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草将萌>草将萌--中(4-5)

草将萌--中(4-5)

作品名称:草将萌      作者:春语江山      发布时间:2014-10-21 20:50:02      字数:8920

  4、
  “老马列”对公作中的一些官僚作风很是不屑。例如那是七十年代末,两三岁的我随奶奶还有姑姑去山东砀山看望率团排戏的爷爷。我还模糊地记得当时初坐火车的我童心初绽,兴趣很高。于是我就成了一些喜欢奉迎爷爷的人的“小少爷”自然,在砀山的几天里“得惠殊丰”。回来后,模糊地记得老人很生气,为数了了,堪称破例地对奶奶发了一次火,以至得到奶奶“老八板”的谴评……
  初二时,从老师那里我听得性格内向与外向两个词语。回家就向老词典爷爷“炫耀”了一番。“XX的性格内向!太……”爷爷听后说,“性格内向?小家伙!其实,内向、外向是人的两种性格特征。各有利弊,无一而品,关键要看生活态度是否积极!”“得!又本本上啦。”刚从外面回来的奶奶说道。
  “嘛玩意儿,自卑?应记着,只要生活与现实中,就切莫触及此二字,也就是心理不要蒙上此二字的阴影。因为一旦招惹它,你身边的所有亲情、友情就会随长而末(殁)!”一日,老词典在家里听人谈及“心理缺陷”这么说道!
  念及老本本。“不要做无用功,”一日,“老本本!”这么说道,“因为半途而废等无用功是愚人所为。它只能导致白搭心力,无果而终!”
  “搞新闻作报道的,应该会照本宣科!”一日,有人与“老本本!”聊及媒体行业。“也是,但要知道,敲文字,搞创作须要用心呀!”
  一次爷爷与几位晚辈论及领导方略。“世界大千,万象纷纭,无一而品。但民生是政治的根本,而发展又为民生的主流,所以择发展即为当世的明智之举呀,英明的领导者应当务此而[1]觑它。”“领导人英明与否决定于有没有与时俱进的思维判断力啊!”“是呀!只要没有与时俱进的思想素质,就注定会被社会潮流所吞没”“吞没!当今社会潮流是?”一位叔叔似有不解地问。“现今社会潮流是发展,发展民生,发展经济,这也应是时代的主流。所以”“发展民生,发展经济的同时国力也可得以充盈,国威也可以壮大。对吧?”“对,发展民生,发展经济同时也是发展国力的一种间接手段啊!”“其实,持大柄者,都应该有治(志)主而觑旁的素质呀!”还记得当时“老八板”这么感叹道。
  “中国要崛起,途径只有一个,那就是发展经济加强国力,而发展经济就必须有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试想,如果一个国家整天和别国打仗,经济怎么可能发展起来,国力靠什么来增强?兵荒马乱的,谁会和你做生意?谁会放心你?谁又愿意和你交往?没有安全感既留不住人心也留不住资产也就留不住经济发展所需的本钱。这样,加强国力就纯属妄谈。所以说,国家要崛起,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自己周边是否和平安泰,否则,就无异于痴人说梦了!”一日由发展国力聊及和和百家,“老夫子!”这么说道。
  思及治主而觑旁,还记得一次“老夫子!”如此说道,“在国际舞台上总有一种大风起兮云飞扬,片时无措兮又何张一样的困顿与惆怅。这时的政治家有识主而觑旁的素质就能破开一条捷径,直抵成功啊!”
  一日,几位老人在一起了及文革时期的处事之道: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以及明哲保身。“也是!”最后爷爷这么说道,“但此一时彼一时,什么明哲保身,明什么哲哪?在人事中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思想其实是很消极的。”
  忆及老人训后还记得一日爷爷听说一个晚辈生活消极,作风邋遢,整日里好高骛远。爷爷这么说道“人生于世,首当能自立,而要自立必须选择土石,而非浮云啊!”“是啊!”一日老马列这样说道,“这也是一个不得不正视的现象,懦夫,无能者同会受到社会现实的(捐)弃。从这一点上来说,无能的公民与不务正业的坯子相差无几呀。”
  一日,“老夫子”不知从哪得来这么一句话“欲有所成,思必得专。”回来就向他的孙子们表了起来。“什么意思呐?就是说若想有所成就,心志必须一思一念,也就是得心无旁骛才行呀!否则只能象用竹篮打水一般!XX你知道用竹篮盛水的结果吗?”
  
  记得那一次,机关单位里提倡公仆意识,记得爷爷于同年谈论过现时的唯我独尊意识八十年代有一次爷爷与下级同事谈话时说道:“县委书记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七品芝麻官,但是他手中握有的实权比地委专员(也就是后来的市长/市委书记)甚至省委书记更直接、更强大。所以,不能自以为,一个县的政治经济目标的完成全得靠我县委书记来主导,政策执行的好坏也全是靠我县委书记的个人能力,这是非常荒唐的认识。所以我们应记着,凡事均不可搞一言堂。那种自认为老子天下第一,无论什么事都搞一言堂的作法其实是很愚蠢的。”
  彼时有一日,与几位同事提及抱残守缺“抱残守缺可是不什么好字眼儿!”爷爷这么说道,“因为它只会导致艰于举步,穷将不衣!”
  还记得有一年电视上热播连续剧(红楼梦),一次正看到兴头上,“戏挑子”爷爷说:“红楼梦里有一句话可说是道尽世间炎凉了,‘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看,说的多好。但这有个前提,就是这是封建历史的社会写照。”“所以,时至尔今,我们无庸以此类话语来禁锢我们的头脑,左右我们的手脚。”当看到剧末王熙凤的悲惨下场时爷爷听着<聪明累>不无会心地说:“‘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是啊!人生一世,不能总是工于心计,这样,到头来只会落至一个众叛亲离,死无覆衣的下场!”
  念及红楼梦记得一日与奶奶谈及四大名著,“老夫子!”爷爷这么叹道,“石头记不愧为大家之作呀!所谓欲有大成,须具大心,而欲具大心,必存恒魂,魂者志也。就象其作者曹沾曹雪芹恒志十栽就以大心,遂得大成啊!”
  记得还有一次,放学回来后我似得真讳般地与爷爷聊及封建社会及其弊端。爷爷说:“对呀,不可因循守旧,百宗千向离不开积极啊!就像封建社会,这种社会状态只能造就行乖举僻身如萍,心高气傲旨似僧的宝二爷。所以人心……”哎!
  
  初二时,从老师那里我听得性格内向与外向两个词语。回家就向老马列爷爷“炫耀”了一番。“XX*的性格内向!太急人……”爷爷听后说,“性格内向?小家伙!其实,内向、外向是人的两种性格特征。各有利弊,无一而品,关键要看生活态度是否积极!”“得!又本本上啦。”刚回来的奶奶说道。“是否积极?”我丈二和尚般地问道。“对,生活态度很关键,若积极,性格内向的人往往可以独揽一面。而若消极,即使有外向的性格,也不过昙花一现!”老夫子答道。
  还记得“老夫子”曾这么说过,“生失其分是可怕的!就像年轻人丧失朝气一样,因为朝气是年轻人的天分,也就是说每个年轻人都应该有朝气。而!”
  读初中时,有一次,提起有志者事竟成,爷爷这样说道:“是的,有志者事竟成!但须分清,这个志是朝三暮四、朝立夕改的杨(佯)志,还是忠真(贞)不二的矢志。”
  “苦心人,天不负!”一日,从学校中放学回家的我这么人云亦云略加伤感地冲爷爷说道,“今天,俺老师说了有志者事竞成的典故!”爷爷听后说:“是啊,小子。你要记着苦心人天不负以及苦心人所指。什么是苦心,苦心就是决心与恒心哪!”
  还记得彼时爷爷曾说过人生如水之类的谚语,“人生如水呀!”读初一时有一次,爷爷这么“感叹”道“的确,人有时候是应该象水一样前进的,如果前面是高山,就绕过去;如果前面是大泽,就漫过去;如果面前是张网,就渗过去;如果前面是闸门,就停下来等待时机,养精蓄锐,虽停不懈!”
  “人在少小时,就应该有始志不渝必有果的信念,并要始(矢)志不移地做下去,只有如此,才能无悔今生呀!”还记得彼时,“老马列”经常如是言道。“但矢志不移可不同于什么固执人生,因为这些所谓的人生定位只会导致亡羊歧路而终难返的结局。”
  提起立志向还记得一次爷爷这样说道:“是啊,孩子。少年时就应怀抱鲲鹏之志。因为大鹏一日得舒羽,振翅九天千里去(觑)!”“鲲鹏之志!燕雀安知鸿胡(鹄)之志,鸿胡(鹄)之志是鲲鹏之志吗?”“对,鲲鹏、鸿胡名异类同,无庸细拆,都是教育你们趁年轻要树雄心立壮志!”“趁年轻?”
  还记得一日爷爷这么说道:“是啊,人活着离不开主心骨。”“主心骨,主心骨是?”懵懂其意的我问。“主心骨是人的一个专属名词,象不予(渝)的志向就可作主心骨!”
  还有一次,爷爷与几个晚辈聊到志向与追求,记得爷爷这么说道,“是啊,有人说,恨由憾生,憾由求起,而求由志成。好象立志是万恶之源似的!其实这种话就未免有些以偏概全了。怎么讲呢?他们说的恨与憾其实只是一种或者说是一类追求。追求分两类,一类是与客观实际相差迥异也就是不符合实情的追求这种追求叫奢求。一类是以客观实际为出发点虽有百折而不饶的追求,如矢志。”“好吗!矢志不移!”一位有所神会的叔叔这么说道。
  “谁,咋样?”一日,爷爷这么如锥抵柱似地说道,“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万不可以什么天才自居,因为古往今来,世间曾出现过很多旷世苗才,但都因不得雨露,而或见夭或被摧,终究逃不过一个孔乙己大约已经死了的结局。所以……”
  念及天才,还记得一次“是呀!正所谓,天才末(漠)于时须暴也,这个暴是暴发,而非暴力。”那日,“老夫子!”评及一位后来居上的成功者时这么说道。
  我记得老马列爷爷一日谈及志随势迁,“老马列”这么说道,“志向是属于主观的东西,所以它必然要受到现实条件等客观因素的左右与制约。也就是俗话说的不能在同一棵树上吊死。因为一味的凭主观而想当然的事情,往往是荒庙(谬)可笑的!”
  记得还有一次。由改弦易辙与爷爷谈到了人生中的遭遇“重大变故,什么是重大变故?”“要记着,人生之中若遇重大变故而不尽快地改弦易辙的人恐将只有死路一条,这绝不是嘛耸听危言。因为淤而不通孰能久乎!”
  
  对于孩子的教育,“老夫子”爷爷总有一番“高见”:“对孩子应教之以慈,育之以爱。但是,慈要有格,爱要有度,慈爱是大有学问的。用好则能助孩子成材,用滥则能使孩子成蠹,所以切不可盲目适慈,奢侈用爱。”“还要教之于兴,讳之于趣。旁征博引,一以贯之,乃可成器!”“人都应该享受生活,但只有一部分人才能认识到这个本事的重要性,并且知道该如何进行。即使对于大人们,掌握享受生活的技能仍然多多益善,也可为自己的孩子做好榜样,他们自然会模仿你的。所谓身教胜于言教,说的就是这。”当谈起家长为孩子做教育投资时,爷爷这般说道,“对,转(赚)取的是希望!希望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但为其花钱总比搞奢侈浪费强得多。”
  提起适时而讳我还记得一次爷爷这么说道:“对属下的任用应考虑才尽其职,量才适用。教育孩子也应注意要量材而讳呀,否则,用句俗话说,不是那块砖,硬塞那个缝,是终究要倒墙的!”
  犹然记得,读中学时有一次,几位老人在家聊天,当说到现在的孩子难以教育时,老夫子说,“唉!其实难也不难。教育孩子应该适时而诲并注意培养孩子的兴趣,二者相辅相成。”“事时而会?啥意思,听不懂!”我童言无忌般地打岔道。“对,让大先生讲一讲,哈……”“适时而讳就是要选择在恰当时机,教孩子恰当的道理与技能,现在的中小学教育所遵循的其实就是这一定律啊。不要总妄想一蹙而就,否则,事过而反,后悔晚矣!而如何培养孩子的兴趣也是个须认真对待的问题。另外,与其说父母是孩子的养护人,不如说是监护人更妥帖些。”
  “嘛聪明过人,胸怀嘛大志?人在少年时,最怕的就是沉侵在这类包(褒)辞艳语中。因为说这些话的人大都心怀叵测,而这当儿的孩子又缺乏足够敏锐的判断力。所以就可能因之而自负,以至追悔莫及!”还记得一日,我很自满似地向爷爷炫耀外人于己的“评价”,爷爷听后反感微漏似地说道。
  “是啊,人生一世,最重要的莫过于把握机缘呀!”一日,从学校回家的我照本宣科似地冲爷爷感叹道。“最重要的?把握机缘。什么是机缘?”“不错,机缘就是机会与缘分,但真正能把握好,还得看他有没有豁达的心胸与息(犀)锐的眼光啊!”
  一日,“老马列”这么感叹道:“是啊!国事家事其实一样,因为家国属于同一个概念。家事有诸兄弟意见不合起纷争,这需要相互体谅,否则拳沫交加罪及亲,得不偿失。国事有诸党派政见相左起祸端,这需互相妥协,否则兵戎相见殃及民,功不及难!而”“这叫此一时,彼一时!”
  记得一次爷爷这样说“毛主席在接见留学苏联的青年学生时说‘世界是我们的,也是你们的,但归根竭(结)底是你们的’。确实,说得很直白。世界既是我的也是你的,是所有人的。但是,只有你们年轻人才能够长久地拥有它,才是它真正的主人。所以,你们一定要精心学习、健康成长,担负起建设一个和谐与美好世界的责任。”
  彼时的我曾记下爷爷许多雾云言语。初中时有一次,是在城西门护城河边。那天我随爷爷散步路过这儿,爷爷看到河中有个油壶样的东西从中正或流或止地遗溅着油花。爷爷看着突然心若有失地自言自语道:“是呀!心可拟膜呀!”我听着较为顺耳就如获新智般地问爷爷是什么意思。“看见河中央那个油瓶了吧?”“哦!”“在瓶子四周正泛起一层由厚渐薄的油膜。”“是啊,五颜六色,绚丽多彩。”我咬文嚼字般地答衬道。“小家伙,一些人的内心情感正如同这张油膜随着岁月与境遇的的远逝,也会由厚渐薄,由浓渐淡的啊!”“这些人……”“随着差距的拉远即使是诚心实意也可能让人遗忘啊!”“甚么呀,新客泥模?”我玩笑样地衬答道。虽然这些话对于当时的我来说,有些云山雾罩,但这些话却大都时过而索,方领其慧。
  
  5、
  我记得老马列爷爷还曾讲过“世界大千,而作为世界单元的国家又是什么呢?国家不应仅是现实利益结合体。尤其对于一些资本主义国家来说。”
  有一次,老马列爷爷与几个同职晚辈在家中聊起了家事国政:“共产党为什么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这主要是靠发展,靠共产党领导者们的励精图治、群策群力。假若领导人们松散怠惰,平庸其事。国力就得不到发展,民生也得不到繁荣。共产党也就只能在纷纭世事中消弭进而衰亡。所以说中国共产党的第一要务便是发展,而应发展什么呢?邓小平说得很对,发展经济是我们的第一要务。”“第一要务?有第二要务吗?”混沌初开的我问。“什么……当然,有第一就有第二。但也无须细加区分!”“老马列”解释道。
  “嘛玩意儿!领导干部,若没有勤奋敬业,顾温虑饱,公而忘私的觉悟与精神,那他就算不上共产党,不能当也不配作人民公仆,党员干部!”还记得“老马列”爷爷曾这样大话西域道“国家的领导人须是很明智的舵手,他们能够在世事纷纭、缓急无定的历史潮流中把握住航向也就是认清当务之急。发展经济、坚实国力,重此而趣(觑[1])彼!”
  思及当务之急,还记得一日“老马列”这么聊道,“当天下大乱时,众人皆慌我独清应算是一种魄力。所以,要时刻保持一颗清醒的脑子,认准自己的当务之急才行呀!”
  “‘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邓小平的这句话可谓说到骨子上啦,发展,要发展什么哪?发展民生,发展国力而当前只有发展经济才是解决一切发展问题的必要手段。所以说,当下明智的领导者应当务此而觑它。当然,这个觑它,不应是弃它!”“什么去他,气它呀?”一旁的我这么一知半解地问道。彼时,记得一次“老马列”曾这样说道,“当然,创造了发展的成果也应该保护好成果,一切来之不易!任何时候的发展都必须具备战略性的眼光,有所保持,有所展现,有所养晦,也要有所泛光!”
  提起“老马列”我还记得彼时,爷爷曾说过,所谓的铁饭碗就是无论你干多干少,干好干坏,干与不干,到时候都照样拿工资,照样分红利。你涨工资,我也有本;你分年货,我也有份。一个人都不少,一分钱也都不能少。人一端上,终生便可衣食无忧。这只能导致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思想消极,不思进取而终使人徒劳一世,郁郁而衷。因为人活着,怎么能够不思进取哪?所以,铁饭碗实在害人不浅!
  想起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还记得一次爷爷这么说道,“是啊,这人,现实中的人得有前瞻性眼光。不要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也不能饱食一顿,充饥三餐!还应想想吃饱以后要干些什么。”
  还有一日,有人于爷爷聊及财迷心窍,“老马列”这样说道,“是啊!这人有四戒,酒、色、财、气,其中酒香可夺志,色谜(弥)可销魂,财可迷心窍,气可断江山。所以迷财须力戒!”
  “确实啊!国家在编干部是人民公仆都应该学习焦裕禄,作好本职工作。公安战士、人民警察还要学习雷锋,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尽管现在这种观念似乎有些过时了,不提倡了,于是,一些社会媒体就总是号召大家成名成家,而且还多是一步登天,一举成名。不用费苦力、不用花心血而一飞冲天,结果总是鸡飞蛋打一场空。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这也不无道理。但是首先要愿意把自己当作一颗螺丝钉才行,本本分分,踏踏实实地去作眼下的工作。不要一天到晚静做白日梦而无所适从,烦躁不安,这很容易导致象电影里暴力凶杀等极端事件的发生。而这就是由于文化传媒事业的滞后发展所导致的呀,因为传媒也应与时俱进!”一日,与人谈扯发展文化传媒事业的必要性时“老马列”如此说道。
  “我想咱们只要管好自己的家务事,外面是狼也好,是羊也罢,由它们闹腾去吧!以逸应劳是老祖宗传下的智慧。大不了我们的思虑再倒退二十年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这也没什么因为我们就是这么走过来的。”记得八十年代有一次爷爷这么说道。
  念及艰苦奋斗,一日老人家这么说道,“人生叵测,取舍无定,在自己的记忆中只要有为目标而奋斗过这样的经历,也就足够了!”
  
  “有嘛辙呢,国家要强盛,便不可避免地要受霸权的羁绊。不过,只要行得稳、站得直,就没什么好怕的。因为……”还记得八十年代末,爷爷如此评述道。
  “(蕞[2])尔小国!”一日几个年轻人在奶奶家评述某国对我的侵扰行为,言语中带有不少忿忿之情,当谈到他们的无赖行径时,老马列这么说道,“不要轻视它们,应清楚,历史上能在泱泱大国周边捅娄子者,多是这些小邦寡域以及由它们导致的(多米诺)效应,但……”
  记得那年冬天,我在护城河边同几个小伙伴燎荒回来之后,兴高采烈地向爷爷描述了“壮观”场景。“!”“这就是所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啊!确实,主席的这句话很好啊,很能起到鼓舞人心的作用,当时……但是……”“老马列又开始念经了!”我有些惑然其义,就不耐烦地学着奶奶的语调说道。
  “是啊,人生一世,最重要的莫过于把握机缘呀!”一日,从学校回家的我照本宣科似地冲爷爷感叹道。“最重要的?把握机缘。什么是机缘?”“不错,机缘就是机会与缘分,但真正能把握好,还得看他有没有豁达的心胸与息(犀)锐的眼光啊!”
  一日,老马列这么感叹道:“也是!国事家事其实一样,因为家国属于同一个概念。家事有诸兄弟意见不合起纷争,这需要相互体谅,否则拳沫交加罪及亲,得不偿失。国事有诸党派政见相左起祸端,这需互相妥协,否则兵戎相见殃及民,功不及难!前人说得好,国及家,家及国。所以有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之比尼(拟),这里的天下就是指整个国家。”“行啦!别比泥啦,比砖吧!”奶奶在一旁取笑道。???
  忆及此处,我不由得想起了那一次,老马列爷爷与几个年轻人闲聊毛主席时说的一番话“所谓时势造伟人哪,不错!毛主席很有政治眼光。主席在抗美援朝时说过,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有此四犯,我即无亏呀!这句话确实很有远见。它至少可成为中国共产党解放军今后几十年的处世策略!抗美援朝战争也很直白地告诉世界一个简单的道理,战争并不是解决政治纷争的首选。关键在扫棋(歧),扫除分歧。当然前提是……”
  一日,“老戏板儿”如此背道:“大一统若不合时宜,就有必要采取逐个击破的手段。这也是休养生息的正当作法!”“休养生息?”“对,天下有我惮,无辙而举之!”
  “龙不轻易示袄(螯),蛇却(蜕)衣跃形!这就是龙蛇在行为举措上的差别吧!”一日,评及清圣祖康熙对蒙古葛尔丹所施行的怀柔举措时,“老戏板儿”这样讲道,“这也是大国统领应有的心理素质。”
  “是呀,”一日手拿报纸的爷爷这般背道:“和平崛起是共产党治国的一大策略,因为和平是一种大智慧!”“文汇报还是人民日报?”小识报端的我颇知其梗似地接道。
  还记得爷爷与人谈及土改时期的话题时,老马列这样说过,四两拨千斤虽闻似痴人诳语,但它亦可成为人在非常岁月,特别情况,特别处境下的一种信念呀!
  记得那一日,爷爷曾在听完收音机后这样说道,确实啊,如今我们国家已经今非昔比啦!但是这并没什么可以令我们自满的地方。因为即使我们的科技水平、生产水平、生活水平等所谓的软实力与西方发达国家已开始并驾齐驱,也不代表中国已经实现了富国强民的理想。毕竟我们人口多,底子薄啊!”
  念及人口问题还记得,“怕什么哪?不怕,社会上出现的人口失(衡)问题大都属于短暂现象。因为毕竟故土难离啊!但短暂现象也可以是社会发展失衡、民心错违的导火线。所以,有必要重视它,但无须害怕。否则便是!”那日,有人与爷爷说起彼时的社会现状,年轻人均远离家乡,外出谋事以致发生人口失衡等现象时,。似有惴惴之情,“哎呀,我真害怕!”老人听后这样评说道。
  关于社会上流行的收入差距问题。还记得当时“老马列”爷爷曾这么评论过:这种距离不会存在太久,因为这关系到国计民生,这关系到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增强国力。而若想增强国力,关键是国民生计先得发展起来。而欲发展国民生计,就当减缓收入差距的膨胀。这将是今后共产党执政者心中欲抛不能的石头。总之,彼时的爷爷很爱“信口瓷(雌)黄”出自孙子嘻言。
  一次与人聊及天灾人祸,爷爷这样说道“它催不垮人的灵魂,也就是动摇不了人的意志。试想七六年的唐山大地震与六七十年代的十年动乱吧!如果中国人总是心有余悸于此类祸端而不思进取、消极处世,那么就很难有如今这个蓬勃发展、百废待兴的新气象。所以,人民大众应该群策群力、不畏困苦、迎难而上。这可不是什么高音喇叭!”
  记得此后,爷爷还曾说过,是啊!人民解放军的历史使命不应仅是在战争中取得胜利,在和平时期也应能永保胜利呀!要记着主席的那句话“国防不能满足于‘万无一失’。”因为一失万无。军队应做到未雨绸缪才好呀!还记得彼时有一次“唉!我们不能放弃忧患意识、强军意识才对。”与晚辈们谈军扯力的爷爷说道,“要记着,无事生非,庸人自扰要不得!但是我国现在并非处于周边环境邻邦和合,太平无事的境态之中啊!”
  [1]音去轻视
  [2]音最平声形容疆域小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