放区,解放处于水深火热的群众。未解放的边缘地区农民推派代表恳求三五支队到他们那里去活动,希望部队到他们那里去一下打击敌人的嚣张气焰。1945年5月27日我父亲中队和主力部队在何克希,刘亨云参谋长指挥下一举歼灭了由山部,摧毁了他多年经营老巢。取得了攻占敌堡20多座;毙敌140余人;俘敌1000余人;缴炮一门;轻重机枪19挺,步枪400多支的胜利。鄞江区中队同时还开展生产以减轻群众负担,这是三五支队深得广大解放区群众拥护举措之一,也是军民关系密切的物质基础,人心所向的根本。在鄞江地区军政关系军民关系非常好如同鱼水,即使住在敌人眼皮底下群众也不会出卖他们,可见三五支队在当地老百姓的心目中的份量有多重。当我和妹妹行走在父亲昔日的战场,走访老区的乡亲,那些老人至今说起三五支队依然带着浓郁的感情和深深地怀念。三五支队已经在当地的百姓心中深深地扎下了根。
   1945年初夏我父亲带领鄞江区中队就在肖王庙一带活动。肖王庙是敌伪顽我四方争夺重要地区,谁控制肖王庙谁控制鄞奉公路和公路二侧富裕粮田.就等于控制了宁波。当时敌浙保一个团已绕道进入宁波加强宁波防卫力量,敌浙保二五二团以江口为基地纠合顽33师四个团兵力命令伪十师自北而南配合行动企图夹击三五支队驻鄞江部队。我苏浙军区二纵领导决定放弃围攻宁波市集中主力打江口之敌。8月27日夜,三五支队五支一大队和县大队由张纪伦大队长统一指挥下,从鄞江桥出发翻过北坑岺从后竺涉水过剡江,埋伏在响令岗附近公路二侧,伏击逃往奉化县城之顽军。其他三支四支主力27日凌晨从鄞江桥肖王庙出发,利用夜幕攻占汽车塔山高地。28日汽车站塔山顽抗之敌大部被歼,殘敌进入镇内纷纷从桥上逃窜,并用汽油烧桥企图阻止三五支队的追击。上级命令我父亲领导的鄞江中队迅速调集船只过河,敌浙保二团和33师一个营从奉化向江口增援,被我父亲中队阻击河头村后溃逃.敌人以为已逃过桥没有事了,实际上三五支队五支队正在南岸设伏在公路二侧,待敌人进入伏击圈时在五支队的猛烈火力攻击下,打得敌人无法抵抗纷纷举手投降。这次江口战斗打死打伤顽军三四百人;俘敌200多名;歼敌二个营;缴迫击炮二门;重机四挺轻机十余挺;步枪200余支,三五支队主力共伤亡40余人。江口战斗使敌人胆寒,沉重地打击了敌人反动气焰,保卫了鄞江解放区使敌人不敢对三五支队采取更大的行动,使三五支队的北撒工作能顺利进行.我父亲区中队接应了大批从宁波城中撒出地下工作人员进入了解放区。经过大大小小的无数次战斗,和我父亲一样的先辈们为了革命不顾个人安危,在残酷恶劣斗争中不怕流血牺牲,勇往直前终于实现了梦想盼到了革命的胜利。
   行走在父亲昔日的战场我感慨万千,我们今天幸福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父辈们坚定的理想和无所畏惧的革命精神实现了他们的梦想,让人民过上好日子迎来了全中国的解放。我们缅怀先辈革命历程不只是一个形式,也不只是为了纪念,更是为了传承。我们的老一辈把建设一个强国梦交给了我们,我们要将这中国梦继承下去,这也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

共 302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我们缅怀先辈革命历程不只是一个形式,也不只是为了纪念,更是为了传承。”说得多好!作者行走在父亲昔日的战场,叙述父亲和他的战友们当年英勇奋战的故事,让我们懂得了“今天幸福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我们的老一辈把建设一个强国梦交给了我们,我们要将这中国梦继承下去,这也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文章以“游踪”为线索来写当年的战斗故事,层次清晰,行文流畅。推荐阅读。编辑:邵魁先生。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邵魁先生        2014-10-09 10:38:37
  老一辈的精神永垂不朽!
2 楼        文友:闲妹        2014-10-09 12:08:23
  谢谢编辑邵魁老师点评,我们这一代有责任要把这精神传承下去,感谢江山给了我这个机会。
欢迎来到室雅兰香社团,共筑辉煌。
3 楼        文友:苏庸平        2014-10-09 12:23:06
  看到你的老父亲曾经鏖战沙场,真的令人钦佩!新中国的年轻人需要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继承前辈的光荣传统和革命精神,珍惜今天的和平安宁的幸福生活。
用一颗真诚的心交天下真诚的朋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回复3 楼        文友:闲妹        2014-10-09 12:26:22
  谢谢苏老师关注点评。
4 楼        文友:竹林子        2014-10-10 18:24:11
  胡姐的文章通篇很有故事,展现了父辈们不畏强暴不避艰险的革命精神。如果能够浓缩几段故事展开写,边叙边议,段落之间更为严谨一些,相信会是一篇好文章。
骨子里流淌着农民的血液,虽久居城市,却念念不忘生于斯长于斯的黄土地。
回复4 楼        文友:闲妹        2014-10-12 16:59:33
  谢谢战友指点,这是我参加新四军后工委征文写的,父亲回忆录有很多故事可写,我会努力的感谢战友关心指导。
5 楼        文友:麻雷子炮仗        2014-11-13 17:25:35
  这是一曲青春的赞歌,赞颂了我们的父兄国难当头之时,挺身而出,投身革命,不怕牺牲,英勇战斗的璀璨年华。
回复5 楼        文友:闲妹        2014-11-15 14:55:32
  谢谢战友来访,才看到战友回帖,抱歉了。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