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梧桐文苑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梧桐散文】乡村往事

精品 【梧桐散文】乡村往事


作者:灿若舒锦 举人,3685.5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866发表时间:2014-11-09 19:23:01

一、打架
   打架,在小时候的农村是家常便饭!
   婆媳之间、妯娌之间、兄弟之间、夫妻之间,为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常常恶语相向,甚而大打出手,更有甚者,打群架!
   记忆最深的群架有两次,一次是两家盖房为了院墙,一次是关乎第三者。
   院墙之争的两家作为近邻,以前关系还算融洽,起因好像是新建房子时两家住隔壁,先是一家因对院墙不满,仗着家里兄弟多,人多势众,打了对方,不料对方也是厉害角色,不但不服软,还叫来附近的几家亲戚,于是两家开始了旷日持久的拉锯战,各自手持锄头锨,双方的孩子们也人手一块半截砖,加入混战队伍中。记得那次一连打了好几天,声势之大,以至于附近好几个村庄都知晓,放学从两家门前过,未免提心吊胆,深怕不小心中了两家的埋伏,成了无谓的牺牲品。
   还有一次是在我上小学的时候,那时在外婆家上学。有一天,看村中间人山人海,甚是热闹,后来得知,是村里有个男人和别人家媳妇勾搭上了,不料被自己的媳妇发现,这媳妇可不是省油的灯,直接叫上自己的姐妹,冲进那女人家中,把女人拉到村中间暴打一顿,当然打的时候嘴也没闲着,拣最难听的话尽情地骂,按说已经够解恨了吧?可是这媳妇觉得不够,索性到后院茅房弄了些臭哄哄的大粪,硬生生塞进那女人嘴里,实在是野蛮而疯狂!
   这个女人的婚姻最终是离是散,我不得而知,但她的野蛮和凶狠却永远留在我记忆里,以至于当我回忆这段往事,并不觉得第三者的可憎!桥枉过正,意思大概是这样的吧!
   那时候农村之所以打架频繁,起因主要还在于日子的艰辛与单调,打架在某种程度上成了解压的手段,也成了乡村生活的一道风景,尽管这景致并不美丽,但总算给灰色的岁月抹上点色彩,从而不那么乏味。
   小时候一旦不听话,哥哥总会狠狠地白我一眼,然后凶巴巴地说:“挨打毛”。深层的含意是你不听话,长大后找个老公会天天打你的!
   农村还有句口头禅:“打下的媳妇揉到的面”,意思是新媳妇一进门,先要给下马威,该打就打,要打的她服服帖帖。所以那年月,打媳妇的想象比较普遍,但万事都有例外。
   村西头有家娶了个新媳妇,新婚燕尔,媳妇就下地干活,毫不娇气。她一个人用架子车拉粪,上坡路也不用人帮忙,新媳妇拉了一趟又一趟,全村人交口称赞这媳妇能吃苦。然而就有一天,游手好闲的新郎回了家,找茬要打媳妇,没想到新媳妇不光干活了得,打架也是一把好手,三下五除二,将男人反缚双手,按倒在地,为此男人没少被村人耻笑,新媳妇也由此奠定了自己在家里的权威根基。
   如今,生活条件好了,人也变得文明了,打架的现象作为曾经的历史,也已经基本绝迹乐。
  
   二、吊丧
   小时候,生长在关中农村。
   村里有个老人,瘫痪多年,那时候生计艰难,别说老人有病看不起,而且连病人的温饱都成问题,于是有一天,终于走了!
   老人有个女儿在邻村,得到消息匆匆赶来,离村半里地,就哭上了,我们一帮小孩,跑前跑后,前去观看,别人哭得恓惶,我们却睁大好奇的眼睛去凑热闹。
   老人不止一个女儿,每个女儿几乎都是一路哭进村的,我们小孩子穷极无聊,就开始探讨那个女儿哭的更早一些,比如第一个是半里地外,第二个只有300米,第三个好像是走到村头了才开始哭的……
   村妇们议论说:“这时候就是耍女儿的啊!”言下之意,女儿能哭是本事呢。
   除了女儿,只要有老人去世,村里的妇女也一定会前去吊丧,一般她们结伴而去三三两两,扶着灵柩哭上一场,这种嚎哭时间有限,表心意的成分远远大过悲伤。
   要说世上万事都有门道,就连哭也是一样。
   亲人离世,谁不悲伤?但悲伤如何表达,却大有文章。
   要哭的时间长,越哭越恓惶,就要哭诉着来表达,就如那个半里地就开哭的女儿家,她手里拿着手绢(此为必备,因为哭的时间长,必然会鼻涕眼泪一起下,手绢多是用来擦鼻涕的,餐巾纸湿巾那时还没诞生呢。),边走边哭,嘴里念念有词:“哎呀……我的妈呦……我可怜的妈呦……你年轻轻地就守了寡……你千辛万苦将我们拉扯大……你一天福都没有享就走了啊……你怎么这么早就走了啊……你怎么就不要我了啊……哎呀……我的妈呀……”中间的省略号是哭腔的拉长音,这种拉腔拉调的述说哭法,在哭的过程中也对自己亲人的一生做了简单的回顾和缅怀,所谓越想越伤心,越哭越恓惶,一旦哭起来真的如洪水决堤一样完全撒不住闸,小时候贪玩,有时会前去观看,很多时候,会被他们的哭声打动,不知不觉中滚下泪来。
   村里人常说:“老人去世,哭得声响大不大,主要是看女儿的。”
   父亲去世,我跟姐姐虽然十分伤心,却连哭丧都不会。有亲戚私下说:“你们那不叫哭,叫唤呢。”(叫唤是关中农村形容小孩子哭闹的一种说法。)
   别说,哭诉哭诉,将哭与诉这两个字放在一起确实是有它的道理的,我们不会哭诉,就只能嚎啕,嚎啕没几声,就声音沙哑大脑缺氧头晕眼花,于是只能默默流泪。
   以上的事情,慢说也都是几十年前了,如今人到中年,也参加过不少葬礼,不知不觉间,我们的丧礼也在发生着变化。
   曾经看过一部美国电影,主人公年纪轻轻,因艾滋病毒不幸离世,葬礼之上,亲戚朋友们面带微笑,低声交谈着,大屏幕上,播放着逝者生前的照片和影像……
   有次跟朋友聊起,说到这个现象,他给了我如下解答:“西方人信奉上帝,认为人死后会进天堂,所以葬礼是轻松的。”想起87岁的撒切尔夫人的葬礼之上,葬礼规格堪比女王,胖主教的发言却引发全场笑声朗朗,原谅我的哑巴英语,我其实不知道他在说啥,但朗朗笑声却分明听得见。
   人们说:音乐是没有国界的语言,就在昨天,我发现还有一种跨国界语言,那就是肢体动作,比如他们笑的瞬间,我知道他们一定是开心的。
   据说有些肢体动作各地是有差异的,比如点头摇头,好像就有歧义,还好哭与笑,倒是全球不变的通用语言。地球如今成了一个村庄,我们每天都在努力着与国际接轨,现在想想,还真是好处多多,大有必要呢!假设咱们的哭是悲,他们的笑是伤,岂不就完全乱套了吗?为了减少误会和摩擦,各色事物都有必要早早与国际接轨呢,就连肢体动作也是一样。
   镜头拉回身边,去年到今年,参加的丧礼次数少说也在五次以上。
   有个朋友,父亲走后,留下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的母亲,老人家别说自己不能吃饭,大小便也是不能自理的,老人没有女儿,四个光葫芦儿男。
   弟兄四个轮流值班,将老人照顾的服服帖帖,大便经常都是儿子们用手抠的,儿子说:“刚开始老母亲还不好意思蛮不情愿,我们跟她说,自家儿子这倒有啥呢?”儿媳妇想要帮忙,儿子们还不让呢。
   老人最终走了,儿子们心里都很坦然,在世照顾好,走了也没有遗憾呢!
   有位同事是单位领导,平时天南海北的忙,出差在外?再忙也要每天定时定点给母亲一个电话,周末只要在,也一定会前去陪陪老人家,前阵子老人走了,悲伤自然是难免的,但心底总归是坦然的!这两位老人的丧礼我都前去参加了,平静坦然,没有哭天抢地、没有鼻涕眼泪。
   西方人跟东方人观念不一样,所以丧礼上的表现差异还是很大的,看西方的丧礼,有的跟鸡尾酒会似的,到了东方,则应保持基本的严肃模样。
   有次参加丧礼,主人聊到逝者生前的一些趣事,我追随讲述思维游走,想起逝者曾经的模样,不知不觉竟笑容扑面,事后为此愧疚不已。
   刚在百度搜索了一下,关于“吊丧”的礼仪,摘录如下:“如果你得知亲朋好友去世的消息,理应前往吊丧,吊丧的方式是可以去逝者的灵堂吊唁,也可以去参加追悼会。一般来说,死者家属总是欢迎尽量多的人参加追悼会。
   尤其是交情较好的亲友、师长、长辈、朋友去世,不去吊丧是十分失礼的。吊丧是一件严肃的事情,不论是去灵堂还是去参加追悼会,都应怀着沉痛的心情,带着严肃的表情,认真履行每一项仪式。着装打扮以清淡、素雅为宜;言谈举止以端庄沉静为宜,应与场合的气氛相协调。切忌三五成群、谈笑风生、漫不经心或中途退场。有些人浓装艳抹、披红戴绿也是不应该的。凡此种种,都是对死者的大不敬,对丧家的不礼貌,是吊丧的大忌。”
   农村人喜欢用“哭诉法”说出自己的悲伤,并无不妥;城市里安安静静送逝者离开,也很合适。
   各国各地的风俗不一样,西方用笑声祝福逝者灵魂上天堂,那么我们,是不是想用哭声吓退阎王呢?
   不管怎样,葬礼之上,记得入乡随俗吧!
  
   三、挨打
   小时候在关中农村长大。
   但凡像我这个年纪的农村孩子,很少会没有见过打架,那时候村里时常战火不断,或婆媳或夫妻或邻里或妯娌,其中最为常见的,要数老子教训小子,父母管教孩子。
   村中间有户人家,父亲常常打女儿,时常看到父亲手持棍棒在后面追,孩子飞也似的在前面跑。有个女儿,快要出嫁了,因为彩礼的问题跟父亲意见不一致,父亲照打不误,用棍棒的形式宣示着自己的真理。
   然而,在这样的氛围下,我一路长大,居然从未挨过父亲的打,至于母亲,是打过我的,之所以打我,多半是因为我贪玩没让羊儿吃饱。
   父亲脾气并不好,却不舍得打孩子,记忆中只有一次,父亲意欲打我,因为他的手儿,已经高高举起,然而最终,也只是长叹一声,将手儿又悄然归了位。父亲之所以要打我,是因为我病了,父亲给我买好了药,母亲把糖水端到我面前,而我,却因为怕苦,哼哼唧唧地哭闹着死活不愿吃掉它。
   除过这次,记忆中父亲就再也没有“打”过我。
   然而哥哥们小时候却常给我取各种外号,其中一个就叫“挨打毛”。实际上就当时的情形而言,要说挨打,哥哥们倒是会有的,尤其是二哥,因为调皮捣蛋,挨过父亲好几次打,而我,在家里,却几乎常年都是平安无事着。
   二哥有时做一些事情,被我发现,比如偷偷抽烟什么的,就要背地里给我使劲说好话,不然,我常梗着脖子威胁道:“我给爸爸说呀!”事情的后果他是害怕的,所以常常私下用美言贿赂我,而我,也多半只是嘴上说说,自己也并不想真的去做可耻的告密者,所以,多半事情也就不了了之了。
   然而,意见不合的时候总归是有的,二哥对我最强烈的诅咒,莫过于:“你就甭学好,像你这个样,长大找个女婿,一定会是个挨打毛。”不过奇怪的是,哥哥们跟我也只是动动嘴皮子,也并没有人打过我,其实,兄妹打架,在乡村,实在更是家常便饭。
   哥哥们为什么不打我?我想很大程度上跟父亲的偏爱有关,别看孩子们人小,在这些问题上,其实还是精于算计的,所谓的“惹得起就惹,惹不起就躲”,打小人人都无师自通的懂得;当然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哥哥们大抵觉得我小,跟我打架,赢则胜之不武,输则自讨没趣,所以并没有人愿意招惹我。然而如今二哥聪明的选择了用口舌说话,又聪明的用将来的女婿说事,在他,逞了口舌之快;在我,也无法去到父亲面前告发,这句话,就只能自己慢慢消化,以至于让它在脑海里生了根发了芽,让我好长一段时间,都认为女婿实在是个极其可怕的怪物,因为很明显,他是一种喜欢打人的动物。也因为如此,我并不憧憬快快长大,也并不希望找个女婿把自己嫁掉,能呆在父母身边生活,整天被父亲的大伞遮盖着,连在孩子们面前时常很神气的哥哥,都拿我没辙,多美啊!
   然而年轮总在转,岁月总在往前,回头去看,青涩的少年时光,毕竟已经走得很远。曾经像一把大伞一样保护着我的父亲,已经阴阳两隔多年;曾经在哥哥嘴里如洪水猛兽一样的女婿,已经伴我走了很远。幸运的是,哥哥的恐吓之言并没有实现,我的女婿,也并非我少年时想象的爱打人的一种动物,暴怒的时候,我可以拿他撒气,但他,在我面前却永远保持着“君子”形象,偶尔的口舌之争是有的,至于打架,从来不曾有过。
   不知道是因为自己娇气,还是因为别的,我有一个怪癖,很不愿意让别人对我敲敲打打,因为这个怪习惯,甚至跟好朋友交恶过。
   高中的时候,后面坐了个女孩,女孩性格活泼、多才多艺,每次下课,总会在我后面,很亲昵的捅我一拳,然后找我说话。她的拳头,本意是为示好,然而我人瘦,一拳头过来,时常就真的打疼了我,为此,我很不乐意,甚至不惜为此翻脸,这在她来看,就很有些匪夷所思的无理取闹味道,然而这样不足挂齿的小小事件,发生过好几次后,终究我们还是失去了那种亲密无间的友谊,变得相敬如宾的冷冰冰起来。
   这个事情,她属无意,不能算错,我受不得疼,不愿意别人敲打我,说起来虽有点怪,但也属本能的自我保护,好像亦不能算是罪过。
   小学转学后遇到的那位男同学,我在我的一篇叫做《同桌》的文章里面曾经提到过,之所以让我耿耿于怀这么多年,很大程度而言,也跟自己的怪癖有关,试想,我如果再大度一些、再开朗一些、再皮实一些,他推我几把,戳我几下,又有什么呢?然而,这在我而言,却成了成长中的创伤,并且这创伤还在心里留了疤,竞至于无法忘却,实在是连自己也想不到的事情。
   我知道我有很多缺点,我也知道我绝非完人,那些能成为我朋友的,必定是愿意接纳我缺点的;接受不了我缺点的,我们最终势必会越走越远。

共 5187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乡村纪实文,通过回忆手段描述以往农村儿时记忆。婆媳之间、妯娌之间、兄弟之间、夫妻之间,为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常常恶语相向,甚而大打出手,更有甚者,打群架!在以前乡村是常见的。如今那些欠发达的偏僻山乡好像没什么大改观。大以前,在偏僻乡村人打群架是家常便饭,农村的宗族派系是打架根源。作者引用后,又转入吊丧;介绍村里有个老人,瘫痪多年,那时候生计艰难,别说老人有病看不起,而且连病人的温饱都成问题,于是有一天,终于走了!老人有个女儿在邻村,得到消息匆匆赶来,离村半里地,就哭上了,我们一帮小孩,跑前跑后,前去观看,别人哭得恓惶,我们却睁大好奇的眼睛去凑热闹。老人不止一个女儿,每个女儿几乎都是一路哭进村的,我们小孩子穷极无聊,就开始探讨那个女儿哭的更早一些,比如第一个是半里地外,第二个只有300米,第三个好像是走到村头了才开始哭的……在广阔山乡,各种人生百态在回忆起来,让人荡气回肠!感谢赐稿江山网站,梧桐文苑因有您才精彩,期待精美文章。【编辑:冯耀廷】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41114002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冯耀廷        2014-11-09 19:24:37
  欣赏一部乡村美文,是精神享受!
天有浓云雨自洒. 地有沃土育百花. 人有大志必成器. 心有学识气自华。
回复1 楼        文友:灿若舒锦        2014-11-10 16:04:09
  谢谢冯老师,冯老师辛苦了
2 楼        文友:穷高        2014-11-10 14:39:47
  打架也好,挨条也罢,都是最温馨的记忆……
岁月中走来,感悟沧桑风雨。于是,潜入文字中,寻找人生诗意;
回复2 楼        文友:灿若舒锦        2014-11-10 16:04:48
  谢谢穷高老师来访,希望老师能多给意见和指点
3 楼        文友:晚霞晓文        2014-11-14 08:25:39
  祝贺舒锦喜摘一精,恭喜、恭喜。问好,祝创作愉快!
4 楼        文友:晚霞晓文        2014-11-14 08:27:18
  乡村有乡村的优点,乡村有乡村的长处,乡村也有乡村的一本难念之经。什么婆媳之争、妯娌不合、兄弟别纽、夫妻翻脸等,还有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了,总之,会常常恶语不安。在本文中,作者笔锋一转,几个小例,道了乡村的可爱与可喜之处,演奏出一个质朴而纯美的乡村奏明曲。在流畅自然而又委婉细腻的文字中,凸显作者对生活的热爱态度和追求优雅的人生情怀。语言优美凝练,佳作共赏。
回复4 楼        文友:灿若舒锦        2014-11-14 09:02:50
  晚霞评论的太好了,上茶,呵呵,非常感谢
5 楼        文友:林兴庄        2015-04-20 12:53:26
  读罢不禁又笑又哭,心中百感交集。嗯,这就叫做生活。
牛仔乱天下,谁人不识君
回复5 楼        文友:灿若舒锦        2015-04-20 14:21:44
  为什么呢?难不成你小时候挨过打?呵呵,问好。
6 楼        文友:林兴庄        2015-04-20 15:43:26
  小时候没少被打,感觉你的文章好生动,就是有共鸣。这就是实实在在的农村生活。
牛仔乱天下,谁人不识君
回复6 楼        文友:灿若舒锦        2015-04-20 16:58:48
  是的,这些生活,也曾真实的存在于我的身边,所以写起来,也就很自然。男孩子调皮,挨打的机会更多,呵呵。不过有句话说“打是亲骂是爱”哦,问好。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