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荷塘月色 >> 短篇 >> 杂文随笔 >> 【荷塘】为谁辛苦为谁忙(随笔)

编辑推荐 【荷塘】为谁辛苦为谁忙(随笔) ——老年打工现象透视


作者:浩瀚 秀才,1036.16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568发表时间:2014-12-11 15:07:24
摘要:中国的打工舞台活跃着这样一个特殊群体,他们退而不休,休而不闲,演绎着一个个充满悲欢苦乐的打工的故事。湘潭,这个古老而年轻的重镇,数以万计的老年打工者在全国、在本土忘我的工作。请看——

中国的打工舞台上活跃着这样一个特殊群体,他们退而不休,休而不闲,演绎着一个个充满悲欢苦乐的打工的故事。湘潭,这个古老而年轻的重镇,数以万计的老年打工者在全国、在本土忘我地工作。请看——
   他们争得了人生的第二个春天
   赵老在工厂时不过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工艺员,小打小闹解决过不少工艺难题,没人总结过他的经验,也没人统计过他到底为国家作过多大贡献,因为这是他的本职工作。他自己也没有把这些业绩当一回事,他们那一代人不像现在的人那样爱炫耀。退休后,与机械打了几十年交道的他被骋到一家私营企业当技术顾问。面对三台车床、两台刨床、一台钻床,老赵又恍惚回到了那激情燃烧的岁月。老旧的机床,生疏的工人,原始的加工方法,在老赵的调教下竟生产出了国家专利产品。老赵的技术股份越占越大,车间精密设备越来越多,老板不得不拱手让贤,让老赵坐上了企业的第一把交椅。
   覃总是某国有大型企业退休的总工程师,退休令还未下,好几个沿海经济特区的企业就瞄准了他。佛面难违。覃总一退休就到了深圳。一年下来,深圳某企业就被这位内地的工程师调理的井然有序,产值一翻再翻。“人在曹营心在汉。”覃总心里惦记的仍是几十年无多大起色的老巢,回天乏术的企业自然也怀念他。赶巧企业有一新项目上马,覃总又是这一项目的始作俑者,企业立马乘机想召回覃总,言语间充满企盼。覃总二话没说,第二天便卷起铺盖回到了故乡湘潭。问及覃总的待遇,他说:“厂里这么多下岗工人,这么多人不能按月发放工资,我不缺钱花,回来干什么?当然不是为了钱,要说钱,我在深圳挣得要比这里高出几倍。自己的企业没搞上去,心里总不是个滋味!”科技大楼和车间又重新出现了覃老那熟悉而亲切的身影。
   宛如大浪淘沙,老年打工仔中的确不乏技术精英、文坛高手。唐普元、冰静两位老师算是作者走上文坛的启蒙老师了,一位是原日报晚报的副总编,一位是原教师进修学院的教授。“文化湘军”辉煌,湘潭文坛不俗,他们这辈人有不可磨灭的功勋。退而不休、休而不闲,在寻找文化定位的同时他们同样在寻找自身的价值,能被返聘,他们就已很知足。扶上马、送一程,好像成了他们天生的责任、某报社专刊的责任编辑仍高悬着他们的名和姓,这就是见证。看稿,他们一丝不苟:审稿,字斟句酌:发现好苗子,那喜形于色的雀跃不会亚于热恋中的情人。有好事者闻及这两位泰斗级的老师为何这般执著?他们会笑而回答:“我们在为文学打工!”
   为文学打工的不乏其人,为爱情打工的也不鲜见,“空巢老人”方先生应该是典型了。方先生是公安系统的退休干部,5年前的老伴因患肝癌离他而去,一个女儿也出嫁了。守着85平方米的空房,生活实在寂寞。善解人意的女儿为他在湘潭某地物色了一个女伴。见面后,双方都很满意。由于相距较远,你来我往实在不大方便,方先生干脆打点行装到某地打工。先是自告奋勇到某单位守传达,卫门口人多眼杂,“两口子”没多少时间在一起讲讲悄悄话,方先生也自知在这样的公共场所亲热不大“雅观”,便又离了职到一家夜总会值夜班。方先生能歌善舞,老年舞蹈训练班他是顶梁柱,新“老伴”是方先生的得意门生。每当夜幕低垂,方先生便携老伴去舞厅潇洒,一对伉俪,仿佛又找到了人生的第二个春天。最近,方先生第二次踏上了红地毯。他说,为爱情打工的路实在太浪漫,还得走下去,不是为了钱,而是为爱,为了丰富自己的人生。不过,对方先生的这种打工,也有很多人不以为然,说什么的都有。方先生自称耳背,只图自己笑嘻嘻地生活,别人说什么,他早就不在乎了。
   “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
   老袁的外号就叫“袁大头”,但却没有“袁大头”的张扬与值钱。袁世凯还人模人样称过“帝”,头像印在银花饼(银圆)上,多少有点收藏价值。老袁没有,老袁是有名的“半边户”,老婆从农村迁来湘潭时,三个子女跟着进了城。他们没有读多少书,没有一个安排了好工作,都在企业的附属厂当工人,附属厂10年前就一蹶不振,开始是轮流下岗,到最后大伙都息了工。为了谋生,三个子女只好去开“跑跑”、“开餐馆”,但全家还是眼巴巴望着老袁那少而又少的退休金。
   老袁在职时力可拔杨的搬运工,退休后这般力气好像仍没有使完。某外资企业招工,要年轻力壮的农民。老袁能一次肩扛手提200公斤炉料,把几个农村青年给镇住了,老伴便让他当上了临时搬运工。老袁说,我也没有指望转正,我为的是挣几个“米米”养家糊口。同事和老板知道他这份心思后,苦、脏、累的活儿都搁在他的身上,他从不辞拒。外资企业执行的是纯计件工作制,提一桶水就给一桶水的脚力钱。他不在乎,人家给他多少他得多少,他想的通。唯一让他想不通的是,当初为什么要老伴和孩子迁来城市,农村儿时的同伴如今都奔小康了,他虽说进了城,一家仍在贫困线上挣扎,大闺女勉强嫁出去了,两个儿子已过了谈婚论嫁的年龄,房子、票子、位子要哪样没哪样,老伴抱怨,儿女寒碜。他说:“生计所迫,这把年纪了,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老袁干力气活总是避轻求重,为的是多挣几个血汗钱。
   说穿了吴老头是被子女逼上打工路的。吴老头退休时年龄,甚至离退休年龄还差十几年,那年厂里大“顶职”,只要有“资料”证明你是60岁,就可以名正言顺地退休并能让一名子女顶替进厂。原始档案,吴老头40岁还不到,派出所的户籍上更是“铁证如山”,尽管“青发染白”,也无济于事。后来,有人发现了“族谱”也能证明年龄,吴老头回乡下真的抱回一本线装的“族谱”,上面吴老头的大名,字辈、排行、出生年月应有尽有,虽比现时的假币、假证劵要拙劣数十倍,但黄纸黑字,还是让他侥幸过了“审查”关,吴老头是退了,大儿子也顶职了,但余下的两个儿子可再也没有了顶职“指标”了。“靠山吃山、靠父吃父”,手掌手背都是肉,吴老头走上了漫漫的打工路。为二儿子,他打上了第一份工,为三儿子他又打上了第二份工。白天他在翻砂厂除渣清料,晚上他在小区门卫值班守夜。今年仅60岁吴老头再也用不着“青发染白”了,几根稀疏的白发粘在秃顶上,憔悴的脸庞早已褪去血色。孤独时,他说:“那时怎么就不兴计划生育呢?让我生育了这么多冤家、讨债鬼!”
   也许是职业的遗传,李老汉的儿子干的也是车工,而且还是在李老汉工作了40年的那个车间当车工。李老汉是首屈一指的车工高手,没有哪样疑难精尖活计能困倒他,但儿子却与他背道而驰,没有什么活儿能干得了,是车间有名的“废品大王”。儿子下了岗,没事找事干,一个私营企业招车工,他因有四级证书被录取,上了一个月班,没车成几件像样的产品,只好求李老汉出马返工。李老汉一到儿子的工场,竟目瞪口呆不知说什么好,在那里打工的人都是他的徒子徒孙,产品也是当年在厂里摸得滚瓜难熟的半成品。他怎么也弄不明白这些轻而易举就能生产的东西,是什么人把它们转到了私营企业来加工了,更不知道他的徒子徒孙为什么在单位下岗在这里上岗。他在这里只能找到“摇手柄”和“进刀推刀”乐趣,至于过去车一个工件3分钱的奖金与现在50元钱的酬劳无法比较,他也只能默默认同。
   风雨打工路上多坎坷
   吴厚路退休前是某国营煤矿的采矿工程师,妻儿子女都没有工作,他一个人的工资要扶老携幼,生活十分困苦。退休后,吴老自觉身体还健壮,便和老伴合计出去谋点生路,碰巧一位老同事认识一位个体采矿老板,也想邀吴老“奉献余热”,不过得带部分资金合伙入股。于是,吴老携带家里全部积蓄,一头扎到了外县某地的小煤矿上。没有料到辛辛苦苦从设计、施工忙到快要出煤见成效的时候,老板却突然变卦要把他一脚踹开。他想上告,但因该煤矿多少有点非法成份,告也告不成,只好忍气吞声赖着不走。老板就让当地的小混混老找吴老的“麻烦”,搅得他不得安宁。吴老没日没夜干了大半年,没拿到一分钱工资,只好郑铺盖回老家,反倒困死了自己上万元钱的积蓄。
   像吴老这样对外盲目投资费力的老年打工者并非个例。家住湘乡城郊的“伍百万”,一口没吞下大象却咽下一嘴的苍蝇。“伍百万”在工厂上班时是个头脑灵活的“万能师傅”,车、钳、鉋、铣、钻、铸造、翻砂样样精通,唯独没有搞过基建。退休后在家闲着,总想弄点事儿干干,想不到“好运”真让他碰上了;珠海某建筑公司开发房地产,要在拱北地区一个山坡上临海劈山盖清一色的“将军别墅楼”,每幢造价数百万,总投资一个亿!需要在湘乡物色带资带设备进场的施工队。规划图、红线图、各类批文装了一大文件袋,利润又的确可观,“伍百万”兴高采烈包下这项大工程。他不辞辛苦,四处奔波,跑贷款,跑设备。不久,几台崭新的东风卡车和装载车披红挂彩驶出了龙城湘乡。在珠海,“伍百万”不知道自己的施工队挖了多少土方,劈了多少石头,填了多宽的海域,只知道机器转不动了,车辆开不回了,“工程”搁浅了,“将军别墅楼”成泡影,腰上的手机换成了供巡夜守护用的手电筒。他只能欲哭无泪地望着这一堆堆土石方和废铁长吁短叹。家乡催还贷款的电报一封接一封,跟随他南下淘金的民工也早已不辞而别,只求他将拖欠的工资挂在帐上就行。他们指望“伍百万”能“重振雄风”,但“伍百万”却如秋后的茄子——蔫了。
   也许是观念的不同,曾老头替儿子“打工”挣回来的竟是“气冲牛斗”。退休前,刑事犯罪分子见他畏三分。退休后在家闲着,闲着就闲着罢,但曾老头又改不了“爱管闲事”的本性,瞧陌生人如盯贼一样。儿子在广东开了一家大公司,家里请了个佣人与保姆,看父亲闲得发慌,就叫父亲去帮他的忙,父亲从不吃“嗟来之食”,也算是打工吧,就让曾老头负责查治安保卫。曾老头一生一身傲气,见谁都不会点头哈腰,当了“保安仔”要学会笑脸相迎,还要会区分三六九等大款嘉宾。一年多时间里,引以为荣的是整个大公司未发生一起刑事、治安案件和火灾事故,令他沮丧的是让儿子白白断送了几笔大业务。最大一次是一位穿着俭朴的台商,硬是被他盘问得“无话可答”,发誓再不与他儿子发展业务关系。曾老头只好“炒”了儿子的“鱿鱼”,垂头丧气回到了湘潭。他说:“我一辈子也打不了这份工!”
   让老年人都有一个幸福的晚年
   据有关资料显示,湘潭目前有65岁以上老年人近22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8.23%。而退而未休一直活跃在各地和各行各业打工舞台上的老年人有10800余人,占老年人总数的4.99%,将他们聚集起来相当于一个大型企业的人数。他们大多数人从事的是一些年轻人不愿干的苦、脏、累活计或待遇相对较低的事情,部分技术精英或知识型人才驰骋的空间更大,甚至有点供不应求、炙手可热。老年打工族中不想闲或闲不住,寻找自身价值超越而打工的占3成;而为提高自身生活质量和为家庭排忧解难而打工的占了绝大多数,达6成以上;由于养老无法及时到位,生活缺乏保障外出打工的不足10%。这些人,名,已离他们远去,利,也只是杯水车薪。
   毋庸讳言,老年打工族的出现和存在,已经是一个不可轻视的社会问题。从人生的规律来说,老年打工族属于社会的弱势群体,他们不顾自身的年老体衰,顽强地滞留在社会生产的前沿阵地发挥余热,让我们这些未老先衰的人自愧勿如,敬佩不已!老年打工族的出现和存在,究竟是发展了社会生产力还是制约了社会生产力?对这些问题的回答,肯定会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笔者认为:老年打工族无论何时何地都是社会的宝贵财富,他们的年轻时曾经默默地无私奉献过。为了事业,他们任劳任怨、辛勤耕耘;为了家庭他们吃苦在前,精心营造,我们没有理由怀疑他们的甘当人梯和继往开来的作用。因为年龄和身体的关系,他们从生产、工作的前沿阵地撤了下来,理应给他们更多的时光和机会养生休息。但,由于社会、家庭乃至老年人本人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许多老年人放弃了打牌、聊天、栽花、养草的忧闲生活,主动或被承担社会、家庭经济重担,义无反顾地踏上打工征途,为家庭排忧解难,为社会争做贡献。就这一点来说,他们“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高风亮节,值得我们肃然起敬。
   但真正值得注意的是,如何合理合法地利用老年打工族这些积极因素,帮助老年人克服生存困难和心理障碍,使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拥有一个幸福的晚年,真正谱写出“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的壮美诗篇,这才是社会养老的重大责任!
  

共 491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老年人本应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本应拥有一个幸福的晚年。然而这些老年人,或是为一技之长,余热未尽;或是工程师,为受他人之聘;或是为文坛高手,仍然耕耘于文字的乐园里;或是为生活所迫,仍然为儿女们辛苦劳作。有的混得风光体面,老有所乐;有的血本无归,愁煞夕阳。“ 毋庸讳言,老年打工族的出现和存在已经是一个不可轻视的社会问题。”作者的心情是复杂的,或喜或忧或悲。作者的笔深触老年阶层,真心希望老年朋友晚年生活幸福,无忧无虑,真正谱写出“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的壮美诗篇。作者的笔饱涵着对国家、民族、社会的大爱,对老年朋友的关怀,真情跃然于纸上,使读者肃然起敬。一篇真情洋溢且充满忧郁的精美随笔,值得细细品茗,倾情推荐共赏!!【编辑:清风云】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清风云        2014-12-11 15:08:10
  感谢作者赐稿荷塘,荷塘有你更精彩!
2 楼        文友:清风云        2014-12-11 15:08:42
  作者的笔饱涵着对国家、民族、社会的大爱,对老年朋友的关怀,真情跃然于纸上,使读者肃然起敬。一篇真情洋溢且充满忧郁的精美随笔,值得细细品茗,倾情推荐共赏!!
3 楼        文友:清风云        2014-12-11 15:09:57
  祝老哥在荷塘写作愉快,佳作连连,小弟问候!
4 楼        文友:浩瀚        2014-12-11 17:40:56
  谢谢清风云老表的辛勤编辑!今天接到朋友转来的原湘潭日报副总编唐普元老师赠送我的他出版的著作《砚边草》,看到后感慨万端,他曾经作为“为文学打工”的打工仔和我同一办公室,因此,想起了我曾经写过的这篇文章,于是就发上网了。也不期待在江山加精了!
我希望我奉献给读者的是心灵鸡汤而不是地沟油。
5 楼        文友:天龙        2014-12-11 19:06:53
  祝浩瀚老师在荷塘写作愉快,佳作频出!!
6 楼        文友:潮仙        2014-12-12 09:10:43
  帮助老年人克服生存困难和心理障碍,使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拥有一个幸福的晚年,真正谱写出“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的壮美诗篇,这才是社会养老的重大责任!欣赏佳作。问好学习!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