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江南烟雨 >> 短篇 >> 作品赏析 >> 【江南】中国人的红色情结(赏析)

编辑推荐 【江南】中国人的红色情结(赏析) ——《红高粱》---艺术赏析


作者:云之恋 秀才,1490.2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114发表时间:2014-11-02 06:37:14

【江南】中国人的红色情结(赏析) 莫言---中国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获此殊荣,实属不易。中国男性作家的领军人物,他的作品,表现了中国,和中国的男人和女人。
   1987年的一部《红高粱》说起吧!在那个久远的年代,《红高粱》像一枚血红的罂粟,因为他的大胆.剽悍和性的表现,使《红高粱》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质疑和抨击。但张艺谋的成功导演,《红高粱》征服了国际影坛,新出道的张艺谋捧回了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故事片金熊奖,我们说:《红高粱》赢了!
   我们每一位导演和作家都有他擅长的艺术追求形式,莫言的语言简洁风趣,充满诙谐幽默,张艺谋色彩的运用却是恰到好处,发挥的淋漓尽致。红色的选择非常吻合中国传统的文化,红色本身的象征是极其丰富的,为什么中国的嫁娘会是一身红袍?西方的教堂却只穿洁白的婚纱?因为中国红是中国人不老的情节,大红囍字贴起来,大红盖头蒙起来,大红灯笼挂起来,红色是平和,红色是喜庆,红色是吉祥,红色是热情,红色是崇高,红色是处女红,红色是帝王和百姓心目中的神圣的色彩,红色是烂漫和奔放,一片如火的高粱地,残阳如血,我们看到了悲壮,看到的红色美丽的意象,秋日的红高粱地,广袤的原野被猩红色大肆入侵,层层叠叠,波涛汹涌,气韵非凡!仿如一片莽莽苍苍的红波浪谷,此起彼伏荡漾着原始的气息,那是僻静的村落最本真的生命脉动,是我们中华乡亲们生生死死繁衍不息的生命传承。
   我奶奶和我爷爷的烂漫故事,在那个荒僻的村落开始上演,我奶奶----如花一朵,年轻的巩俐晶亮的眸子,明净清澈,妩然一段风姿,绝代风华的礼态,丰润的少女的脸庞,那是属于青春年纪特有的清纯和灵秀。一头大黑骡子换得娇媚新娘,五十多岁的酒坊掌柜李大头算是癞蛤蟆吃到了天鹅肉。狠心的爹把美丽女儿卖了头骡子的价钱,这就是中国农民最偏颇狭隘的农民意识。七月初九---我奶奶坐上了大红花轿,一身红袄,绣花红鞋,大红盖头,却不见心仪的郎君,唯有一把剪刀手中握,19岁的大姑娘,洞房花烛夜,哪个不向往?50多岁的麻风病丈夫,一听就让人心生厌恶,无尽悲凉涌上心头。颠轿----这样的婚俗,让人有一种别样的兴奋,这一中国乡村风俗是一方浓郁的地域风情,光着结实的膀子,露出男性那雄伟的肌腱,黑色的肥裆裤子,脚腕处用黑布条绑住,黑色的千层底布鞋,光亮的黝黑的古铜色健康的肌肤,姜文---给了我们一个有些诡异,有些霸气,有些侠骨柔情的男性形象。颠轿,喇叭唢呐和大鼓,一路扬尘,风尘仆仆的黄土高坡走来了娶亲的队伍,然而,茂密的高粱地里伏击着抢劫者,也许本意只是掠取钱财,可红盖头底下的嫁娘怎能不惹人垂涎万丈?红盖头半路掀下,有饽中国婚俗,琥珀美人,端庄秀丽,晶莹剔透,花苞未放,该是多么令人抓狂,我奶奶---九儿,反正不是虎穴就是狼窝,哪一个又何妨?勇敢的九儿走下了轿子,巩俐的小虎牙露出了妩媚的一笑,黄土高原的女人这般的火辣和妩媚,强人以命相博,财利早置于九霄云外,得意忘形之极,我爷爷---余占熬英雄救美,胜者为王败者寇,但九儿姑娘最终成了酒坊掌柜之妻,清白的女儿之身给了一个50多岁的麻风病人,不得不令人无限惋惜,扼腕悲愤。三天回门,我那该死的祖外公接回我做了嫁娘的“奶奶”,一头小毛驴优哉游哉的走在乡间日暮,高粱地一片繁茂,如血的残阳,一位强人再次掳掠了我年轻的奶奶,奶奶在无比惊恐中嗷嗷叫着,强人却一把夹住奶奶直往高粱地那浓密的地带,脱掉面具,露出一张熟悉的粗狂的雄性的强壮的有着无限男人光彩的面孔—我爷爷,新婚那天的救命恩人--余占熬,高粱地颤动了!一排排成熟的高粱咔嚓咔嚓倒下,开垦出一片平整温馨的荒原,风卷起层层巨浪,高粱杆在风中剧烈的摇曳,没有少儿不宜,没有激情云雨,雄壮的男人极为细腻的铺出一块绵软的草甸子,一身红装的女子酥软的躺在上面,画面没有狂吻,也没有生命原始的交媣,但我们却感悟到此处无声胜有声的骚动和不安,这是生命最本真的释放,是自由和热情的宣泄,荒原写出了男人女人生命原始的渴望和焦灼的进行。高梁地野合,欢翻红浪,一袭红袄,无限遐想,年轻的奶奶手拨动着乌黑的秀发,有些凌乱的秀发是风的撩动抑或激情云雨的一番柔软?走出茂密的高粱地,奶奶骑着她那头瘦弱的小毛驴,一曲粗狂豪放的歌曲在空旷的原野响起,破砂锅的那份粗粝,妹妹你大胆的往前走……这就是,《红高粱》最艺术的表现和表现的最唯美的艺术。
   三天后,李大头毙命,我估计是我爷爷干的。我奶奶名正言顺成了酒坊的掌柜,我奶奶再次遭劫,我爷爷只身“要个说法”---“你睡了九儿了吗?”这就是中国男人的劣根性,这就是中国男人的处女情结,很独到,也很真实。只有这样深彻的剖析,我们才感到是那样令人感动,也发人深省。我爷爷将菜刀架在秃三炮的脖上,直到秃三炮用脑袋保证没有动我奶奶,我爷爷才罢休。假如要是动了呢?是不是一场男子之间的格斗就会上演?你死我亡?血雨腥风?
   鬼子进村了。我爷爷撒的一泡尿,无意之间酿出了十八里红,味道格外醇美,日本鬼子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我奶奶拿出醇香的“十八里红”犒劳老少爷们英勇抗日,如火的高粱地,阡陌延伸,我奶奶青春的躯体变得格外的腴满和丰润,奶奶牵着我年仅九岁的父亲,挑着坛坛罐罐,盛着满满的十八里红,装着煎饼卷大葱,日本鬼子军车上疯狂的机枪打死了我年轻的奶奶。愤怒的我爷爷和大伙抱着火罐、土雷冲向日本军车。军车炸飞了我爷爷,我爹呆了似的与我爷爷站在我奶奶尸体旁,我爹放声唱起了童谣,“娘,娘,上西南,宽宽的大路,长长的宝船……”
   焦灼而灵动,生存困境中的挣扎焦虑和思索,十八里红---红高粱酿美酒,红高粱地里那火热的生活,豪饮的中国男儿,捍卫家园,抵抗侵略,无畏无惧,浴血征战---我们华夏民族的绚烂红。

共 230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红色是中国的正统颜色,这种观念扎根于每一个中国人的惯性思维之中。红色是喜庆的,是庄严的,是中华民族生命传承之中最为庄重的色彩,这一点在莫言的《红高粱》之中体现的尤为突出。“奶奶”出嫁之时的嫁衣颜色,多次引用大片红高粱给人的色彩冲击,《红高粱》之中出现最多的镜头之一,也是以此为背景颜色将电影刻画地极为深刻的地方。作者思路清晰,由对红色的本身说明,言及对于故事的高度概括,语言信手拈来,笔功非凡,是一篇不错的赏析。问好作者,遥祝更多精彩。【责编:浅黛眉妆】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赤道蚂蚁        2014-11-02 08:17:18
  洋洋洒洒的一章“红”!真好!
将记忆流放成为一首歌谣,于水木锦年里,抚平往昔的流水。
2 楼        文友:洛漾熙        2014-11-02 19:33:38
   【江南约稿】同期同题七期《当时只道是寻常》,欢迎参加支持!
   链接地址:http://www.vsread.com/bbs/topic-56-536805.html
3 楼        文友:浅黛眉妆        2014-11-02 22:58:22
  问好云之恋姐姐,有事外出致编发较晚,还请姐姐见谅。根据文章内容配了图,望姐姐喜欢。姐姐不仅散文精彩,而且赏析类也令人连称精彩,小浅还得多向姐姐学习。编按不到之处,还望姐姐多多包涵。秋凉,注意保暖。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