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轻舞飞扬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轻舞】一江文化万年流 (散文)

精品 【轻舞】一江文化万年流 (散文) ——写在浦江书画节


作者:天亮故事 举人,3118.7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600发表时间:2014-12-03 10:06:13
摘要:  一个万年文化历史的浦江县,一条流动着上山文化文化圣水的浦阳江,一座富饶美丽的浦江城,这里文人荟萃,书画人才辈出,这里农民也是诗人,这里是中国书画之乡、诗词之乡、水晶之乡、绗缝之乡、葡萄之乡。这里的老百姓富有经济和文化,享有幸福和快乐。

【轻舞】一江文化万年流 (散文) 引子:十一月二十八日,由浙江省文化厅、浦江县政府主办的第七届中国书画节在浦江仙华文景园会展中心开幕。浦江是浙江名闻遐迩的“中国书画之乡”,县内画风盛行、交易活跃,书画爱好与收藏者有数万人,书画氛围浓郁。今年浦江县政府将举办2014浦江·第七届中国书画节,2014浦江第九届书画展销周同期举行,前八届书画展销周上都人流如潮、交易火爆。是富饶的浙中地区品牌化的书画展会。展会持续到12月2日。如今的浦江依旧书画人才辈出,仅国家级书法和美术会员就有35人,这对一个县来说,实属罕见。一年一次的书画展销周,三年一次的书画节,吸引全国各地上万名书画家、文化界名人和客商来到浦江。
   (一)美丽浦江
   浦江历史悠久,山川秀丽,人文荟萃,素有“书画之乡”和“文化之邦”之称,曾被明代大文豪宋濂称为“天地间秀绝之区”。
   浦江县位于浙江省的中部,南与义乌、兰溪接壤,北连桐庐,西靠建德,东傍诸暨。
   距离浦江县不远,有一座山高耸入云,气宇轩昂,此即江南胜景仙华山。仙华山崛起于一亿五千万年前的中生代,山势峻伟,峰峦峭秀,迤逦连绵,美不胜收。
   仙华山以奇、秀、险之山巅峰林为胜,称誉江南。每一座山峰都有它的特色。玉圭峰的挺拔,情侣峰的缱绻,玉尺峰的秀峻,嫘祖峰的专注,大钟峰的壮硕和少女峰的险峻、雄奇,每座峰各自浑然一柱。
   仙华山不仅峰奇而且石奇,岩石不仅奇秀而且艳丽。在玉尺峰陡峭的岩崖上有一个天然的反向太极图,阴阳分明,清晰生动,这是由于彩岩的渗透而造就的一处大自然的杰作。
   有山就有洞,洞也是仙华山一奇。通海洞和清虚洞是游人必到之处,清虚洞又名织绢洞,是昔日轩辕女织绢所在地。
   若有缘,人们还可以在仙华山接受丹光的洗礼,即峰顶上红光闪烁,四周则是苍翠的绿波。据古诗文记载不仅白日而夜晚也有过这种景象,但不是经常出现,它可能与不同季节的阳光角度和山间的雾气浓淡等因素有关。
   仙华山多松,在山腰的望松亭听松,又是另一种享受。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仙华山以仙而名,仙气氤氲,福泽百姓。
   仙华山,是上天赐予浙中的一块“圣土”,她美好的传说,满含了地方百姓对山由衷的爱和对生活的美好祈盼。自然的巧妙组合产生美,民间寄托爱意的想像产生美,仙华山凝聚了两种互映的美感。
   仙华山的景区分为四个部分即峰奇岩彩的仙华峰林、梅坞香雪、宝掌幽谷和仙湖碧水。仙华山目前也是江、浙、沪一带文人雅士的休闲大后方。
   (二)文化浦江
   近年发现的上山遗址和上山文化的命名,又一次丰富了浦江厚重积淀的文化内涵,把县域文明的历史推进到万年之前,因而,被人称为“万年浦江”。上山遗址位于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黄宅镇渠南、渠北和三友村之间。遗址面积约25000平方米,是我国长江下游及东南沿海地区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是世界稻作农业的最早起源地之一。它出现在万年前的浦江,在冥冥之中,似乎已为浦江乃至于我们整个民族的昨天、今天与明天播下了人文精神的种源。
   在青山绿水环抱的浙中腹地,一条浦阳江蜿蜒流过,近年在江边考古挖掘的古遗址,证明了1万年前这里就有人类活动。也许是悠久文明的流传,也许是灵动山水的熏陶,浦江历来书画之风昌盛,名家辈出,自宋代以来,有一定造诣的书画人物达250多人。北宋于正封书法时人称可与颜真卿相比;元代柳贯善楷书;明代宋濂祖孙三代书法俱佳,有作品藏于故宫博物院;明清之际的倪仁吉精书画,其发绣作品被视为珍品;清代东渡日本的东皋心越,书画篆刻俱佳,被称为日本篆刻之父。上世纪20年代后张书旂、吴茀之、张振铎、郑祖纬等享誉画坛,解放后方增先、吴山明、张世简、张岳健、柳村、袁飞、洪瑞等卓有成就,现今又有一大批青年画家活跃在全国各地。浦江从1995年起每隔3年举办一届“中国书画节”,吸引世界各地书画人士前来参观。
   浦江,浙江中部的一个小县,38万人口、920平方公里面积。然而,这里活跃着数以千计的书画家和书画爱好者,每年有数以百计的书画新苗考入全国各地美术院校。这里素有"书画之乡"、"书画家的摇篮"的美誉。2000年5月16日,浦江县被国家文化部正式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书画)之乡"。
   此后,浦江的名气更大,书画气氛更加浓厚。2003年底到2004年初,全国第八届书法篆刻展在西安举行,浦江有7位书法作者的作品入展,比书法强市上海的名额还多3个,其中朱明辉的篆书作品获奖。《书法报》在评论中说:"在八届书法篆刻展中,浙江省一个仅38万人口的浦江县,竟有7位作者的作品入展,其中一人获奖。这在最近20年的中国书法史上尚属首次,引起了书坛人士普遍关注。通过八届书法篆刻展,浦江又有5人取得中国书协的会员资格,连同以前的中国书协会员共有13名。一个县拥有这样多的中国书协会员,这在全国是罕见的。
   (三)书画浦江
   书画的群体基础好:书画之乡的主要特点是,书画的群众性普及程度较高,书画的群体基础较好。在浦江,经常可见书画展览、书画比赛、书画考级等群众性书画活动,可谓"深红浅紫从争发,雪白鹅黄也斗开。"书画培训已成为浦江一种较为普遍的美育和素质教育形式。浦江实验小学是浦江县书画特色教学的典范。该校从1993年建校起,就把书画教育作为学校特色教学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他们不仅教学生写字与作画,而且融书法绘画、艺术创作、欣赏与批评于一体,培养审美情趣,陶冶情操,使学生受到美育和德育,效果明显,得到教育界的好评。10余年来,该校有500余人次在国内外各种书画展览评比活动中获奖,其中7名学生被俄罗斯授予"小艺术家"称号。该校《小学低年级写字教学研究》课题荣获国家级一等奖。因此,全国第四届写字教学研讨会在浦江实验小学召开。在浦江,还有不少"三代善画、父子同书、夫妻共绘、兄弟斗彩"的佳话。农民陈怀德一家三代练字学画,成为书画之家。陈怀德的父亲陈泰山虽85岁高寿,但农事之余,每天不忘执笔练字,名闻乡里。在父亲的熏陶下,陈怀德自幼爱好书画,成年后拜同乡著名画家吴之先生为师,艺事大进,尤精于牡丹画,被乡人尊称为"牡丹大王"。其牡丹画作曾在1999年获"国花杯"全国书画展金奖。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媒体屡次介绍其人其画。陈怀德的女儿陈春元,在学校里是有名气的小画家,她的国画作品曾数次获全县中小学美术大赛一等奖。2003年,她的作品荣获第三届全国少年儿童美术书法大赛一等奖。
   历史文化传统的延伸扩大:浦江书画有其历史源渊,现在名闻全国则是历史文化传统的延伸与扩大。浦江建县至今已有1800余年。秀丽的山川和纯朴的民风,孕育了众多的文学之士和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尤以书画为著。唐代以来已书画成风。有浦江出土文物为证:唐代《唐故江夏黄群墓志铭》等墓志书体,端雅大方,清古苍劲,可谓"二王"(王羲之、王献之)书法风格的生动体现。北宋高官、浦江籍于正封书写的《左溪山碑》,笔势雄迈,比于颜(真卿)体;元代浦江籍太常博士柳贯,书法、文章皆名震一时,与赵孟等齐名,《三希堂法帖》有其手迹存世。明代开国文臣之首、浦江籍宋濂文章盖世,其书法也称雄一时,为明代惟一精细楷者。其草书有龙盘凤舞之象,被后人列为"草圣"。宋濂之子宋则以篆书见长,小篆之工为明代第一,作品《敬复帖》至今珍藏于故宫博物馆。明末清初浦江籍才女倪仁吉,诗书画绣皆佳,有《仕女图》藏于浙江博物馆,发绣一帧流传日本。清代是浦江国画兴起第一轮发展高潮的一个重要时期,先后出现王稷、王守、洪鹤元等一批画家。到清代后期,浦江又涌现出一批活跃在民间以绘画谋生的民间艺人,大多以写真容、塑佛像、画壁画和绘彩灯等为业,其中一批出类拔萃的画家在民间大显身手,广收门徒,俗称画师,其作品广为流传。最为杰出的是李维贤,曾为太平军绘制龙虎旗,侍王府壁画为其手迹,其风俗画《坐唱图》传世于今。
   到19世纪20年代,浦江一些画家在上海开创了文人画的发展高峰。浦江张书、吴之、张振铎等3位画家和潘天寿、诸闻韵创立的"白社",在我国近代画坛上产生了巨大影响。张书与徐悲鸿、柳子谷并称"金陵三绝",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花鸟画坛的领军人物。张书的作品以善用白粉著称,所画花鸟画独树一帜,徐悲鸿称誉其为"画鸽应数古今第一",巨幅《百鸽图》于1941年作为国礼送给美国,祝贺罗斯福总统连任,后收藏于白宫。吴之则是"浙江画派"一位重要人物,与潘天寿一起奠定了中国画的教学体系。与张书同村的张振铎曾任湖北艺术学院副院长,被国画界誉为"南天一柱",被李可染先生称为"南张(振铎)北李(苦禅)"。
   (四)神笔马良
   我国流传很广、绘画"活灵活现"的童话故事《神笔马良》,是浦江籍著名儿童作家洪汛涛在半个多世纪以前创作的。浦江人说马良的故乡在浦江,因为这个童话故事很早以前就在浦江流传,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浦江人。如今在浦江县城广场和公园里,竖立两座用铜和不锈钢制作的马良塑像,成为青少年书画爱好者学习的偶像。
   浦江作为全国首批书画之乡,自1995年举办第一届书画节以来,已连续举办了六届,在书画界已有了很大的影响。2007年举办的第五届书画节,又增加了“书画之乡论坛”和书画展销周等内容,更在书画之乡中引起了轰动。可以说,书画文化日益深入民众。但我们回顾总结、倾听社会各界特别是外界对我们的评价和反映后,就会发现书画之乡浦江还缺少点什么?这个“点”就是书画之乡至今还没有形象人物或者说灵魂人物。这就等于书画之乡的发展还缺少一个方向、一个目标或者说是一个主旨。我们举办一届届书画节,同时举办书画之乡论坛、书画展销周,举办各种有档次的书画展、书画比赛,举办大型民俗表演,但却缺少一个目标,难以形成一种主流。而神笔马良就是一位诞生于浦江本土的特殊的“书画人物”,是浦江书画人物的形象代表和精神标杆。
   浦江文化是非常灿烂的,我们对传统文化要有敬畏之心,要有探究之心,还要有图强之心。马良精神与浦江精神相合,马良形象与浦江的书画之乡同宗同脉,“马良精神”应该是浦江书画之乡的灵魂。由此,我们将智慧、勇敢、善良、正义的马良形象作为书画之乡的形象代表,就具有一种象征、引领和追求马良精神的作用与意义。
   还记得教科书和美术片里那个机智过人、惩恶扬善的小英雄马良吗?数十年过去了,神笔马良却从未在人们的视线中消失。由浦江籍已故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洪汛涛创作的“神笔马良”,虽然是一个虚构的艺术人物,但却与《神笔马良》这一传世名著一起,活在了人们的心中。
   《神笔马良》的作者洪汛涛先生逝世10周年之际,由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桃桃丛书《神笔马良》新书首发式在浦江县马良小学举行。新书中选择了洪汛涛最具知名度的童话,包括《神笔马良》、《灯花》、《夹竹桃》、《树大王》、《狼毫笔的来历》5个短篇,其中《神笔马良》和《狼毫笔的来历》是洪汛涛先生作品中最为著名的“两支笔”。令同学们欣喜的是,在《神笔马良》新书中,有4位马良小学学生的作品也被收入书中。
   童话文质兼美,具有形象性和感染性。如同洪汛涛的《神笔马良》一样,神奇的浦江还有一棵百年童话常青树原名浦阳第一小学的浦江县马良小学。作为洪汛涛的母校,该校自1992年成立“马良文学社”以来,就把童话作为学校的特色教育。眼下虽然学校放暑假,但校园仍然是同学们尽情翱翔的童话天空。教室、走廊、操场及围墙上,处处是同学们写的童话。童话般的校园环境如“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以微妙而深刻的方式进入学生的心灵深处。
   为给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学校还在广播站设立“马良童话故事园”栏目,利用午休时间,每天播放两个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生动有趣的“讲童话故事比赛”,分低、中、高三个年段进行,通过比赛,不仅让学生更加喜爱童话,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说话能力、阅读能力、表演能力。学校每年都要举办“童话之星”评比,按学生看故事、讲故事、写故事的能力,评出8位“马良小学童话之星”。

共 7918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作者笔下的浦江文化非常感人,首先感人的是浦江人古老文化的传承,文章详细讲述了浦江不同时期的文学诗歌写作、书法和美术名人及作品,让我们看到了古代和现代文化凝聚的感人的浦江;第二,浦江文化和艺术的结合为浦江经济的快速发展注入了新生力量,水晶加工、绗缝生产、葡萄种植成为县域经济的支柱。第三,全县上下办文化,政府的导向和扶持,各个文化部门的配合,学校企业农民的积极参与,形成了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作者写景色身临其境;写文化,写出了精神的感人;写事件,写出了观念的进步;该文把历史、艺术、文化、精神等自然地融合在了文章中,构成了文章丰富感人的文化内涵。好文章,推荐加精,众人共赏。【轻舞编辑:梦婷】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41204003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梦婷        2014-12-03 10:08:34
  天亮老师写作辛苦了,再次谢谢你对社团做出的无私奉献,谢谢你。
梦婷
回复1 楼        文友:天亮故事        2014-12-03 12:55:51
  客气了,还是社长操的心多,我们都是社团的服务员,要学习“梅花”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2 楼        文友:天亮故事        2014-12-03 12:43:30
  谢谢梦婷社长的辛苦编辑和完美按语,祝冬季身体健康,美文多多。
平顶山市作家协会会员,金华市作家协会会员
3 楼        文友:梦婷        2014-12-04 19:22:39
  恭喜天亮老师第21篇精品!继续努力!
梦婷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