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一个女人的一生

编辑推荐 一个女人的一生


作者:月笼南窗 童生,939.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139发表时间:2014-12-07 20:21:19


   王秀珍是我的童年伙伴,这个名字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挺有代表性。记得那时我们公社的女书记也叫王秀珍,好像中央有个女干部也叫王秀珍,在童年记忆中,在报纸上的代表大会名单见过这个名字。
   可我的童年伙伴王秀珍却是最普通的王秀珍,并且一生都不幸。读一年级的时候,我们村里许多孩子得了流行脑膜炎,夭折了好几个。王秀珍的妹妹也得了,结果夭折了。王秀珍也被传染了,好在她捡回一条命。
   那时读书是春季开学,和现在不一样的。我们都是春季开始读第一学期,秋季读第二学期。王秀珍第一学期还挺好的,一场大病之后,在第二学期就变糊涂了,老师老是批评她,然后她就辍学了。在家里跟着妈妈做家务,打猪草、做针线之类,她的姐姐倒是读了好几年。
   等我读完中学,王秀珍已经成为一个能粗能细的少女了。会做鞋子,会绣鞋垫,上山采茶叶也是又快又匀,和她相比,我真是“些许识得几个字罢了”。她的妈妈和我妈妈是要好的姐妹,经常来我家玩。
   在王秀珍18岁的时候,她妈妈带她到处求医,因为她这么大竟然不来月经。我的堂姐夫是个老中医的后代,对妇女的不孕症有独特疗法。虽然他很早和我堂姐离婚了,不过一年还要来几次。那次他来了,王秀珍的妈妈让他给王秀珍诊断一下,结果和我姐夫吵得不欢而散。
   事后姐夫在我家说起此事,因为他诊断出王秀珍根本就没有子宫,怎么会有月经呢?她妈不信,说他胡说八道,结果两人吵起来了。
   王秀珍长得挺漂亮,有修长的身材,瓜子脸上有双大眼睛。加上她能干,村里还有好几个人追求她,最后她选择了一个以勤劳著称的小伙,都快要定亲了。男方得知她不来月经,还没有子宫,这样就没有生育能力了,于是男方回绝了她。
   过了好几年,村里来了两个江北手艺人,好像是木匠,他们是师徒也是叔侄。在王秀珍家干活,不知怎么的,那个师傅就和王秀珍谈起恋爱来了。王秀珍家在村里是个富裕之家,就姐妹两个,没有男孩,她姐姐在家招来一个上门姐夫,父母又勤劳,家里的茶叶比一般人家都多。请茶叶工人来采茶,别人请三个就很多了,她家要请六七个。她家是我们村里第一个买黑白电视的家庭,我们住得较远,晚上还赶去她家看电视。
   王秀珍和木匠恋爱之后,她妈生怕她嫁到江北不适应,江北以种田地为主,并且还是女人当主要劳力,我们江南可不是这样,还是男主外女主内,女人在家除了洗衣烧饭,就是春季山上采茶最累。所以她妈妈让她在就在家里生活,还腾出一块地皮让她做了一幢房子,木料都是家里出的。
   结婚之后,王秀珍和丈夫生活得很和睦,她没生育能力,就去邻县领养了一个女孩。邻县和我们不同,生孩子一定要生男孩,计划生育只允许生两个,他们还要生许多,一直见到男孩才停止,生下的女孩就送人了。王秀珍领养的女儿叫小婷,长得很美。
   我那个中医姐夫又来了,听说王秀珍结婚了,就武断地下结论:男方生理有问题!不然不会娶王秀珍。只不过搭伴过日子罢了!
   这样过了几年,九十年代之后,王秀珍把自家的房子给拆了,将木料运到江北,举家北迁。后来就不太见到她了,一年之中在春节后还有暑假中她才回娘家。听她妈说,王秀珍在江北天天干农活,那里田多,人均好几亩,家里倒是挺富裕的,还做了楼房。就是一年四季种田种地,累得喘不过气。我们这里的田人均一亩都达不到,只是种的粮食够吃罢了。我们这里的经济来源是茶叶竹子,而江北都是指望田里,虽然收入较高,把人累坏了。这也是我们这里招亲的江北男人多,嫁到江北的女孩很少的缘故。“我家秀珍老啦!一脸的皱。”她妈妈说。
   在九十年代末,王秀珍女儿读初中的时候,王秀珍竟然离婚了。她男人有外遇,在家老是打她。离婚后,她只得到一部分房款,因为房子的木料还是她带过去的。她带着女儿回娘家,女儿在我们乡中学读书,她自己外出打工了。听她邻居说,她老公还来找过她要求复婚,但王秀珍没答应,大约是被伤得太深的缘故。
   几年后,王秀珍再婚了,男人是我们本县的,在县城做夜市生意。王秀珍的妈妈不怎么满意,说那男人家徒四壁,就是一个人在外面混着,以后老了不知怎么过?我劝她,现在挣到钱存着不就行了,再说男方家里有竹子,老了在家卖竹子也行啊!
   2006年我在县城,有一次下午到车站那里,看见了王秀珍和她老公。她老公不善于表达,我在她家摊位上坐了半个小时也没和我说话。倒是王秀珍挺热心的,泡茶给我喝,还和我聊天。
   他们的夜市主要是卖蛋炒饭,炒面皮、汤圆之类的。老公在操作,王秀珍洗菜、洗碗,他们四点钟就开始,一直忙到夜里两点。七点之前都是各种炒饭为主,有的打包带走,有的坐在位子上吃。他家有三四张桌子。到了八点之后就是宵夜为主,王秀珍的老公会做我们这里的小吃甜酒,还挺有名的。因此她家的酒酿汤圆成了招牌。
   我在那里坐了一会,不断有人来吃饭、打包,生意挺好的。据说每天纯利润有200元,就是在今天也是高收入。
   不过这时候的王秀珍却是憔悴无比,身子瘦成一把了,脸上也有深深的皱褶,主要是日夜颠倒的生活弄的。他们租住的房子,那里有各行各业的人。他们很晚回家,刚睡下,邻居就开始活动,吵得睡不安稳。
   去年,我在县城又看见王秀珍了,听她说,现在不做夜市了,主要太累人,加上一些市口好的地方说不给摆就不给摆了,这样很不稳定。她老公到上海打工了。
   这次,她是从女儿小婷那里来,小婷结婚生了孩子,她帮忙照顾。小婷的婆家和我们在一个乡,不过在县城买了房子。想来以后王秀珍的日子也和所有同龄人一样,帮助带孙子,然后慢慢老去。但愿她后半生能幸福一些。

共 223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王秀珍一个普通的农家女,因为生理的缺陷,人生发生了多变。普普通通的人,普普通通的生活,以淡然之心面对生活的艰难,面对多变的婚姻,面对人们的冷嘲热讽,用自己的勤劳执着在日子里奔波。结尾是作者美好的祝愿。篇章书写了一个普通女人的心酸人生历程。行文顺畅,欣赏!【编辑:阳媚】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阳媚        2014-12-07 20:23:56
  一个令人垂怜的女人,但愿她后半生是幸福的。问好友友,期待你更多佳作!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