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冷月魂>冷月魂(二)

冷月魂(二)

作品名称:冷月魂      作者:孟春晓      发布时间:2014-10-20 20:52:54      字数:5634


  1904年,在中国的东北地区发生了一场外国人之间的战争。随着清政府的衰败,西方列强在中国大陆的利益已经不能得到保障,各个国家的租借地和殖民利益发生了激烈的冲突。为了获取在华更大的利益,日俄之间摩擦不断,终于爆发了战争。这让本来就没有保障的中国居民成为被杀戮的对象,很多闯关东的人们陆续回到内地,躲避战乱。一时间,在闯关东的路上出现了长长的回流队伍。很多人饥寒交迫,倒在了回家的路上。饿殍遍地,惨不忍睹!
  李润的大儿子李成林已经14岁了,渐渐有了李润年轻英武的模样。一天黄昏,成林放学后回到家里,就见堂屋坐着很多客人,自己从来没有见过。
  “成林,过来见过你黄大爷!”见成林来了,李润赶紧介绍。
  “见过黄大爷!”李成林赶紧朝那客人一揖。
  “真是英武啊!老弟好福气啊!养了个这么英俊的后生!可喜可贺啊!”客人也寒暄起来。
  “让大哥见笑了,还望大哥多指教啊!”李润谦逊起来。
  “哪里哪里,哈哈哈哈……”客人不由得大笑起来。原来是李润在京城的故交,名字叫黄忠。自从义和拳失败以后,就流亡到东北做起了生意。由于日俄战争,为了避免灾祸,就不远千里来投奔李润。李润得见故人,自然十分高兴,置办下酒席,盛情款待黄家一行三人。随行的有黄忠的妻子刘氏女儿黄晓婉。那黄晓婉和李成林差不多大,长得亭亭玉立,逐渐发育的身体显得凸凹有秩,很是迷人。这让正值豆蔻年华的李成林很是喜欢,眼神不由得留在黄晓婉的身上,不忍离开。黄晓婉发觉了李成林的目光,不由得羞赧起来,那俊俏的脸上很快就上了一道红晕,赶紧躲到父亲的身后。这举动被李润和黄忠看到了,二人相视一眼,不由得哈哈大笑。
  当晚李润在后院腾出一间厢房,让黄忠夫妇居住,黄晓婉则和女儿李兰合住一屋。在客厅,二人回忆起过去的岁月,不免感叹。
  “听说南方出了个贵人,正在日本组织谋反呢!”黄忠凑近李润小声说道。
  “是吗?就该反这个老不死的,她可把咱们兄弟坑苦了啊!”李润也小声附和起来。
  “是啊,如今世道变了,到处都在革新,听说济南建了大学堂了,专门教年轻人读书的。我们当年就是吃了这没有知识的亏啊!现在想想都后怕啊!身体怎么能挡住子弹呢!唉!”黄忠不由得叹了口气。
  “是啊!唉!想想大哥那么好的武艺,真是可惜啊!”李润一脸的惋惜之情。
  “我看成林这孩子不错的,很英武的样子。你也让他去大学堂吧,兴许将来会有出息。”黄忠瞅了一眼李润。
  “好!就让他出去见见世面,历练历练!”二人当即拍板定案。
  “爹,二娘又发脾气了!”李润的大女儿李英急匆匆地跨进堂屋。
  原来自从李润娶了梅子,由于心里怎么也跨不过那道坎,一直没有和梅子圆房。开始梅子仅仅是失落,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渐渐地就心生怨气,时不时地发脾气。有时候赌气不吃饭,有时候会莫名地发火,顶撞李润。再后来就发展到摔家什,经常打碎个碟子碗的。李润自觉理亏,也就不好责怪,只好随她去了。没有想到这让梅子养成了坏的习惯,时不时地来上这么一出,让李润很是烦恼。见黄忠疑惑,李润就把实情告诉了黄忠。
  “老弟真是用心良苦啊!但是总是这样也不是长法,还是要认真计较一下才好啊!”黄忠低头思忖着。
  “唉,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对得起大哥啊!只好由她去了!”李润叹了口气。
  “这样吧,我在东北有间杂货铺子,正缺少人手打理,等战乱结束,我就带她回去,在那里给她找个婆家嫁了,你看好吗?”黄忠思考了一番,建议道。
  “也好,正好这次你来我这里,正愁给保长怎么说呢,就说你是她娘家人,带她回娘家了,省得别人起疑心。”李润稍作思考,即拿定了主意。
  李润来到后院,只见梅子正气冲冲地拿着一本书,坐在桌子旁边胡乱翻着。身边站着李英李凤姊妹俩,不知如何是好。
  “哼!”见李润来了,梅子愤愤地把书一摔,转身回到自己的房间,砰地一声关上了房门。
  “怎么回事?”李润沉下脸问李英姊妹俩。
  “是二娘夺我们书看的!”最小的女儿李凤赶紧回答。原来是李英姊妹俩从哥哥成林的房间找到一本书籍,二人好奇地看起来。恰巧梅子看见了,就也要看。姊妹俩正在兴头上,哪里肯让,梅子见状不由大怒,凭借自己身强力壮,硬是给夺过来了。
  “乱弹琴!没大没小!”李润呵斥了一句,把书还给李英,气冲冲地回到客厅。

  黄忠一家的到来,最高兴的就是李成林了。自从见到了黄晓婉,李成林那颗少年的心就一直激动着。那些在私塾学到的知识都一股脑儿地派上了用场。见黄晓婉喜欢读书,便挖空心思地想办法东挪西借,变着花样的给晓婉找来各色书籍。这让梅子看见很是不屑,觉得李成林没有志气,贪恋女色。因此经常为此取笑成林,让成林很是难堪。但是禁不住对黄晓婉的依恋,还是有事没事的来到后院,不顾梅子的奚落。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一天,黄晓婉正在后院朗诵秦观的《鹊桥仙》,优美的声音自然吸引了李成林。李成林刚要跨进后院,便被梅子挡了回来。
  “干什么?没有事干了吗?怎么老是往后院跑?信不信我告诉你爹?”见李成林又来了,梅子赶紧站在门口拦住他。
  “你……!”李成林脸色不由得一红,想从旁边挤过去。
  “哎?干什么?不许进!”梅子赶紧移动身子,挡住李成林。
  “让开!我想问问背诵的是什么文章!”李成林有点恼怒了。
  “哈哈哈哈哈,是苏轼的《鹊桥仙》啊,你早就背过了。我告诉你了,你不用问了。”梅子坏笑着还是不让进。
  “哪来的苏轼啊?那是秦观的。真是!”李成林不仅反唇相讥了一句。
  “那你知道了,就更不用进去问了!”梅子不由得脸上一红,更加坚定地挡住了李成林的去路。
  “二娘让他进来吧,我正想问他几个问题呢!”见李成林很尴尬,黄晓婉赶紧替他解围。
  “好吧,看晓婉的面子,今天就饶你一次。”梅子见晓婉说情,把身子让了让,李成林趁势挤了过去。
  “这金风玉露一相逢该怎么解释啊?”黄晓婉望着李成林问道。
  “这是引用。来自李商隐的《辛未七夕》,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金风就是秋风的意思,玉露就是秋露的意思,泛指牛郎织女的七夕相会。”李成林不由得滔滔不绝起来。
  “真会卖弄,可找到知音了!”梅子不禁嘴角上扬,耻笑起来。
  “二娘不要说他了,他解释的很好的。”黄晓婉赶紧给李成林打着圆场。
  “就会咬文嚼字的,一点也不像他爹!”黄晓婉还是依依不饶。见二人聊得投机,也不好意思再阻拦,就悻悻地回到自己房间去了。李成林失去羁绊,越发显得热情起来,恨不得我自己平生所学,悉数抖落出来。黄晓婉也是第一次接触比自己知道的还多的后生,一时间二人你来我往,天文地理的闲侃起来,直到吃饭时间到了,这才作罢。在那情愫初开的年龄,都为对方悄悄埋下一份相惜的情愫。

  第二年春天,眼看着战事结束,黄忠一家决定返回东北。临行前,李润特意置办了一桌丰盛的酒席,为黄忠一家送行。当李润把打算告诉梅子的时候,没有想到梅子却是坚决的拒绝,死活不愿意跟黄忠走。和李润一起生活了这么多年,她已经渐渐适应了现在的生活。李润爽朗的性格和沉稳老练的处事风格让她在内心深处深埋一股情愫,不忍离开。这让本来计划好的事情有了变故,黄忠只好停下来,等李润做梅子的工作。没有想到,李润刚刚开了个头,就引起梅子的哭闹。
  见李润说服不了梅子,黄忠只好将李润的心思告诉了梅子,要梅子体谅李润的难处。梅子知道了原委,知道李润并不是讨厌自己,也就释然了。但是那要强的个性还是让她撂下一句狠话。
  “反正是你赶我走的,你别后悔!”梅子边擦眼泪边说。
  “我这都是为了你好!听话!”李润苦笑一下。
  第二天,梅子便和黄忠一家,踏上回东北的路程。

  送走黄忠一家,李润就开始操持成林上学的事情。经过一番周折,李成林顺利地读上专斋,学习化学。之所以让成林选择艺学,是因为李润觉得艺学中的化学可以学习西洋人的火药技术,将来为国家出力,不让子孙后代受洋人的欺辱。所幸的是成林也喜欢这个行业,对一些瓶瓶罐罐的十分感兴趣,这让李润很是欣慰。
  从济南回来,在村口刚好碰上老财主朱景武的管家朱捣弄,其实这人的原名不叫朱捣弄,他本是朱景武的本家侄子,因为好吃懒做,很快就把家底败个精光。因一直巴结朱景武,加上又是近亲,就被朱景武收到家中,做了管家。因为好在朱景武面前搬弄是非,仗着朱景武的势力恃强凌弱,坑害了很多的乡邻,众人私下里给他起了个外号。很多敢作敢为的后生敢于当着他的面叫他的外号,一来二去的渐渐地把他的原名给忘记了。他也懒得更正,时间长了,就喊开了。
  “大叔回来了?”看见李润,捣弄皮笑肉不笑地搭讪。
  “回来了,大侄子这是干啥去?”李润答应了一声,心里暗骂一声秽气。
  “俺大爷叫我去村西老张家催租子,眼见就是秋后了,他家去年的租子还没有交齐呢!呵呵。”捣弄也知道李润不是善茬,赶紧应付着。
  “这些日子在你家里住的那一家人呢?咋不见了?”捣弄就是捣弄,不会放过任何感兴趣的事情。
  “你是说我那亲戚啊?走了!”李润不由得皱了一下门头。
  “我咋看见你家二娘也跟着走了?”捣弄还是不依不饶。
  “她回娘家过两天,不行吗?”李润不有把脸一寒。
  “那是那是,应该的,应该的。”见李润生气,捣弄赶紧陪上笑脸。李润虎着脸走过去,捣弄用手挠着后脑勺,悻悻地朝村西走去。边走还不由得回头看着李润的背影,就像一个瘸子。
  不一会儿,捣弄就来到佃户张满仓家。张满仓祖上原来有几亩薄地,由于满仓娶媳妇,卖了一亩。没有想到把媳妇娶进家,生下闺女秀娥后得了月子病,身体极度虚弱。为了给老婆治病,不得已把余下的地全卖了,最后也没有留住媳妇的命。媳妇临终拉着满仓的手,一脸的愧意。在乡邻的帮衬下,满仓好不容易把媳妇埋了。为了生存,满仓租了老财主朱景武的二亩地,父女二人勉强度日。由于去年春旱,地里的庄稼收成不好,欠下老财主一部分租子,想着秋季有个好收成,好还上欠下的租子。没有想到又碰上秋涝,仅仅收获了一袋子高粱,满仓觉得不够,就一时间没有去缴租子。唯一让满仓欣慰的就是女儿秀娥逐渐长大,出落得很是俊俏。高挑的身材加上高高的鼻梁,显得很秀气。只是由于营养不良,脸色显得有点苍白。
  “秀娥,你爹呢?”捣弄一进院子,看见正在喂鸡的秀娥,赶紧问道。
  “爹,有人找你。”秀娥赶紧朝屋里面喊了一声。
  “谁啊?”满仓边回答边从屋里走出来。
  “是我!”捣弄不耐烦地答应了一声。
  “是朱大哥啊,屋里坐,屋里坐。”满仓赶紧招呼。
  “不用了,听说你种的高粱收割了,东家让我来催一下,让你把去年的尾子补上。”捣弄大大咧咧地吩咐满仓。
  “好的,好的。我马上就送过去。”满仓赶紧答应。
  “那我走了!”捣弄瞅了一眼秀娥,大摇大摆地走出了院子。
  见捣弄走了,满仓赶紧把高粱装进袋子,背起来就走。
  “爹,你咋都背走了啊?”秀娥在背后喊了一声。
  “这些还不一定够呢,看好家啊”满仓回头吩咐一声,背着高粱朝财主家走去。到了财主家,过完秤,还差十斤。
  “剩下的就免了吧,乡里乡亲的。”朱景武看满仓那寒酸的样子,不知怎么竟然发了一回善心。这让满仓很是感激。
  “多谢老爷,多谢老爷!”满仓一个劲地道谢。
  “我看他拿什么种小麦!”看着满仓是背影,捣弄一脸的坏意。
  “他那女儿不错,兴许能找个好婆家呢。”朱景武若有所思地说了一句。

  李润回到家里,不顾身体的疲劳,赶紧套上牛车,往地里运肥料。今年秋涝,好不容易把地晾干了,得赶紧把麦子种上,不然要是再下雨的话,就很难耕种了。
  “干啥呢?满仓?”等李润卸下肥料,发现满仓正在地头上徘徊,就招呼了一声。
  “是李大叔啊,我……”满仓一脸的窘迫。
  “是没有种粮了吧,等会你去找你婶子,我给你预备好了。”李润爽朗地笑着说。
  “真的啊!那真是太感谢了,等明年打下粮食,我一定还!”满仓受宠若惊的样子。
  “谁让你还了啊?放心吧,我是救济你的,不用还。”李润赶紧安慰满仓。
  “您真是大善人啊!老天会保佑您大富大贵的……”满仓不知如何感激的好。
  “哈哈哈哈……”李润一扬鞭子,赶着牛车消失在黄昏中。

  1907年是鲁东南少有的丰收年,这一年春上接连下了几场透地雨,绿油油的麦苗预示着一年的好收成。到了芒种节气,三五成群的麦客就来到田间地头,帮地主收割小麦。李润家的小麦长势特好,到了收割的日子,一个个沉甸甸的麦穗随风摇摆,很是馋人。为了早日归仓,李润请来麦客,替自己收割麦子。往年麦客也替李润收割过,知道李润是个爽快人,因此都乐意帮忙。这让老财主地里的麦客少了不少。眼见得天气阴晴不定,这让老财主很是不安。晚上,朱景武叫上捣弄,边喝酒边商议对策。
  “叔你别担心,明天我就想办法,让麦客先给咱家割麦子。”捣弄一边撕下一块鸡腿,一边煞有介事地说。
  “麦客会听你的?”朱景武狐疑地瞅了一眼捣弄。
  “里面有我姨家表哥,差不多!”捣弄信誓旦旦。
  “还是弄个双保险吧,过几天我看天气会变,你给你表哥说我们加钱,吃包子。”朱景武敲了敲烟袋。
  第二天,李润早早套好牛车,来到地头等麦客。却看到麦客们都在老财主的麦地里,心想,昨天不是说好给自己割麦子的吗?怎么都去那边了呢?
  “李大哥,不好意思啊!老东家给加钱了,还吃包子呢!”领头的麦客朝李润一抱拳,就低下身子,继续割麦子去了。
  “真不地道!”李润埋汰一句,赶紧自己收割起来。
  李润拼尽全力割了一天,也不过收割了二亩地,眼看着天渐渐地黑了,只好收拾牛车,往家里运麦子。
  路上挤满了拉麦子的车辆,李润正赶着牛车往家赶,运麦子的队伍突然停住了。原来的捣弄领着家丁在运输麦子呢。由于没有封好车,导致一辆运麦子的牛车翻车了。本来可以让别的车过去的,偏偏捣弄出来一个坏心思,只是慢慢地装车,就是不让大家过。李润等了一会不耐烦了,就过去要捣弄先把路边的麦个子移一下,好让大家先过去。捣弄偏偏就不给李润脸色,就是不移。这下惹火了李润,朝捣弄就是一个耳光。捣弄哪里肯让,撸起袖子就要和李润拼命,但是哪里是李润的对手,被李润拎小鸡一样摔倒在地,众人赶紧拉住李润,好说歹说地劝起来。捣弄见势不妙,用手捂着半边脸,愤愤地走了。
  “你等着,看我叔怎么收拾你!”捣弄边走边回头,指着李润发狠。
  众人赶紧趁机把碍事的几个麦个子拿到一边,运输麦子的车流又开始流动起来。
  “我等着,看你能怎么着!”李润朝捣弄喊了一声,引来大家的轰笑声。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