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轻舞飞扬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轻舞】虞山游 (散文)

编辑推荐 【轻舞】虞山游 (散文)


作者:天亮故事 举人,3118.7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716发表时间:2014-12-06 20:57:54

【轻舞】虞山游 (散文) 一江天水向东流,一桥飞架通南北,苏通大桥一头是全国最大的家纺城,一头是中国毛毯生产基地。才吃南通的南瓜饼,又喝常熟虞山茶。早上叠起叠石桥的被套出发,晚上下榻虞山盖上常熟的毛毯。
   虞山公园位于常熟城北虞山之麓,依山傍水,秀木拥翠;亭、榭、桥、廊,各得其所;池、泉、石、径,曲尽其妙。山野风光,匠心建筑。是江南独具城市山林水乡优势之综合性公园。
   来到山下先品茶,“十里青山半入城”的江苏常熟虞山,不仅风景秀丽,充满诗情画意,而且盛产碧绿清爽、香气四溢、有养气颐神之功效的各茶:虞山绿茶。在虞山顶上,有座奇石林立、状如刃劈斧砍的山峰,名叫剑门,周围山势平坦,种满垅垅茶树。因其面向碧湖,空气清纯,每年“谷雨”前后,茶树长出嫩芽,及时采摘,精工焙炒,制出驰名中外的高级绿茶,故又称剑门绿茶。
   虞山一位作家曾这样写道:“虞山常绿任阴晴,游子相思入夜深,闻道绿茶今胜昔,天涯更激自豪情。”这是只有虞山绿茶才能享有的独特殊荣。茶社老板介绍,虞山土质优良,还生长一种白叶茶树,新生叶片呈乳白色,经制茶师的精工制作,以“剑门太白”、“虞山白茶”命名。此茶冲泡十次而不脱桂香之原味,且汤色黄绿明亮,叶片如翡翠起舞,品尝者无不称奇,在中国茶叶史上堪称一大奇观。剑门牌绿茶为AA级绿色食品、江苏名牌产品。虞山牌绿茶多次在省质量评比中名列前茅,为江苏省无公害食品。
   既来之则饮之,茶老板冲上一杯上好的虞山白茶,细听虞山茶的故事。我问这茶叶是秋茶吗?“不是,这是清明的茶,对于茶农来说,清明节是一个分界线。同是虞山绿茶,清明前与后,一斤茶叶的价格要相差好几百元呢。他们要争分夺秒地采摘茶叶。放眼望去,无论是二三十岁的青年人,还是四五十岁的妇女,他们头戴竹篱帽,背着采茶篮,身手敏捷。用指尖在茶树的桠梢上飞快地掐下嫩芽尖。速度快得惊人,像小鸡啄米一样。不到一会功夫,采茶篮里就满满一筐了,对于他们来说,这采茶的功夫可谓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三下五除二就能把茶园里的新茶采摘完毕,再经过工厂的加工,成品的虞山绿茶就能供应上市了。
   新茶旧茶交替的好时光,不妨约上三两知己来到虞山感受一下采茶的乐趣,或者在这里喝上一杯清新爽口的香茗,在流光飞舞中度过美好的闲暇。这对于你们紧张忙碌的老板们来说确实是缓解压力与放松的最好方式。
   我问起这虞山茶的来历,茶老板打开了话匣子:关于虞山绿茶的来历,还有一段传奇故事。在很久很久以前,虞山上遍布顽石和荆棘,穷怕了的山民都说剑门藏宝,谁找到钥匙打开剑门,谁就能得到金银财宝。不知有多少人做过发财梦,刨过虞山的土,翻过虞山的石,哪里去找钥匙呢?
   虞山南麓住着一位年轻人名叫阿根,砍柴为生。有一天,他到山上砍了满满的一担柴,正欲下山挑到城里去卖,遇到一个衣衫褴褛的老翁,对他说:“年轻人啊,可怜可怜我吧,我那么大年纪了,东家还要我上山打柴,如果今天不把柴送去,就要把我逐出家门。能不能把你的一担柴送给我呢?”阿根爽快地答应了,并且帮着老人把柴挑去。临别时,老人悄悄对他说:“年轻人,你常年在山上砍柴,难道不想寻找剑门的宝藏吗?记住这句话:若得剑门宝,尚湖边上觅,太公垂钓处,无节芦苇找。”阿根心想:如果真的找到财宝,分给受穷的乡亲,倒是一件好事,于是跑到尚湖边上找无节芦苇。可是成片成片的芦苇在清水中随风摇摆,根根都是有节的,他找呀找,一连找了七七四十九天,仍不见无节芦苇的踪影。阿根灰心了,决定回山打柴。这时候,他忽然看到有个老人坐在一丛芦苇旁钓鱼,想起“太公钓鱼处,无节芦苇找”,猛然醒悟,就向老人走去。老人哈哈大笑起来,说:“年轻人,我等你多时了。瞧,这根不是无节芦苇吗?”说罢,拔起一根芦苇递给阿根。阿根定睛一看,那芦苇长一丈二尺,直通通的,果然无节,放在手里沉甸甸的,估计有一担柴重。再看老人,就是传授他寻宝口诀的人,但不再是衣衫褴褛和愁面苦脸,而是锦袍加身,显得神采奕奕。老人对他说:“快去寻宝吧,可不要贪心呀,切记切记。”阿根正要道谢,老人化阵清风不见了。
   手持无节芦苇,阿根来到虞山之巅望海墩,在一片奇石中找到了钥匙孔,把无节芦苇插进去,试着拨动一下,忽听的一声巨响,石门轰然洞开。阿根走了进去,但见洞中白的是银、黄的是金、闪闪发光的是珍珠和宝石,一堆堆放着。在一个不起眼的地方,有一只麻袋,里面满满装着各色各样的果树种籽。一个老人的声音在他耳边响起:“你只能拿一样,否则石门就会关闭,你就再也出不来了。”阿根心想:金银珠宝虽然好,拿了分给乡亲,只会助长懒惰,最终会坐吃山空的。不如拿了果树种籽,把一座荒山绿化了,造福后代。于是,他扛起麻袋就往外走,才出洞,石门就关上了,那石壁看上去天衣无缝,连钥匙孔也找不到了。
   他把种籽撒到虞山上,第二年南山坡长出的树,就是有名的“宝岩杨梅”。北山坡长出的树,就是“白凤水蜜桃”。山腰里长出的树,就是“桂花栗子”。还有漫山遍野的一丛丛、一行行的灌木,四季常青,谁也说不准是什么树,闻闻叶子有清香。有人尝试把树叶放进嘴里咀嚼,那香气沁人肺腑、醒脑清神。以后,人们把叶子晒干了储存起来,再用开水泡着喝。不知是何人命名,把这树称为茶树,把晒干或烘干的叶子称为茶叶。相传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年轻时颇有雄心壮志,曾为其父阖闾报仇,兵临越国城下,俘虏了越王勾践君臣。自此夫差骄横之心膨胀,大有包举天下、席卷中原之意。他忽然想起墙根寻宝的故事,觉得这个年轻人真傻,为什么不拿金银珠宝呢?如果他有了这笔财富,大大可以招兵买马,就可以称王称霸了。于是,他手持莫邪剑,率随从来到虞山。
   正值酷暑天气,登上虞山后所有的人都气喘吁吁,口渴难熬。山上寺院方丈见吴王到来,连忙迎接,献上一杯清茶。吴王咂上一口,但觉得一股凉气透彻全身,暑热全消,勇气倍增,即行在虞山上舞莫邪剑,剑光闪闪,搅起松涛阵阵,顿时天昏地暗、日月无光。吴王乘兴依天抽宝剑,竭尽全身力气把剑劈向虞山石壁,地崩山裂,石破天惊,一道天堑自上而下引成,这就是后来人们所说的“一线天”。后来夫差中了越王勾践的美人计,终日与西施寻欢作乐,元气大伤,即使饮虞山茶也无济于事了,落得个国破家亡的下场。
   听完茶叶的故事,我们该上山了,
   随着前行的步伐,细听导游对景点的一一介绍:
   卷云石位于栗里茶室前。此石高3米,最宽处约1.5米,其状舒展如云,形态奇特,正中镌刻邑人、燕谷老人张鸿题书“卷云”两大字,旁镌“刳神胎,出灵氛,一舒一卷为天下云,丙子六月燕谷老人题”。卷云石灵秀轻盈、临风欲飞。此石系从辛峰巷燕园移来,原为明代钱谦益宅后花园中遗物。清雍正时析县,琴川河以东划入昭文县境,钱宅部分被改建为昭文县衙及城隍庙等。民国后,又在其地兴建虞阳小学,石即立于城隍庙后之学校操场一角。约30年代初,县长谭翼?扩建监狱至操场,遂将其移至正筹建中之常熟公园。
   九曲桥、湖心亭建园时所筑,桥作九曲,亭在湖心。这一带池水为旧时“观音潭”遗迹。亭上曾悬南社诗人朱剑芒书“在水中央”匾额一方,十年浩劫时,朱因此增一大罪状,匾亦毁去。池中近年投放了2000多尾观赏鱼。绕池四周,遍植了枫树、桃树。泛舟湖中,颇多佳趣。
   双茆亭在湖心亭南,隔水相对。建园时拟在此处筑一船厅,未果,改作紫藤棚架,两端之亭合称为“双茆亭”。此双亭呈六角形,竹结构,顶部覆以茅草,饶有野趣。夕照榭位于湖心亭北,为半舫式小榭,亭、榭临水,相映成趣。每当落日斜照,景色优美。亭中有石台一座,厚二寸许,石质桌面呈褐色,中有深色竹叶纹,极似玛瑙,重实,非十来人不能移动,为罕见之物。
   王石谷亭1973年迁建,在园中西部山腰间。亭作长方形,在松风亭上,拾级可登。邑人王石谷为清初名画家。此亭从北门大街50号原王石谷祠中迁来。亭内正壁上原嵌有《石谷先生骑牛还山图》,为王石谷于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离开清宫画苑时,宫廷画家扬州禹之鼎为表惜别之情绘赠,后裔孙镌于石置王石谷祠内。此一珍贵文物,已由市文管会取下保存。
   松风亭、听松泉在园之西北角旧城墙旁,亭为六角形之半,也叫半亭。附近多松树,可听松涛,旁有泉,即名听松泉。
   忠王碑亭建国后建,位于环翠小筑东南,为太平天国时期据守常熟将领为忠王李秀成歌功颂德而立,名“报恩牌坊碑”。碑文长达四百九十多字,为太平天国时期所刻碑文字数最多、字体最佳的一种。此碑原在南门外天朝牌楼处,几经迁移。后建亭虞山公园之中,保存此碑。供人瞻仰。十年浩劫中,石碑移至市文管会保存,现藏碑刻博物馆。1986年初,该亭移至公园后山虞红亭南30米处。
   盆景园位于儿童乐园西,其内“六台三托一顶”常熟流派盆景千姿百态。1993年7月,市园林管理处增建了长廊、四方亭、六角亭,翻建围墙,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园中园。
   环翠小筑环翠小筑原在儿童乐园现址,现新建于盆景园内、原饮绿居茶室旧址。环境幽美,造型古朴雅致。在屋前有三块名石。
   宝岩禅寺在江苏省常熟市虞山西麓宝岩湾,初建於梁天监年间(西元五○二年),旧名延福禅院。至唐会昌时被毁。嘉靖时宝岩寺毁於倭寇,邑人把它侵占为墓,几经迁徙才有今址,当时僧人至昂在其附近营建小屋居住,四处募化重建此寺。
   清代顺治、康熙年间增建殿堂,乾隆年间姚大动重新修葺。此後宝岩寺原寺基日渐变为墓地。至咸丰初,仅存山门、内官路及殿宇两层,其他建筑兵焚尽毁。同治中,有僧人宽照、瀹(音越)潭,四方募化,再次重修宝岩寺,建大雄宝殿,天王殿、观音堂、卧佛堂,东西两侧排立楼房、斋堂。大殿「普光明殿」仿常州天宁寺,匾额为森林所题。在此期间,宝岩寺香火较旺,来寺讲学传教的高僧络绎不绝。佛教名僧默如曾任宝岩寺住持,并在此宣讲《金刚经》,座无虚席。当时,寺院前後绿树成荫,古木参天,三面环山,一面朝湖,绣若屏障。王伯广有诗曰∶「平湖净镜中,背贴青峰峦。去郭二十里,金碧辉波澜。是曰宝华镜,万象郁以盘,壮哉堵坡,一瞰天地宽。谁怀堕尘鞅,几欲招飞鸾。我生渺何能?山水情所安,扁舟几来斯,不为开愁端。意到自行乐,樽酒哪追欢?何如结青莲?起适心外观,尘迹身两忘,浩然天地间。文革期间,宝岩寺不幸又被毁废。
   虞山国家森林工公园宝岩管理区,於一九九九年著手规划重建宝岩禅寺的工作。现在已经建成大雄宝殿、藏经阁、观音殿、玉佛殿、天王殿、橱房、山门等,形成雄伟壮观的佛教殿堂。
   藏海寺雄踞于虞山剑门绝巅拂水岩之上,是常熟地处最高的佛教丛林,也是太湖风景区内的一个著名景点。初名拂水东庵,是明洪武四年(1371年)僧道所建。乾隆间邑人陈士煌增建大悲殿,渐具规模。但于934年全寺毁于火灾。近年由佛教协会重建。
   在藏海寺里管理人员发给了一张百孝篇:
   天地重孝孝当先,一个孝字全家安;
   为人须当孝父母,孝顺父母如敬天;
   孝子能把父母孝,下辈孝儿照样还;
   自古忠臣多孝子,君选贤臣举孝廉;
   要问如何把亲孝,孝亲不止在吃穿;
   孝亲不教亲生气,爱亲敬亲孝乃全;
   可惜人多不知孝,怎知孝能感动天;
   福禄皆因孝字得,天将孝子另眼观;
   孝子贫穷终能好,不孝虽富难平安;
   诸事不顺因不孝,回心复孝天理还;
   孝贵心诚无它妙,孝字不分女与男;
   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男;
   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
   和睦兄弟就为孝,这孝叫做顺气丸;
   和睦妯娌就是孝,这孝家中大小欢;
   男有百行首重孝,孝字本是百行原;
   女得淑名先学孝,三从四德孝为先;
   孝字传家孝是宝,孝字门高孝路宽;
   能孝何在贫和富,量力尽心孝不难;
   富孝鼎烹能致富,贫孝菽水可承欢;
   贫孝孝中有乐趣,富孝孝中有吉缘;
   富孝瑞气满潭府,贫孝祥光透青天;
   孝从难处见真孝,孝心不容一时宽;
   赶紧孝来孝孝孝,亲由我孝寿由天;
   亲在当孝不知孝,亲殁知孝孝难全;
   生前尽孝亲心悦,死后尽孝予心酸;
   为人能把祖先孝,这孝能使子孙贤;
   贤孝子孙钱难买,这孝买来不用钱;
   孝字正心心能正,孝字修身身能端;
   孝字齐家家能好,孝字治国国能安;
   天下儿孙尽学孝,一孝就是太平年;
   戒淫戒赌都是孝,孝子成才亲心欢;
   戒杀放生都是孝,能积亲寿孝通天;
   惜谷惜字都是孝,能积亲福孝非凡;
   真心为善是真孝,万善都在孝里边;
   孝子在世身价重,孝子去世万古传;
   孝经孝文把孝劝,立即尽孝莫松散;
   父母双全正宜孝,孝顺温和孝味甘;
   羊羔跪乳尚知孝,乌鸦反哺孝亲颜;
   为人若是不知孝,不如禽兽实可怜;
   此篇句句不离孝,离孝人伦难周全;
   念得十遍千个孝,消灾免难百孝篇。
  
   常熟是孝道之乡,藏经阁里都是孝道宣传窗口。
   从山顶剑门亭乘坐索道回到山下,结束了虞山一游,告别时导游和我们打招呼“南通不难通,常来常熟。”晚上又要到叠石桥打开叠好的床上用品了。

共 5235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一篇虞山游记写了虞山的风景、历史、文化,虞山茶的故事,还写了虞山藏海寺里重视孝敬老人的宣传一篇容旅游、文化、教育为一体的文章,读完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好文值得一读。【轻舞编辑:梦婷】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梦婷        2014-12-06 21:00:17
  一篇不错的游记,读完真的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好文推荐共赏。问候作者写作辛苦,祝周末快乐。
梦婷
2 楼        文友:天亮故事        2014-12-06 21:19:14
  谢谢梦婷社长辛苦编辑,轻舞在你的领导下会一天天兴旺起来,文学不是梦,充满着友谊幸福和快乐。
平顶山市作家协会会员,金华市作家协会会员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