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梧桐文苑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梧桐随笔】上海往事与今时

编辑推荐 【梧桐随笔】上海往事与今时


作者:江南铁鹰 探花,13428.6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905发表时间:2014-12-09 10:34:02

上海,一个有着巨大知名度和活力的现代化都市。对于我而言,却存在另外一种意义。那就是,我始终也不能确定,自己究竟能不能算是上海人?为了弄明白这件事,我很认真去研究了上海这座城市的历史。
  
   从已经发现的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等遗址文物考证,我们可以发现早在秦王嬴政二十五年,也就是公元前222年,秦始皇统一之后,就在这片土地上开始设置行政管理区域。以后汉朝沿袭,这片地区分别属于海盐、由拳、娄县等县。再到将近1000年后的大唐天宝十年,即公元751年,当时的吴郡太守奏请批准设立一个华亭县。这个华亭就是最早的,具有相对独立性质的上海地区行政区域。
   当年的华亭县管辖的地区,大约是今天上海吴淞江故道的南面,川沙至惠南到大团这一线西面的区域。在南宋嘉定十年,即公元1218年初立了嘉定县,上海地区开始有了两个独立行政区。元朝至元十四年,就是公元1277年,华亭县升府,1278年改称松江府。公元1292年成立了上海县,属松江府管辖。从这个时候起,历史上最早出现了“上海”,这样一个地域名称。
   公元1842年,在清政府和英国签署的《南京条约》第二条规定:……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且大英国君主派设领事、管事等官住该五处城邑,专理商贾事宜……又在第二年,公元1843年,道光二十三年签署补充条款《虎门条约》中规定:“准许英人在通商五口租地建屋,永久居住。”这就是外国侵略者在中国境内设置“租界”最早的“条约依据”,同年11月初上海正式开埠。
   从实际意义上说,近代的上海是要从这个日子开始算起的。许多以“老上海”自居者,也常常要把自己的祖籍是这个时间段进入上海,而且是进入几个特定区域为标识,说明自己这种人才是正宗老上海人。这个标识就是当时的租界。
   上海正式开埠后的第三年,即公元1845年,清政府把洋泾浜以北地区,划为洋人居留地形成成了英租界。公元1848年又把虹口一带划为美租界。公元1849年把上海县城以北、英租界以南一带为法租界。公元1863年英、美租界合并,公元1899年,改称公共租界。这些租界一直到抗日战争胜利以后的1945年11月24日,才由当时的国民政府外交部宣布,接收上海公共租界、法租界。历时整整一百年的上海租界史才算结束了。
   中国的版图上,有外国人独立管理,甚至连司法都是独立的租界,就相当于别人家的一块“飞地”。这是殖民地的一种标志,这也就是在中国的历史上,有一段叫殖民地半殖民地封建社会的原因。再说得明白一点,是国人的耻辱,当然也是上海的耻辱。可是我们又不得不承认,当年上海、广州等开埠城市,之所以发展速度高于其他的城市,是与开埠以及租界出现,造成了大规模的欧美国家资本涌入,并在同时带来了西方文明和进步有着直接关系。以上海为例,200年前还只是小渔村的上海,到1927年7月7日,上海特别市成立,在不足百年的时间内,上海跃居为亚洲名列前茅的发达城市。
   上海地域构成和人员构成历史上的复杂性,如上面所说的租界外,还有从苏州河以北老闸和新闸外,大量贫苦农民的流入,逐渐兴起形成的北市。1810年清政府曾经颁发《城乡自治章程》,将南境、老闸、新闸、江境庙区域确立为上海城;这应该就是“老上海”口中的老城厢的范围,即包括公共租界和法租界和上述地区的这个内城区,就是百年相传的老城厢,具体就是以后的闸北、虹口、黄埔、南市等区域。
   在“老上海”们看来,只有在十八世纪中叶到十八世纪末,最迟可以推迟到民国初年,上海立市前后,生活在“老城厢”范围之内的人,才是现代上海人的祖籍。这已经说明了一点,上海的居民成分是近代由来自四面八方的外来户组建起来的。从这个意义上分析,上海同样有着很强的“舶来性”。
  
   老上海人是很强调要把上海话,作为一种海派文化来传承下去的,在这种所谓的上海文化人看来,只有采用上海话的老上海人,承载的才是地地道道的海派文化,没有了上海话,就没有了那种上海文化的气质。
   很巧,我不仅可以按照上面的标准,归入老上海人的范围里,而且会说一口基本标准的上海话。当然不是洋泾浜的那种上海话,而是地地道道的上海话。这要归功于我从婴儿到童年,就是在老城厢之内长大的。更巧的是,我是学习语言的,准确说是学中文的,而且还有相当不错的语言天赋。我不仅可以说流利的上海话,我的母语是非常标准的普通话(非北京话),我也会说四川话,也可以说苏州话。于是,我像研究上海城市发展历史一样,对上海话的形成,同样做了一番挺认真的研究。
  
   其实我们俗称的上海话,是指上海市区通常流通使用的方言,它属于一种吴语方言,被划归在太湖片区中的苏沪嘉小片区域,最初的基础是松江方言。上海开埠以后,大量隶属吴方言语区的移民涌入上海,他们的口音在松江方言基础上,逐渐相互融合形成了一种新型城市吴语,成为上个世纪80年代前吴越地区的一种通用语言。新世纪以来,在普通话的大力推广下,以及更大量的外来人口的涌入,上海话的影响力大幅度下降低,尤其明显是少年一代,对于上海话的掌握能力已经濒临丧失的边缘。于是出现了所谓的保护行动,引发上海社会的讨论。在这些人士看来,他们的下一代上海话能力的可能消失,将意味着海派文化的断代,很有可能上海话也会如同老洋房、小弄堂、石库门,以及穿着旗袍的上海女人一样,成为上海民俗文明博物馆里的古董。
  
   就我个人对语言发展的认识和了解,语言和文字的走向统一,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这恐怕不是那个局部地域可以左右得了的形势。因为语言和文字的最重要功能,毕竟是用于社会沟通与交流,随着时代的开放式发展,走出去和走进来以同样的速度,在提出更高的沟通需求。那么,就只有采用更多人可以听得懂,看得明白的语言和文字,才有可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在时代快捷的发展下,新生一代需要学习的各种技能和知识也越来越多。试问,有几个父母希望自己的儿女,用宝贵的时间去学习上海话,而不是去学习英语?更加关键的还是在于,我们究竟是应该掌握多几门外国语,走出国门进入国际大社会,还是应该守在老城厢里面,仅仅成为所谓上海文化的继承人?
   当然,对部分方言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就挽救地方文化的角度而言无可非议。对于任何地方而言,方言是一种乡音,包含着丰富的情感色彩,会有一种本能的爱护意识产生。但是,这并不等于我们的社会,应该倒退回到各地区只流通本地方言的时代去。地方方言的不流通,会严重阻碍社会的发展,过度去保护地方方言,是不值得提倡的。何况一种语言是否得以生存,不仅需要语言的流传,还必须有文字的传递和记载,否则是很难不淹没在历史发展的长河里。上海话是没有自己文字的体系的,除去极为少数的发音有些对应的文字之外,其他都是借助普通话的文字,只是改变了意义而已。那么,这种文化现象,就只是中华语言中的一小部分,是无法独立被传承和发展的。由此可见,希望一种方言可以永存,只能成为一种美好的愿望了。
  
   我对上海有一种奇特的感情。童年的印象,那么清晰地印记在自己脑海深处:石库门、小弄堂、老洋房,说着宁波话的八哥鸟,穿着旗袍的女人,还有弄堂口香气扑鼻的小吃,当然包括那柔声嗲气的上海话。半个世纪过去以后,这种近似乡情、乡音的感觉居然有增无减!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不止一次回到上海,每一次都有一种回家的感觉。也许自己的骨子里,还是上海人吧?只是从来没有想到,自己还会回到上海生活。五十七岁那一年,竟拖家带口回到了阔别50年的上海滩来过日子。
   初回来时,没有太深刻的感觉,住在浦东三林塘姑妈家里。那是个半新不旧的小区,又远离老城厢,在我的感觉里没有丝毫上海的味道。几天后,我带着女儿前往九亭。未来女婿的父母前几年来了上海,就住在松江区的九亭镇。图个相互有个照应吧,我同意将我们的家也安在九亭。
  
   第一次从浦东三林塘,搭乘公交车去松江区的九亭镇,换了三次车,花费了3个小时,才到了九亭大街上。这条路线是我的姑父,一个地地道道的老上海指点的最佳路线。那时候的上海还没有这么多条地铁,好像只有一二三四五号线吧?连六号线都尚未开通。毕竟也是十年之前了。
   九亭镇给我的感觉有点清冷,大街上行人稀稀落落,也没有几家商铺,我们通过中介找到的住房。那个叫美丽星城的小区,竟有80%的房子尚无人居住。小区里也和外面大街一样的冷冷清清。所有的一切,都没有让我产生回到一个曾经生活过的城市,那种熟悉和亲切的感觉。更是没有丝毫上海滩的感觉。我只是觉得,自己了解、熟悉、记忆里的上海早已远去,此地也和我曾经生活过的每一个地方一样,只是生活旅途上一处驿站。
   回到上海的最初,我觉得自己还是犹如生活在一个完全陌生的城市里,找不到一丝一毫的亲切与温馨,也没有熟悉的街市和乡音。唯一感觉到的一点,那就是陪着女儿去应聘,挤公交车时那拥挤的人流。到处是陌生的面孔、到处是陌生的语音,人挤着人,呼吸着浑浊的空气。我突然开始怀疑自己是否不该拖家带口回到上海来讨生活?
  
   女儿找到了工作,生活渐渐安定下来。我对周围的环境也逐渐熟悉,很快就发现像九亭这种新型小镇,布满在上海的周边,就像一群卫星城。
   住在这些卫星城里是三种人,其中最多的是来自世界各地,而不是全国各地的外来人口。他们如同大群的蝗虫般,从四面八方飞来,到这个正在迅猛发展、快速膨胀的国际大都市来寻找自己的梦想,正在努力改变自己成为新上海人。
   第二种,是本地土生土长的正宗老牌上海人。他们曾经是在这些上海郊县,生活了祖祖辈辈的农民,说不一定就是良渚文化的直接传人。城市的发展与扩张,使得他们失去了土地。于是,他们原地不动变成了城里人。老上海人变成了新上海人。
   还有第三种,是传统观念的上海人。他们原来的房子在老城厢,随着老城改造,他们失去了继续在老城厢里居住的条件,不得不在这些新兴的卫星城里,重新安家落户,变成了新上海人。当然,在这些人当中,也有像我这样的老上海人。很多年前离开上海,在老城厢早已失去依托于根基的人。他们带着一辈子的征尘与疲倦,拖儿带女地回来了,也只有在这一类上海的卫星城里落户,成为新上海人。
  
   安定后,我重新走进网络,这虚拟的世界里,本是为了寻求一种心灵的归宿,却因此回到了自己熟悉的,上海的现实社会里。
   应了网友的邀请,我在回到上海三个月后,独自去了徐家汇。我意外地发现,这个20多年前尚有些冷落的地方,早已成为了上海仅次于南京路的四大城市副中心之一。突然感觉自己找回了心里久违的那种感觉,上海的感觉,尽管它和我熟悉的那个上海全然不同,可我明白,这就是我要找回的上海。以后,又在南京路、外滩、陆家嘴许多似曾相识又陌生的地方,不断找回那种感觉。
   我重新走进了上海人的行列里,不止一次和上海籍的网友聚会。我们一起喝茶、唱歌、聚餐、郊游,甚至结伴远行,一走十数日。四五个、七八个,多的时候十数人,去过青海湖、湘西凤凰城、张家界天门山、也去过香港澳门。我和他们一起操着上海话谈笑风生,我举着相机拍摄着他们不知疲倦的身影。
   一直到这个时候,我才发现从社会意义的角度来剖析,我的骨子里是个上海人。我这辈子生活居住过很多地方,只有上海,可以让我走进它的社会组成。我终于明白了,一个人究竟算哪里人,不在于户籍与语言,而是你的心里能不能融进所在的那座城市。
   50多年前的上海曾经在自己心里,那可能因为它是自己出生后认识的第一座城市。那些往事也就在不知不觉之间,深深地镌刻在了心里。今时的上海,早已不同往日。只是那种属于上海的韵味还在,它在每一个上海人的身形里,更在他们的心里,只有走进那个属于他们的社会圈子,你才会找到社会层面的上海。那时候的上海就会走进自己心里。

共 478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非常随性的感笔,将作者缜密的思绪缓缓续下。作品起先主要从两大部分来阐述上海的根由,一是历史,也就是可塑性;二是语言,非物质文化的考察。从这两方面可以推出上海的产生与发展,到底谁是上海人,什么样的人才能真正的称得上是地道的上海人。其实,历史的发展,社会的变迁,人文的融合,加上血脉的大结合,或是社会大迁移等等诸多因素的相互作用,早已经辨不清哪里才是真正的上海人。不过,作者也是笔锋一转,骨子里,乡音随意流露出的真实,或是童真,烙在心里的那一份真,才是“你”的归属。作者找到了,那他就是“上海人”,融入了,走到哪里都是“本地人”。推荐阅读,感谢赐稿!【编辑:星月梦阳】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星月梦阳        2014-12-09 10:35:15
  行云随流意,心绪定乾坤。
2 楼        文友:珍爱生命        2014-12-09 21:04:40
  跟随铁鹰老师的笔尖了解了上海的相关历史,很受益,无论人文,无论地理,无论乡音,无论自己对上海的认知,都是很好的一种情怀。感谢老师拿来分享,祝安!
3 楼        文友:梧桐文苑        2014-12-14 00:54:08
  江山风水地,佳木择地依。
   文文皆相重,桐凤两相宜。
   梧树好筑巢,桐叶片片娇。
   百鸟朝凤时,江山景更好。
   欣赏老师佳作,梧桐因你而精彩!问好,祝创作愉快!
4 楼        文友:晚霞晓文        2014-12-27 18:14:06
  作品把目光聚焦在历史的发展的时空隧道里,通过社会的变迁,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文的融合,加上血脉的大结合等社会大迁移等等诸多因素的相互作用,表现文章的主旨:早烙在心里的那一份真,才是“你”的归属。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