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军警文学 >> 未知栏目 >> 未知栏目 >> 【百姓·精品】不同的豪放

精品 【百姓·精品】不同的豪放


作者:江南雨竹 进士,7064.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476发表时间:2008-10-21 16:33:38

【百姓·精品】不同的豪放 耐着性子学了一天关于宋词的知识,翻来覆去地还是喜欢苏辛(苏轼和辛弃疾)二位词人的词,也许是厌倦了闺情绮怨的文字吧!苏辛二人,一改五代即已形成的香软词风,从内容到形式、题材到风格都大大突破了词为“艳科”的藩篱,为词坛开辟了一个崭新天地,对比于晏殊、欧阳修、柳永、李清照等婉约派,被称为豪放派。苏轼以他豪放的感情,坦率开朗的胸怀,改变了晚唐五代词家婉约的作风,开创了豪放词派的风格,辛弃疾又继承发扬了这种豪放的浪漫主义的词风,创造了更为雄奇阔大的意境,更是生动突兀,笔酣墨饱,气势飞舞。
  
   苏辛词的豪放旷迈的艺术风格,有其相同的一面,那就是他们的词中,都饱含着浓烈的奔放的豪情,表达了词人的对生活无比热爱和豁达的乐观态度,以及要求为国家建功立业的理想。正是他们的这种豪情壮志,决定了苏辛词的独特创作个性和艺术风格。由于苏辛词所反映的生活题材的扩展,词的意境的提高和加深,因而词人的生活和思想在词里得到更充分的表现,词人的创作个性和作品的艺术风格也就更鲜明地呈现了出来。例如苏词《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奇伟壮丽的江山景物,历史上杰出人物的英雄气概和丰功伟绩所构成的宏伟壮观的艺术形象在我们面前一下子鲜活起来,“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可见苏轼积极有为的抱负,开阔爽朗的性格,以及他那种不因政治上受挫折而丧失生活兴趣的人生态度,这是他豪放旷迈的艺术风格的集中表现。
  
   又如辛词《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作者面对滚滚不尽的长江,追缅往事,遥想将来,心潮澎湃。“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种老成谋国,深思熟虑的情怀矛盾交织复杂的心理状态,在这首篇幅不大的作品里充分地表现出来,而作者通过典故所揭示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感慨,就更加意深而味隐了。整篇词峰回路转,愈转愈深,其中的历史人物和事件,血脉动荡,和词人的思想感情融成一片,给作品造成了沉郁顿挫的风格,深宏而博大,与苏词“大江东去”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同样的豪放风格,在东坡词和稼轩词中,又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别。苏词的豪放风格,跳荡流溢着自由奔放,乐观开朗。他的那种自由挥洒的写作态度和变化不测的篇章结构紧紧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苏词豪放的浪漫主义的艺术特征。辛词的豪放风格,常常饱含着辛词所特有的豪壮而苍凉,雄奇而沉郁的个性,他所创造出来的比苏词更为雄奇阔大的意境与他生动而夸张的描绘及想象,构成了辛词豪放的浪漫主义的艺术特征。
  
   苏辛的词的风格特征的形成,还表现在对作品题材的开拓扩展方面。他们进一步冲破了晚唐五代以来专写男女恋情,离愁别绪的旧框子,放大了词的意境,丰富了词的生活内容。苏轼把过去诗家惯用的怀古、感旧、记游、说理等题材,用词来加以反映表达,给词的创作带来更为广阔的领域和勃勃气机。如《七绝·饮湖上,初晴后雨》中:“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读来活泼干净,意境和气势均有了。辛弃疾进一步地、充分地发挥词的抒情、状物、记事、议论的功能,融汇诗歌、散文、辞赋的特长,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和语言技巧,如《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中: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他不仅运用古体近体诗的句法,还吸收了散文、骈文和大量的民间口语入词,正是这种大胆的独创,形成了苏辛词独特的艺术风格。
  
   苏辛在驾御语言的能力方面,更见其技艺的高超。前人说苏轼以诗为词,辛弃疾以文为词。苏轼在语言上一变花间词人镂金错采的作风,偶然也运用当时口语,给人以一种清新朴素的感觉。比如那首脍炙人口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一句谁怕,自问自答,亲近而豪爽。辛弃疾比之苏轼,他不论经史,诸子、楚辞,往往信手拈来,糅入词中,形成了新鲜活泼的气息,如《采桑子·书博山道中壁》:“烟迷露麦荒池柳,洗雨烘晴。洗雨烘晴,一样春风几样青。提壶脱裤催归去,万恨千情。万恨千情,各自无聊各自鸣”。总之辛弃疾笔下没有不可描绘的事物,没有不可表达的意境,没有不可运用的手法,他以大胆创新的精神赋予了词抒情,状物,记事,议论的多种功能,使词这种文学样式获得了空前的艺术力量,从而使辛词成为雄视词坛的典范。
  
   同样的新鲜活泼气息,同样的豪放主调,同样的多样化的艺术风格,把两位杰出的词人连在了一起,他们被并推为豪放词风的代表,是当之无愧的。

共 202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苏轼与辛弃疾是豪放词派的代表,作者从二人作品题材拓展、语言驾驭等方面分析其词作风格特征的形成。并以二人词中流露出的壮志报国的情怀,分析其作共通的豪放风格。虽同为豪放词派,却同中有异,又各有各的风格。[编辑:蜗牛]【江山编辑部 精品推荐】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蜗牛        2008-10-21 16:45:11
  挺不喜欢那些满是哀怨的怨妇弃妇的词,这样豪迈的词风饱含的爱国情怀,使词作无论从风格还是思想上都要拔高一筹
地到天边山作界,山登绝顶我为峰。
2 楼        文友:漫雪冰天        2008-10-21 19:30:38
  读了小竹对两位大诗人的评说,也读了蜗牛的评说.确实异中有同,同中有异.共同的是他们爱国热情和豪放性格,不同的是苏词的乐观,辛词的苍凉.小竹此文不仅是对诗人文风的透析,也是对他们人品的赞赏.文章写得精辟独到.欣赏了!
3 楼        文友:依是幽兰        2008-10-21 20:14:38
  呵呵,竹子写的好,蜗牛评的精。让我认真学习了一回不同的豪放的词。谢谢二位了:)
4 楼        文友:齐牛        2008-10-21 21:45:45
  竹子对苏、辛的词研究很透,说得有理。赞赏!
淡薄名利,快乐人生。
5 楼        文友:漫雪冰天        2008-10-22 10:23:05
  我们的小竹真了不起!
6 楼        文友:凤凰连城        2008-10-25 10:29:20
  没想到雨竹姐姐品起词来也这么有见地,可惜我对词没什么研究~~~
福建连城人,个人微信nike2546844697
7 楼        文友:邵陌钳        2015-09-12 17:42:47
  写的真不错,祝创作愉快!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