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未知栏目 >> 未知栏目 >> 关于南宋•岳飞北伐中原的南华描述

精品 关于南宋•岳飞北伐中原的南华描述


作者:我爱刘洋 进士,6112.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972发表时间:2009-05-25 10:49:18
摘要:历史给逍遥游一个绝佳的现实展示图腾。我们不想再分析这其中南宋王朝主战与主和之争,当权者的利益权争。因为这些原因后人已经给了太多的纷繁复杂的解释。我们所要看到的,和后人满怀热血顶礼膜拜的仅仅是这无奈转折点后的壮丽。

在歌声中,我刻意让自己安静,昨晚读过的《圆觉经》句子又在眼前晶莹地跃动:以净觉心,取静为行,由澄诸念,觉识烦动,静慧发生,身心客尘,从此永灭。由此内发寂静轻安。一些人和事久已忘却,在此刻一灯如豆,苍凉悲壮的灯火与歌声中,温习这些圆润静谧的经文,使我想起八百多年前历史的一场雪。王朝的历史像一朵调谢的野菊悬挂在风雨如晦的南中国天空。远方隐隐的马蹄声是一场华丽的令人动容地过往。南宋高宗朝有中兴之臣,而无中兴之君;孝宗朝有中兴之君,而无中兴之臣。历史把这一笔沉重地记载在《宋史》上,一个人的笑容从此盛开在华夏五千年文明的天空下,漫漫水声与英雄歌声击节相合。而此刻,只有在描述这一切时,我的心灵才获得一种水流般的安宁。
   散落在史册里的三次从军经历,大小身经百战而不败,建康、郾城、朱仙镇大捷。散落在文献诗词里的小重山、满江红经久吟唱。八千里路云和月的征程与求之不得的庐山荒庐形成绝佳的比照。我不知道一个人能把历史推向一种无法企及的高度。我不知道一个人能把死亡的虚无推向八百年前风波亭的昭昭天日。
   马蹄扬起征尘,篝火燃起传说。某乃宋之岳飞,激荡河山,谁敢与某决一死战。风雨飘摇的南宋小王朝,赵氏君臣惶惶不可终日。一个人从草莽中崛起,像剑划过歌声,改变整个宋金战争形势对比。运用之妙,纯乎一心,卓越的军事才华在乱世的天空闪烁着灿烂的星光。连呼三声:渡河!渡河!渡河!郁郁而死的宗泽将军在不平中闪过的唯一安慰。长枪与中原的争夺、还我河山的声音从此定格在历史的深处,散发着史卷的芬芳。
   我不知道在一些人的眼光中,为什么历史是人民书写的,那是虚伪地令人汗颜的论断。一个改变历史进程的英雄的存在有无将对整个国家、民族取着至关重要的决定作用。如果历史是人民写的,发生在风波亭上的历史耻辱使整个南宋王朝一蹶不振一百多年,终孝宗一朝的大力图强也无法起色。那又为了什么?如果历史是人民书写的,那么没有一个国家、民族的百姓不希望自己国家、民族强盛。而贪污、腐败的滋生,当权者又听得进多少草根的呼声!历史只能是少数人的历史,上下五千年少数几个人的历史,或英明或奸佞。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南华•逍遥游在上古时代缓慢展开的画卷,弥漫了天空、大地与飞翔壮丽的色彩。这一卷动人的传说在千年后南宋王朝恢复中原的最后一役徐徐华丽的展开。在动人的悲壮中,一骑绝尘、孤军深入是我们对历史包含热泪的缘由。歌声、篝火、烈烈的酒;风声、水声、燃烧的情。中原踩着鼓点节节逼近。
   张宪部、王贵部、杨再兴等部像大鸟翅膀的张开,左中右分击,合拢,迅速插进中原,勇冠三军的岳云部背嵬军像锋利的锐爪按在敌军的心脏上,风起云涌的两河义军、敌沦陷区的百姓力量则像负大翼的风力,漫漫歌声隐隐有北冥的风寒,南冥终究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一灯清寒的大帐上,剑闪着寂寞的光芒,一个人的目光掠过山川、城郭、热泪纵横的军用地图上,望着隐隐风雷阵阵的前方。一个人的沉思就是心灵与目光飞翔的方向。
   终究是要回望的,从北冥到南冥的飞翔太漫长了,九万里高空逼人的寒冷需要回首来路的一瞥,和途中的莫逆的温暖。中坚的韩世忠部按指定计划进入东路战区,不动而动牵制、分散着敌军的兵力;张俊部、刘琦部遥遥为倚,牵引西翼。没有一场战争的布局能像南宋朝建康年间北伐中原战役那么酣畅淋漓,写意如水。风漫漫而起,就等着种因的发动,本部突入中原,直逼黄龙府,连环而击。大鸟的翅膀、锐爪、雪眸中逼人的寒光,飞翔的姿势漫卷高空下的云层;而大地铁骑锐进,精锐各部像捏紧的拳头舒缓而刹那千钧的力量,营蓄着前压高屋建瓴的气势,伸展。仿佛听见高空上苍劲的一声长鸣,灿烂间,一切如种子的破土而出,如环之联转,扣着战机的节点,而前后相随、高低相和,博击的天机已经形成,前压,像高空进入飞翔固定姿势的双翅,历史的版图将随之改变。
   在这个静默的夜晚,我钻进发黄的历史中,想象着北冥到南冥漫长的距离。击水三千里、抟浮遥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而莫之夭阏。那样瑰丽而悲壮的飞翔,面对着万里青天滚滚而来的风尘、无边的寂寞,而延伸出飞翔目的的不可预知性和举世罕有的无边无际的结局。令人不寒而悚。所以历史也在发抖。
   我们翻阅《宋史》时知道,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历史在此刻停滞了下来。北伐中坚的韩世忠部无奈地观望、止步不前。刘琦部接令后撤,张俊等部伧惶后退。分兵数路策应中路军突进的计划在冷酷的形势转换后,使已向前奔进的中路主力形成孤军深入、一骑绝尘姿态。
   而漫漫长空飞翔已进入高速运动状态,大鸟的双翅以雷震千钧的气势拍打着长风浩云。
   历史给逍遥游一个绝佳的现实展示图腾。我们不想再分析这其中南宋王朝主战与主和之争,当权者的利益权争。因为这些原因后人已经给了太多的纷繁复杂的解释。我们所要看到的,和后人满怀热血顶礼膜拜的仅仅是这无奈转折点后的壮丽。
   敌方迅速收拢兵力,以十倍以已的力量寻找中路军主力决战,力图一举而灭之。壮丽与飞翔首先由杨再兴部拉开,小商河遭遇战其于杀敌数百人身中数百箭而殁。给重新抖擞气势的敌军于沉重的心理打击,从而牵引出敌军虚实,打乱敌军部署,主导着整个战局隐隐的走势。张宪部艰难牵引着重重增援的敌军,郾城一役正面决战落在王贵部身上。面对着数倍与已的敌军,身经百战的王贵部露出了怯战的神色。
   主帅部,一个人彻夜未眠,我们想起一个人的一双眼睛,严重的眼疾使他双眼不敢见光,见光就流泪。风雷之势已妙手布成,后续流水般的力量期待着这正面对决的结果,一发而动全身,中盘扭缠态势豁然于此役。风声、雨声、雷声,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彻底断绝友军配合的形势下,面对数倍于已的敌方主力,只能期望于雷霆千钧的迅速一击,击溃敌方的心理防线。壮丽的南华从遥远的记忆穿越而至,云层的气流在跌荡起伏力量的扇动下敷衍成苍凉寂寞的满江红。他在沉思中望着虚空,不远处的战场将士血流成河,拼死搏杀。
   岳云部背嵬军精锐齐出,止住王贵的弃城之策,奔袭数百里,已分不清几进几出,历史只这样记载:人成血人、马成血马。艰难地抗击着潮水般涌来的敌军,两柄铁锥书写着战争的神话。董先部终于动了,在艰难的相持局势中,这是唯一最后的一个有利时机。夕阳残照,古歌如风。这支以风潇潇,易水寒,一赴不还毅然加入战场的生力军,与浴血奋战各部有力配合,终于彻底击溃敌军的战力。
   那段历史在这里既是高潮,也是终局。我合上古卷,剩下的结局已然了白于世人。天日昭昭的天问,浓缩了民族最可耻、最暧昧某些人的嘴脸。我只想问的是,十年之功,毁于一旦的撤军途中。一个人问:天下事,当如何?“在相公处置耳”!或许结局在那时已在一个人的心中粗显轮廓,淡然成局。天下事,当如何!
   南华逍遥游讲述了一只鸟的飞翔图腾,出发地方向已写进几千年中国人的眼里。然而书中没有告诉我们大鸟飞翔的过程与结局。我只是这样执著地认为,那样瑰丽飞扬跋扈的飞翔超越了世人的想象,谁也无法控制住结局,包括鸟儿本身。所以一个人在黯淡的历史天空下,发出了最铿锵有力的凌云之音,天下事当如何!而后在寂静中在历史的巨手牵引下走向风波亭。不飞翔,毋宁死。
   以净觉心,取静为行,由澄诸念,觉识烦动,静慧发生,身心客尘,从此永灭。由此内发寂静轻安。那样的感觉真的有时使我想起历史无非是寂静中一片清扬的羽毛。

共 301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风雨飘摇的大宋江山,岳飞独木怎能撑起。但他的精忠报国,感动了无数后人,激励我们前进。文章描写细致,将历史再一次重现在读者眼前,可见作者知识的渊博和不凡的文字功底。【编辑:单培文】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905251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单培文        2009-05-25 10:50:35
  喜爱作者的文字,真的是受益匪浅。
-刻画心灵的印记
2 楼        文友:邬海波        2009-05-25 12:49:11
  以净觉心,取静为行,由澄诸念,觉识烦动,静慧发生,身心客尘,从此永灭。由此内发寂静轻安。
   历史的尘垢,几多兴亡,几多是非难辨,假说与戏说,或以政治目的而树立模范人物,或以某种需要而树立让世 人唾弃的反面形象,呜呼哀哉,呵呵。
以真情打动读者,用灵魂感知世界。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