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春花秋月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春秋】永远的张爱玲(散文)

编辑推荐 【春秋】永远的张爱玲(散文)


作者:窗外月胧明 童生,833.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483发表时间:2014-12-24 11:00:52

1995年9月8日上午,一声骇人的尖叫划破了美国洛杉矶寂寥的长空,像电波一样,越洋过海,传遍了世界各地,许多城市都被这压抑的尖叫划痛了。一位尖瘦的老妪,优雅地躺在一块红地毯的中央,静静地睡着了,再也叫不醒了。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在最后的时刻,她拼尽全力爬到了袍子的正中央,成为了虱子中的女王。张爱玲,1920年9月30日生于上海。1943年发表《倾城之恋》和《金锁记》等作品。1944年与胡兰成结婚,3年后离婚。1952年移居香港。1955年离香港赴美,并拜访胡适。1956年8月与剧作家赖雅结婚。1967年赖雅去世,1973年起定居洛杉矶直至去世。这个“了无声息地飘过来,水一般自然亮丽”的旷世奇才悄悄地离我们而去了,享年74岁。她早已习惯了无声的日子,习惯了孤独与寂寞,她只想静静地睡着,静静地坐在天堂,蘸着阳光,写着充满灵性的珠子般的文字。
   张爱玲出身高贵,祖父是大名鼎鼎的张佩伦,祖母是李鸿章的女儿。可惜父亲张延量颇不争气,沾染了种种恶少的习气,母亲黄逸梵是个美丽而新潮的女性,追求个性解放,终究忍受不了封建家庭的束缚与张延量离婚去了欧洲。张爱玲与父亲生活在一起,经常遭到后母的谴责。有一次两人大吵,失手打了后母一记耳光,后来遭到了父亲的毒打,被关在房间里半年。19岁时离开了富裕但不负责任的父亲,转而投奔了没有什么钱的母亲。她勇敢地逃出了家庭,要像生母那样,自由自在地生活。一朵美丽的花,如果没人看见,那叫什么美丽?一幅名贵的画挂在墙上,如果没人欣赏,那叫什么名贵?她是个喜欢张扬个性的女子。
   张爱玲也是个爱美、敬美、求美、追美的女子,她对美的执着、敬爱、锐气是令人荡气回肠的。小女孩的时候,第一篇文章发表,得了五元钱的稿费,她便用来买了一支口红。72岁的时候还去做了一次美容手术,并戴上了隐形眼镜。她对爱的向往和渴望,就像对美的向往和渴望一样,用一生去追求,但得到的却是一缕受伤的月光。爱,伤害了她;爱,也造就了她。她用千娇百媚的文字告诉人们——在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人,是一种缘分;在对的时间遇到错的人,是一种不幸;在错的时间遇到对的人,是一种无奈;在错的时间遇到错的人,是一种残忍。很显然,张爱玲在错的时间遇到了错的人,这个人就是胡兰成。她看走了眼,而这一走眼,注定了她一生的悲剧。第一次相见来得突然。当天两人谈了些什么,似乎是无关紧要的。重要的是,两人虽觉得耗时不少,但仍然觉得时间过得太快。胡兰成才去看了她三四回,她就忽然很烦恼,而且凄凉。女子一但爱了人,是会有这种委屈的。张爱玲羞涩半掩地射出了人生的爱之箭。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胡兰成已有妻室,她居然并不在意。他有许多女友,她亦不会吃醋。她明白,有人虽遇见怎样的好东西亦滴水不入,有人却像丝绵蘸着了胭脂,即刻渗开得一塌糊涂。张爱玲的错误在于,她知道爱得糊涂,却还一往情深地将一场糊涂弄得更大。他们相爱源于相知,他们相知却无力相守。胡兰成不但不珍惜,还大大地负了她。流水有意,落红无情。张爱玲决然地结束了这段痛苦的感情,变得内敛起来,她隐忍着,承受着,寂寞着,写作着。大多的时候,她总是低着头,带着凄美之感的悲怆,孤独地行走在都市旷野,行走在古老的月光中。像一头大象请求抚爱,酸楚的,悲剧的,摇摇欲坠的。
   张爱玲寂寞得太久了。这是她的不幸,更是读者的不幸。很长一段时间,在中国大陆读不到她的作品。她像封存于地窖中的老酒,默默地保护着自己的醇香。直到她的去世,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张爱玲的作品连同她多姿多彩的人生慢慢进入人们的视眼。尽管埋藏得太久,但是今天的阳光毕竟打开了蒙在书面上的厚厚的灰尘。真正的好酒不仅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而且时间越长,醇香越足。或许读别的书,你能知道道理,了解知识,得到震撼,但只有读张爱玲的文章你才是快乐的。只有张爱玲才可以同时承受灿烂夺目的喧闹及极度的孤寂。就是最豪华的人在她面前也会感到威胁,看出自己的寒伧。张爱玲是永远的。像一个大海上的幽魂,活在许多爱她的人的心中,她是那死去的蝴蝶,仍然一来再来,在每朵花中寻找她自己。她毫不迟疑,淡然离去,朝向大海,朝向旷莽的未来,留下叹息一样的长长的背影。
   一个人,恋恋于自己的字句与思想,不免流于吝啬,但也是常情罢!一个人后的我,终于找到了一样可以打发时间与安抚空虚寂寞的事情——写写文章。借以找寻自己生活的价值,一无是处的自己还可以胡乱敲打键盘,编出一篇可读的东西来,多少可以增加一点自信心。
   最近刚拜读完张爱玲的散文集,丛中摘录了一些喜欢的句子,时隔这么久,她的很多思想读来还是那么新鲜,心灵不禁为之震撼。
   譬如,她说:音乐永远是离开了它自己到别处去的,到哪里,似乎谁都不能确定,而且才到就已经过去了,跟着又是寻寻觅觅,冷冷清清。简短的一句话把音乐给予人的感受描绘得淋漓尽致,不亏是一代才女的文笔。音乐就是这样一种东西,摸不着,看不见,有的只是如梦如幻的境界等着你去追寻。让思想随着美妙的乐府四处飞扬,内心激起的波澜越多,越让人着迷。往事,一幕幕在眼前回荡。曾经爱过的那个他,年轻的脸庞,灿烂依旧。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轻轻地道一声:“你好。”回忆这东西若是有气味的话,那就是樟脑的香,甜而稳妥,像记得分明的快乐,甜而怅惘,像忘切了的忧愁。放眼望出去,是碧蓝的潇潇的夜,远处略有淡灯摇曳。长的是磨难,短的是人生。
   时代的车轰轰地往前开。我们坐在车上,经过的也许不过是几条熟悉的街衢,可是在漫天的火光中也自惊心动魄。我就可惜我们只顾忙着在一瞥即逝的店铺的橱窗里找寻我们自己的影子——我们只看见自己的脸,苍白,渺小:我们的自私与空虚,我们恬不可耻的愚蠢——谁都像我们一样,然而我们每个人都是孤独的。有一种幸福叫寂寞,寂寞让张爱如此美丽,让她的思想那么灵动。空虚的人被孤独吞噬,犹如钻进了厚厚的迷雾中,找不到来去的方向,越挣扎陷得越深。惟有内心明亮的人,才能走出一条自己的光明大道。张爱就是那个聪明的小女子,一朵在风中独自绽放的奇葩。溪涧之水的浪花是轻佻的,但倘是海水,则看来虽似一般的微波粼粼,也仍然饱蓄着洪涛大浪的气象的。美的东西不一定伟大,但伟大的东西总是美的。

共 259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怀念著名女作家张爱玲的文章。文章对她的身世生平作为进行了简练的介绍,重点叙述了张爱玲的情感、烦恼、思想,其中不乏作者对张爱玲的理解和产生的强烈的心灵上的共鸣。这篇文章与其说是关于回忆张爱玲生平的文章,不如说是作者与张爱玲在思想和心灵上的交汇。文章详略得当,对大家熟悉的身世水平简练扼要的介绍,对张爱玲的思想和情感世界,详细地的评说,融入了作者深深地感情。是一篇有思想深度的好文章。推荐欣赏。【编辑:北极主人】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清风剑在手        2014-12-25 13:41:21
  在对的时间遇见对的人,是一种缘分……原来这几句话是张爱玲说的。我还曾经引用过,唉!真是愚昧,竟然不知是张爱玲说的。
2 楼        文友:窗外月胧明        2014-12-25 16:19:51
  张爱玲的文字有一种让人无法抗拒的魔力.
流光抛人,韶光飞逝。清守文字,内心安然。携一剪流光,赏百花争艳,雨中听竹,月下听梅开。
3 楼        文友:潮仙        2014-12-26 08:34:02
  溪涧之水的浪花是轻佻的,但倘是海水,则看来虽似一般的微波粼粼,也仍然饱蓄着洪涛大浪的气象的。美的东西不一定伟大,但伟大的东西总是美的。 欣赏佳作。问好学习!
4 楼        文友:大先生        2014-12-26 10:39:01
  作者所讲的这些有关张爱玲传记作品中都有提到,了解张爱玲是从了解其作品开始的。因此,建议作者透过张爱玲某些作品,反射出张爱玲是怎样一个人。这样,才会给大家耳目一新,有味道的感觉!否则,读这篇文章就跟读以前的传记一样没什么区别,就会产生索然无味的感觉。
大先生
5 楼        文友:窗外月胧明        2014-12-26 15:19:56
  谢谢诸位文友
流光抛人,韶光飞逝。清守文字,内心安然。携一剪流光,赏百花争艳,雨中听竹,月下听梅开。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