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未知栏目 >> 未知栏目 >> 疑是赝品

  疑是赝品


作者:秋江雨 布衣,275.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503发表时间:2009-05-14 20:38:41


  
   “肃静,肃静。现在,登山仪式开始。孝子、孝孙、孝眷人等,移前柩前,跪。稽垧(叩首),稽垧,三稽垧,兴(起),跪......知事者,起鼓三通......鸣金三响......奏大乐一回......大乐止,奏小乐。”
   四爹正在主持瘸子婆的丧事。下庄村偌大的禾场,人山人海,处处泛白,哭泣声、锣鼓声、哀乐声响成一片。四邻八村赶来看热闹的村民,把村口堵得水泄不通。几位有头有脸的城里来的贵客,正站在禾场边的小车旁谈笑风生。听说贵客们是冲着瘸子婆的大儿子---大狗的面子赶来随礼的。大狗现匍匐在他母亲的灵柩前,低泣着。
   四爹继续着他的主持。
   “下面,仪式进行第四项,由孝子马大明为亡母焚读哀词。”
   大狗起身,从口袋里掏出信笺,单腿跪在椅子上,手背顺势左右擦拭下眼角。
   “维公元二000年九月二十二日,岁次庚辰。孝男大明等孝眷人谨以痛怀悲戚之情,致祭于故先母马门陈老孺人之灵前。曰:呜呼!慈母之性,宽裕温良,治家勤俭,御众懿祥,克全妇道,誉动乡邦......”
   ......
   “喂,牛哥,看不出,这大狗平时为人不么样,么事这哀词还写得蛮是那个事,蛮感动人的勒。”站在祭桌旁边的村民麻子膀了膀身边被他称为牛哥的胳膊,咬着他耳朵窃语着。
   “鬼哟!哀词哪是他写的,他哭都哭不出来这样的文笔。”牛哥回答着麻子。
   “那是谁写的?”
   “还有谁,二狗呗。二狗本来是准备自己读的,可大狗一律要由他来念。四爹也完全赞成。谁让大狗有钱呢?谁叫这瘸子婆登山的费用,都是他大狗一人承担的呢?这年头,有钱就是大爷。”
   “你说这四爹也真是的。平时挺护着二狗的,亲如父子一样,怎么这次百么事都听大狗的呢?他大狗不就是有几个臭钱吗?”
   “行了吧兄弟。你么事果多问题呢?听他念文哈。”
   大狗一把鼻涕一把眼泪读完了哀词,然后把它交给知事者,然后回跪到原处。知事者上香三柱,将哀词焚烧。接下来,再次起鼓、鸣金、奏乐,一干人等绕棺三圈,唱起绕棺词。唱毕,鸣炮,祭祀,众香客集体下跪,与灵柩作最后辞别。尾声,随着八条抬棺汉子一声“起哟!”一条长长的、流动的、白色的河流,从村口流出,沿着山路盘旋而上,直奔祖坟山而去。
   ......
  
   二
  
   下庄村人都说,瘸子婆这一死,算是享福去了。
   要说瘸子婆这一生,没活出个么名堂来。年轻时守寡,矢志不再嫁人,一把屎一把尿把两个儿子拉扯大。好不容易盼着大狗混得是那个事,当上个建筑公司的经理。可娶个媳妇等于卖了个儿。大狗两口子把家安在城关,回来看望老娘的次数,差不多以年为单位计。瘸子婆晚年病魔缠身,本指望养儿防老,可大狗的老婆英子抠门得很,想她拿出点钱来给老娘看病,简直比割血还痛。倒是家里的土特产,像是大水打来的,奈他家不和,回来一次,扫荡一次,不把小车厢塞满不算完事。
   瘸子婆生前和二狗一起生活。这二狗算尽孝道的,老娘有个头痛脑热,都是他一个人背进背出,求医问诊。二狗八字不好,自个在村小学教书---还是个民办,一年也没几个收入,大半铜子都丢进瘸子婆的药罐、汤罐里头。瘸子婆活在时常感叹:我这一生呀,谁也不欠,就亏欠我家二狗的。是我这老不死的拖累了他,三十好几的人了,还没个女人愿进家门。
   可令下庄村人万万没想到,瘸子婆这一死,他们原来一些老古董、老成见的看法,全部翻了个。
   大狗和英子刚一得到老娘去世的消息,立马坐着屁股冒烟的小车赶回。大狗一脸的悲戚,伏在瘸子婆的尸体上,如狼一般“呜呜”地干嚎着。英子也一改平常的洁癖,又是帮瘸子婆换寿衣,又是把屋子寸埯寸角的卫生打扫到。
   夫妻俩晚上靠在床头休息,嘀咕着。
   “找到了吗?”大狗问着英子。
   “没有。衣服翻了,橱柜也找了,就是没看见那东西。”
   “恩,在我意料之中。”
   “会不会是二狗藏起来,想独吞?”
   “应该不会。二狗人老实,没这心计的。我怀疑在四爹手上。”
   “你说四爹这人,平时看我们俩老是不顺眼,爱理不理的。和二狗走得倒是亲热乎。这回么事变得果(这)好,还主动和你透露消息呢?”
   “四爹想瞒也是瞒不成的。那宝贝,小时候我见过一次,后来被老娘藏起来,再也找不着。再说,这东西本来就是我们家的,他四爹再怎么管事,也不过一外人,他还能怎么着?”
   “那也是。不是冲着你说的这宝贝,我才舍不得花钱为你老娘办事呢。心痛,纯粹瞎折腾。我还是有些信不过四爹。你说现在还没看见红黑,钱倒是花了不少,值得不?我先声明哈,真要是没什么想头,你可别大包大揽的逞英雄。这整个费用该么样算还得么样算,不能我们一家做冤大头。”
   “得了,老婆,这你就不会想了。花点钱买个口碑,以后得到宝贝也名正言顺呀。你男人可不是吃素的,江湖上混了这么多年,几时看我在钱方面吃过亏?我会走一步看一步的。好了,悃醒。”
   家庭会议上,大狗把下庄村有头有脸的叔爷兄弟都喊来,好烟好茶招待。会议一致推举村里德高望重的四爹总管瘸子婆的丧事,其余的人一一作了跑堂打杂的安排。大狗话语不多,目的只有一个:他老娘的丧事,要办得热热闹闹、体体面面的,钱花多花少,暂时由他一人包干。
  
   三
  
   瘸子婆的灵堂孝帐摆设在下庄村的大祠堂里。
   三进三重的祠堂,是村里最宏伟、但也是最破败的建筑。平日里,牛屎遍地,老鼠成群。门角那根系牛的栗树桩,树肉勒了一层又一层。木门槛下面的老鼠洞,斗大的拳头畅通无阻。还有土墙边的那几堆棍柴,年复一年,越码越高,以至于最下面的,都已腐烂成渣。
   这次负责打扫祠堂,为瘸子婆办丧事腾出地盘的下庄人,算是吃了一回亏。光是老井里的水,挑赊了一大圈,新买的扫帚也用坏了几把。好在有钱好办事,人多力量大,仅一日工夫,祠堂的地铺平了,牛牵走了,老鼠洞也闭了,各家的柴火各人挪开位置了。就连黑不溜秋、坑坑洼洼的土砖墙,也被临时粉刷了几桶石灰水。乍一看去,如同一个风烛残年、褶皱满面的老女人,突然往脸上抹了一层粉底,打一个喷嚏,还保不准会抖落几两白粉来呢。
   瘸子婆的灵柩停放在祠堂的最上头。按阴阳先生掐算,二七以后才是出殡的黄道吉日。四爹跟大狗商量,大狗胸脯一拍,成,二七就二七吧,只要老娘走得安心,不就多花点钱吗?
   这十几天来,下庄村简直是在过年。不,应该说比过年还闹热。所有帮忙的乡亲,饭放开吃,菜随便点,烟大口抽,酒尽兴喝。四爹坐镇灵堂,有条不紊地安排人手:一拨人管帐,一拨人买办,一拨人打理厨房,一拨人陪待吊客。还有敲锣鼓的,打云板的,捧香纸的,搭帐篷的,大门首的记事薄上,一一记载明白。玉皇庙的道士,念起《二七经》,清泉寺的和尚,唱着《大悲咒》。
   ......
  
   四
  
   瘸子婆入土为安后,客人相继散去。当晚,大狗夫妻俩迫不及待再次举行家庭会议,与会者仅四人。会议就在瘸子婆生前居住的土巴屋举行。四爹坐在靠椅上主持,大狗夫妻坐床,二狗坐在一条三脚长、一脚短的破凳子上。四爹抽完一根烟后,把椅子向床边挪了挪,方便与大狗夫妻交流。他低声征求一下英子的意见,是不是把丧事进出的礼单和费用报算一下,好让二狗心里有底。大狗大手一挥,说:“暂时不用了。费用的摊派等下再说吧。”
   二狗没什么意见,他双手抱头,沉默着,似乎还沉淀在丧母的悲痛之中。
   四爹清清喉咙,对着二狗说。
   “二狗,振作点。老人去了是个顺境,你也莫太伤心。现在,趁你们兄弟俩都在,有么事要说的,都说出来。要说你们家里呢,也就这么些家当,该么样分,你们兄弟俩协商着办。四爹我也不偏袒哪一方,百事讲个理就行。”
   二狗轻声回应一句。
   “我没么事好说的,全凭四爹和大哥做主。”
   英子不失时机地掐了掐大狗的后背,大狗发话了。
   “是这样的,四爹。今天你老在,我也表个态。这些年,我和英子都忙,也没顾上老娘和家里。老娘的病......”英子几声咳嗽,岔开了大狗的话题。
   “大狗接着说。”四爹看着大狗。
   “要说这个家,也确实没什么值钱的东西,几间土巴屋,还有一亩多田地,几处菜园,一直是老娘和二狗在打理。一时呢,我也用不着这些,我看还是全部分给二狗吧。家里的么事锅碗瓢盆呀,么事三门橱、五屉柜呀,哈给他。逢年过节的,我和英子回来走动走动,尽个孝,有个落脚的地方就行了。”
   大狗说完,四爹接过他话题。
   “还是大狗和英子开通呀,出门跑四外的人,见识就是不一样哈。很好。兄弟之间嘛,这生兄弟,来生不一定兄弟,就该这样相互理解、帮助。四爹我活这把年纪了,最见不得兄弟之间结结搏搏(拌嘴)的。二狗呢?你有么事意见?”
   “我没么事好说的,全凭四爹和大哥做主。”二狗还是那句话。
   “这个二狗,真是石磙也压不出个屁来。”
   话到这份上,英子再次掐了掐大狗,大狗继续发话。
   “不过呢,四爹,有个事我必须提一下。”
   “好。么事你说吧。”四爹再次点燃了一根烟。
   “是果样的。要说这事四爹你应该也晓得。我老娘生前手头藏着一宝贝,是一块玉佩吧。小时候我翻箱子,无意中见过一次。绿色的,握在手里冰凉冰凉的。要说家里值钱的东西,恐怕就是它了。”
   “玉佩?么事玉佩?我怎么从来没见过。果多年了,也没听娘伊说起过呀。”二狗听他大狗这一说,猛一抬头,一脸的好奇,看着大狗,再看看四爹。
   “二狗,你真不晓得?”大狗问着二狗。
   “壳(确)实不晓得呀。”
   “哦,我还以为你早晓得呢。那就奇怪了,那这块玉呢?总不至于自己长了脚,飞了吧?你说是吧,四爹。”
   四爹边抽着烟,边听着他兄弟俩的对话。完毕,侧翘起一只脚来,将烟头在鞋底摁熄。然后不紧不慢地从怀里掏出一盒子,盒子打开,里面有块丝质手绢,玉佩就包在手绢里头。玉佩在大狗、英子、二狗手头转一轮后,再次回到盒子里。
   这是一块绿翡翠玉佩,看上去质地比较好,多晶体结构,而且透光度也适中,玉佩内部也没什么明显的杂质。只是做工上显得有些粗糙,边角也有些磨损,给人的视觉效果不是很亮眼。大狗把玉佩拿在手上掂量一番,敲敲音质,察看纹路,一时也分辨不出玉佩的真假来。隐约中,大狗记得有一次出差,一外地懂行的朋友闲聊中说过:玉这东西,民间的藏品较多,赝品也多,特别是绿翡翠。
  
   五
  
   大狗和英子对望了几眼,陷入沉默中。二狗看上去有些忿忿不平,不住用屁股蹭着凳子。那劲头,硬是想把凳子坐断。
   四爹拿起茶杯来,喝上几口,开始了他的讲述。
   “你们肯定心里在问:我们家的宝贝,么事跑到你手上呢。这个等下我会说明白的。要说这块玉佩,大狗今天就是不提出来,我也要说的。这关系到你娘伊生前托付给我,让哪个儿子帮她完成的两桩心愿。”
   “么事心愿?”大狗、二狗几乎同时问到。
   “首先,我简单跟大狗说说这块玉佩的来历哈。当年,你老子在国民党军队当兵,曾救过你娘伊的命,两人一眼就对上了。你老子上门求亲时,就是拿着这块玉佩当的聘礼。这玉佩是你老子当兵时,洗劫一大户人家抢来的。解放后,他俩人就在外地落户生产。文革期间,你老子因为历史背景,被造反派给活活打死,然后就地埋葬。你娘伊一妇道人家,在外无亲无故,这才带着你们兄弟俩回到了村里。”
   “那些年,你娘伊把你们兄弟俩拉扯大,壳实(确实)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少累。一个女人家,整天顶着男人的份干活,最后还把脚也弄瘸了。这块玉佩,你娘伊看得比命还为贵。它是你老子留下的唯一信物,看见它,就如同看见你死去的老子。果样说来,这块玉佩的分量,是无法用钱来衡量的。你们两个伢能懂我说的意思吗?”
   “四爹,我能懂的。”二狗接上了一句。
   “好!你们两个伢,都是四爹看着长大的,人品都不错。玉佩分给你们谁,都不过分。不过呢,按你娘伊生前给我托付的意思,哪个儿子得到这东西,他就得承担老人百年之后的费用。这是其一。其二呢,想办法把你们老子在外地的孤坟迁回来,老两口合葬一处,然后在坟头立块碑石为记。就果个意思,伢懂了吗?”
   没人回答。大狗与英子对上一眼,通个心气。二狗继续屁股在凳子上来回蹭着。
   “果样吧,大狗是老大,长兄当父。你先表个态。”四爹看没人回应,直接点名大狗。还没等大狗张口,英子抢在了前头。
   “四爹,这事是你提出来的,也是你一手操办。依我的意思呢,还是先看你老是个么事意见。我们做晚辈的,当然不会让你老太为难的。事嘛,总会得到解决的,一个石头丢上天再高,它也得落地呀。你说对不?大狗。”
   大狗附和着点点头。场面再次陷入沉默中。四爹看这情形,看来还得自己拿主意了。
   “那好,那我就倚老卖老,说说我的意见哈。我觉得这块玉佩呢,应该给大狗。这是有根据的。一来,大狗现在一家之主,传家的东西当然得先留给他。二来,事情也明摆着。你们娘伊交代的后事,是需要花用不少钱的,也只有大狗目前有这个经济实力。不管这玉佩值不值钱,它都是你们娘伊生前珍藏的宝物,总不至于她一死,就把玉佩变卖了办事吧。这三来呢......”
  

共 6586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责任编辑:寒鸦】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寒鸦        2009-05-18 23:39:43
  地摊语言的运用,让小说有了乡土的独特味道。
   这个四爹有意思,处理问题以进为退,硬是让大狗夫妻自动退出了争斗。老谋深算呀。
热爱生活,喜欢文字.
2 楼        文友:柳絮如棉        2009-05-19 11:00:04
  刚开始读到“疑是赝品”还以为瘸子婆有一个儿子是赝品呢,没料却是一个玉佩。小说的语言即滑稽又严肃,三个主要人物,二狗和四爹尤为突出。此文所反映的是农村的一些现有状貌,同时也将一些风俗人情写了进来。最为重要的是写农村人物的性格,有代表性。在布局上面可以再斟酌一下,多处标点符号也需要修改。
人生就是一场修炼!
3 楼        文友:田单        2009-05-20 10:17:06
  以浓厚的乡土气息作为支撑,用现实主义的手法来表现世间百态、人情冷暖。由一场葬礼后的遗产之争,势必引出一串耐人寻味的故事。作者语言的驾驭能力很有特色,写作功底也值得称赞。但,就文章而言,有少量错别字(或许是拼音输入法的原因),故事情节的布局也显得普通,让人觉得整个故事的发展太过于在情理之中,结尾也显得有些仓促。纯属个人见解,万望包涵!向你问好!
介于音乐与文学间的人,欲用音乐解读文学、亦欲用文学解读音乐。
4 楼        文友:司药        2009-05-20 23:10:12
  利益面前无亲情,我一向认定这是人类社会最大的悲哀。本篇围绕“玉”的真假,实则测定的是人的善恶美丑……
细节细微处,自成词话。
5 楼        文友:李荣        2009-05-21 17:19:20
  这篇小说立意很深,故事情节安排合理。从小说中看到了四爹办事老练,也看出来老大及老大媳妇的刁钻。小说让人大开眼界的另一方面,就是了解了一方的乡土风情。
喜欢文学、音乐
6 楼        文友:月儿常圆        2009-05-22 14:36:40
  大狗为母亲办丧事,是冲着那块玉佩来的,这也可见大狗的不孝。这是一个把金钱看得比一切都重要的人,因而亲情在他眼里也就不值价的了。然而,大狗既然为了玉佩舍得本钱为母亲办丧事,可当玉佩真要到手时,他为何又疑是假的了呢?
痴情于文学,向文友学习 在纸媒及网络发表文章二百余万字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