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新雀之巢 >> 短篇 >> 作品赏析 >> 【雀巢赏析】悬而未决的生活

编辑推荐 【雀巢赏析】悬而未决的生活 ——帕特里克·莫迪亚诺《青春咖啡馆》读后记


作者:云南半夏 秀才,1284.4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652发表时间:2014-10-11 09:29:45
摘要:瑞典文学院9日宣布,69岁的法国作家帕特里克·莫迪亚诺获得2014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他成为了第11位获得这一殊荣的法国作家。在宣布结果时说:“莫迪亚诺对记忆有一种特殊的处理艺术,甚至有些偏执。他通过回忆的艺术,唤醒了最难以把握的人类尊严,揭示了法国在德国占领时期的生活。他的小说篇幅都不长,130页到150页的样子,主要都是有关回忆、失去、身份、寻求等同一主题的变奏。”我认为,帕特里克·莫迪亚诺获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是实至名归,我在去年曾写了一篇《悬而未决的生活》——帕特里克·莫迪亚诺《青春咖啡馆》读后记,不是我有什么先见之明,而是莫迪亚诺以他的创作实力证明了这一奖项的归宿。

【雀巢赏析】悬而未决的生活 “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活着,有许多事情讳莫如深,必须三缄其口。”
   ——这是法国作家帕特里克·莫迪亚诺在他2007年写成的作品《青春咖啡馆》里的一句话。
  
   我从这本不到六万五千字(书的版权页注明是八万字)的小说里摘出这一句话来,是我发现,这句话是这部小说的一个中心点,我不说这是一部小说的“眼”,也不说它是这部小说的“核心”,而是我觉得以上两个字词都不足以准确地表达我读这本书的强烈感受,我的“中心点”在这里是相当于人的“肚脐眼”于人体这样一个所在。
   “肚脐眼”是脱离母体后,人体上一无用处的东西,却又是这样一个敏感的地带,是不可轻意触碰的禁区。触摸它后的反应,是虚弱的,触碰它相当于摸索到,我们体腔深处最不想向外人宣示的秘密,而它却又是一个可以通达的孔道。
   一个二十多岁的女子露姬,性格孤僻不擅言谈,但她气质独特极富魅力,她是巴黎左岸一个叫孔岱咖啡馆的常客,她的突然出现引得咖啡馆的常客们蠢蠢欲动地想了解她的过往和来路,她是咖啡馆必不可缺的人物,像暗物质一样成为这个艺术家、大学生等边缘人出没的咖啡馆的一个吸力点。
   孔岱咖啡馆里所有人都互相隐瞒着自己的真实身份,每个人都各自编排了一套“自传”,所有人都揣着真实身份的秘密,在这里放肆地喝酒聊天挥霍他们迷茫孤寂无聊的青春。
   有一天,这个神秘的露姬跳楼死了,那一天的下午5点,她约了也是这个咖啡馆常客的情人罗兰,罗兰准点到达时,咖啡馆里的常客告知他露姬跳楼了。引诱露姬吸食毒品的绰号“骷髅头”的女友告诉罗兰,她没抓住露姬,她跳下去时喃喃地说了一句话:“都准备好了,你尽管去吧。”
   出没于孔岱咖啡馆的常客大学生,成为作家还原露姬故事的第一个讲述者,露姬丈夫委托寻找离家出走妻子的私家侦探是第二个讲述者,露姬本人是她自己故事的第三个出场讲述者,露姬的情人罗兰是第四个讲述者,小说由他来收拢有关露姬短暂一生的所有线索,而所有线索都存在很多盲区。私家侦探完全有可能为那个大惑不解的丈夫找到妻子不辞而别的原因和行踪的,但他自个终止了顺藤摸瓜的侦查,因为他发现每个人都渴望出逃,他在侦察过程中理解了那个绝决出走的妻子。尽管罗兰是露姬的情人,他与她看起来琴瑟和谐,但他最终也只能怀揣太多疑问地苦闷一生了,他走在巴黎街头那些熟悉的街区,一再回想已逝情人的音容,忧伤而无奈。
   小说里有一个精神导师一样的人,多年后见到露姬的情人罗兰时说的一句话,让我读这本书的伤感更添一层----我一直不明白是什么……当一个人真心实意地喜欢某个人时,就应该接受他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秘密。
   莫迪亚诺调动四个人的“我”叙述角度寻找、回望、调查“消逝”的过去,却只在记忆的黑洞里陷于关于人生永恒轮回的境地。
   莫迪亚诺在他63岁年纪完成这本畅销书后,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写这本书时是法国思想家居伊·德波的一句话启发了他,为他的这本书定了调子——在真实生活之旅的中途,我们被一缕绵长的愁绪包围,在挥霍青春的咖啡馆里,愁绪从那么多戏谑的和伤感的话语中流露出来。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历史背景下,莫迪亚诺笔下复原的孔岱咖啡馆情调迷人,在暧昧不明的神秘气氛里,人们的精神状态是迷惘的追寻的方向感是迷失的,人们渴望身体和精神的出逃,却逃无可逃,只好彻底地消失,飘移到陌生之地,消失得无影无踪。这情形何止仅是那个年代才发生着的事?这又何止仅是在法国巴黎那样一个地方才发生着?我们的现世不也这样迷茫着吗?
   悬而未决的、时起时伏的生活在继续.……
  

共 146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在这儿写的是法国作家帕特里克·莫迪亚诺《青春咖啡馆》一文读后记,在我点评这篇文章之前,不能不先了解一下莫迪亚诺:这位法国作家属“新寓言派”作家,作品中总有股朦胧、神秘、令人捉摸不透的象征氛围。他的小说言语简洁,篇幅短小,实际却是对记忆、身份、时间等相同主题的持续追问。有人说他的作品“读起来不难”,“语言并不繁琐,但整个小说的构成十分精妙”,“在法国知名,但在其他地方知名度不高”。他的《青春咖啡馆》则以人们对身份的焦虑,用他独有的陈诉方式,揭示了现代人普遍存在的问题,并将这份焦虑转化为一个关于迷失与寻找的故事。作者去年写下的《青春咖啡馆》的读后记,今天发表在此,用自己犀利的审视解读了莫迪亚诺的创作主题——“人们的精神状态是迷惘的追寻的方向感是迷失的,人们渴望身体和精神的出逃,却逃无可逃,只好彻底地消失,飘移到陌生之地,消失得无影无踪。”并以此提出了:“这又何止仅是在法国巴黎那样一个地方才发生着?我们的现世不也这样迷茫着吗?”的严肃思考。好文,必须推荐阅读。编辑:老树老树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老树老树        2014-10-11 09:34:22
  专业就是专业,去年写帕特里克·莫迪亚诺的文章读后,今年人家就获诺奖:)
男人的力量原夲就不是来自肉体,而是他的精神和思想的外化与延伸而已。
2 楼        文友:云南半夏        2014-10-11 16:00:15
  谢谢您的评论,的确,我们的现世不也这样迷茫着吗?
3 楼        文友:哭泣的键盘        2014-10-14 19:59:27
  复审理由:在帕特里克?莫迪亚诺获今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喜讯里,作者将去年的一篇相关的读后感奉献给读者,并再次推介诺奖作品的特色,这是件很有积极意义的工作。作品本身论点精确,尽管是篇精巧的读后感,却也不惜笔墨地用原著的内容充分地论证了观点。作为读后感,这文既不失共性又独具个性特色,是很好的赏析类美文。
江山任鸟飞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