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江南烟雨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江南】来自乡村的记忆(散文)

精品 【江南】来自乡村的记忆(散文)


作者:酋黄 进士,6215.6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448发表时间:2014-12-04 19:32:44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美丽的乡村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无论是居住条件,还是劳动方式比起当年都有了极大的改观。回想起自己少年时代的那些物什和劳动场景,不由地感叹社会发展之迅速,一种幸福和自豪感便油然而生。同时,对那一段过往的峥嵘岁月也怀有深深地依恋和永久地思念。
  
   (一)箔篱子屏风
  
   屏风是一种家什,用于间隔室内空间,具有防风、避光、阻隔、遮隐等功效。
   屏风在我国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最初为周天子的专用器具,是一种地位和权力的象征。
   古诗中关于屏风的描写很多,晚唐诗人“小李杜”都有这方面的诗句,李商隐的《嫦娥》“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中的“云母屏风”,和杜牧的《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中的“画屏”,应该都是很讲究的华贵的装饰。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屏风的形式越发新颖别致、多姿多彩。如今,屏风已经成了各类大型展厅、办公会议室、家居装饰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给人一种舒适安静高雅和谐之美。
   “箔篱子”是什么呢?简单地说,它是一种用“箔材”织成特殊物件。那么,“箔材”又是什么呢?它其实就是高粱的秸秆。高粱,据说是“五谷”之一,五谷一般指稻麦黍稷菽,其中“稷”就是高粱类。古代,通常称国家为“社稷”,社稷最早就是祭祀土神和谷神的。可见,高粱应是我们的先人最初掌握的种植的谷物之一。
   相信看过莫言的《红高粱》的人,谁也不会忘记“爷爷”和“小奶奶”激情野合的一幕,那一望无际的“青纱帐”,弥漫着青春和生命的气息。
   高粱,在我们中原一带的乡下,通常叫作红蜀黍。田间那密密麻麻未成熟的青色的高粱秸秆和碧绿的剑状叶片,就构成了一望无际的“青纱帐”。高粱成熟后,硕大的锤状或带状的穗子呈紫红或深红色,米壳儿可以喂鸡,米粒碾成面可以蒸饼子吃,味道甜甜的、津津的,脱去粒米的穗子还可做炊具,用来扫面板或锅台等。剪去最上面的一节梃子,可以纳锅牌(锅盖子),扳馍篓子(盛馍的筐子),做蒸馍用的箅梁子。
   刷去半干枯的叶子,可以喂牛羊,剩下的像小竹子似的修长的秸秆,我们当地就叫“箔材”,意思是它可以用来作织箔的材料。高粱秸秆织成的箔,在当时的农村用处可大了。展开可以搭棚子,打上泥可以用来做房顶,卷起来可以囤东西,平铺在地上可以用来晾晒物品。其中,这“箔篱子”就是拿高粱秸秆织成的箔,临时拉起来做屏风用的。
   箔篱子属于那个物资匮乏经济拮据的特定时代和特定区域。记得当时的农村,家家户户都是土坯垒的起脊房,屋内一笼统,人们就在梁口立起高粱秸秆箔,上下各用一对竹木棍夹住,然后用绳索或铁丝固定好,一道箔篱子屏风就这样搭建完毕,屋里顿时形成了内外各自独立的空间。
   箔篱子作为屏风,的确是太简陋、太寒酸,太不上档次了。通风透光还不说,最大的缺点就是极不隔音,在室内说话与室外几乎没有什么差别。好则那时的青年男女也没有现在的浪漫,卿卿我我、恩恩爱爱也都不会,只知道踏踏实实正儿八经地过日子。客来人去的、男女有别的换个衣服,影影绰绰的,谁也不在意。箔篱子屏风在当时那个时代,遮蔽隐私,区别内外,应该说多多少少还是起到了应有的作用。不过,在条件极为简陋的情况下,能做到那一步,也算表现出乡民们无穷的智慧了。
   我最欣赏乡民们这种富有智慧的伟大创造,看起来简简单单的一个物件,竟然开发出无尽的用处。箔篱子,在当时的乡下农村,除了作为最原始的遮蔽物之外,它几乎成了一家一户正堂上的一架博物墙,一道丰富多彩而又美丽无比的风景画。
   在短短的一段箔篱子屏风上,高高低低上上下下插着各式各样的农具,诸如称杆、锥子、起子、锤子、镰刀等;挂着多种多样的日用品,诸如擀面杖、锅铲、筷笼子、针线穗、碎布条、蔬菜种子之类;当然还少不了妇女们做鞋用的鞋样子和做成的小孩子的成嘟噜成串的花花绿绿的桐油漆的虎头鞋。有些讲究的人家,还贴张报纸年画什么的;有的还悬挂着一个镜框,里面嵌着几张大小不一的发黄的黑白照片。
   箔篱子屏风上每一件物品,背后都蕴藏着说不完讲不尽的故事,每一件物什本身都含有长长的浓浓的深情。一段箔篱子屏风就是一段永不褪色的记忆,一段悲情的记忆就是一部沉甸甸的历史。历史是不容忘记的,美好幸福的生活只能靠智慧的大脑和勤劳的双手来创造。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奔小康、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伟大复兴的梦想,才是我们的追求和理想。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岁月如风,箔篱子屏风只是那个特定时代的特定产物,本来就通气透光,难以屏蔽自然之风,简陋的不能再简陋了,随着时代的进步,箔篱子屏风淡出人们的视野是历史的必然。但我相信,远去的箔篱子屏风,将会像美丽的红高粱一样,留在时光的长河里,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二)田间烧红薯
  
   清晨,太阳还没有出,天空瓦蓝瓦蓝的,头顶几只欢快的雀儿飞过,“啾啾”的叫声霎时传到远方去了。薄薄的轻雾浮在空荡荡的原野上,路边稀疏的白杨树犹如流动的岗哨。随着一声清脆的鞭响,老牛俯下身去,使劲的拉着笨重的犁铧,鼻子里“哼哧哼哧”地冒着白气。新翻的泥土一垅一垅的,像滚动的波浪起起伏伏的推向远方。扶犁的四叔哼起了小曲儿,“喔喔”“吁吁”的赶牛声似乎是在伴奏。
   我跟在步犁子后面,一脚踩在犁沟里,一脚踏在犁沟的边沿,不时地瞅着翻动的泥土,只听“嚓啦——”一声,半块白亮的“劈刮”(破开的红薯)翻了出来,我急忙扒开犁底新翻的松散的带有温热的泥土,再用手中的小抓钩轻轻一拉,一块红薯也就整体收拾了;有时看到一点红红的根须,用脚一踢,埋在泥土里的“漏网之鱼”也就顾头不顾腚了,弯腰捡起,紫红的薯皮上还残留着微微泛黄的沙性泥土,细细的滑滑的,给人以清凉舒适之感。
   地头升起了红红的火光,一股股青烟翻卷着飘向空中。那是在准备早晨的野炊了。由于坡地离家较远,怕来来回回耽误事,干这种活,一般是就地取材烧红薯吃。
   烧红薯是一项技术活,也是一件有趣的事,常常是由年龄较大的孩子来完成,像我当时那样小的娃子根本沾不上边。不过,我也几乎目睹过烧红薯的全过程。
   烧红薯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准备工作。一方面开膛挖沟,另一方面挑拣红薯。挖沟要不宽不窄,以能蓬长条红薯为标准,可长可短;开膛要不深不浅,以装下够所有人吃的红薯量为限度;挑拣以细长光滑圆整为宜。
   第二阶段就是烧。烧的过程相对简单,量大了可以从两头烧,量少了一头烧就可以了,只是烧家常常是脸上布满泥灰,身上沾满泥土。“烧”的关键是要把握住火候,一般烧到七八层就逐渐停火了。
   很快进入第三阶段,也就是焖制阶段。这一阶段首先是将烧过的红薯连火带灰一同踏进沟膛里,封上先前开挖的泥土,整个过程就结束了。
   等上大约一袋烟的工夫,太阳慢慢升起来了,草叶间的露珠渐渐隐去,新翻的泥土闪出亮光,像碧波荡漾的海面跳动着无数的浪花。老牛少气无力的走向地头,颤巍巍的眯着眼睛,四叔一声“吁”,老牛站住了。
   这时候,负责野炊的会高声大喊:“开饭了,休息会儿!”大家说笑着,聚拢过来,每人拿根烧掉的火棍头,拨动着烧焦的泥灰,捧一块面甜焦香的热红薯,在新翻犁沟的泥土中操一操,在手里抖几抖,吐口唾液哈几哈,算是降一下温度,然后便剥开皮,大口大口的吃起来,有的这时还不忘捏把泥土,以防烧着了手。
   四叔没有年轻人的张狂,慢悠悠的坐在地头略高的泥土上,脱掉鞋子,倒掉已经踩成片的泥土,点上一支烟静静地抽着。每当这时,负责野炊,也就是烧红薯的掌门人,会不失时机的供上品质成色绝佳的红薯来,四叔总是笑眯眯的说:“这孩子真是头脑好使,干啥都行!”然后看着我们,放高了声音:“你们给我学着点!”大家心领神会,不约而同的笑起来,那笑声在辽远的天空回旋飘荡。
   泥土伴着劳作,泥土伴着笑声。告别了泥土中的劳作,如今走到街上,人们带起了口罩,围得只剩玻璃镜片下的一双眼睛,当泥变作了尘,当土变作了沙,突然一起飞来的时候,我的朋友,你可知道这一切都是因为什么?不要让记忆风化成永久的画。
  
   (三)菜园老水车
  
   最近,我偶然间读到一幅对联:“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深感对仗工整,妙趣横生。据说这是明代“江南四大才子”中的祝枝山和唐伯虎的妙语巧对。有一次,祝唐二人结伴去乡村办事,祝见农夫车水,水流不止,喜不自胜,兴味盎然,顺口便吟出一联,不想正被身边的“风流才子”唐伯虎听到。当时正值炎热天气,唐手中持一折扇,顺手一摇,随口对出下联。二人抚掌大笑,留下一段佳话,传诵至今。
   说到“水车”,当年在老家菜园里水车车水的情景又一幕幕闪现在我的眼前。那众人轮番推着跑的欢笑,那水车滚动发出的“哗啦啦”的响声,那流水淙淙长满青靑草的沟渠,虽然时光过去了三十多年,我一个黑发少年早已两鬓染霜,但留在记忆深处的美好印象,让岁月刻录成了光盘,在封存多年之后,重新再播放,倍感亲切,趣味十足。
   记得九岁那年,我就随父母参加生产队的劳动了。由于年龄小,大多干些推车改水跟犁子的辅助性的轻便活。现在回想起来,好多活还是很有意义的。但要说起兴趣来,当推当年菜园里车水改水浇菜了。一是这些活本身并不重,还比较自由灵活;二是口渴了有水喝,遇着机会说不定还有番茄豆角萝卜青菜之类的打打牙祭。更重要的是当时年龄阶段,能和自己兴趣大致相同的小伙伴们聚在一起,说说笑笑,争争抢抢,打打闹闹,还真的挺有意思。
   我们生产队的菜园,就在村南的岗子上。方方正正的一块田地修整的平平坦坦,十字交叉的阡陌恰好形成贯通南北东西的两条水渠,水渠上长满了盘根错节的节芭草,经人来人往踩成了坚硬结实的槽状的田埂。就在这横竖交叉的坐标原点上,开掘了一口一米见方的水井。井有两米多深,井壁是用青砖砌成的,上面长着成片的青青的苔藓,看起来足足有些年头了。站在井口往下看,可以清晰的映出自己的影子;如果大声一喊,回音嗡嗡的,非常响亮。
   就在这口方井上,架设着一部水车。水车是由一根立着的铁柱和连带的横轴以及齿轮链条等组成。铁柱安装在一个铁架子上,铁架子用四个大螺丝稳稳地固定在井口上方两块厚厚的木板基底上。铁柱中间带有一个大圆盘,圆盘外围下面是一道道齿槽,这些齿槽刚好与立柱相连的横轴的齿咬合,从而驱动轴头的立盘。立盘呈梅花形,各个花瓣顶端又有凹槽。凹槽正是水车链条的轨道,链条上隔不远固定有一个皮碗子。水车就靠链条转动带动这些皮碗子,在一个下入到井水处的铁皮圆筒里汲水,其道理类似于后来的压杆井。
   当水提出井口,铁皮圆筒顶口处有一个槽状的水簸箕,导引着井水流向水渠。为了推拉的方便,通常在立柱顶端套着一块方铁,我们叫做“水车头”,“水车头”上有个大洞,用来穿推拉杠。有时洞穿了,则在方铁两侧各焊上一副圆环,穿上推拉杠仍可使用。有了这部水车,我们队的菜园就不发愁了。由于菜园面积较大,干渠分割而成的四块菜田轮一遍,基本上另一边也就该开始了。记得天热的时候,除了下雨,几乎没几天都要推水车。
   当时像我这样年龄的孩子,全队也就七八个,我们通常分成两班轮流推水车或改水。水车两人推有些吃力,四个人就显得较为轻松,可以跑起来。不过不能跑的过快,跑得过快,容易掉链子;链子掉了不但不好安装,而且飞起空车来容易伤着人。况且浇菜几乎是经常的事,所以我们都很小心。长期的劳作,多年的积累,距井口半米的外围踩成了一个光滑的圆环,如果把水井比做一个罗盘,我们就是罗盘上转动的指针。
   通常情况下,改水的水漫五畦一换,推水车的数圈,三百圈一轮。改水的乐趣在于堵塞畦埂的开口。由于菜畦中种的是菜,不能随意取土,往往是一人先用手中的铁锹或自己的双脚封堵,另一人急急忙忙东奔西跑的找土,那乱作一团的样子,至今想起来还感到好笑。推水车的乐趣在于数圈,一圈一圈的往上数,一种特有的成就感愈来愈强。即便是不知道水流的情况,一会儿一问,一场无形的比赛悄悄进行。
   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无论推水车还是改水,当时都有一颗争强好胜之心,都有一种不服输的劲头和勇气。每当大家轮换岗位时,都不自觉地走上水渠,俯下身子,拨开漂浮的水草,捧起清澈的静静的流水,洗一把脸,然后痛痛快快地喝上几口,凉凉的,真是舒服!
   推车浇水,一晌中间总要休息一会儿。休息的间歇,菜园主管老菜把式也很够意思,常常用他的草帽端来一些黄瓜番茄萝卜等能够生吃的东西,笑咪咪的说是犒劳犒劳,大伙也不客气,就着渠水一冲一洗,就大口大口的吃起来,有的还吃着乱着玩着,爽朗而欢快的的笑声传得很远很远。这时碧绿的菜畦,淙淙的流水,清风白云蓝天,大自然的美景都成了劳动生活的背景,现在想起来,那是何等的幸福!何等的快活!
   水车是劳动的产物,车水是劳动的场面。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的生活是多么快乐。有了这部水车,村南我队的那方菜园一片葱绿。记得即使在那个物质极为匮乏、吃也吃不饱的年代,我们生产队的青菜却一年四季不断,家家户户都多多少少地分得一些靑菜吃。虽然有时候没面,只能喝些青菜汤,但相对那个艰难的岁月来讲,已经是够幸运的了,这常常让邻近的其他队都很羡慕。
   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是的,水车的时代已经过去,水也不在随车而流,水车废止了,但在我心中它好像还在转动。那众人轮番推着跑的欢笑,那水车滚动发出的“哗啦啦”的响声,那流水淙淙长满青靑草的沟渠,始终在我眼前晃动。
   人是有感情的动物。昨天今天和明天,共同构成人生的全部。没有对昨天的怀恋,哪有对今天的珍惜?没有对今天的珍惜,哪来对明天的憧憬?怀恋珍惜憧憬,人一步步在奋斗在追求。箔篱子早已变作了高档的屏风,步犁子也已换作了机械化操作,老水车只能作为一个时代的记号。我们留下的脚印一串又一串,每一串都会在历史的长河中淹没。但我相信印度作家泰戈尔那句名言:“天空没有留下翅膀的痕迹,而我已飞过。”
  
  

共 5610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充满生活气息的文章,这气息,来自于乡村,来自于记忆。屏风作为传统家具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由来已久。经过时代不断的演变,屏风已经种类繁多,它已成为家居装饰不可分割的整体。 那“似隔非隔”的空间神秘感,隔帘看物,多少给人以想像。作者记忆中的“箔篱子屏风”,用高粱桔杆编成,朴实无华,虽然没有“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中的“云母屏风”那样高端大气,做为当时家家备用的一件物品,却也“一家一户正堂上的一架博物墙,一道丰富多彩而又美丽无比的风景画”,画上,满满的都是生活的色彩与智慧。劳动的快乐,就在于劳动过程中不断创新的点点滴滴的快乐,劳作之余,于田间地头,就地取材,就地生火,三五一堆,七八一群,就着那简陋的火膛,烧红薯、吃红薯、讲着家乡话,说着有趣事,多少温馨,多少惬意,多少快乐,就在红红火火的田间,就在香香甜甜的红薯里,趣味横生了。我没见过水车,更不知怎么车水,但作者一句“水车是劳动的产物,车水是劳动的场面”,就让我感受到了那份热闹与欢腾。是呵,劳动创造生活,劳动创造美好。虽然是些平凡的生活气息,可是生活从来就是这样,越朴素越快乐。作者以非常朴实无华而写实的文字,给我们呈现了一幅生动活泼的画面,行文流畅、思路清晰、娓娓而谈,结笔处应是作者写文的初衷,也是文章想要表达的感情:怀恋昨天,珍惜今天,憧憬明天。欣赏,荐阅。编辑:纤指素心。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41205003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纤指素心        2014-12-04 19:34:12
  极具生活气息的文字,温馨而朴素。
   感谢赠稿江南,这里,因你更精彩。顺致酋黄老师,冬安。
以我心,写我字。纤指一动,素语如馨
2 楼        文友:酋黄        2014-12-04 19:48:06
  谢谢编辑,问好!辛苦了!
挥鞭赶四运,拈笔集华彩
3 楼        文友:洛漾熙        2014-12-04 22:18:58
  接地气的散文啊。问好老师。
回复3 楼        文友:酋黄        2014-12-05 06:05:00
  感谢您,问好!
4 楼        文友:禹鼎侯        2014-12-05 00:12:38
  前面的导言有点像写新闻的开场白,但是后面的正文部分很精彩。
禹鼎侯
回复4 楼        文友:酋黄        2014-12-05 06:06:31
  所言正是,开头和结尾部分是后来所写,让您看出来了!问好!
5 楼        文友:指间年华        2014-12-05 17:15:51
  熟悉的乡村记忆,读来,总有一种温暖。问好老师。
指间年华
回复5 楼        文友:酋黄        2014-12-05 18:50:33
  谢谢年华老师,过去的常常成为美好的回忆,只是有时记不真切了!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