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荷塘月色 >> 短篇 >> 杂文随笔 >> 【荷塘】人生处事三境界(随笔)

编辑推荐 【荷塘】人生处事三境界(随笔)


作者:彭楠 秀才,1679.5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100发表时间:2014-10-22 17:41:20
摘要:“全”,只是一种目标,是种理想状态,并非客观存在的。就象所谓的纯金,也只能是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九九,任你后面几多“九”,也难以百分之百“全”纯。

【尽量求全】
   求全,是一种人生目标。
   求全,亦即追求完美,不允许出现纰漏。这里的“全”,实际是种目标,是一种高远的目标。要使事情的结果完美,势必达到目标的过程也必须没有缺陷,否则就不可能有完美的结果。
   这就好比一套体操吊环的动作,从你抓住吊环的一刻起,到你双手脱离吊环,空翻落地而止,整个过程的难度系数,规定动作的完成情况,如果体现了稳健,力量,飘逸,优美等要素,落地后如标枪扎入泥土,或许能得到裁判的10分。相反,如果在运动过程中,其中某个要求没达到标准,规定的某种姿势要保持10秒,而你只8秒,或摇摇晃晃,力量不够,质量不高,就要打折扣减分数了。最终的结果不完美了。
   所以说,求全这种目标的实现,实际上要求人们要有把事做好的责任心,要有一种缜密的计划及对计划中每一步的努力实践,这样,才有可能达到“全”的境界。
   求全是种艰难的过程。
   “全”的结果,决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也不会是信手可拈的。这后面必然要付出十分艰辛的努力。如“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就是这种意思的表达。没有哪种成功是不付出血与泪的。任何贪图安逸,追求享乐的人都不会真正知道什么是成功,什么是成功带来的快乐。
   我们知道有两个与“求全”有关的成语,一个是“委曲求全”一个是“求全责备”,似乎都在阐释着“求全”的艰难不易。一个要委曲,一个在责备。当然,成语原义或许并非指"受到不应该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的委屈;责备,实际是要求尽善尽美,亦非批评,责怪。但是,要“求全”,还真的感觉要经历打磨才是。
   求全是喜中有忧的心理变化。
   求全的过程,因目标的高远而给心理造成压力,因磨练自己而造成阵痛。比如写文章,求全的人会认真审视检查文章立意,结构,谴词造句,标点符号等。古有贾岛的“推敲”的经典故事,就充分说明了“文章千石事”的高远目标。因而他作起诗来就要“苦”些。
   然而,真正求得了“全”之后,人的心理在获得短暂的快慰之后,却会陷入失去目标的迷惘。就象一个武功盖世的人,在找不到“对手”时的“独孤求败”一样;就象一个以发财为目标的人,拥有一生都挥霍不尽的财富时,感叹“穷得只剩下钱了”一样。成“全”之后是失落的。有道是:月满则缺,花满则谢。任何事情,到了最好的状态时,接下来就是衰落,就象抛物线的轨迹,“全”则是线的最高点。这往往是自然发展的规律。
   求全虚而求缺实。
   曾国藩给书房命名为:求缺斋,而非求全。这里的求缺,是不断的寻找自己的不足,以求改正缺点,完善自我。其实,求缺的目标,仍是求全。但求缺是没有止境的,因而目标总在。求缺的曾国藩,反而成全了自己的一番事业。
   “全”,只是一种目标,是种理想状态,并非客观存在的。就象所谓的纯金,也只能是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九九,任你后面几多“九”,也难以百分之百“全”纯。
   但人是要有目标的,就象百米短跑,人类在向极限挑战。
   求全,实际是一种目标,一种态度,一种追求目标的过程,一种接近目标的快意。
  
   【学会拒绝】
   我总觉得,有一些事情很难拒绝,这使我苦恼。比如,请客吃饭。
   按说,民以食为天的古训,吃是我们最熟悉的美事之一,每逢节庆、婚嫁、寿诞、高考等,人们都会呼朋唤友欢聚一堂,大吃一顿,甚至人们还会创造性地编制一些锻炼牙口的由头,来满足自己食欲,如践行、接风、入优、评先等。
   曾经当综合秘书时,更羡慕领导秘书,几乎每天都有客人要接待,安排总有吃吃喝喝的美事。后来,当自己也成为领导秘书时,才知道应酬实在不算什么美差。客人的数量要摸准,客人的口味要掌握,有什么禁忌或忌口的,酒店的档次标准要适当,主宾座次不能混,最为关键的是客人的酒要陪好。中国传统文化是要热情好客,是否热情看酒喝得怎样,领导秘书要热情出动敬酒,还要为领导挡酒,却又不能跟主人生分。总之,一次应酬下来,不但累了胃,还累了心。
   此外,也有把自己当主宾来安排的。毕竟秘书是领导的影子。真正的高手,要取得领导的好感,先从秘书入手。因而,吃饭、喝酒的事非常之多。于是,由原来的羡慕变成了厌倦。
   然而,不是你厌倦,这些事就会远离。我就在想,学会拒绝吧,否则,自己常年过这种非常生活,真会象流传的那个信息一样:公家出钱我出胃,钱花了还再拥,胃坏了却不会复原。
   可是,我真的不善拒绝。
   我曾在酒桌上放言:酒品如人品,喝酒的态度与数量,检验着饮者的品行。曾经就有一位饮者,饮前扭捏装斯文,饮到兴致高时,豪情万丈,蔑视群雄,而被我以“整顿酒风”为名,亲自操刀让其“现场直播”。那种惨烈,居然得到众人一致的好评,自此名声大震。盛名之下,如今都要去拒绝别人的敬酒,似有轻视对方之嫌。
   所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人家请客吃饭,很多的初衷,并非请你这个人体,换句话说,人家请的不是你,而是你的职位,你的身份。你所处的位子,拥有着一定的资源,是想通过酒为媒介,加强沟通,建立感情,然后得到支持、帮助。不信,等你下台了就清楚了。而人在台上,人家的盛情厚意,你哪能伸手去打笑脸人呀,就算你真的有事,拒绝了一回,却架不住第二回第三回吧。
   也曾见,有人因健康因素而逃脱喝酒。也曾想,自己能否借鉴一下呢。而当自己拿出随身携带的药片时,人家会说,医生的话,大惊小怪;或说那就少喝点。而等你端了杯,这个人敬酒你喝了,那个人来敬酒,你能不喝吗?
   每每喝高之后,痛苦之时,误事之后,都会痛下决心,戒酒。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人家照常以朋友的姿态相邀,你总不能失去朋友吧。加上自己往往好了伤疤忘了疼,那桌上浓厚的酒文化氛围,一定把你熏陶得如痴如醉了。
   拒绝,不是会说“不”。对一个不喜欢的人、讨厌的事说不,是很容易的。而对一种具有美好潜质,甚至充满诱惑力的事情说不,却是件困难的事了。被请客吃饭,是属于后者的吧。或者说,被请客吃饭,还不是单一的美事。诱惑,因而,绝不能简单地说“不”,而不能巧妙地婉拒。
  
   【顺其自然】
   人生旅途,漫长艰险,该如何度过?虽然我已过“不惑”接近“知天命”的年纪,但四十多个年轮,却也使我悟出了一条生命的道理:顺其自然自然顺。
   世界上每个人都想得到鲜花,而鲜花却不可能属于每一个人,这就是生活。当生活中遇到不幸和挫折时,有人抱怨世道的不公,抱怨生活的偏心,由此引起情绪的压抑和行为的失常,将一切不顺心的事情归因于他人,最终常常丧失信心,淡漠人生,无所作为。这个时候,我们应该读读“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典故。要知道,生活的公正就在于,失去的同时也孕育着得到;而得到的同时也孕育着失去,这是自然不过的,所以也就大可不必怨天尤人,空自叹息了,顺其自然好了。
   顺其自然是为求一种心理平衡,心静气顺时,才能冷静地对待路的坎坷、海的风波。身边不是有人因“炒股”失利而自杀吗?不是有少年因成绩不好而被父母“疯”打而亡吗?所以,顺其自然就要求我们不要把事情想得过于完美,也不要对自己或对别人有过高的奢望,要知道,奢望与失望成正比。应该现实一点,自然一点。
   顺其自然是遵从客观规律。自然,实际上就是自然规律,是一种客观存在,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东西。这种规律,我们不能够改变它,只能够发现、认知、适应、利用,而不是改变。就像秦始皇要求长生不老的仙丹一样,最终落得笑话结束。因为,人的生老病死是一种自然规律,谁也无法改变。世界的新老更替、新陈代谢是自然规律,谁也抗拒不了。
   当然,顺其自然并非一味听天由命,逆来非受,而是要求我们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正确的认识自己,把握自己。认定的目标,只要有一线希望,就应奋斗不止。但对于无可挽回的事,就要顺其自然,不要强求不可能的结果。正如徐志摩所说: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我的座右铭是一句格言:不去试一试,比失败更糟。
   我已记不得它的出处,只依稀记得是在多年以前,我看过一眼就深深扎根于脑海。现在想来,我之所以记住它,是因为这句格言似乎就是说给我的。因为过去我是一个很胆小自卑的人。有一件事我至今不忘。那是小学时,班里参加全校的体操比赛,老师让我喊口令,当我被独自拉到队前时,感觉浑身躁热不自在,老师给我示范了几次让我喊,我的声音到了噪子眼又打回转。一连几次都怕喊不好,而始终缄口不言,最终易人。
   不去试一试,比失败更糟,这无疑是说给我的。很多时候,我没有去试一试就自甘失败,之后又是极其的后悔。这不比失败更糟吗!试一试,成功、失败各一半;不去试,就只有失败一条路;试了而失败,无怨无悔。
   此后,这句格言伴我走向社会走向生活,也改变了我的人生。过去我少言寡语,不善交际,不爱参加集体活动,后来我斗胆参加各种活动,并有意锻炼自己,竟发现自己也不比别人差多少。在单位的各种演讲、唱歌比赛中,发挥好时第一名也拿过;在书法比赛,各种征文比赛中,也取得了一些成绩。
   成功,带给我的不仅是欢乐,还给了我自信。当我拥有成功的欢乐时,我会说:感谢格言!
  

共 365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人生在世,我们每天都要面对形形色色的人,在跟这些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时,我们就要学会运用正确的处世哲学,才能使自己游刃有余,有礼有节。在这篇随笔中,作者通过自身的经历,以及历史上的事例,总结了自己在处世中的三个境界。其一,【尽量求全】,通过唐代大诗人贾岛和清朝的曾国藩的事例,得出结论:求全,实际是一种目标,一种态度,一种追求目标的过程,一种接近目标的快意。其二,【学会拒绝】,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 拒绝,不是会说“不”。对一个不喜欢的人、讨厌的事说不,是很容易的。而对一种具有美好潜质,甚至充满诱惑力的事情说不,却是件困难的事了。其三,在【顺其自然】,作者认为,顺其自然是为求一种心理平衡,是遵从客观规律,但却不是听天由命,,凡是都要去试一试,如果不去试,结果可能比失败更糟。这是作者的人生格言,而正是这格言,改变了作者,最终使作者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才。所以,作者说,成功,带给我的不仅是欢乐,还给了我自信。当我拥有成功的欢乐时,我会说:感谢格言!该篇随笔,立意积极,论据有力,充满了乐观向上的正能量,值得细细品味!倾情推荐共赏!(编辑:蔺忙珠)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蔺忙珠        2014-10-22 17:44:16
  感谢作者赐稿荷塘!荷塘因你的参与而更加光彩夺目!
2 楼        文友:蔺忙珠        2014-10-22 17:45:48
  该篇散文,立意积极,论据有力,充满了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值得细细品味!倾情推荐共赏!
3 楼        文友:蔺忙珠        2014-10-22 17:46:51
  欣赏问好作者!期待作者更多精彩!
4 楼        文友:清风淡雅        2014-10-22 19:29:56
  祝你在【荷塘】写作愉快!期待你佳作不断!问好!
在清风徐来的日子里,捧卷诗词,斜倚在竹椅里,笑看流年……
5 楼        文友:天龙        2014-10-23 02:42:49
  祝作者在荷塘写作愉快,佳作连连!!
6 楼        文友:陕西派        2014-10-23 22:41:40
  进进退退,顺其自然,然后尽量求全,自我的完满实现。赞。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