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存在的量度

编辑推荐 存在的量度 ——戴明贤《物之物语》品读


作者:玉心 秀才,2515.9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137发表时间:2014-11-20 22:37:55

去年无意中看了几本《读库》,感觉很不错。
   在某处看到过一点介绍,说这本杂志号称“一个人的杂志”,从约稿到编发,都是张立宪一个人在做。“摆事实不讲道理”是《读库》的编辑方针。《读库》强调非学术,非虚构,追求趣味和品味的结合,探究人与事、细节与谈资,不探讨学术问题,不发表文学作品,所选书评影评等文体则强调趣味性,通过真实的表象给读者带来阅读快感和思想深度。此书在编撰时奉行“三有三不”原则:有趣、有料、有种和不惜成本、不计篇幅、不留遗憾。
   就凭这个“趣”字,这本杂志就足以吸引我的眼球了。
   在《读库》1102中,有一篇戴明贤的《物之物语》。物语,就是故事,传说等,著名的《源氏物语》即是一例。戴明贤的物语,可以从字面上来了解,就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特定物品的引起的话头。
   开篇是一句贵州安顺民谚:一养生,百样活。由实体的物件,读出物件背后所蕴含的不同人的不同遭遇,不同人生。
   其一是竹节紫砂杯,由此忆及一对院长夫妇。那是在抗战时期,兽医学校随大量国立学校内迁,被安顺接纳。这个竹节紫砂杯,即是当年兽医学校附属医院张院长夫妇之物。二人当时借住在作者家中,抗战胜利后返乡时,作为临别赠物,留给了作者的父母。不料,此物,竟成为院长夫妇的遗物!因为张院长夫妇归乡心切,一得知抗战胜利的消息,便急于结束逃难生涯,不顾作者父母时局不稳稍安勿躁的劝说,一刻不肯多停留,匆匆踏上归途。时局未定,兵荒马乱,途中遭遇劫匪,惨死。谁能料到,张院长夫妇的归程,竟成了不归之路。张院长夫妇借住作者家中时,作者还是个不谙世事的孩童,他以孩童的敏锐,孩童的好奇打量着周遭的变化。一个家庭和一个家庭的构成、生活习惯各方面都是不一样的,这在孩童的眼里,也是一件好玩儿的事情,值得关注,值得每日里睁大好奇的眼睛去体察。他关注到这一家的老勤务兵的一举一动,关注到这一家的饮食习惯。他者的生活,在一个孩童看来,是多么神秘,多么有趣,充满着不可知的变数。罗素说过,幸福的本源是参差多态。孩童的世界无疑是幸福的,大约就是孩童以一颗单纯的赤子之心,很容易感受到外部世界的参差多态,在在皆是不一样的新奇吧?
   其二为,三枪牌自行车。这辆自行车是舶来品,所以现在的人知道的恐怕不多。那个年代,国内自行车品牌耳熟能详的是凤凰、飞鸽、永久等。由这辆三枪牌自行车,作者想到了许多与此相关的人和事。车是父亲的。时光无情,车依旧,人在否?忆及先父,忆及族叔,忆及中学时代曾与同班好友李必雨利用这辆自行车进行别具一格的“接力客运”奔赴遥远的学校——两人同时出发,一人骑车,一人步行;骑车的人先往前骑百米远,把车停在路右侧,然后步行前进;步行的人行至停车处,骑上车,越过前者一段路,再把车停在路右侧,自己步行前进……如此循环往复,直到到校为止,相当于两人都是一半步行,一半骑车。也不知谁想出来的妙招,机会均等,真有意思!如此共用一辆车,两人可谓交情不浅。不知他们为什么没有采取骑车驮人的办法。也许,这种进口车没有后座?抑或,那地方是山路,不便于驮人?(我们上高中时离家远,经常与好朋友结伴而行,一个驮一个。不过,我们那里是平原地带,一路平坦无阻。)在此还要庆幸那时候人心古朴,行人也少,要搁现在,车没准儿刚放路边,一眨眼就不见了,还能等到后来者骑?!别说不锁了,就是锁上,也照样丢。(我有一年冬天,下大雪,推着自行车出去送孩子上学,当时在一个工厂的单身宿舍学画画,一出门见雪地太滑,就拐回去把车放在单身宿舍的门洞里,那里面放了不少自行车,是中午时分,门洞里人来人往,我把车锁好,就出去送孩子了。学校不远,十分八分就到了,来回也就二十分钟左右。可就是这二十分钟左右,回来就不见了我的自行车!可能当时放时,让居心不良者瞄上了,我一离开,那人就动了黑手。)话扯远了,再回到作者笔下那辆三枪牌自行车。由这辆车还引出著名相声艺术家欧少久先生,这源于作者有一次到一个修自行车的摊子前为车轮添气。欧少久先生自从1957被打成右派,就退出历史舞台,告别了艺术生涯,干起了街边修补自行车的营生。话说欧少久先生看到我的“坐骑”,眼睛顿时一亮,随口赞道:“呵!三枪牌!”从这里也可以看到当时这个牌子是多么不容易见到。随即,欧少久先生说出他的自行车也是三枪牌。
   其三为,太平洋石子儿。由一把普普通通的石头子儿想起身在美国的老同学谢虎生及其家翁根梅先生。这些石头子儿,是谢虎生知我爱石,回美国后,特地去海边捡了许多,不远万里,辗转托人捎回故国。依玩石者的行家目光看来,这些石头子儿当然是没有什么收藏价值的。可是,作者说了,石子儿虽一般般,老友之心可鉴。“冲着太平洋这个牌号,亲手捡拾这份心意,几万里这段路程,飞越大洋这份劳动,也就足以抵偿一切”。换句话说,这些石子儿包含的情谊,是无价的,千金莫赎!
   其四为,《聊斋志异》和《扫盲课本》。由此忆及两个乌蒙山民。还是在文革期间,作者参加“毛泽东思想学习班”时,一次开小差,到何老师家品尝了三分钟即炒好的家炒板栗后,又应一位民办教师之请,到对方家中受理一件事务。途中经过旷野中一件孤零零的茅屋,门虚掩,无人。原本是很常见的乌蒙草舍,却干净得不可思议,让人觉得不平常。尤其令作者讶异的是,白夏布帐子内的床头枕畔,有一小摞书——《聊斋志异》,民国石印小本,油光纸。这不能不让人想入非非。这孤零零的草舍,这干净得不寻常的室内环境,这白夏布帐子,这《聊斋志异》,处处显示出主人的不同俗流。也许是世外高人?也许是狐仙?到达目的地——那位民办教师家,看到的是那位已退休多年的民办教师非常瘦削,卧病在床,属肺癌晚期。那位教师说,之所以请他们来,是1958年“大跃进”时,领来几十册《农村扫盲课本》,一直也没机会送还,这就成了他的心病。现在自己已经朝不保夕,便托人带信请谢主任过来,趁自己还活着,把这件事交代清楚,办利索。谢老师说,时过境迁,这课本早已成为废纸,当事人也早已星散,不必当回事儿了。但那位教师固执地摇摇头,再三说,这是我打了领条的。这两位山民,就这样进入了作者的记忆深处。无论打捞起来,还是一股浓郁的真气。一个未曾谋面,只见其室,诗意地栖居于旷野之间,与天地同参。人群之外,一间陋室,其洁净无比,让人想到不与浊世同流合污的雅趣与超脱;一部《聊斋志异》,让他享受孤独的同时享受丰富的精神生活。一个偶然觌面,在生命垂危之际,信守一份承诺,念念不忘归还不属于自己的物品,让他居住的那栋吱呀作响的破旧木楼,凭添了几分崇高。在那个人妖不分,是非颠倒的年代,这两位乌蒙山民,正是混乱黑暗中的一线美好,一星光亮,正是失路之人走出迷境的一个罗盘,正是失意之人活下去的一抹生机……
   其四,穆瑙杯垫。忆及奥地利的施蒂克女士,从而引出对不同种族不同文化碰撞后所产生的认同感的意外惊喜。隔膜必然是有的,但由于那一层隔膜,也就生出一种新鲜感。你有你的世界,你有你的语言,你有你的风俗习惯,我不必相同,但我可以欣赏你的那种不一样带来的美。君子和而不同,不必强求一律。但,种种不同之下,同为人,必定有许多感觉是相通的。
   其五,师生扫墓合影。忆及安顺立达中学私立三一小学校长——安顺第一位女教育家胡坚先生。作者从自己发蒙读书、三一小学、清华中学,一路述来,像把过去的路又重新走了一遍一样。三一小学的命名、创办,作者与胡坚先生的交往、胡校长被情势所迫不得已开除自己侄甥辈亲属的旧事、在例行的散学仪式上,飞机几次三番掠过头顶的场景中胡校长自始至终的镇静气度等等,如在目前,栩栩如生。
   其六,轮圈校钟。忆及在清华中学读书时,负责打钟的老赵、开水房的老潘、有点焦大意味的校工罗大爷等。一些底层人,几段有趣事,多年之后回味,也是一种饶有情趣的美。
   其七,写剧生涯。忆及老师何志尧先生,因痴迷戏剧,斥资公演《风雪夜归人》,最后竟然酿成如剧中主人公一样的人生悲剧。也许,是一“剧”成谶?
   其八,蔡司照相机。这是作者父亲的遗物,由此忆及父亲的一生。父亲15岁随其叔父去遵义学做生意,先在遵义盐店学徒,又到安顺恒丰裕商号当店员。总经理帅灿章慧眼识英,委以重任,父亲从此挑上商号大梁。此后,总经理与父亲联手,另建泰丰字号,并联袂远赴上海、广州、香港考察,视野大开,理念更新,将泰丰建为股份公司体制,成就了一个成功的近现代型企业。父亲的高度,作为儿子,知之甚少。父亲当年在商界的叱咤风云,腾挪运转,作者都不曾亲见。作者所记得的,只是父亲在家中的形象。父亲每天早上两件事:一,同工人一起为花树浇水施肥;二、临帖。作者的记忆中还保留有父亲带家人去东门给外婆上坟的情景,游南郊华严洞的情景,出城进庙的情景等等,这一切,都是父亲低姿态的家常生活,相信作者回忆起来,是倍感亲切的。至于蔡司照相机,能够说明的是一本大相册,那里面保存着父亲的大量摄影作品。一帧帧照片,都是曾经的存在……
   其九,半两粮票。据说,全国唯独上海粮票有半两的面额,物以稀为贵,因此,作者特地保存下来一张。有关粮票的记忆,自然是那个不堪回首的艰难时期。从上个世纪中叶打摸滚爬过来的人,想必不会忘记那吃不饱穿不暖的可怕时期,尤其是身在农村的人们体会更深。文中提到一个遵义小伙小刘,活泼开朗,在省剧团工作。1959年回乡探亲,回城后竟然完全崩溃,被送往精神病院。原来,小刘回乡后,才知道大饥馑活活饿死不计其数的人,他的亲友也饿死许多。每天宣传的形势一片大好与悲惨现实的落差让人无法接受。虚假与真实往往是两个极端。小刘大骇,回单位后,又不敢有丝毫表露,生怕言语不慎招来灾祸,无处宣泄压抑与愤懑,到处是谎言的世界,是受蒙蔽的人们,小刘最后终于疯掉。那个时代的本质是疯狂的,你若目击了真实而不疯掉,那只有死去。作者分析了大食堂、农村交皇粮、交余粮、八号病(营养不足引起的浮肿)、人民公社、大炼钢、三年困难时期等等社会现象的来龙去脉,因为作者亲身经历过,言之有据,让人格外信服。
   其十,冬衣夏裳。由几件衣物,想及三位妹妹的人生。
   其十一,乌蒙灶。由黔西北乌蒙山民在改革开放之前家家必备的煤灶,想及自己在百纳中学度过的文革头七年的生活,以及当地一位李寡妇和她的两位女儿的故事。
   其十二,一份遗嘱。写的是一位老太太很具传奇色彩的一生,以及作者与她之间为数不多的几次会面。
   十二样物什,牵出若干个旧人,若干段旧事。一个个,一桩桩,念起,遥远而亲切。那是融入骨子里的岁月,那是融入血液里的深情。物什背后的人与事,均与作者有着千丝万缕的割不断的关联。斗转星移,时过境迁,有物是人非之慨。可堪琢磨的是,这些旧物,不光记录了尘封在记忆中的人事变换,也忠实地记载着时代的播迁。透过物件看人生,真应了起首那句民谚:一样生,百样活。存在,有多种形态,林林总总,各不相同。一个物件即是一种存在,即是一段历史的见证。

共 440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从这篇文章中,我们能清楚地了解《读库》这本杂志的情况和特点,特别是内容选材上的特点。然后,文章重点解读了其中的《物之物语》,内容的引述,主题的剖析归纳,不仅让我们品味了一篇文章,更进一步品味了这本杂志;同时,和作者一起感悟了人生。【编辑:春雨阳光】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4-11-21 22:36:05
  这样的杂志,这样的文章,二者的结合,构成了一种感人的力量。
语文教师
2 楼        文友:玉心        2014-11-22 10:49:22
  编文辛苦!谢!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