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读郭仞堂先生作品有感

编辑推荐 读郭仞堂先生作品有感


作者:李卢芹 秀才,2710.0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214发表时间:2014-11-08 14:39:22
摘要:他聪明、英俊、执着,为心爱的姑娘可以扮作小商小贩,在那个年代可真够勇敢的。他吃苦耐劳,有责任心,为养家糊口,为人当脚夫,一百多斤重担压在肩上,在石尖上蹦跳。他重情生义,在堂弟仞堂结婚时,省吃减用,自己抽着自采的“山棉花”叶子,却给堂弟送去4盒“白河桥”香烟,虽然总共只有0.44元钱,可在那个年代,又是多么地不易呀!喜日那天,自知穿着露肉的衣服给堂弟丢脸,借来一身皱巴巴的衣服套在身上,跑前忙后,这份情义又是多么地纯朴啊!后来堂弟买车,每次回去,他都带着有病的身子,自觉自愿地在刮着寒风的河边上看车子。想想现在城里的人,心浮气燥,这情这分又是多么地难能可贵哪!

前天,郭仞堂先生拿来几本登有他文章的《检查文学》,我迫不及待地找到他的文章《老妹》读起来。
   文章以倒叙的手法,从回老家探亲,看到妹妹白发苍苍,牙齿脱落弯腰驼背的情景,引发起对往事的回忆,对妹妹勤劳、善良、贤德的一生给以高度评价。
   首先回忆起童年。
   他的母亲共生育六胎,一个哥哥、一个姐姐、一个弟弟、一个妹妹,都早年夭折,只剩下他和一个妹妹,父母视如珍宝,精心呵护。不幸母亲正当中年,又死于灾荒年代,丢下他、妹妹和父亲苦度光阴。
   为了生计,父亲走街串巷赶集刻章子,早出晚归。他和妹妹小小年纪就得洗衣做饭,自己照顾自己。有一次错把拌有老鼠药的玉米面当面扑,差点丢掉性命。
   1963年,在他13岁的那一年,他到镇上上中学,年仅11岁的妹妹被迫休学,承担起洗衣做饭纳鞋缝被等所有的家务重担,个子低擀面够不着案板,只好踩到小板凳上。
   看到这里,使我回忆起我的童年。那时,父亲在家乡的乡政府上班,由于不肯做假证诬陷人,而被打成右派下放回乡务农。我的妈妈在30里外的五里川镇药站上班,两个弟弟跟着妈妈上学,我随父亲上学。父亲回乡务农,我也回到村里上学,往往放学回家,父亲还没收工。我就洗菜、和面、做饭,也是踩着小板凳擀面。现在回忆起来,真是又辛酸又亲切。
   我所幸运的是不久就到五里川跟着妈妈上学了,而郭仞堂先生的妹妹,却是从此失去了上学的机会,一直担任着一家人的家务劳动。结婚后又得伺候偏瘫的公公。值得庆幸的是,在公公去世后,他随丈夫到矿上与丈夫生活在一起,为工人们照看孩子,由于她的勤劳、贤德、善良,后来成为矿上的一名员工。
   后来,郭仞堂先生的老父亲病了,妹妹和他一道衣不解带地照料父亲,直到父亲去世。看看人家,想想自己,我妈妈病重期间,我还忙于生意,不能专心伺候妈妈,真是痛悔莫及。
   再看郭先生回忆伯父郭耀岐的纪念文章《桑木扁担》。
   文章一开头就用“甜蜜蜜的谎言”做小标题,点明了伯父的孝道。
   爷爷是个私塾先生,还要种地养家糊口,伯父为了帮爷爷承担家务,只跟着爷爷上了一年私塾,谎称学不进去辍了学,主动承担起种地拾柴上集赶店等等一切家庭重担。
   他健康活泼乐观向上,古道热肠乐善好施,自家活干完了,就帮助别人干活,得到邻里的交口称赞。
   为了多赚钱贴补家用,伯父请匠人做了一根长长的桑木扁担,农闲时做脚夫。从此,灵宝、西安、商洛、蓝田等的羊肠小道荒郊野岭上,无论刮风下雨,天晴雪雹,无时不有他担着货物那沉甸甸的身影,整整地干了12年的脚夫。
   结婚后,他又被当选为村干部,他积极肯干,工作踏实卖力,一心为公,带领全村人从互助组到合作社,又从合作社到人民公社,再到大炼钢铁、吃食堂饭,他都处处响应党的号召,带头向前。
   他为人正直,从不做假。1958年大搞浮夸风运动,惟有他领导的村子产量上不去,受到上级批评,强行隔离写检查。这时,他多么想重新拿起扁担,当他的脚夫,脱离于混浊之外。
   伯父的孝道更是值得人尊敬。奶奶去世后,爷爷的饮食起居全部由他照料。穿衣吃饭,叠被倒尿壶,无一样不是他亲历亲为,令多少人比之汗颜……
   2004年农历七月三十,伯父病危,郭仞堂先生带爱人回家看望伯父,傍晚,房后对面山上,一道“七彩虹桥”灿烂夺目,十分美丽。晚上,竟做一梦,看到伯父挑着一担行李向天上走去,醒来,伯父竟真的去了。那道彩虹桥其实就是玉皇大帝为伯父建的上天堂的桥。其实,又何尝不是他对伯父的美好祝愿呢?
   八月初一日,伯父去世了,但他留下的那根桑木扁担,记载着他勤劳善良孝顺俭朴的一生,是值得后永远缅怀学习的一生,也是值得所有为人子者学习的一生呀!
   一口气读完郭先生的这两篇文章,顾不得眼酸脑困,忙找到郭先生的另一篇文章《对门大哥》读起来。
   文章对已过世10的堂兄郭督堂生平的回忆,展现在我面前的是一个淳朴善良重情重义的农村汉子形象。
   堂兄郭督堂命苦,3岁离开娘,父亲不正干,跟着爷爷奶奶长大。堂兄上学不多,但为人忠厚,每次放牛归来,总会给小弟弟们捎回山果等好吃好玩的。
   他聪明、英俊、执着,为心爱的姑娘可以扮作小商小贩,在那个年代可真够勇敢的。他吃苦耐劳,有责任心,为养家糊口,为人当脚夫,一百多斤重担压在肩上,在石尖上蹦跳。他重情生义,在堂弟仞堂结婚时,省吃减用,自己抽着自采的“山棉花”叶子,却给堂弟送去4盒“白河桥”香烟,虽然总共只有0.44元钱,可在那个年代,又是多么地不易呀!喜日那天,自知穿着露肉的衣服给堂弟丢脸,借来一身皱巴巴的衣服套在身上,跑前忙后,这份情义又是多么地纯朴啊!后来堂弟买车,每次回去,他都带着有病的身子,自觉自愿地在刮着寒风的河边上看车子。想想现在城里的人,心浮气燥,这情这分又是多么地难能可贵哪!
   总之,从郭仞堂先生的三篇文章,我看到了乡村人对事对物的纯朴厚道,看到了郭氏家族代代孝道的纯朴家风。
   郭仞堂先生自己就是一个大孝子。
   2011年9月27号,郭仞堂先生在家乡卢氏迎宾馆,为其父郭耀丰举行的赠书议式和三周年纪念活动深入人心,曾使多少人感动感慨万分啊。议式结束后我回到家里激动得久久不能入眠,披衣起床连夜写下一篇《我见到的第一个大孝子》才安然入睡。我还从他刊登在三门峡《明珠》杂志上的《母亲的最后晚餐》中领略到他的大孝,真心希望现在的年轻人多读读郭先生的这几篇文章。

共 219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阅读了郭仞堂先发表在《检查文学》上的几篇文章,从这些文章中,作者引述了文章讲述的郭先生的故事,写出了作者阅读后的感受。从这篇文章的介绍中,我们和作者一起品读了郭先生的童年,看到了他兄妹相依为命的情形;另外两篇文章的阅读,作者阅读出了郭先生的孝顺,被郭先生深深地感动了。这篇阅读文章,借助对郭先生孝顺精神的赞颂,倡导着孝道。【编辑:春雨阳光】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4-11-08 20:05:20
  从这篇文章中,我们看到了郭仞堂先生的文章,更看到了先生对孝顺美德和亲情的赞颂,对孝顺美德的竭力呼唤,对亲情的无限珍视。
语文教师
2 楼        文友:李卢芹        2014-11-09 19:00:35
  谢谢百忙中阅读。
李卢芹,女,汉族,1961年8月24日出生。大专门文化,爱好文学,《鸭绿江》函授创作中心第九期学员,曾有作品发表。希望在本网站有发展学习的机会,谢谢 !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