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未知栏目 >> 未知栏目 >> 消失的时间是什么

精品 消失的时间是什么


作者:我爱刘洋 进士,6112.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012发表时间:2009-05-16 21:25:48
摘要:对于死亡而言,在时间的层面,它已不复存在。有“生”,其实就是死,在默默中,看着时间一分一秒的死去,躯体在逐渐的老去。我们的一生是完整享受死亡的过程,或者不自觉。在我们每一刹那接受死亡的过程,再提及死亡毫无意义!这不正如慧能六祖所言,本来无一物,何故惹尘埃偈语的另一层妙用吗?

我依然是父亲生命路程上的一丝黄飘带。
   时间的厨房,死亡是一把菜刀。只有经过他,生命的醇美甘甜才能飘散。
   我意曲盎然。阳光里彻底的体验。曲终人散。落英无声。
   这是我几天来最郁闷的时候里,在西祠胡同看到的一篇署名“时间落英”网友的贴《谈谈我阳光在生命终点微笑》中的最后几句话。因为一整个下午都在计算一些无聊的数字,当结束的时候已经华灯初上,所以我累得直不起腰,后来看到这篇贴,心情愈发愁闷。便关上灯,在黑暗里静静沉思,回了贴。
   对于一个人的行为,或悲,或喜,或伤。旁人的劝告能起多大的作用,这跟当事人的心境有关。所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便是这个理。我只是在想,所有的快乐或忧伤的心情,它其实只是时间长河一段小小的涟漪。在当下,我们执著于自己的心境,被妄想意识层面控制,无法看到前方更远的路径。这时候,如果给我们的心灵一段短暂的时间,再坚持一下,也许前方柳岸花明的春色,会层层凸显。
   坚持,在任何时候都是最重要的。即使一切永无明朗,想想,其实我们并没有失去什么。只是时间给以我们的,重新还归时间而已。一切尽可以豁然。
   在我们的一生,这个物质的躯体,在红尘滚滚的人世,存在,仅有的一个目的。就是诠释时间空间结构的经纬。它把时空的作用表现的酣畅淋漓。没有我们物质的存在,时空其实对于“我”这个个体而言,完全没有意义。至少我是这样自私的认为。
   得到与失去,放下与舍弃,以行云流水永不居的心境寂静对待,是佛家明心见性,妙悟菩提的必定过程。因为我们是凡人,无法进入如此澄然的境界。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在世界凌驾物质之上的层面,那个寂然不动,无来无去的“性”之所以与我们发生了联系,是因为它的“体”在自然万物“用”上呈现。它多么深刻地与时间空间发生了关系,与人世各层面的物质交融在一体。终于形成了我们的“情”。而“性”与“情”又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全部重心所在。
   《易经》有言:一阴一阳之谓道。其实已经明了人生的构造。时空本身是一种形而上的存在,一阴一阳,昼夜转换。这是“性“上的本来,而为什么为我们所感知,是因为我们“情”上的作用。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人间四月天,韶华老去;本来无一无物的时空变得丰富多彩、意曲盎然。是我们的心与它发生了联系。世界只所以是现在的作用,我想仅仅是因为我们动情了。
   所以佛陀是在还清他所有尘世间的情债后,才在菩提树下,因启明星的刹那照耀。悟道明性。这个物质的天体为什么与佛陀发生关系,一个理由应该是佛陀是见“情”过来的人,星光闪烁的须臾,前尘往事历历在目,从时空里得到的,终究要还给时空。他经历了从“情”到“性”的过程。
   或如禅宗六祖慧能所言,本来无一物,何故惹尘埃。为什么有本来,是因为有过,有“情”过,才可以见到这个“性”。一阴一阳之谓道。我想诚然是理,当然它在世间的妙用是另外的道理。
   所以在佛法中,如《楞严经》提过心能转物,即是如来。其实就是由心境所造,只是对时间空间的转化。鬼神之理应该如是,寂然的心可以感悟世间极微妙的变动,花既然有生命,树可以呼吸,一粒种子可以在同样的地点,不同的时间开出无数的花朵,人能够在我们无法想象的境界上来到这个世间,它为什么不能有另一种状态的生命?
   一切是空无的,所以佛法灭情见性明本来。寂空蕴涵大玄机,电闪雷鸣虚空中。
   然而“情”在现实中是无法舍弃的,否则世界将进入荒芜空荡的层面。由此想起了《易》。它从几千万年的积累而来,立在中国文化的源头,六十四卦隐隐约约闪烁的更是形而下“情”的世间妙用,也说了“性”,然而这枝最终借用西域传来的佛法完成。彻底的出世。是有意或是无意,无从考究,只是真切体会到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悲天悯人的一面。
   记述孔子言论的《论语》、后来的《孟子》、《大学》、《中庸》以勃然进取的姿势从此界定中国文化入世间的主流;而孔子的“性”说,则以丰富《周易》的内容体现,“子不语,怪力乱神”,说了等于没说,所以唯物学者认为孔子是反对唯心的,其实“子语,怪力论神”已包含在易的内涵中。
   人与这个世界,人与人,甚至宇宙,时间空间,完全是“情”在起作用,后来便慢慢形成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等各种形式,正面的教育由儒家完成。“情”的作用可谓大矣!
   老子的《道德经》、庄周的《南华经》,则从反面论述了“情”的作用,它也从相当大的层面上完整了、构成了易中隐约谈及形而上“性”的内容。同时伸出一只手,为遥远以后东汉末年佛学的传来,指明其在中华的方向。
   时间的厨房,死亡是一把菜刀。只有经过他,生命的醇美甘甜才能飘散。只是啊!对于死亡而言,在时间的层面,它已不复存在。有“生”,其实就是死,在默默中,看着时间一分一秒的死去,躯体在逐渐的老去。我们的一生是完整享受死亡的过程,或者不自觉。在我们每一刹那接受死亡的过程,再提及死亡毫无意义!这不正如慧能六祖所言,本来无一物,何故惹尘埃偈语的另一层妙用吗?
   所以在中华浩如烟海的文化中,道家杨朱派的不拔一毛利天下,墨家的摩顶接踵以利天下,儒家的有限度自私,我赞同后者,我们的“情”只有与时空发生了关系,才有其存在的必要性,所以在我们每一刹那死亡的过程中,从利国家社会及个人的角度,有限的“私”是必然而正确的。我们只拥有属于我们的时间,前面的过去,包括苦难、幸福让它彻底地遁入时间,而拥有前面滚滚而来的时间,是生也是死。我们珍惜自己拥有的时间,也就是珍惜生命,因为消失的时间是什么,我们不知道。因为它不断的死亡。即将到来的时间是什么。也不知道。因为它不断的重生。

共 225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性之所在,情之所动,珍惜时间,享受生命,文章里带有一点禅理的气息,对人的修身养性有一定帮助。上下千年,纵贯古今,旁征博引,显示出作者深厚的文字功底。【编辑:单培文】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905173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单培文        2009-05-16 21:26:29
  们珍惜自己拥有的时间,也就是珍惜生命,因为消失的时间是什么,我们不知道。因为它不断的死亡。即将到来的时间是什么。也不知道。因为它不断的重生。同意这样的观点。
-刻画心灵的印记
2 楼        文友:邬海波        2009-05-17 15:13:04
  时间的厨房,死亡是一把菜刀。只有经过他,生命的醇美甘甜才能飘散。只是啊!对于死亡而言,在时间的层面,它已不复存在。有“生”,其实就是死,在默默中,看着时间一分一秒的死去,躯体在逐渐的老去。我们的一生是完整享受死亡的过程,或者不自觉。在我们每一刹那接受死亡的过程,再提及死亡毫无意义!这不正如慧能六祖所言,本来无一物,何故惹尘埃偈语的另一层妙用吗?
   妙悟!!!
以真情打动读者,用灵魂感知世界。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