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作品赏析 >> 去留肝胆两昆仑

精品 去留肝胆两昆仑 ——先烈临终诗敬读


作者:郭永涤 进士,6115.0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486发表时间:2014-11-21 15:21:38
摘要:巍巍华夏,济济英烈。三千年历史文明孕育出英雄先烈、廉者贤人无数,鞭策继往,启迪后来;赤县禹城虽九死而犹未隳,全仰仗于斯,得力于斯。神州先朝烈士贤良生如雷电,死重泰山,鼎鼎诸公英贤末路往往遗墨人间,流芳百世,其伟者气度、志节、胸襟,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弥足历代炎黄子孙景仰!

巍巍华夏,济济英烈。三千年历史文明孕育出英雄先烈、廉者贤人无数,鞭策继往,启迪后来;赤县禹城虽九死而犹未隳,全仰仗于斯,得力于斯。神州先朝烈士贤良生如雷电,死重泰山,鼎鼎诸公英贤末路往往遗墨人间,流芳百世,其伟者气度、志节、胸襟,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弥足历代炎黄子孙景仰!
   谨此,敬请捧读先烈临终诗 ——
   项羽临终诗:“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奈若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羽(公元前232-前202),名籍,字羽,秦末下相今江苏宿迁人,中国古代著名军事思想家,与孙武、韩信等人齐名的顶级名将之一。公元前209年从叔父项梁在吴中今江苏苏州起义,项梁阵亡后他率军渡河救赵王歇,巨鹿之战摧毁章邯的秦军主力。秦亡后称西楚霸王,实行分封制,封灭秦功臣及六国贵族为王。后与刘邦争夺天下,进行了四年的楚汉战争,公元前202年兵败垓下(今安徽灵壁南),突围至乌江边自刎。《史记?项羽本纪》载项羽兵败垓下时,“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但未见下文虞姬所和之诗。方子严《蕉窗随录》记有虞美人和诗,云:“汉兵已略地/四面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一代英豪西楚霸王挥泪别姬死难故事撼人心旌!
   陆游临终诗:“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绍兴二十三年(1153)赴临安应试进士,取为第一。陆游一生坚持抗金,中年入蜀,在主战将领四川宣抚使王炎幕中襄理军务,一身戎装,铁马秋风,驰骋在当时国防前线南郑(今汉中)一带。豪雄飞纵的军旅生活丰富了他的生活,使诗人的胸怀、眼界为之大开。不久,宋朝廷将王炎召回,随即罢免,陆游也改任成都府安抚司参议官,诗人抗战复国的壮志再也得不到伸展的机会。他“报国欲死无战场”,只好将自己的满腔报国激情泼洒在文学创作中,其大量诗词创作始终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气吞残虏”。诗人即使在临终前还是念念不忘恢复中原,热切地盼望着祖国的统一,可见作者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着、深沉、刚烈!
   邓得遇临终诗:“宋室忠臣/邓氏孝子/不忍偷生/宁甘溺死/鼓咸故居/乃吾潭府/屈公子平/乃吾伴侣/优哉悠哉/吾得其所。”邓得遇(?—1276),号达夫,淳祐十年(1250)进士,调任宁远主薄,官至广西提点刑,代理广西经略事务,兼任静江知府。德祐元年(1275)长沙遭元兵侵犯,静江被元军攻破。危难之际,邓得遇身穿朝服,面朝南方,向皇帝告别,临终前在条幅上慨然书写如上绝命诗,成,遂投南流江自尽。诗作自述忠孝两全,不愿苟且偷生,决心以死明志,甘愿殉国而与先朝烈士贤人为伍,优哉悠哉,其乐融融,死得其所,不失“之子于归”。
   文天祥临终诗:“昔年单舸走维扬/万死逃生辅宋皇/天地不容兴社稷/邦家无主失忠良/神归嵩岳风雷变/气哇烟云草树荒/南望九原何处是/尘沙黯澹路茫茫。 衣冠七载混毡裘/憔悴形容似楚囚/龙驭两宫崖岭月/貔貅万灶海门秋/天荒地老英雄丧/国破家亡事业休/惟有一腔忠烈气/碧空常共暮云愁。”文天祥(1236-1283),号文山,江西吉安人。宋理宗宝佑四年进士第一,官至右丞相兼枢密使,后兵败被俘。次年被押送元大都(今北京),囚禁四年,经历种种严酷考验,始终不屈,面对元世祖忽必烈劝降,并许诺授予丞相官职,烈士对曰:“一死之外,无可为者。”1283年1月9日,文天祥在大都柴市(今北京交道口南大街)被杀害,终年48岁。史载,时至刑场送行者达上万人。文天祥在刑场辨明方向,面南祭拜,礼毕,索笔写下了如上绝笔诗。诗人遇难之后,人们在他的衣带中发现其绝笔遗言,史称《衣带赞》云:“吾位居将相,不能救社稷,正天下,军败国辱,为囚虏,其当死久矣。顷被执以来,欲引决而无间,今天与之机,谨南向百拜以死。其赞曰: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 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宋丞相文天祥绝笔。”。烈士赞文及其刑场题诗既是诗人秉承的道德准则的宣示,也是对自己一生的总结,更是留给世人的巍巍丰碑。
   方孝孺临终诗:“天降乱离兮/孰知其由/奸臣得计兮/谋国用犹/忠臣发愤兮/血泪交流/如此殉君兮/抑有何求/呜呼哀哉/庶不我尤!”方孝孺(1357-1402),字希直,号逊志,宁海缑城人。因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南明安宗追谥“文正”,有“百鸟中之孤凤”之誉。明朝建文年间重臣,后因参与组织削藩、反对并拒绝与朱棣合作,不屈而亡,被害前,曾咏如上临终诗一首。“呜呼哀哉,庶不我尤”,在诗人看来,“忠臣发愤”,尽心尽力地辅佐皇室,竟落得个如此下场,“孰知其由”?于是便把原因归结于谁也搞不清楚的“天降离乱”,以示自己死得冤枉。烈士死难,其冤屈、其惨烈、其血腥,无言尽述。
   吴钟峦临终诗(仅存两句):“只因同志催程急/故遣临行火浣衣。”吴钟峦(1577一1651),字峦稚,号霞舟,明崇祯七年进士,武进人。钟峦受业于顾宪成,与高攀龙、薛敷教等皆为深交,反对当时经世致用的学问,认为:“不明于生死,必不能忠孝。不能忠孝,虽有经济之才,何益哉。”著作甚丰,有《霞舟随笔》、《十愿斋全集》。明顺治八年(1651)九月初二“辛卯之难”,清都统金砺和提督陈锦田雄率三路大军攻舟山,入定海城,屠尽城中一万八千余人。武将刘世勋与清军巷战而死,一干文臣亦以死殉国,礼部尚书吴钟峦“乃集薪于文庙偏庑,抱孔子牌位,端坐举火,自焚而死。”烈士临死前赋诗把自焚说成是“火浣衣”,可见其视死如归的决绝态度和大无畏精神。
   袁崇焕临终诗:“一生事业总成空/半世功名在梦中/死后不愁无勇将/忠魂依旧守辽东。”袁崇焕(1584-1630),字元素,号自如,广东东莞人,明朝末年的著名军事家、政治家暨文学家,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抗清名将。袁崇焕于万历四十七年(1619)中进士,后进兵部,守卫山海关及辽东,先后取得宁远大捷、宁锦大捷等胜利。己巳之变,明思宗中清太宗皇太极(1592—1643)反间计,以为袁崇焕谋反,即下诏狱,诛杀袁崇焕。崇祯三年八月磔刑处死于西市,弃尸于市。烈士临行前留下如上绝命诗,诗作回顾大半生事业无成,戎马生涯功名利禄恍若梦中,而今虽蒙奇冤,然精忠报国赤子之心未泯,死后依旧为大明王朝守卫疆土,做鬼亦英雄!
   谭嗣同临终诗:“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该诗为烈士就义前题于狱中壁上。谭嗣同(1865-1898),字复生,号壮飞,湖南长沙浏阳人。中国近代资产阶级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戊戌六君子”之一。戊戌变法失败,诗人拒绝了别人请他逃走的劝告,决心一死,愿以身殉法来唤醒和警策国人。面对危局,有些人一如汉桓帝时人张俭“望门投止”地匆忙避难出走,或如东汉奇童杜根“忍死须臾”地自愿留下,先烈选择的是慷慨赴死,年仅三十三岁。诗人笑傲苍天,凛然刑场,那如莽莽昆仑一样的浩然肝胆之气,贯冲斗牛,堪称壮哉!
   白雅雨临终诗:“慷慨赴死易/从容就义难/革命当流血/成功总在天/身同草木朽/魂随日月旋/耿耿此心志/仰望白云间/悠悠我心忧/苍天不见怜/希望后起者/同志气相连/此身虽死了/主义永流传。”白雅雨 (1867—1912),名毓昆,字雅雨,号铣玉,江苏南通人,李大钊在北洋法政学堂的老师。1904年随蔡元培加入光复会,后入同盟会。武昌起义后,白在北方策应发起滦州起义,成立北方革命军军政府,任北方革命军参谋长。起义军在向天津进攻途中,遭清军阻击,诗人在古冶被捕,于就义前写下的这首《绝命诗》。诗作体现出作者视死如归大无畏精神和强烈的忧国忧民意识及寄革命未来之厚望。
   秋瑾的临终诗《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闲来海外觅知音/金瓯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嗟险阻,叹飘零/关山万里作雄行/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秋瑾(1875-1907),近代民主革命志士,原名秋闺瑾,别号竞雄,又号“鉴湖女侠”,浙江山阴今绍兴人。先后参加过三合会、光复会、同盟会等革命组织。1907年,她与徐锡麟等组织光复军,拟举行起义,事泄被捕。同年7月15日黎明,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时年三十二岁。诗人刑前索笔写下“秋风秋雨愁煞人”七字并如上绝命诗。另传她留在狱墙上的绝命诗:“莽莽神州慨胯沉/救时无计愧偷生/搏沙有愿兴亡禁/博浪无稚击暴秦/国破方知人种贱/义高不碍客囊贫/经营恨未酬同志/把剑悲歌涕泪横。”秋瑾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伟大巾帼英雄,其忧民忧国之心、正直正义之气、义无反顾的大无畏的女侠精神和男儿情怀,值得后来人永久缅怀、讴歌、景仰。
   瞿秋白临终诗:“1935年6月17日晚,梦行山径中,夕阳明灭,寒流幽咽,如置仙境。翌日读唐人诗,忽见‘夕阳明灭乱山中’句,因集句得《偶成》一首:‘夕阳明灭乱山中,落叶寒泉听不穷。已忍伶俜十年事,心持半偈万缘空。’方欲提笔录出,而毕命之令已下,甚可念也。秋白曾有句‘眼底云烟过尽时,正我逍遥处’。此非词谳,乃狱中言志耳。秋白绝笔。”瞿秋白(1899-1935),原名双,号熊伯,江苏常州人,散文作家,文学评论家。曾两度担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著有《俄乡纪程》、《赤都心史》等。 1935年2月在福建长汀县被国民党军逮捕,6月18日慷慨就义,时年36岁。临刑前,他神色不变,坦然走向刑场,沿途用俄语唱《国际歌》和《红军歌》。到刑场后盘足而坐,回头微笑着对刽子手称:“此地甚好”,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共产主义万岁”等口号,饮弹洒血,从容就义。时年36岁。刑前成如上绝笔诗。敌人可以消灭一个革命者的肉体,但是诚如鲁迅先生所言:“瞿秋白的革命精神和为党为人民的崇高品格是杀不掉的,是永生的!”
   —— 有史以来,历代民族英雄、革命先烈永垂不朽!

共 404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人生之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作者从三千中华文明中,摘列了几个典型的神州“生如雷电,死重泰山”先朝烈士贤良,把他们之所以会“遗墨人间,流芳百世”的“气度、志节、胸襟”,展示于世人面前,同时也是在教育人们要缅怀他们的英雄遗志,把为国为民的精神传承下来,在当今的社会建设和社会和谐发展发扬光大。极具教育意义的文字,语言纯朴,情节递进,值得品味。推荐读者欣赏品鉴。【编辑:桐疏枝寒】【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4112510】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桐疏枝寒        2014-11-21 15:23:09
  欣赏朋友极具教育意义的文字,问候,愉快。欢迎继续赐稿江山文学作品赏析栏目。
2 楼        文友:西郊        2014-11-21 20:28:57
  再次欣赏!学习了!问好永涤!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