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山水神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灞桥风雪·怀古(散文)

精品 灞桥风雪·怀古(散文)


作者:中天香月 童生,590.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147发表时间:2014-11-02 13:41:54
摘要:灞桥,它始终屹立在灞水涌动的历史洪流之中,注视着灞水滔滔不绝的奔腾向前,抚慰着华夏儿女的爱恨情仇。今天它正焕发着青春的风姿,关注着从它身边走过的每一个华夏儿女,看看有谁从它身边经过时,会掀起历史的风暴,有谁跨过它身躯时能激发出青春的光彩……

灞桥风雪·怀古(散文) 灞桥烟雨多迷茫,谁执柳枝舞离伤;千古离恨灞桥出,万年悲歌灞桥唱。
   ——香月吟
   灞桥,东出西安的关口要道,经历代文人墨客千百年的泼墨渲染:灞桥风雪,年年有别。灞桥也就与别情离恨有关了。如“灞桥折柳”、“灞柳风雪”、“灞桥伤别”等等众多的典故,讲的都是离情别恨的故事。现在,灞桥风雪已成为著名的关中八景之一。所谓灞桥风雪的“雪”,不是指冬天的雪花,而是指柳絮纷飞,如“雪花”飘飞而下的意象,这与“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有异曲同工之美。
   灞桥,这个承载离人眼泪的地方,曾经让李白不堪回首走天涯的柳枝还在吗?曾经让孟浩然骑驴吟梅的诗情画意还在吗?有唐代诗人李益写的《途中寄李二》绝句为证:“杨柳含烟灞岸春,年年攀折为行人。好风若借低枝便,莫遣青丝扫路尘。”有清代朱集义的石刻诗《灞柳风雪》为证:“古桥石路半倾欹,柳色青青近扫眉。浅水平沙深客恨,轻盈飞絮欲题诗。”灞桥风雪,已成为折柳送别充满离情别泪的代名词了。
   柳絮如飞烟,灞桥飘风雪,年年唱伤别。遥想古时,看那灞桥之柳含烟迷蒙,氤氲千里,让眼波游弋在风“雪”之中,千丝万缕的愁绪随“雪花”飘洒,更那堪折枝断肠的杨柳曲扑面袭来:是谁家娘子在为夫君送行?是谁家闺秀在向情郎告别?折柳赠别时,泪洒栏杆上。正是柳絮飞花自在轻扬时,长堤上,回首望,灞桥在飞雪。雾锁重楼烟雨茫,今朝辞别心不舍,他日梦归是何时。情何堪,泪流长,殊途远,仕途茫,惹得风儿唱雨凉。
   千古灞桥伤心地,正是“柳”和“留”的同音,才演绎出折枝送别的情意:柳丝缓慢的摇曳,如同送别之人在招手相留,寓意挽留。李白的《忆秦娥》:“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阕”。李白在灞陵桥上凄怆的演绎着离别的情景,那凄婉的哀怨,那相思的离恨,尽在词中挥之不去。柳永的《少年游》:“参差烟树灞陵桥,风物尽前朝。衰杨古柳,几经攀折,憔悴楚宫腰。夕阳闲淡秋光老,离思满蘅皋。一曲阳关,断肠声尽,独自凭兰桡。”柳永送客在灞桥上,断肠伤别,凭栏思念,哀景相映,离恨更深,尽在痛苦难言中。这些都是在说千古灞桥是个沾满伤心离恨的地方,令人惆怅。
   站在这多愁善感的灞桥之上,翘首向东边望去,哦,那就是闻名千古的骊山,形似奔腾的黑骏马。灞水长流,骊山壮丽,贵妃娘娘那富丽堂皇的华清池温泉就在那边。“环儿,环儿……”是谁在深情的呼唤,低语如泣,哽咽伤怀?那马崽坡前三军将士为什么赌气停止不前?那洁白如雪的三尺白绫怎么就轻易的缠上了爱妃的玉脖?那君王低头挥泪无声的叹息为什么那么无可奈何?遥想当年时,一曲霓裳舞,君王醉翩跹,击鼓伴红妆,君王带笑看;不觉夜长,不知时慢,不明烛光暗。乐声刚一起,歌声就飞扬,水袖才翩翩,盘旋又婉转,倾国的红颜成就了千年不朽的诗篇:“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佛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华清池畔水尚暖,马崽坡前白绫悬。盖世无双的君王啊,怎奈一跨过灞桥才不过区区数日,就与皇妃就从此生死相别?谁的错?谁的过?
   在灞桥上,也有那气贯长虹,杀气震天,举杯壮行的送别镜头。如战国时期,中原大地风起云涌,秦王为建立霸业,称雄中原,力战诸国,巨手一挥,遣大将军王翦东出,讨伐列强。在统一神州之战进入关键时刻,秦帝国三军人马浩浩荡荡直逼潼关。始皇帝亲自将壮行之酒送到灞桥边,为王翦送行,那力拔山河之气慨,展现了一代英雄统一中国的丰功伟绩。
   在灞桥上,更有那壮士挽歌唱别离,让人悲泣千年心不甘的场面。如公元前227年,司马迁笔下的英雄豪杰——燕国人高渐离藏剑于筑,击筑而歌,荆轲赋《易水歌》悲壮一别不回头,受燕太子丹之托,只身入虎穴,刺杀秦始皇,过灞桥入咸阳,悲壮不已。虽壮志未酬,也可歌可泣!
   在灞桥上,还有那蒙羞惨败的耻辱,忍气吞声的恭迎画面。如公元前206年,汉高祖刘邦率军由武关起兵,经蓝水一路攻城略地,势如破竹,把秦帝国一扫而平。当高祖刘邦穿越灞桥而入咸阳时,秦王子婴虽有十万兵马还在函谷关内修身养息,但他还是早早的打点了素车白马降旗,“衔璧迎降于轵道旁”。让威严的灞桥作了历史的见证!
   在灞桥上,惊慌失措而过的也大有人在。那是1900年8月14日,八国联军用洋枪洋炮攻入破了北京城,慈禧太后惊惶失措,弃宫率光绪慌忙出逃避难,危急之时路过陕西的途中,她在一路颠簸中无可奈何的匆匆走过了灞桥,给灞桥烙上了可耻的记印。而此时的清王朝与她一样,也到了风烛残年之际,她在惊恐中过完了可耻的一年零四个月的逃亡生活后,才连连叹气的回到紫禁城。
   在灞桥上,离我们最近的历史风云画卷,是近代史中的西安事变。当时有大无畏爱国人士,为了说服张学良将军团结抗战,为了挡住他从华清池开往西安城的小汽车,为了表达至死不渝的抗战决心,他们平静的躺在灞桥上,躺在这座有着历史重任的灞桥上,宁可让汽车压死在灞桥上,也要张学良将军当众表明抗战的决心。从而发生了震惊中外的兵谏——西安事变。将介石在不得已及为保命的情况下,放弃了“攘外必先安内”的不抵抗政策,联共抗日,联合全国一切武装力量抗日,让日本侵略者尝到了自酿的苦果,得到了应有的下场!
   今天,在灞桥上逗留之际,感觉历史象电影一样,一幕幕的在脑海里不停的翻滚闪现。虽然现在的灞桥已经不是古时候的灞桥了,柳树也没有古时候那么多,但经过历代的反复重建,由木桥、石桥、变成了现在的钢筋混凝土的大桥。灞桥,它始终屹立在灞水涌动的历史洪流之中,注视着灞水滔滔不绝的奔腾向前,抚慰着华夏儿女的爱恨情仇。今天它正焕发着青春的风姿,关注着从它身边走过的每一个华夏儿女,看看有谁从它身边经过时,会掀起历史的风暴,有谁跨过它身躯时能激发出青春的光彩……
   秦时风雨汉时雪,隋代烟波唐代月,灞水浩浩有尽时,杨柳依依总飞雪。

共 238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秦时风雨汉时雪,隋代烟波唐代月,灞水浩浩有尽时,杨柳依依总飞雪。经过历代的反复重建,由木桥、石桥、变成了现在的钢筋混凝土的大桥。灞桥,它始终屹立在灞水涌动的历史洪流之中,注视着灞水滔滔不绝的奔腾向前,抚慰着华夏儿女的爱恨情仇。今天它正焕发着青春的风姿,关注着从它身边走过的每一个华夏儿女,看看有谁从它身边经过时,会掀起历史的风暴,有谁跨过它身躯时能激发出青春的光彩。作者墨画风雪,怀古再思今,令灞桥更添别样风景。古桥石路半倾欹,柳色青青近扫眉。浅水平沙深客恨,轻盈飞絮欲题诗。作者用精炼真淳的妙笔领我们漫步灞桥,但见烟雾迷离,飞絮似雪,衣袂飘飘,离情依依;文章行文清晰,“在灞桥上”如彩线贯珠,令文章浑然一体,作者更如一位优秀的解说员,用文字带我们穿梭灞桥古今,一幕连一幕的伤别、壮举、悲歌与祈盼,独具匠心之妙,灞桥折柳之别,殊途仕路之惶,伤心离恨之叹,李唐君王旷世之念,王翦出关之赞,高渐离壮志未酬之憾,子婴降旗之惨,慈禧逃亡之悲,对西安事变中爱国者之赞,以及对今日灞桥焕发青春光彩之盼,让我们充分领略了灞桥文化自然与人文的丰厚。好文章,通篇柔韧有致,笔触饱满,把那份对灞桥的怀古情思燃情笔端,倾情推荐!【山水神韵】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41103001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春华秋实        2014-11-02 13:53:15
  问候香月,期待更多精彩!山水有你更精彩!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