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新雀之巢 >> 短篇 >> 杂文随笔 >> 【雀巢,我的2014】储藏童话的地方(随笔)

精品 【雀巢,我的2014】储藏童话的地方(随笔) ——写在《沈阳日报》六十六岁生日时


作者:刘齐 童生,632.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144发表时间:2014-12-22 11:03:11
摘要:小学时代一共有十二个寒暑假期,每个假期我都要到《沈阳日报》资料室读书。

【雀巢,我的2014】储藏童话的地方(随笔) 小学时代一共有十二个寒暑假期,每个假期我都要到《沈阳日报》资料室读书。
   “读书”二字太过严肃,我不是用功之人,当年学童的作业也不多,聊胜于无。我主要是挑有趣的书看着玩。
   记得有一本书叫《我看见了什么》,是苏联作家和美术家合作的图文并茂之作,写一个外地儿童到莫斯科旅行的经历。每一页都有插图,文字都很浅显。遇到生字也不要紧,上下文一捋,再顺着插图一猜,大体意思就了然于胸,克艰攻难的自豪感随之而来。这是我以一年级的学历读过的第一本书,足有一寸多厚。识字渐多,看书的口味也不断变化。从童话故事到民间传说,从探险历程到战争小说,从漫画杂志到科幻读物,一本又一本,一年又一年,不断收获惊喜和乐趣。
   在我童年的印象里,一本书的封面记忆犹新:一个顽皮老头儿平伸食指,让一个微型小孩儿立于其上,向一扇大门的锁孔中窥探。这本书名叫《法国民间传说》。我觉得那个小孩像我,向着遥远的课外之所、好玩之地张望。《沈阳日报》是给成人看的报纸,不知出于何种考虑,资料室里却藏有大量童话故事,各族各国,亦长亦短,看得我两眼昏花,乐不知返。
   另有一本书的封面也深刻印入脑际:黄昏的天空在上,黝黑的树影人影在下,有点神秘,有点凄美。书名:《西流水的孩子》。西流水是一个抗日村庄,今天在我看来,也是一段时光,美好,忧伤,一去不返。当年就觉得这个封面和书名有一种难以言传的奇异,故记得很牢。却像天下许多粗心读者一样,并不关心作者是谁。直到近年一个偶然机会,才知道该书是尊敬的老一辈作家周而复先生写给少儿的读物。
   西流水,周而复,多么惆怅,多么梦幻,一切都流走了,一切又都回来了。书香,拌着油墨味、尘土味、浆糊味的书香回来了,被书尘弄得掌心黑黑的小脏手回来了,资料室工作人员——我的故去多年的母亲闻树,还有小佟阿姨和老金叔叔也回来了。母亲在子女读书方面相当宽容,从未指点我说,应该看点“健康的”、“有用的”、对考试有“好处”的。
   因为饥馑导致的浮肿,母亲似乎显得很胖。她总是让我洗手,不抹肥皂(老话叫胰子)不行,不多洗两遍也不行。没有现今单位常见的陶瓷盥洗池,有的是搪瓷脸盆、简陋铁架以及经常更换新水的勤勉。
   资料室的平房外面,衡阳街报社老院子里的假山也回来了。假山上有凉亭,假山下有防空洞,防空洞为《沈阳日报》前身——国民党军王牌新6军的机关报所遗弃。该机关报名叫《前进报》。不知何故,此后沈阳军区的机关报也叫《前进报》。我的父亲刘黑枷是《沈阳日报》的第一批员工,1948年冬曾参与接收新6军的这家报馆,并写有诗句:“撕碎《前进报》,齐唱明朗天”。多年后沦为批斗对象时,他的不少诗文都被断章取义,深文周纳。诡异的是,这首诗却得以幸免,无人质问:解放军的报纸你也敢撕?历史总有一些大大小小的谜语,留给后人猜测。
   耳边隐隐传来印刷机械的震动声和街头汽车的喇叭声。那时沈阳的机动车辆不多,市内重要机构如《沈阳日报》者,也仅有一辆浅绿色的苏联胜利牌轿车和一辆墨绿色的美国军用吉普,外加一辆不知其名的陈旧摩托,用来给领导传递报样和文件。引擎的尾气也没有今天这般让人掩鼻皱眉。物以稀为贵,那时的汽油味还可能被人们嗅出某种现代化的先进味道。
   防空洞内外,弥散着青草、鲜花、酒精和洞底潮气的混合气息。一些工业酒精大瓶子和截顶圆锥体小木头横七竖八,陈于脚下。酒精瓶里的液体大概用于清洗老式的、如今早已退役的铅字版面,而那些小木头则是轮转机专用大纸卷轴心的堵头。今天的我,宁愿将其看作特大号的葡萄酒瓶的软木塞,启开陈酿,追忆酒香。
   假山下面的通道上,来来回回,行走着早期报社的编辑、记者、工人和行政干部,衣着朴素,心思也朴素,对未来满怀希望,却谁也不能准确料到,自己的将来,是继续留在报社,还是下厂、下乡,或者出国、经商。
   这些父辈职工中,有一些我曾在资料室见过,都是静悄悄的人物,不大说话,说话声带也压得很低,只是埋头查资料、做笔记,只是听见笔尖的沙沙声,翻阅报纸合订本的哗哗声。渐渐的,什么声音也听不到了,四下里一片沉寂,光线也暗淡了许多。胃肠鸣响,午间母亲从食堂买来的苞米面发糕,所费二分钱二两粮票,甜,掺有困难时期难得的糖精,此时早已消化殆尽。所幸有免费的精神食粮支撑身体,主要是支撑心灵。心灵领导身体,身体就忘了饿,随着心灵一起傻乐。
   忽然有人高声呼唤,我在高大的书架尽头发现母亲或是小佟阿姨向这边探头。她们下班或是开会走得急,将我误锁在书海之中。领我出门,重新上锁。书我相隔,恋恋不舍。现在回想,这种事应该发生在暑假,暑假天长,不用点灯。若是寒假天黑得早,资料室奉行人走灯灭的节约原则,断不会允许小孩子猫在角落里独爽。
   除了衡阳街(现在的柳州街)这一处,资料室在老新华社五楼还呆过一个时期。两处资料室的书架、木梯和犄角旮旯都是亲切待我的老朋友。后来,资料室搬到三经街的现址,我也从少儿变成知青、工人、写作人、天涯人。形迹远离了,目光远离了,资料室给予我的童话般的美好和恩惠却不曾远离,不断滋养我,提升我。在我庸俗的时候,迷惘的时候,坎坎坷坷的时候,跟此后我读过的其他书籍合为一体,助我一把力气。
   今年,《沈阳日报》66岁了。客居异乡的我,很难再去报社资料室读书。但是童话犹在,美丽犹在,我仍有机会读到来自那一方向的书籍。王传章、梁利人、韩靖、刘禾、胡中惠、齐世明、赵立军、初国卿、王辉、李振岐、于勤等报社新老朋友,纷纷将自己写的著作赠送给我,让我童年兴起的读书乐趣源源不断,绵延不绝。于勤的书名叫《推窗有蝶》,神奇的蝴蝶,你从哪里飞来?是从当年那本童话书的锁孔中飞出来的吗?
  

共 230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位令人尊敬的花甲文化人,回忆起童年的读书经历,《沈阳日报》资料室,当年母亲曾经工作过的地方,每逢假期,就成了作者的“乐园”。这里有儿童喜爱的图书,让因国家困难时期身体遭受饥饿的孩子有了精神食粮,沉浸于书的海洋里,充实生活,增长知识。童年这段自我“充电”的经历,为作者步入社会打下了良好基础,这也是应该值得书写的温馨回忆。推荐阅读。编辑:竹林子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41225002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竹林子        2014-12-22 11:05:51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生活,都有值得回忆的温馨往事,令人难以忘怀。作者这段自我“冲电”的童年经历,为以后步入社会打下了良好基础。
骨子里流淌着农民的血液,虽久居城市,却念念不忘生于斯长于斯的黄土地。
2 楼        文友:独上月楼        2014-12-22 14:27:44
  推窗有蝶,诗意、静谧且浪漫,不曾想,这却是《沈阳日报》早年间的一种景象,读来不禁令人唏嘘不止。
   当文字鲜活有血脉流动的声音时,真的可以有“打捞历史”之功效——
   “一切都流走了,一切又都回来了。”
   “书香,拌着油墨味、尘土味、浆糊味的书香回来了,被书尘弄得掌心黑黑的小脏手回来了,资料室工作人员——我的故去多年的母亲闻树,还有小佟阿姨和老金叔叔也回来了。”
   不用凄凄惨惨地呼喊故人,故人会随着这温暖的文字走到我们面前。
“小鸟虽小,可它玩的却是整个天空。”——致江山新雀之巢
3 楼        文友:独上月楼        2014-12-22 14:28:50
  刘齐老师好久没有归巢了,今日带着如此的一篇暖文回家,犹如冬日里的一束阳光,在心头灿烂着。
“小鸟虽小,可它玩的却是整个天空。”——致江山新雀之巢
4 楼        文友:闲妹        2014-12-22 15:40:55
  在作者美文里我们知道了《沈阳日报》成长史,一个进入耳顺之年的《沈阳日报》。它伴随着作者童年时光,温馨的往事是人生成长的阶梯。作者美文欣赏了。
欢迎来到室雅兰香社团,共筑辉煌。
5 楼        文友:邵魁先生        2014-12-22 19:22:34
  很久不见刘齐老师了,问好!
6 楼        文友:曲新同        2014-12-23 07:59:45
  思绪从锁孔里飞出,童话世界弥漫在眼前,我还记得你,你可记得我?
风雨路,人间爱,江山情! 这妩媚,这崎岖,这葱茏, 都是我的风景!
7 楼        文友:哭泣的键盘        2014-12-23 17:34:09
  岁月写的复审理由:用自己与刊物不解情缘的记忆写纪念刊物的文章,更煽情也更真实,尤其把刊物称之自己储藏童话的地方,不但凸显了贞洁的怀念,也把历史的变迁因素都化解在无邪的童话境界里了。写历史没有比写他的给予再积极的了,该文章就是这个特色。当然文笔的老练和情感是更绝对的条件。
江山任鸟飞
8 楼        文友:路人丁        2014-12-24 17:42:44
  在下真的有幸,读过黑枷老师和刘齐老师的作品。尤其年少懵懂时就领略黑枷师作品的风采。
9 楼        文友:落霞与天使齐飞        2014-12-31 14:12:22
  感谢刘齐文友赐稿,您的此篇文章已被新雀之巢文学社团的微信公众账号选择推送给文友共赏,请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账号“quezhichaorongshuxia”后在可“查看历史消息”中查看。并祝新年快乐:)
仁者乐山山如画,智者乐水水无涯,从从容容一杯酒,平平淡淡一杯茶。
10 楼        文友:易水微微        2015-02-07 20:48:10
  每一个热爱文学人在儿时都有那么一个地方:充满了神奇、幻想、希望和美妙。它成为我们思想的源泉,是让我们在时光里久久怀念的温暖,更甚者是曾带给我们启迪的灯塔。所以不论身在何处,只要我们触碰到那样一个“机关”,那些人、那些琐事和那些光阴就会占满心房。喜欢这样波澜不惊的语言,深沉的怀念在看似简单的平铺直叙里流淌着,如一杯暖茶,入心也暖心。微微拜读,学习了。
暖阳,茗茶,读一本书。 以宽容之心,怀山海之志;以博爱之情,融天地之气;以坚韧之志,执边锋之笔;以朝圣之誓,铸文学之灵。【边锋会客室: ③⑦⑧③ ⑤⑤⑦③③】
共 12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