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江南烟雨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江南】圆一圆我的作家梦(随笔)

  【江南】圆一圆我的作家梦(随笔)


作者:刘学铭 举人,3851.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376发表时间:2014-11-04 13:42:07
摘要:虽然我是学理科的,但我终生不渝地酷爱文学,当个名副其实的作家,一直是我最大的愿望。


   虽然我是学理科的,但我终生不渝地酷爱文学,当个名副其实的作家,一直是我最大的愿望。
   我在大学理科任教期间,尽管在教学和科研中,认真负责,精益求精,多次获得校级、市级、省级、乃至于国家级的奖励,但那只是出于忠于职守的事业心和教书育人的责任感,我的潜在兴趣和理想,还是在于写作。
   上个世纪70年代初,我在下厂走五七道路期间,曾写了一篇题为光辉道路的小说,发表在刚复刊的吉林文艺创刊号上。小说写的是吉林大学校长、我国著名的量子化学家唐敖庆教授,到吉林三大化之一的103厂走五七道路,在与工人师傅三结合,攻克非汞触媒技术难关的故事。
   大概是由于在文艺领域长期受着专制主义的禁锢,广大读者对四人帮极力推崇的一本书和三个样板戏,早已心生厌倦和反感的缘故吧;因此,当人们读到一个初出茅庐的小知识分子美化一个国家顶级的大知识分子的作品时,尽管作品充满极左的帮气和粗俗的稚气,但由于作品突破了第一号主人公必须工农兵英雄人物的窠臼,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可是,好景不长,读者们刚叫了两声好,立即把赞扬声噎了回去。1972年文艺战线反回潮开始了,拙作因为忤逆江青的三突出创作原则,被打成省级重点批判的大毒草。一时间,大字报劈天盖地,批判会接二连三,险些被投入大狱。
   我在文学创作上,刚刚起步就遭到封杀。后来,在亲友们的规劝下,我开始从事与政治关系不大的科普创作,虽然也取得一些成就,但始终没有圆上我的作家梦。
   两年前,一个阳春三月下午,一辆豪华的机场大巴,驶出了南海之滨的一所大学东门。这是我人生最大的事件。
   至此,我彻底地离开了讲坛,结束了几十年的粉笔生涯。当时既有依依惜别之情,又有“羁鸟归林”的解脱之感。
   为避免退休初期的心理失落和精神寂寞,我事前就做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决心把退休后的岁月,变成自由创作、施展文学抱负的快乐时光。
   为此,我首先从学习做起,为写作提高能力充电。从童年时代起,我就酷爱读书、勤奋学习。读书和学习,一直是我生活的主要内容,我这辈子书没读够、学也没学够。退休之前,由于本职工作所累,总没有放开手脚、随心所欲地去读书和学习;现在机会来了,正可以充分利用余暇时间,去博览群书、主动学习。作为理科出身的读书人,我想自学中文和哲学两个系的主要课程,为写作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正如上文所说,我酷文学,写作曾是我终生不渝的业余爱好,是我孜孜以求的学术情趣。退休之前,官身不由己,受本专业工作所限,写作兴趣和才能,一直没有得到充分施展。退休后,我立即抓住大好时机,把写作当作主业,除了适当的学习和玩乐外,写作占据了我三分之二的有效时间。
   两年来,我热心地从事生态文明和低碳人生等课题的研究和创作,写成的学术论文和文学作品达三十余万字,在七、八个文学网站建立了自己的专集,并获得了近二十项征文大奖。
   退休后,我的感觉十分良好。我还在奋斗、还在拼搏;不过,这与职场的奋斗和拼搏,有着本质的不同:一切都从心所愿,一切都顺其自然。这是真正发挥人的潜能和创造力的最佳环境。我决心利用这自由自在的大好时光和无忧无虑的最佳环境奋笔疾书,写出一些不愧时代的好作品,圆一圆我朝思暮想的作家梦。
  

共 131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有句话说:心在,梦就在,梦在,希望就在。不管生活以什么样的姿态出现在我们的面前,只要怀揣着一颗不息的希望之种,相信吧,终有一天会生根发芽,破土而出,直至开花。小小的随笔中足见作者对文学的热爱,大半生的时光中始终不能放弃,也不能忘记。也愿作者在文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早日圆了心中美丽的梦。文字凝炼,有力,不错的随笔,问好,欣赏。---编缉:指间年华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指间年华        2014-11-04 13:43:28
  只要心中有梦,就会有精彩的实现。问好学铭。
指间年华
回复1 楼        文友:刘学铭        2014-11-04 19:55:51
  晚上好!多谢年华友的关照与鼓励!
2 楼        文友:指间年华        2014-11-04 13:43:47
  祝创作愉快,精彩不断。
指间年华
回复2 楼        文友:刘学铭        2014-11-04 19:57:08
  谢谢,让我们互助共勉!
3 楼        文友:落拓书生        2014-11-04 17:35:30
  老先生孜孜不倦的读书及写作精神,令小子钦佩不已。念及自己“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阅读方式,小子也汗颜不已。这篇随笔,文字虽少,却始终紧扣着主题,且语言凝炼,足可看出老先生功力深厚,知识渊博。
落拓书生
回复3 楼        文友:刘学铭        2014-11-04 20:00:55
  书生文友,你客气了!你风华正茂,前途无限,对青年人来说,没有什么不可以。我要诚心实意地向你学习,正可谓“白发学少年!”
4 楼        文友:江南评论部        2014-11-06 00:32:45
  【江南约稿】同期同题七期《当时只道是寻常》,欢迎参加支持!
   链接地址:http://www.vsread.com/bbs/topic-56-536805.html />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