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轻舞飞扬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轻舞】“洋灯”来到紫禁城(散文)

精品 【轻舞】“洋灯”来到紫禁城(散文)


作者:宏声 进士,6491.3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901发表时间:2014-10-13 21:31:43
摘要: 一盏外国人来清宫里安的电灯被叫做“洋灯”,这些达官贵人,对这“洋灯”有人说成是借龙王的夜明珠发的亮光;有人说“洋灯”亮光有毒,被亮光照的人就会像吃鸦片一样中毒而亡;有人看见蛾虫在电灯周围绕飞大呼大叫;有人看见亮光时暗时明疑鬼神作怪吓晕在地......哎哟!当年“洋灯”国外来,“洋灯”来到皇宫紫禁城,愚昧无知闹笑话,笑够了一世又一世人。   

一盏外国人来清宫里安的电灯被叫做“洋灯”,这些达官贵人,对这“洋灯”有人说成是借龙王的夜明珠发的亮光;有人说“洋灯”亮光有毒,被亮光照的人就会像吃鸦片一样中毒而亡;有人看见蛾虫在电灯周围绕飞大呼大叫;有人看见亮光时暗时明疑鬼神作怪吓晕在地......哎哟!当年“洋灯”国外来,“洋灯”来到皇宫紫禁城,愚昧无知闹笑话,笑够了一世又一世人。
  
   一、李莲英自作主张给老佛爷寝宫里安“洋灯”
   1903年的一天上午,穿戴整洁的慈禧太后坐上大轿,在众多待卫、太监、宫女的拥护下走出了戒备森严的皇宫。这天她的贴心太监李莲英没有同行,因为慈禧太后早有安排,把李莲英留在宫里处理有关事务。李莲英送走太后出宫门,回转在宫里尽心力完成主子交代的任务后,他还有一件大事要办好,争取办好要赢得太后的欢心。这是件什么大事呢?就是要在慈禧寝宫里安上电灯。李莲英对安电灯是不敢自作主张,他深知慈禧也有安电灯的心愿未了,是他这个贴心太监一次又一次在主子面前试探的结论,所以他今天才敢自作主张,慈禧大后的寝宫也会安上“洋灯”了。
   电灯进入那一个闭关自守的封建王朝--清朝也并不是一帆风顺,也是有阻碍的。
   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统治者为什么要闭关自守呢?主要原因是打开了国门怕洋人进来交往,威胁到国家领土主权安全,危及朝廷的统治。统治者们还认为中国是大国,是天朝。一个天朝农业大国,应“以农为本”,所以推行的政策是“重农抑商”,认为天朝中国“重农抑商”政策具有高度稳定性,也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海外洋人把火药发明国--中国的火药技术学会了,造起了洋枪洋炮,而停滞不前闭守的中国还在骑马射箭的战术上迎敌。十八般武艺面对洋枪洋炮,兵将勇猛的冲杀斗不过快速杀伤力强的枪炮,守疆将士悲惨地在硝烟中成群倒下,边防阵地丢了,杀人放火的外国侵略强盗登陆了。落后挨打,一个屹立在东方的天朝大国成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者们仍不醒悟,继续坚持闭关自守政策,国人成了井底之蛙,落后了,落后了,落后了!一个曾经是四大发明的文明大古国衰弱到这个样子。
   182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首先证明可以把电力转变为旋转运动,德国的雅可比用法拉的原理成了最先制成电动机的人。在1831年,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之后不久,他又利用电磁感应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发电机──法拉第圆盘发电机。从此地球人类就有了电的使用,电就这样开始给人类服务了。有了电就有可电灯、电瓷炉、电话、电影......爱迪生(1847--931)是举世闻名的美国电学家,科学家和发明家,被誉为“世界发明大王”。是他在1879年用电点亮了世界上的第一盏电灯,当时他用碳丝作为白炽灯丝,并点燃了40小时。
   闭关自守的清政府对国外的先进科技不了解,对别国的先进技术还用封建迷信来阻止。紫禁城里还是安了一盏“洋灯”,可是这盏“洋灯”没安在老佛爷宫里。
   “洋灯”为何大权在握的老佛爷不早享用,他的寝宫为何还是蜡烛照明?
  
   二、紫禁城里那第一盏“洋灯”
   中国最先用上电的地方不是北京和南京,而是上海。上海南京东路一带1882年亮起了15盏弧光灯,这就是中国有电之始。繁华的北京城那戒备森严皇宫里仍然点的是蜡烛照明。上海使用了电灯,万民惊奇,把电灯称为“洋灯”。上海有了“洋灯”的消息传到北京皇宫里,那些身穿长袖长衫朝服,头上蓄着长鞭子戴着红顶官帽的臣子们,足不出户,八股文章或深厚的背景使他们走上了仕途,过着悠闲舒适的生活,他们大多数都怀着因循守旧的思想,对外国科学技术不闻不问,对有些新事物还发出奇谈怪论。
   电灯进入了中国,中国人称的“洋灯”。养尊处优的上层官员们他们有的说那“洋灯”是“害人灯”,那“洋灯”发出的光是借用大海里龙王夜明珠而发光的,只能借用一段时间光就不会再发了,如果继续再用,惹怒了龙宫里的龙王,他就会施法报复,大地就会山崩地裂,日月无光,毁灭人类。有的说那“洋灯”光看似比蜡烛火明亮千万倍,是洋人为了谋害国人才带来了“洋灯”,这“洋灯”就会像鸦片烟一样毒害中国人,那亮光照到食物会使食物染毒,人吃了中毒。那亮光照到人身上,人就会眼瞎、贫血、六神无主、疯癫而死......说得更使最高统治者害怕的是那“洋灯”之亮光会使统治者江山不稳固,又会使天下起义烽火燃起......
   在这样愚昧无知毫无科学依据的唯心论谎言下,电灯迟迟进不了京城,外国商人一次又一次请求都被官员们拒绝了。直到1888年(光绪十四年)的一天,紫禁城里进了洋人,接受安装一盏电灯。慈禧太后虽然允许安一盏电灯,她不允许安在她的寝宫里,她还是怕有了“洋灯”给她带来不吉。慈禧的寝宫不接受,这盏电灯只好安在皇宫仪銮殿里。仪銮殿里安上才第一次安装了电灯,但这盏电没有安在正宫里,而是安在一个较偏的地方,因为大家都捏一把汗,不知这“洋灯”会带来一些什么不好的结果。
   北京皇宫里仪銮殿的那盏灯比上海安晚了6年,比国外晚了很多年。宫里安了那一盏电灯,那光芒把宫里照得如同白日。这天夜里慈禧太后迈着缓缓的步子,来到了那盏“洋灯”下。慈禧太后昂着头,电灯光把涂脂抹粉的慈禧老脸照得清晰,她的那些皱纹遮没了,看上去不是老太婆,显得十分年轻,她十分严肃。她迈着步子在灯下走了几圈,总不想离开。她在那一盏灯下思索起来,一会儿又把那盏灯看了又看,她笑着点头,哈哈大笑说道:“啊!‘洋灯’!‘洋灯!’龙王啊!借你宝珠之光,本太后再不会把‘洋灯’归还于你了,从此永留留在我大清宫中了。”
   李莲英听了太后的话跪地向太后说道:“太后洪福齐天,海里龙王都敬太后,龙王不敢轻易收回这亮光的,这‘洋灯’会永远亮着的。”
   太后听了说道:“本太后也讲信誉。备上好酒好菜,本太后要到龙王庙谢拜龙王。”
   李莲英说道:“太后,那小小龙王你亲自去拜谢?谢他干什么?谢了龙王一次,龙王就会等望着二次三次,这样对待他,今后如果怠慢了他,他就会背地搞鬼,弄得‘洋灯’时暗时明,或者再不发光。”
   太后说:“不用本太后拜谢!龙王不会生气吧?不会生气吧?这‘洋灯’亮光不会被他收走吧?”
   李莲英说:“小龙王不敢!小龙王不敢!他要背地搞鬼,就毁了他的龙宫,抽他的龙筋......”
   李莲英正说着话,突然那盏电灯闪了闪,那光没了,顷刻间漆黑一片。在场人骚动起来,慈禧大声吼道:“不要得罪那位龙王!真灵验,真灵验,谁也不敢得罪那龙王。龙王啊!你要有宽广胸怀,本太后一定酬拜你。”
   李莲英话未讲完,在黑夜里止住了说话声,立刻吓出一身汗来,浑身发抖,心想今天没有顺太后心意,说了龙王爷的坏话,得罪了龙王爷,这“洋灯”就不亮了。他立即改口:“太......太后高见!太......太后英明。即日奴才一定带上礼品到龙王庙拜谢龙王!”
   李莲英话讲到这里,那“洋灯”突然又亮了起来,黑夜里又有了光明,照得跟大白天没有区别。慈禧对大家说道:“龙王深居东海深宫里,人间一言一行他都听得明明白白,看得清清楚楚,人心里想的什么就是不言语,他也会明白的。”
   李莲英说:“太后放心!我一定去酬拜龙王。”
   突然一位宫女说道:“那‘洋灯’招来很多蚊虫飞舞。”
   其实很多人都看见了那围绕‘洋灯’飞舞的蚊虫,因为侍候太后老佛爷,就像伴了一只母老虎,说话要再三思索,常言道:讲话就像泼水,瓢装水泼出去是无法舀转的,话讲出了是无法在太后老佛爷面前辩解的。太后老佛爷心中高兴,她理解话语的思路就不同,出言的侍女或太监就奖裳。如果太后老佛爷心中不高兴,她理解话语的思路就会使出言者惹祸,轻则打板子,重则坐牢或被杀身。
   那位宫女的话引起了慈禧太后的注意,她又抬起头看了看大怒:“你们敢骗我?”
   李莲英慌了,望了大家一眼立即跪地说道:“太后息怒!不当处严惩!”
   大家见李莲英跪在老佛爷面前,都一齐跪下说道:“太后息怒!不当之处严惩!”
   慈禧太后大声说道道:“难道仅她一人才看得见那围绕‘洋灯’飞舞的蚊虫?你们真的没有看见?”
   众人齐声答道:“奴才看见!”
   “婢女看见!”
   慈禧太后又大声说:“你们都看见?为何不禀报?”
   李莲英说道:“老佛爷,‘洋灯’进宫,蚊虫都惊,它们都从远处飞来朝贺!这是吉兆!老佛爷你会万寿无疆!老佛爷你会万寿无疆!”
   跪着众位也跟着说道:“老佛爷你会万寿无疆!老佛爷你会万寿无疆!”
   太后老佛爷听了哈哈大笑:“看来我大请江山千古万年不倒。‘洋灯’进宫,蚊虫都来朝贺!吉!吉!吉!哈哈.....”
   不久,八国联军侵入中国,在被他们称为东亚病夫中国人的领土上杀人放火,强奸妇女,无恶不作,慈禧太后为了逃命,逃离了紫禁城。妥协投降的慈禧太后和强盗们签了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当她回到北京,再看不见那豪华的皇家园林了,眼前是断墙残壁,黑灰满地,瓦砾成堆,景象悲哀、凄凉。
   那一盏“洋灯”也被强盗们放的大火烧了。多少个夜晚那“洋灯”放着光茫,大家看惯了这“洋灯”,所说的荒谬言语留下的恐惧逐渐消失了。大家很喜欢那“洋灯”,突然没有了那“洋灯”发光,又用蜡烛照明,大家感到不习惯了,舍不得那一盏发光的“洋灯”。
  
   三、“洋灯”把瑾妃吓晕倒
   皇宫里又安电灯了,是大家跪凑请求慈禧太后才允许安的,并且这一次多安了很多盏“洋灯”,几乎所有后宫的妃嫔宫内都安装了。从此这深宫里就很少看到千百万年夜晚使用的蜡烛了。只是在一些供奉的地方才可以看到燃烧有烟的蜡烛。太监们、宫女们也非常地高兴,从此每天晚上也少了一项点蜡烛活儿,也不用提心吊胆担心那燃烧的蜡烛引起火灾。
   电灯在宫里还是一个新鲜玩意儿。这天这晚,寂寞的瑾妃宫里的瑾妃看着吊着的“洋灯”也带着微笑,抬起头把这“洋灯”看了又看,也感到稀奇。她看着看着,那吊着的“洋灯”突然闪动起来,其实这个现象是由于电压不是很稳定的原因,所以造成电灯有时候会闪动。瑾妃看到这个情况,连忙对侍候的宫女说:“不好了!‘洋灯’发怒了!它发怒了会害死人的。”
   侍候的宫女也对“洋灯”一点不了解其有关情况,她们胆子也小,望着那那高吊着闪闪发光时暗时明的电灯,吓得哑口无言,浑身发抖。几个宫女拥着瑾妃走出宫门,来到其他宫里抬头观看“洋灯”,她们看了许久,那“洋灯”就是不那样时暗时明闪动,她们暗自叫苦,认为“洋灯”欺负了她们,和她们故意作斗。
   瑾妃带上侍者,来到菩萨面前烧香跪拜后,她才敢进自己宫里去。瑾妃一进宫,她又抬头望着那“洋灯”,看着看着那“洋灯”又是那样时暗时明闪动。瑾妃十分害怕了,在这样森严的宫殿里,她越发觉得自己身子发麻,似乎还有人影在晃动。瑾妃认为“洋灯”在作怪自己,真的遇到了魔鬼,她想为什么只有自己宫里的“洋灯”总是闪,而别的宫里的“洋灯”就不闪呢?越想越感觉奇怪,浑身发抖不止,她吼道:“有......有鬼!有......”她晕倒在那盏“洋灯”下。
  
   四、慈禧太后最后真心接受了“洋灯”
   有位德国商人想发大财,准备“洋灯”进入中国市场。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后,1903年德国商人想发大财的愿望终于实现了,他知道电灯要在中国有市场,要得到慈禧太后的支持,怎样才能得到慈禧太后的支持呢?他使用金钱暗地重贿了慈禧太后的贴身太监李连英。
   这一天,受了贿的李莲英允许电工进了慈禧太后的宫里,因为慈禧太后外出游玩了。他们趁慈禧太后外出之机偷偷地将电灯安装上了。待到傍晚时,慈禧太后进宫了,大轿落定,她从轿里出来了。从外面回来的慈禧太后,一进乐寿堂抬头发现了“洋灯”,她向在旁恭候的李莲英质问道:“我今日一走离开宫里,你们为什么就在我殿内张挂那么多的各色‘茄子’呢?”
   李连英早知道慈禧接受了“洋灯”安在她的寝宫里,连忙跪地叩头请安,笑而不答。然后恭问慈禧太后:“老佛爷,该上灯了吗?”
   慈禧说道:“平身!上吧!”
   李莲英迅速起来退走,将门后的电灯开关打开,即刻五颜六色的灯光大放异彩,照得宫里如白日一般。
   慈禧好奇而惊喜地问道:“这些‘茄子’一下子全亮了起来,难道说真是借龙王夜明珠之光?”
   李莲英又跪地毕恭毕敬地奏道:“老佛爷,我现在明白了这不是借的龙王夜明珠之光,这是电发出的光。老佛爷用上电灯,方便、干净、明亮、安全,这灯光还会使老佛爷添福添寿呢!”
   慈禧哈哈大笑说道:“电这样神奇?这样神奇呀!”
   李莲英说:“据电工讲,电不神奇,电时刻伴随着人身,人体里都带电。”
   “放屁!胡说八道,你信以为真,也把本太后视为傻子?人体会带电?他说把电用火车装来,用木箱装来还有可能?人体会带电,这不是骗哄本太后吗?你去把电工找来,就叫他空着手把电带到我宫里来,他如果身体带不来电,本太后有法处置他。”慈禧变了脸说道。
   李莲英又吓得浑身发抖,心想那电工怎么说人体也带电呢?难道说是我听错了?也许是用火车箱或木箱装电吧!他还说什么摩擦也生电,摩摩擦擦会生电?还有什么正极负极、阴电阳电......李莲英他想起这些话都听糊涂了,这无影无踪的电会是这样的?电工哄了我呀,我又来哄老佛爷,我这样会犯下大罪。他连忙改口:“老佛爷休怒!老佛爷休怒!是奴才没有听明白。电工讲的人身不要去触电!触电会伤人!”
   慈禧听了又笑起来:“人体不会带电,人体触了电,怎么会伤人呢?传旨,叫电工来道明白,敢哄我是他不想把脑袋放在颈子上了,再不想吃人间的饭了。”
   李莲英只好照办,电工被请进了宫里,慈禧一个又一个问,跪地的电工都认真解答。慈禧听起很空动,什么阴电、阳电、摩擦生电......她长叹一声:“中国落后了!中国的国门该打开了!中国的科举制度要取消......”
   李莲英在旁听入了神,他对电工的怒火也消了,有关电的事电工还是那样答复。他望着那悬吊的“洋灯”,想起那些飞舞在“洋灯”周围的蚊虫,那些屁巴虫、吸血虫并不是来朝贺“洋灯”,它们是和“洋灯”聚会商议谋反,不好了,清王朝快完了。他又想起那年慈禧大声讲的话:“......要灭我大清,除非灯头倒挂......”他看着“洋灯”暗暗说道:“老佛爷呀!灯头倒挂了,大清会灭亡了?大清会灭亡了!”
  
   哎哟!当年“洋灯”国外来,“洋灯”来到皇宫紫禁城,愚昧无知闹笑话,笑够了一世又一世人。

共 5780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这篇文章是对清末北京紫禁城安电灯一事的纪实。电灯是从外国传入中国的,闭关自守的中国统治者安电灯都受阻碍,都会闹出许多幼稚可笑的事来,都要很多年后才被统治者们真心接受。文章查找了清朝统治者为什么要闭关自守。闭关自守是怕打开了国门洋人进来交往,威胁到国家领土主权安全,危及朝廷的统治。统治者们还认为中国是大国,是天朝。一个天朝农业大国,应“以农为本”,所以推行的政策是“重农抑商”,认为天朝中国“重农抑商”政策具有高度稳定性,也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一个屹立在东方的天朝大国成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者们仍不醒悟,继续坚持闭关自守政策,国人成了井底之蛙,落后了,落后了,落后了!一个曾经是四大发明的文明大古国落后了。一盏外国人来清宫里安的电灯被叫做“洋灯”,这些达官贵人,对这“洋灯”有人说成是借龙王的夜明珠发的亮光;有人说“洋灯”亮光有毒,被亮光照的人就会像吃鸦片一样中毒而亡;有人看见蛾虫在电灯周围绕飞大呼大叫;有人看见亮光时暗时明疑鬼神作怪吓晕在地......文章通过这安电灯揭露了清末统治者的愚昧和落后守旧的实况,表明腐朽、守旧、落后、软弱的清王朝已走到了尽头。妙文荐赏。【轻舞编辑:梦婷】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41014003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宏声        2014-10-13 22:06:34
  梦婷老师辛苦了!谢谢你编辑宏声又一篇拙文。
2 楼        文友:梦婷        2014-10-13 22:56:14
  宏声老师写作辛苦了,感谢你一直以来对轻舞的默默付出!
梦婷
3 楼        文友:晶莹        2014-10-14 22:02:40
  祝贺老师佳作成精。佩服老师勤于笔耕。祝创做愉快!
( (
回复3 楼        文友:宏声        2014-10-15 08:03:40
  谢谢晶莹妹对我拙作的读评。江山的精品我只报一次,愿加就加,不愿加我不多求。低三下四求什么?图名,何必在此;图利,加了精就多那么几元钱。来到江山,我们都要爱江山,尊敬站领导,团结文友,提高写作水平,勤奋写作,多引进新人,把江山做大做强,来回到江山,回到站领导的厚爱。想我们都是轻舞飞扬社团的创建人,那位怀着极大希望的土豆社长冷退,他并不是没有文才,确实对他待遇不公。现在轻舞飞扬的副社长、编辑很多人在轻舞飞扬社团难加精,更不谈绝品,他们到其他社团或系统投稿比较容易加精,从那些加精作品来看,作者的稿并不比在轻舞飞扬社团所发稿都优,为什么较之能加精呢?这说明站里一些审核人员凭感情办事。他们如果不改正,不一视同仁对待作者,不以质而论,江山难得辉煌。赵总、古总、林总等对这个现象还没有发现,所以也引不起他们的重视。热情建一个社团,社团的存亡,没有引起有关负责任人的重视,麻木不仁,这样下去会带来什么后果?妹,祝你事业吉顺!有愧没帮助到你。
4 楼        文友:梦婷        2014-10-15 09:10:40
  说真的,提到精品,可能众多社团里,就数轻舞的精品少了。虽说精品也只是几元钱的收入,可是却也是对作者创作辛苦的一种肯定和认同。轻舞的文友们却也不会因为计较精品的得失而不再努力,我们将继续保持“我以我手写我心”的初衷,继续我们的精彩和执着!
梦婷
5 楼        文友:晶莹        2014-10-15 18:08:02
  宏声老师好,您一再提到没帮到我,我自己都很纳闷,老师请说明想帮我什么?我来江山文学是老师的引荐,这就是对我最大的帮助。我感激不尽,是老师把我带进了这样一个纯文学天地。我很开心在这里认识了一大批喜爱文学的文友。我不止一次说过,我来这里只是为了写作,广交笔友,寻找良师益友。离开轻舞是因为这个社团几乎没人投稿,也没几个编辑。每天就两三个人来回转,我觉得没意思。要想提高写作水平就必须广交多交喜爱文学的朋友。这就是我离开的目的。至于文章是不是精品,我认为江山评委老师很公平,也很公正。至少我的精品文读者都非常认可。文章到底写的水平如何,让读者去评说吧。如果一篇没有实际内容的文章拿去报精品。就算是复报100次也不会精。我只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提高写作水平上。以文会友,开心写作!
( (
6 楼        文友:卫斯理        2015-02-12 22:33:49
  恭喜宏声老师作品加精
卫斯理
回复6 楼        文友:宏声        2015-02-13 08:01:57
  谢谢卫斯理老师!欢欢喜喜迎新年,祝你全家幸福!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