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新雀之巢 >> 短篇 >> 作品赏析 >> 【雀巢赏析】斫泥难觅运风斤

编辑推荐 【雀巢赏析】斫泥难觅运风斤 ——郭沫若悼鲁迅先生联欣赏


作者:郭永涤 进士,6115.0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299发表时间:2014-11-26 11:10:08
摘要:鲁迅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旗手、先驱,领导了一代文学的运作与繁衍;郭沫若则以其新诗《女神》及其古文字、历史学研究并话剧创作等辉煌成就奠定了自己文学大师的地位。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此生活在同一时代的两位巨子却由于各自的生旅奔波及种种原因竟从未见过面,而且,为着文学革命的某些具体观点的歧义还进行过激烈的争论。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逝世,郭沫若感到非常悲痛,写下了诸多哀挽追思先生的联语文字,抒发了对鲁迅的无限缅念之情。

如所周知,鲁迅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旗手、先驱,领导了一代文学的运作与繁衍;郭沫若则以其新诗《女神》及其古文字、历史学研究并话剧创作等辉煌成就奠定了自己文学大师的地位。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此生活在同一时代的两位巨子却由于各自的生旅奔波及种种原因竟从未见过面,而且,为着文学革命的某些具体观点的歧义还进行过激烈的争论。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逝世,郭沫若感到非常悲痛,写下了诸多哀挽追思先生的联语文字,抒发了对鲁迅的无限缅念之情。
   先生逝世当晚,郭沫若当时羁身日本,顷悉噩耗,诗人悲痛万分,赓即撰写一联:
   方悬四月,叠坠双星,东亚西欧同殒泪;
   钦诵二心,憾于一面,南天北地遍招魂。
   联中“方悬四月”是指1936年6月18日高尔基去世距鲁迅只有四个月;“二心”以先生杂文《二心集》借代鲁迅著作。联语深表作者对先生不幸逝世无限痛惜之情。
   1937年10月18日郭沫若在出席上海进步文艺界举行的鲁迅逝世周年纪念会上即席题联:
   鲁迅之前,无一鲁迅;鲁迅之后,无数鲁迅。 横披:大哉鲁迅!
   联语抒写对鲁迅先生高度赞赏之情,同时对当代文学寄以深切厚望。
   先生逝世四周年,郭老又作:
   鲁迅是奔流,是瀑布,是急湍,但将来总有鲁迅的海;
   鲁迅是霜雪,是冰雹,是恒寒,但将来总有鲁迅的春。
   上联以“奔流”、“瀑布”、“急湍”、“海”着力描绘逝者激进民主革命者形象,上联以“霜雪”、“冰雹”、“恒寒”、“ 春”,含蓄表现先生于黑暗旧中国恶劣肃杀社会环境中对敌斗争的艰苦,也是鲁迅战斗精神与人格的写照,同时坚信鲁迅的事业后继有人。
   数年后,郭老对鲁迅先生的深切怀念之心情有增无减,请见诗人的《题鲁迅浮雕像》一联:
   返国空余挂墓剑;斫泥难觅运风斤。
   此为1942年10月作者应杨亚宁之请为鲁迅石膏浮雕像而作。联后附言:“余与鲁迅未谋面而时受其斥责,虽当时受之每有难忍之处,但今则求之而不可得矣。”三十年代前后,由于不了解鲁迅对革命的态度,思想上受教条、宗派主义的影响较深,创造社元老郭沫若曾数度攻击鲁迅,最突出的一次是1928年8月他用“杜荃”的笔名在《创造月刊》上发表了《文艺战线上的封建余孽》,鲁迅不得已写了《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见《二心集》)予以驳斥,郭“受其斥责”当指此事。郭老虽未与鲁迅见面,但他能坚持真理、修正自己的错误。鲁迅逝世后,觉其言不啻药石,特别是他从鲁迅的革命言行中,重新认识了鲁迅,增添了对鲁迅敬仰之情。
   全联14字,通过两个典故的贴切运用,内蕴丰赡,简洁而准确的表现了郭老的追悔与痛惜,情真意切,哀婉动人。上联说,十年流亡归国,本想就从前的谬妄向他当面表示歉忱,如今已落了空。“返国”,作者于1928年2月下旬接受党的指示流亡日本,1937年7月27日秘密回国。“空余”,作者归国时,鲁迅已逝世。“挂墓剑”,《史记·吴太伯世家》载,春秋时吴公子季札出使,路过徐国,徐国君主看中季札宝剑,想要又不肯开口,季札看出他的心意,决定送给他,但因出使的需要暂时没给,等到出使回来,徐君已死,于是把宝剑挂在墓旁树上,信守自己的初心。后人遂以“挂剑”表示对亡友的吊唁、追怀及信义。
   下联说,他不在世,自己身上有了缺点就很难找到像他那样严明的诤友了。“斫泥”,除去污泥、缺点。宋杨万里《和仲良春晚即事》诗:“我语真雕朽,君诗妙斫泥。”“运风斤”,《庄子·徐无鬼》载,有个郢地人鼻上沾了一滴泥点,薄如蝇翼,请匠石替他削掉,匠石挥动斧头,呼呼作响,随手劈下,削去泥点,那泥点削尽而鼻子未受一点损伤,后世就用“斫泥”、“斫鼻”、“运斤成风”来比喻技艺娴熟具有高超技能的人,或指大手笔。这里诗人用《庄子·徐无鬼》的故事来表达渴望得到鲁迅先生的批评和帮助,但现在一切都为时已晚,深感痛惜,寄寓着对鲁迅先生的无限景仰、崇敬和热爱。联语是流水对,上下句意思连贯,所用典故,十分贴切,充分表现了作者勇于解剖自己,坚持真理的高尚风格。
  
   附先生故旧时人挽鲁迅联
   蔡元培:著述最谨严,非徒中国小说史;遗言尤沉痛,莫作空头文学家。
   孙伏园:踏《莽原》,刈《野草》,《热风》《奔流》,一生《呐喊》;痛《毁灭》,叹《而已》,《十月》《噩耗》,万众《彷徨》。”
   斯诺:译著尚未成书,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右,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佐藤村夫:有名作,有群众,有青年,先生未死;不做官,不爱钱,不变节,是我导师。
   徐懋庸:敌乎?友乎?唯余自问;知我?罪我?公已无言。
   沈钧儒:这世界如何得了,请大家要遵从你说的话语,彻底去干;纵身躯有时安息,愿先生永留在我们的心头,片瞬勿离。
   曹聚仁:文苑苦萧条,一卒彷徨独荷戟; 高丘今寂寞,芳荃零落痛余香。
   王造时:死者赶快收殓,埋掉拉倒; 生的主张宽容,那才糊涂。
   孔祥熙:一代高文树新帜; 千秋孤痛托遗言。
   唐弢:痛不哭,苦不哭,屈辱不哭,今年成何年,四个月前流过两行泪痕,又谁料这番重为先生湿;言可传,行可传,牙眼可传,斯老真大老,三十年来打出一条血路,待吩咐此责端赖后世肩。
  
  

共 212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读过书的人,对鲁迅和郭沫若两位文学具巨都不陌生,仅在学中课本里就有不少于他们的论著。两位先生都是我仰慕的文学大师,其文均读过。但两位先生的交集,却很少耳闻,今从作者文中窥见一二,确也长了知识。作者从祭文挽联入手,表达了两位大师之间的惺惺相惜,也道出了大师固有的胸怀。推荐阅读。编辑:清格勒。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邵魁先生        2014-11-26 17:24:24
  鲁迅——民族之魂!
2 楼        文友:闲妹        2014-11-26 21:12:22
  鲁迅和郭末若两使文学具巨人都不陌生,作者从祭文挽联入手,表达了两位大师之间的惺惺相惜,与博大胸怀,美文欣赏了。
欢迎来到室雅兰香社团,共筑辉煌。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