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新雀之巢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雀巢,我的2014】追寻革命历史之旅(散文)

编辑推荐 【雀巢,我的2014】追寻革命历史之旅(散文) ——莱芜战役纪念馆纪行


作者:闲妹 举人,4362.4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041发表时间:2014-12-23 01:41:04
摘要:浙江省新四军研究会后工委一行42人坐上了大巴,去追寻我们老一辈曾经战斗过的地方---- 莱芜。

【雀巢,我的2014】追寻革命历史之旅(散文) 秋未冬初的11月,我们浙江省新四军研究会后工委一行42人,坐着大巴去山东莱芜,追寻老一辈曾经战斗过的足迹。
   车窗外,那蒙着灰迹的树,带着冬的气息,从我们面前一一拂过。象征秋天的红叶,摇曳着霜冻,将冰冷的寒气抖落在天空中。而我们乘座的大巴内,却是另外一番景象,体内流淌着英雄父辈们血液的42个人,正热血沸腾,似乎闻到了春的气息,感觉春天已经来临,万木已经复苏,脸上洋溢着喜悦。
   莱芜市位于山东省中部。60多年前,著名的莱芜战役就发生在这里。这场以自己的庄严和辉煌,永远铭刻在中国历史史册中的战役,让一个不起眼的小镇,从此名扬中外。
   大巴疾驶在高速公路上,离莱芜越来越近了。我们的心里亦充满了期待和好奇:父辈和他的战友们曾经战斗过、流过血,还是莱芜战役指挥中心的那个辛庄镇石湾子村,究竟在哪里?是个什么模样?
   大巴进入莱芜北大门雪野镇,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丘陵起伏的鲁中平原。突如其来闯入视线的雪野湖,波光粼粼,水天一色,景色秀美。
   大巴下了高速公路后,从乡村公路行驶到了一座农家四合小院前,停了下来。难道这就是当年的莱芜战役指挥所?我们感到既新奇又意外,我们同行中的英雄后代小边回答说,是,而且是他父亲的老屋。
   我们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莱芜战役指挥所居然设在这么一个四合院里,难怪能曾多次躲过敌机的侦察。也就是在这里,我们运筹帷幄的新四军将领们,为我军取得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解放后,这个老屋被当地政府重建,成为了爱国的教育基地之一。我们这群新四军的后代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在这老屋前,也就是“莱芜战役指挥所”前,照下了合影。
   接着,大巴带着我们驶向坐落莱芜市城区中心黄山之上的莱芜战役纪念馆。
   莱芜战役是1947年初,华东野战军在陈毅、粟裕、谭震林的指挥下,在山东进行的一次大规模运动歼灭战,此役在莱芜地区激战三昼夜,共歼5.6万人,生俘击毙将官23名,收复县城13座,重镇数十处,为扭转华东乃至全国战局发挥了重要作用,被称为运动战的光辉战例。
   1947年1月31日,蒋介石调兵遣将组成二个突围集团。南线由欧震率领八个整编师20个整编旅,北线以王耀武、李仙州三个军九个师从章村、周村、博山一线向莱芜追进,正面以王敏久率国民党王牌新五军和三个整编师从鲁西南向东逼进。蒋军采取稳扎稳打、齐头并进的打法,各部之间不留一点空隙,不许单独突出,用梳子战术,屁股靠屁股,使我军难以穿插分割,各个击破。这是蒋介石向山东重兵进攻的战略部署,企图把陈粟部队消灭在山东地区。
   在这严峻敌情面前,华野领导细心研究,提出方案。在请示中共中央同意后,决定采取“先打弱敌后打强敌”的战略部署。我父亲所在的九兵团一纵接令后,于1947年1月10日连夜急行军隐蔽北上, 到达莱芜西20公里战斗集结地。部队虽然连续急行军,非常疲劳,但战士们精神饱满斗志昂扬。1947年1月19日,一纵先于兄弟部队赶到莱芜,20日发起对吐丝口莱芜城的攻击,21日突入莱芜西门占领了各据点。
   华野原订计划先歼敌73师后歼敌46军,八纵、九纵、右路军担负阻击博山来援之敌,十纵负责断敌退路,三个纵队归一纵统一指挥。然而,战场上的战情千变万化,八纵一个师未按规定时间到达指定地点,担负阻击颜庄的任务。四、七、二纵,也未按规定时间到达。在没有我军阻击的情况下,敌46军从北门进入莱芜城。这样一来,实际上莱芜城集中了敌两个军的兵力。一纵难以完成歼灭两个军任务,但为了不丧失战机,一纵一团临危受命,担负起城北阵地阻敌向北突围的任务。
   1月21日上午7时,敌73军15师率3个团攻打城北,我一纵一团面临三倍的敌人。敌人在九架飞机的掩护下,反复冲击我阵地,战斗异常激烈。一团一连面临数十倍多敌人的攻击,官兵们抱着与阵地共存亡的决心,反复与敌军冲杀,鲜血染红了阵地。一连多次阻击了敌人的突围,屹立未动,阵地牢牢地掌握在我军手中。到最后,一连只剩下几十个人,仍苦战至黄昏,致敌伤亡惨重,不得不撤回莱芜城内。战后,一连被评为人民功臣第一连,记集体大功一次。此时,二、七纵队仍未按时到达指定地点,莱芜之敌疯狂反扑,又组织了九架飞机掩护步兵分三路向北突围。驻守在400高地的我一纵二团,首当其冲奋勇抗击。二团八连的任务更为艰巨,抗敌十倍之多,敌反复冲击都未得逞。战后,该连记大功一次。
   由于战士们的英勇抗击,争取到了一、二天宝贵的时间,成功让四纵、二纵、七纵按时到达莱芜,参加对莱芜之敌的分割合围,将莱芜之敌包围得更深更紧,让其动弹不得。此时,城内的敌人纷纷争粮、争水,秩序混乱,士气低落,怨声载道。李仙州见部队被围,守也不是逃也不是,束手无策。王耀武见后援无望,遂命令部队突围。我华野领导据此情况,决定三面包围,网开一路迫使敌人脱离莱芜城的依托,把敌人消灭在野外。敌李仙州七个师56000余人,加上外围敌军,被我军歼灭,创造了华东战场又一个辉煌胜利。华东野战军首长陈毅、粟裕、谭震林十分满意,尤其对一纵勇挑重担、顾全大局、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在莱芜战役中,一纵为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基础,立了大功。华野首长决定,从六纵的3000人俘虏中补入一纵,以资鼓励。由于大批俘虏补入部队,转成为解放战士,纵队决定调三个在莱芜战役中表现突出的副政治指导员到俘虏团,去当政治指导员。我的父亲,就是其中的一位。
   在莱芜战役纪念馆,解说员告诉我们,此馆1997年7月建成开馆,由革命烈士纪念塔、莱芜战役展览馆和莱芜战役全景画馆三大主体建筑构成,目前这样规模的全景画馆世界上只有十几座,我国只有4座,莱芜战役纪念馆是其中之一。在这里,我们的心灵再一次受到了冲击,击中内心深处那片最柔软的地方。
   陈毅元帅曾经说过:我就是躺在棺材里,也不能忘记山东人民所作出的牺牲。在莱芜战役中,山东人民用煎饼裹大葱,喂养我们的子弟兵;用小车,推出了这场战役的胜利。难忘山东大娘见到我们,就像见到自己的亲人一样,拿出家中的红著招待我们。
   莱芜,是我们老一辈曾经抛头颅洒热血的地方。他们用血肉之躯,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让我们这些后代能够健康成长。
   岁月可以流逝,我们却永远不会忘记先辈们的付出。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今天,值得我们永远珍惜。
   我们不能忘本!
  

共 260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莱芜战役,华东野战军以临沂一座空城,换取歼灭国民党军1个“绥靖”区指挥部、2个军部、7个师共5.6万余人的重大胜利。俘敌数量之多、歼敌速度之快,创造了解放战争开始以来的最高纪录。作为当年的英雄之后,重返父辈战斗过的地方,自然有许多的感慨。作者从浙江出发开始写起,写到莱芜战役指挥所、莱芜战役纪念馆,继而写到那场惨烈的战役,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革命教育课。文章条理清晰,值得一读。推荐阅读。编辑:唐雄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唐雄        2014-12-23 01:50:14
  闲妹姐姐这篇文章,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革命教育课。作为生活在和平时期的我们,不能忘记当年先烈们是如何抛头颅、洒热血,打下江山的。看到姐姐的这篇文章,又让我想起了十年的中越战争。“打江山易,守江山难”,我们一定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喜欢游山玩水,有浓郁的故乡和军人情结。
回复1 楼        文友:闲妹        2014-12-23 14:53:25
  我父亲经历的战争和我们所经历的自卫反击战是一样的残酷与血腥,从我上战场那天起作为一个老军人深知战争的残酷与无情。我们不能忘记用血的代价换来今天的和平环境与幸福生活。
2 楼        文友:唐雄        2014-12-23 02:56:12
  姐姐,我对你的文章作了一下修改,不知你是否介意?
喜欢游山玩水,有浓郁的故乡和军人情结。
回复2 楼        文友:闲妹        2014-12-23 14:54:18
  非常感谢战友为我编辑,你幸苦了。
3 楼        文友:小泥儿        2014-12-23 12:59:52
  又一堂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课。让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为共和国牺牲的先烈们和为之作出贡献的人们。
做一张有字的纸,努力让上边的字有价值,因为纸寿千年。
回复3 楼        文友:闲妹        2014-12-23 14:55:19
  谢谢小泥儿顶贴关注。是的我们不能忘本。
4 楼        文友:邵魁先生        2014-12-23 15:37:52
  红后代,红历史,红心红歌红思想!
回复4 楼        文友:闲妹        2014-12-23 15:53:47
  谢谢:邵魁老师顶贴,我的血液里是红色的这个基因不能变。谢谢你的来访留言。
5 楼        文友:星点        2014-12-23 22:54:05
  人们享受和平发展成果的今天,勿忘中华民族的曾经,才是今天国人应该倡导的,笔者记录和追诉无疑是提高今日全民爱国热情的佳文。曾经的历史与今天的幸福密切相关。提醒、告知、勿忘曾经的战争!
在人生的旅途上我们寻找着,追逐着,向往着,挣扎着,然而,期待就在我们身边,这就是——幸福。
回复5 楼        文友:闲妹        2014-12-24 08:41:13
  战友所言极是勿忘历史,勿忘战争!谢谢战友来访留评。
6 楼        文友:哭泣的键盘        2014-12-24 17:11:27
  岁月写的复审理由:作为军人作为当年的英雄之后,重返父辈战斗过的地方,自然有许多的感慨。作品在“追寻革命历史”之旅的题意下,对解放战争开始后最惨烈也最具战略意义的莱芜战役的回顾,再重游莱芜战役指挥所、莱芜战役纪念馆,这种筑文的立意使文章的主旨格外的厚重,也给可读性加分不少。
江山任鸟飞
回复6 楼        文友:闲妹        2014-12-24 19:58:33
  谢谢 文友哭泣的键盘与岁月,有你们的理解与支持感到欣慰,现在社会上对红色历史感兴趣的人不多,谢谢你们。
7 楼        文友:麻雷子炮仗        2014-12-28 20:57:40
  循着前辈的足迹,我们坚定地走向未来。
回复7 楼        文友:闲妹        2014-12-28 22:04:44
  谢谢战友:麻雷子炮仗来访,我们一定要沿着先辈走过的路走下去。感谢战友留言。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