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作品赏析 >> “陋室”之“铭”

编辑推荐 “陋室”之“铭”


作者:郭永涤 进士,6115.0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507发表时间:2014-11-29 14:04:52
摘要:文以载道,文如其人。刘禹锡性格刚毅、安贫乐道、节操高尚,饶有豪猛之气,其诗风颇具独特性。其以《陋室铭》为代表的诗歌创作恰恰表现出诗人这种持之一贯的傲视忧患、独立不羁的勇者气概、愈挫愈奋高扬开朗的乐观精神及其豁达情怀,堪谓字字珠玑、错落有致、构思巧妙、寓意深刻的《陋室铭》则集中表达了诗人的这种气概,这种精神,这种情怀。

语云:诗言志。有史以来,举凡文人创作无不以抒情言志为指归。屈原之于《离骚》,司马迁之于《史记》,李、杜诗,稼轩、易安词,曹雪芹之于《红楼梦》:“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仰观前贤先烈,其“情”、其“志”莫不因事而生、缘情而发,堪范来世,足警后人。唐刘禹锡的《陋室铭》亦如是。
   刘禹锡(约772 — 约842),字梦得,号庐山人,汉族,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代政治家、文学家、诗人。 贞元九年(793)进士及第,29岁入仕,先后任节度使掌书记、主薄、监察御史、州司马、州刺史、礼部郎中、太子宾客,死后受赠兵部郎中。公元825年,刘禹锡因参加反对宦官专权和藩镇割据为主旨的“永贞革新”,触犯了当朝达官显贵的利益,被贬外放为和州(今安徽和县)刺史。
   关于诗人遇贬和州所受遭遇诗坛坊间多有传说,也大抵相似——
   中国古今社会体制文化大致相同。按当时官员的待遇,刘禹锡虽然被贬但仍可以在衙门里住三间大房子。但和州的策知县是个势利小人,见刘氏遇贬失势,便推说衙门里的房子破,不方便住。刘禹锡本来不愿与伍,正好落个清净,就搬到南门外去了。诗人的居所正对着一条名历水的大江,整日舟楫往来,甚是热闹。刘禹锡志在改革的雄心未泯,遂书一门联以言表,云:“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此消息传到策知县耳中,策十分恼火,传命刘刺史搬到北门去住,面积减少为一间半。而北门房前也有一条河,叫胜德河。河面波平如镜,夹岸杨柳绽绿。刘氏于门楹写道:“杨柳青青江水平/人在历阳心在京。”这一回又惹恼了策知县,气急败坏的知县大人赶忙叫来书丞,吩咐他到城中寻一间更小的房子让刘禹锡立即搬过去。
   刘禹锡贬和州不到半年,被迫连续搬了三次家。最后一处又旧又小的房子里只能放下一张床、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势利小人的欺迫、住房的局促,压制不倒、束缚不了诗人的壮志豪情,于是他愤然提笔一气呵成了超凡脱俗、情趣高雅、流传千古的〈〈陋室铭〉〉并请人刻碑立于门外......
   孔子曾经十分动情地夸赞他的学生颜回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颜回身居陋巷,别人不能忍受,而他却“不改其乐”。〈〈陋室铭〉〉结句的“孔子云”,在〈〈论语·子罕〉〉中的原句是,“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这里,面对炎凉的世态、仕途的坎坷,刘禹锡同学作出了最昂扬、最诗意的回答!
   此故事似乎还没有完——
   人世沧桑,岁月如流。势利小人早已化作粪土,而刘禹锡的《陋室铭》,却光照历史,留传千古。然而,关于《陋室铭》竟有人怀疑不是刘禹锡所作,其理由是《旧唐书》中并未提及刘禹锡作过《陋室铭》,而且《陋室铭》中所表达的豁达情怀也与刘禹锡在朗州时的心境不相符合。此说未免失之迂腐和武断。《旧唐书》中并未提及刘禹锡的《陋室铭》,不能仅此怀疑该文作者就是刘禹锡,浩瀚文学史上有椟遗珠之憾多了去了,而说“《陋室铭》中所表达的豁达情怀也与刘禹锡在朗州时的心境不相符合”则尤为荒唐。
   大家知道,诗人一生辗转奔波于仕途,一再遭贬,虽历经艰辛却痴心不改。史载,刘禹锡于“叔文败,坐贬连州刺史,在道贬朗州司马。”“居十年,召还。将置之郎署,以作玄都观看花诗涉讥忿,执政不悦,复出刺播州。裴度以母老为言,改连州,徙夔、和二州。”诗人屡逢贬谪,然痴心不改,遇挫愈奋。请看诗人三十五岁唐宪宗元和元年(806)第一次被贬朗州(今湖南常德)期间在扬州碰到白居易作《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该诗前两句写出了刘禹锡的辛酸,悲苦,而后两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则写出了他的昂扬与乐观,显示出诗人对世事变迁和仕宦升沉的豁达襟怀,同时又暗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柳暗花明,不仅自警而且警人,极具启示性。此后的创作,始终表现出诗人落魄不自馁,顽强抗争的古君子大家风范。在那忧患相仍的谪居年月里,诗人有时确实感到了沉重的心理苦闷,吟出了一曲曲孤臣的哀唱,可是面对命运不公,诗人一直不曾绝望,在他的一系列诗作中始终洋溢着一个顽强斗士的不屈的灵魂,如他的《元和十年自朗州承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重游玄都观绝句》以及《百舌吟》、《聚蚊谣》、《飞鸢操》、《华佗论》等诗文,屡屡讽刺、抨击政敌,由此导致一次次的政治压抑和打击,但这压抑打击却激起他更为强烈的愤懑和反抗,并从不同方面强化着他的诗人气质。刘禹锡的诗,无论短章长篇,大都简洁明快,风情俊爽,有一种哲人的睿智和诗人的挚情渗透其中,极富艺术张力和雄直气势。他在《谒柱山会禅师》中说:“我本山东人/平生多感慨”,表明诗人在世俗打压面前绝不会忍气吞声,任人宰割;其《学阮公体三首》其二“朔风悲老骥/秋霜动鸷禽。……不因感衰节/安能激壮心”、《始闻秋风》“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这类诗句,写得昂扬高举,格调激越,具有一种振衰起废、催人向上的力量。其七言绝句,诸如《浪淘沙词九首》其八:“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杨柳枝词九首》其一“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诗中磅礴着一种傲视忧患、独立不移的气概和迎接苦难、超越苦难的情怀,一种奔腾流走的生命活力和弃旧图新面向未来的乐观精神。尤其是他那首有名的《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全诗一反传统的悲秋观,颂秋赞秋,赋予秋一种导引生命的力量,表现了诗人对自由境界的无限向往之情。胸次特高,骨力甚健。
   文以载道,文如其人。刘禹锡性格刚毅、安贫乐道、节操高尚,饶有豪猛之气,其诗风颇具独特性。其以《陋室铭》为代表的诗歌创作恰恰表现出诗人这种持之一贯的傲视忧患、独立不羁的勇者气概、愈挫愈奋高扬开朗的乐观精神及其豁达情怀,堪谓字字珠玑、错落有致、构思巧妙、寓意深刻的《陋室铭》则集中表达了诗人的这种气概,这种精神,这种情怀。诗人禀赋卓越,而生活造更就了诗人,文章憎命达,设若刘禹锡一直官运亨通,身居庙堂,左右逢源,得意春风,他能写出《陋室铭》这样传诵千古的佳作来吗?
  

共 257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陋室铭》,千古千古传诵。“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鸣。”也成为了人们追求个人个性修养的一个座右铭。作者由《陋室铭》一文,解读了诗人的一生,使人们在了解和理解《陋室铭》深刻内涵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认识诗人性格刚毅、安贫乐道、节操高尚,饶有豪猛之气的伟大情怀。文字精美,语言纯朴,情节递进,值得品味。推荐读者欣赏品鉴。                                                             【编辑:桐疏枝寒】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桐疏枝寒        2014-11-29 14:06:25
  欣赏朋友优美文字,问候,愉快,欢迎断续赐稿江山文学作品赏析栏目。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