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文缘春天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文缘】灵岩寺游记(散文)

精品 【文缘】灵岩寺游记(散文)


作者:齐牛 探花,13006.9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144发表时间:2014-11-28 13:48:08
摘要:看完了大佛,出得洞外,站在红门前面的平台上,居高临下,峡谷风光一览无余,顿觉神清气爽,宠辱皆忘。俯瞰山下绿树丛中的古建筑群,挺拔雄伟的辟支塔,参天的古木,仿佛耳畔还响着袅袅的梵音,这一切都被轻纱一般的淡雾朦胧着,真让人怀疑这灵岩寺究竟是凡间还是仙境。

【文缘】灵岩寺游记(散文) 灵岩寺位于泰山之后,济南之南,方山前怀。它始建于东晋,兴于北魏,盛于唐宋,距今1600多年了。历史上的灵岩寺与浙江天台的国清寺、江苏南京的栖霞寺、湖北江陵的玉泉寺,并称为我国“四大名刹”,且居四刹之首。我早年曾经到此一游,虽然是走马观花,但印象里的灵岩寺就像一部深奥的天书,一般人难以读懂。
   2014年深秋的一天,我跟随驴友又一次来到了灵岩寺。
   寺门前东面的崖壁上镶嵌有八块乾隆残碑,这是上次来没曾注意过的。我近前仰面细看,由于古碑年代久远,字迹已经模糊不清,且景区为了保护文物故意将它们镶嵌得离地面较高,欲要看下内容甚为不便。据崖壁下面的介绍牌得知,古碑内容为乾隆歌颂灵岩寺风光及人文景观的诗篇。我想,如果景区能将这些古碑嵌得低一些,再加个玻璃罩进行保护,这样既方便了游人欣赏乾隆诗篇,又保护了文物,一举两便,岂不更好?
   金刚殿是灵岩寺的山门,过后是一座玲珑的小桥,不过桥下没有流水,好像缺点什么似的。眼下正是深秋初冬时节,我国北方雨水稀少,也很正常。过了桥,我立刻被大雄宝殿前面那三棵满树金黄的古老银杏树吸引了过去。站在树下仰望,天空是金黄一片;俯视脚下,大地是一片金黄,仿佛眼前就是一个金色的世界,景色煞是迷人。其中西面两棵银杏树几乎是紧挨着的,部分枝桠交缠在一起,他们的叶子也似乎格外地多,分外地黄,像一对恩爱的夫妻似的。一位驴友说,也算巧了,这两棵树正好是一雄一雌呢。我深信不疑,心里叹道,看来这植物世界跟人类一样,也有情有义啊!再看看另一棵,孤立于一边,叶子已经过早地凋零的差不多了,像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令人顿起怜悯之心。
   大雄宝殿创建于宋代的嘉佑年间,至今已经九百多年了,现在是灵岩寺三大殿的正殿,也是僧众早晚诵经的地方。殿内供奉着佛祖释迦牟尼,还有文殊、普贤、观音、地藏四位菩萨。我到过各地的寺庙也不少了,大雄宝殿内供奉着一佛、四菩萨的格局,比较少见。
   从大雄宝殿西侧往后走,迎面有一棵古柏,被一石砌高台围护起来。古柏身边还伴生有两棵柿子树,此时柿子树叶已经凋落殆尽,而红彤彤的柿子挂满枝头,成为寺内一道亮丽的秋景。古柏和柿子树身上都缠了若干的红布条,游人争相爬上石台与古树合影。我正在纳闷,这时一位导游正好走过来给游客讲解道,这处景点叫“百事如意”,取柏树与柿树的谐音。我一想,恍然大悟,也觉得这树生的怪有意思。
   “百事如意”景点正北面就是著名的千佛殿了。千佛殿为唐代高僧慧崇创建,因为殿宇内供奉有上千尊铜制或木制30厘米高的小佛而得名。进得殿来,殿内正中塑有通体金身的三尊佛像,中为毗卢遮那佛,西为释迦牟尼佛,东为卢舍那佛。三尊佛像均体态丰满,慈眉善目,端庄大方,和蔼可亲。从塑像技艺上来看,这应该是唐宋时期的作品。大殿四壁还陈列着40尊宋代彩色泥塑罗汉像,塑像多为坐姿,与真人没什么区别。他们个个比例匀称,色彩浓淡适度,表情各异,且一改寺庙塑像古板呆滞之风,纷纷动作起来,活灵活现,栩栩如生,不愧是灵岩寺的镇寺之宝。梁启超、刘海粟、贺敬之等人对这些宋代泥塑都有极高的评价。
   沿着千佛殿西侧的石阶上去,眼前就是古朴雄伟的辟支塔了。辟支塔是灵岩寺的标志性建筑,在寺外远处就可以看到它的雄姿。辟支一词为佛教用语,辟支塔就是佛塔。辟支塔建于唐天宝十二年,于宋嘉佑二年建成,期间建建停停,停停建建,用时63年。我问一位导游,建这座塔为什么用了这么多年?导游说,最主要的是银子问题。因为寺庙靠化缘建塔,不是政府拨款,所以非常不容易。辟支塔高54米,为八角九级十二檐的楼阁式砖塔,下面三层为双檐,上面六层为单檐,是我国现存唯一的密檐楼阁式砖塔。辟支塔的塔基八面有以古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皈依佛门的故事为内容的浮雕。石刻刀法细腻、逼真,对研究当时的宗教、礼仪、服饰等方面都是十分珍贵的资料。整个塔体呈灰白色,傲然矗立,北依青山,与山色、古建筑群构成一幅和谐美丽的图景。
   辟支塔东侧,千佛殿西面崖壁墙头生长了若干盘曲臃肿如龙头凤尾的古青檀,它们扎根于崖壁,主干不高,奇形怪状,就像一个个硕大的榕树盆景。如果连续起来看,一个个“盆景”沿着崖顶墙头又像一条蜿蜒的巨龙,令人叹为观止。我不知道它们是自然长的,还是人工培植的,这样的古檀景观十分罕见。寺内还有若干的千年青檀或长于路边,或生于庭院,树干皆粗大扭捏,凹凸不平,成为寺内奇异的观赏树种。导游说,大片的古青檀在山东境内也仅有灵岩寺与枣庄的冠世榴园里多一些,其他地方少见。不知道这是大自然的恩赐呢,还是另有什么蹊跷。
   辟支塔西面不远处有一片墓塔林,埋葬着历代灵岩寺的高僧。现有墓塔167座,墓碑81通,数量上仅次于河南少林寺。但少林寺墓塔林多为砖塔,而灵岩寺墓塔林却多为石塔,更为珍贵稀奇。
   灵岩寺墓塔林最气派的墓塔当属北端的北魏祖师塔——法定塔。法定塔为砖石结构,单层重檐式。那时全国崇尚佛教,也是灵岩寺香火鼎盛的时期,因此法定塔修得庄严气派也就可以理解了。其余的墓塔有鼓形、钟形、方形、经幢式、亭阁式等式样,前三种类型分别代表高僧去世的时辰为晚上、早晨和白天,与暮鼓晨钟正相契合。墓塔虽然高低不等,却造型古朴、庄重,错落有致。其实这不是为了好看,而是由高僧的地位以及政绩决定的。地位高的,香火盛的,墓塔自然就高大气派一些;地位低的,香火弱的,墓塔就比较低矮简陋一些,有的仅仅是一通石碑而已。可见身份地位在历朝历代无不讲究,寺庙也不能例外。在墓塔林北面高地还有一座孤零零的方形石塔,这就是唐代高僧慧崇的墓塔。该塔为石塔,设计独特,造型别致,四面还有大量的精美雕刻,颇有济南柳埠四门塔之遗风,非常珍贵。
   我们从墓塔林返回到大雄宝殿前面,往东继续游览。过了“五步三泉”景点,路南面不远处岩壁下又有一处袈裟泉将我们吸引过去。传说:当年北魏法定禅师重建灵岩寺之时,有铁块自泉畔地下涌出,高五六尺,重数千斤,天然田字纹缕,与袈裟无异,泉因此而得名。至今那块像袈裟的神秘铁块还伫立于泉畔。虽然时已深秋,袈裟泉却依然出水旺盛,汩汩有声,清澈的泉流哗哗地淌进前面的泉池内。据导游介绍,无论旱涝,袈裟泉常年不涸,是寺院主要的饮用水源。
   出了寺院小门,便是上山的石阶。登山不远,路边有一处乾隆行宫遗址。遗址附近还有一处甘露泉。据史书记载,当年乾隆十下江南,路过山东,曾经八次驻跸灵岩寺,可见乾隆对灵岩寺的喜爱。甘露泉上方石壁上的“甘露泉“三字即为乾隆题写。但遗憾的是,甘露泉泉池现在仅有一小湾死水了,而且里面落满了枯枝败叶,与同乾隆行宫遗址一样显得破败荒凉。
   我们继续登山,在山半腰有棵古柏,奇怪的是,一块大致圆形的千斤巨石恰好卡在柏树的三个树杈中间,而柏树几百年来却身姿挺拔,岿然不动,人们给它取名叫“树抱石”。乾隆皇帝当年来灵岩寺登山时看到这树抱石,欣然提笔做了一首诗,其中两句道:树抱石为胎,前飞峡成调。诗歌意境之妙可见一斑。沿途登山,石阶两旁,漫山的柏树,蓊蓊郁郁,青葱翠绿,其中千年古柏甚多,令人惊叹不已。除了柏树,其他树种很少,尤其是难见松树的身影,令人十分困惑。传说,当年泰山奶奶碧霞元君兄妹争夺泰山之主,结果兄长输了,便退居泰山之阴方山。碧霞元君规定,方山只允许生柏树,不允许长泰山松。我几乎逛遍了灵岩寺,方山也登了大半了,还真的不曾见到一棵松树,我还真的相信这不是个传说了。令人欣慰的是,现在这些古柏身上大都挂上了泰山古树名木的铁牌护身符。我又纳闷,灵岩寺这里怎么挂起泰山古树名木的保护牌牌了呢?有驴友道,灵岩寺与泰山一起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名录了,所以归泰山管委会一起管理也在情理之中。
   我们在说说笑笑之间,海拔不足700米的方山,就被我们踩在了脚下,用时不到一个小时。站在山顶垭口上,抬头见左边巨大的石壁上,一棵古柏从岩壁中长出,虬曲的枝桠在空中乱舞,实在是生命的奇迹,令人惊叹。我曾经赞叹泰山松生于石罅的顽强性格,而灵岩柏长于岩壁之中更加令人钦敬。
   垭口东面不远处便是方山主峰。由于山峰顶部平整,形状方方正正,四面如削,方山因此得名。远观方山又像极了一枚印象,所以还称玉符山。现在人们习惯上都称之为灵岩山了。因为攀登峰顶比较困难也危险,所以一般攀登方山就只能到此为止了。主峰阳面在唐代贞观年间开凿有一尊大佛,高约5米,为释迦牟尼坐像。大佛身着袈裟,慈眉善目,稳坐于佛龛内,注视着山下的寺院。佛龛东西两壁上还刻有几尊佛像与大佛相陪。到了明代,为保护大佛,佛龛外加了方形坡顶石室,叠涩出檐,外墙涂朱,故称红门。管理大佛的是一位50多岁的妇女,我问她,大嫂,还卖票吗?妇人笑答曰,不卖。我进得室内,室内光线较暗,有点阴森,但大佛的大致轮廓可见。大佛右手高擎着,手指间还夹有一张百元钞票,像叼着一颗香烟似的,令人忍俊不禁。我不知道这是游客塞的,还是管理者故意所为。妇人问我,先生请柱香吧?我对佛祖向来敬重,但到寺庙向来不请香,不磕头,我委婉拒绝妇人道,在山下刚请过了。
   看完了大佛,出得洞外,站在红门前面的平台上,居高临下,峡谷风光一览无余,顿觉神清气爽,宠辱皆忘。俯瞰山下绿树丛中的古建筑群,挺拔雄伟的辟支塔,参天的古木,仿佛耳畔还响着袅袅的梵音,这一切都被轻纱一般的淡雾朦胧着,真让人怀疑这灵岩寺究竟是凡间还是仙境。
   我们在红门前面看了一会儿山下的美景,爬山出的一身汗水不觉就消了,身子也有点发冷。有同伴喊我去“一线天”看看,我欣然应诺。“一线天”在大佛脚下往东一公里处,也是方山一景。我知道这个景点,但上次来,因为打怵爬山,所以不曾到过。据说上世纪八十年代山东电视台拍摄连续剧《武松》时曾经在此取过景。我看看手表,离我们在山下集合去莲台山的时间还来得及,于是与同伙一起往“一线天”而去。
  
   2014年11月24日
  

共 397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灵岩寺游记】是一篇寓情于景,赏心悦目的游记散文。跟随着作者的脚步,我们也享受了一次愉悦的旅程。作者以游踪为线索,把古灵岩寺的风光旖旎尽述其中。灵岩寺位于泰山之后,济南之南,方山前怀,为我国的“四大名刹”之首。金刚殿茂密的老银杏,繁盛的古柏,火红的柿子树让人感叹;千佛殿栩栩如生的宋代彩色泥塑罗汉像,令人惊叹;古朴雄伟的辟支塔,傲然矗立古青檀,则令人叹为观止;而法定塔,颇有济南柳埠四门塔之遗风,是珍贵的文化遗存。离开灵岩寺,拜访“五步三泉”,那常年不涸的泉水,正象征着古寺永久的繁盛不衰。最后,作者拜谒了灵岩大佛,然后,站在红门前面的平台上,居高临下,峡谷风光一览无余,顿觉神清气爽,宠辱皆忘。是呀,这就是登高望远的妙处吧?!本文语言朴素而不失优美,结构清晰而不失严谨。每次读作者的游记作品,总是让人感觉到:睿智通达。的确,有智慧的人,总能活出快乐,享受淡泊!情景交融,意趣盎然的游记,赞一个!欣赏。推荐加精!【编辑:潮仙】【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41128005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潮仙        2014-11-28 13:49:01
  站在红门前面的平台上,居高临下,峡谷风光一览无余,顿觉神清气爽,宠辱皆忘。是呀,这就是登高望远的妙处吧?欣赏佳作。问好老师!
回复1 楼        文友:齐牛        2014-11-28 19:57:13
  主编辛苦了!上好茶!
2 楼        文友:千年小狐        2014-11-28 15:48:00
  特羡慕牛哥,总能去领略大自然风光
喜欢文字
回复2 楼        文友:齐牛        2014-11-28 19:57:45
  谢小狐支持!
3 楼        文友:腾云驾雾        2014-11-28 15:58:56
  灵岩寺有这么多可供观赏的文物古迹,真值得一去,可惜没有去过。借作者的大作间接地旅游了一次,同样得到了精神上的愉悦,谢谢介绍。赞!
回复3 楼        文友:齐牛        2014-11-28 19:58:27
  谢谢“大圣”老师支持!
4 楼        文友:靳军        2014-11-28 23:08:07
  回老家窜个门,祝贺文友加精!
乡土情怀,农民本色。
回复4 楼        文友:齐牛        2014-11-29 17:28:26
  谢谢!问好!
5 楼        文友:随心飞翔        2014-11-29 12:19:48
  老弟又去登山游览,实在羡慕!心神寄予山水,心绪随白云飘逸。赞!
公务员,至今从事业余创作20余年,发表诗歌、小说近200篇,原省级散文诗协会会员
回复5 楼        文友:齐牛        2014-11-29 17:28:50
  谢谢老兄鼓励!问好!
6 楼        文友:秋天的风        2014-11-29 12:21:55
  风还没来得及欣赏牛哥的文呢,就见加精了,真快!,这就欣赏佳作,一睹灵岩寺的无限风光。
活到老,学到老,踏踏实实地往前走,做真实的自己。
回复6 楼        文友:齐牛        2014-11-29 17:29:25
  谢谢风妹鼓励!问好!
7 楼        文友:雪灵        2014-11-29 17:43:08
  对景点的介绍要写得这么的细致和详尽,那是要花一番功夫的呵,估计齐牛老师在参观的时候,是带着笔记本,边看边写的吧,不然怎么记得牢这么多啊。欣赏了,问候。
回复7 楼        文友:齐牛        2014-11-30 19:40:41
  呵呵,谢谢老师支持!问好!
8 楼        文友:夏荷清香        2014-11-30 10:06:42
  欣赏美文美景——祝好。
回复8 楼        文友:齐牛        2014-11-30 19:41:13
  谢谢老师支持、鼓励!问好!
9 楼        文友:菊花茶        2014-11-30 20:00:22
  阅读晚了,恭喜精品!祝贺牛哥!
回复9 楼        文友:齐牛        2014-12-03 07:01:07
  谢谢菊花妹支持!
10 楼        文友:翠柳含烟        2014-11-30 21:29:12
  都说深山古寺中总会有优美的景致,更有不错的故事在里面,好山好景,孕育了山东的独特文化与特有的风景。欣赏牛哥的佳作,冬安!
回复10 楼        文友:齐牛        2014-12-01 10:20:25
  谢谢烟支持!
共 10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