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那些孤独(散文外一篇)

精品 【流年】那些孤独(散文外一篇)


作者:李娟 布衣,448.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425发表时间:2015-01-03 23:05:42

【那些孤独】
   1
   春天里,我最喜欢看林风眠先生的画。因为他爱画小鸟,在翠绿的枝桠上,蹲着三三两两的小鸟,伸着黑黑的脑袋,椭圆的树叶和鸟儿椭圆的身体相互融合,仿佛听见春风中几声清脆的鸟鸣。另一幅画,一只小鸟站在枝头上,歪着头,一只眼睛似睡非睡,沐浴春风,在林间的风中睡着了。有时,又觉得那只小鸟是寂寞的,孤独的,一个人站在碧绿的枝头,听风,嗅着淡淡的花香入梦。它常常独自在春天的林间沉思、冥想,回忆从前。
   微风沉醉的夜里,读林风眠先生的书。原来,他的故乡在广东梅县,幼年时,见族人们将出逃的母亲逮回来毒打,他躲在门后大哭,小小的他奋不顾身扑向母亲,用单薄的身躯保护着受欺侮的母亲……直到他白发苍苍的暮年,再也没有回过故乡。因为,故乡有他抹不去的疼痛和悲伤。尽管,故乡的俊山秀林,花鸟鱼虫一次次出现在他的梦里,永远保留在他的画里。
   他的一生竟都是孤单的,没有享受过多少家庭的温暖。成年后,他在法国学画,认识了第一任妻子,而后第一任妻子病逝,他娶了另一位法国女子,生有一个女儿。他一个人常年住在国内,妻子和女儿留在国外,多年也见不着面。他一个人煮饭烧菜,维持最简朴的生活。一个人在家里整天作画,一天连画几十张、一百张,都不甚满意,于是,皆撕毁了,再画。
   画家黄永玉在文中写道:“一次去拜访他,当时正是“文革”刚结束,林先生平反出狱不久。推开门,见七八十岁的林先生抱着一个七八十斤的煤炉进屋。那时,他一个人生活已经很久了,一位伟大的艺术家照顾着另一位伟大的艺术家。”读到此处,令人无限感伤。
   看他画中的仕女,穿白衣的女子坐在堂前,神情从容、安详静穆,无比圣洁。身边的瓷瓶里插着白色的花或是几枝寒梅,她们或是抚琴,或是凝神,端然、静美、素净之极,彻底绝了人间的烟火气。她们泊在画家的心里,一辈子,终难忘。我一直认为,她们是孤独的,她们代表了林风眠对女性美好的向往。她们或许是他的母亲,他的妻子,他的姐妹……无一例外,她们是那样的孤单、寂寞,却如梦境一般的美好。
   孤独和寂寞是艺术创作必需的境界,它滋养了一代大师,也成就了一代艺术大师。
   2
   在中国美术馆看吴冠中先生的画,有一幅画名《逍遥游》,千丝万缕的线条铺满画面,桃红几点,柳绿几条,那些线条如裂帛,如急雨,如彩绸,又仿佛柳枝在春风中肆意飞舞。可是,却有一个洒脱、诗意的名字《逍遥游》。作这幅画的时候,吴老已经八十岁了,他的画意和情思不就是春风里的枝条,随意飞舞、潇洒、孤单、自我。用抽象的形态表现了大自然的律动和自己内心的感受,令人耳目一新。艺术从来都是我行我素,一意孤行。吴冠中一生徜徉在艺术的殿堂里,常常一个人外出写生,饱览名山大川,山中看云,舟中看霞,一走就是几个月。头戴草帽,面容憔悴,衣裳上粘满了作画时的颜料,多少天也不知道换一件干净的衣裳。不相识的人,谁会认出这样一位衣衫不洁,又黑又瘦的老人是大画家吴冠中呢?
   《逍遥游》大概是他暮年作画时最好的心灵写照。在艺术的殿堂里,逍遥自在,从容舒展。如云端的白鹤,天空的白朵,无拘无束,自由驰骋。畅游在艺术的天空,孤独和寂寞就是一种最美的享受,那是一个人的华宴,一个人的孤单,一个人的心醉,一个人的驰骋。不要喝彩,也不要掌声。
   只有内心宁静,淡泊如水的人,才懂得享受孤独的美和忧伤。
   3
   民国一代名媛陆小曼,大多人知道她,因为她是诗人徐志摩的遗孀,她另一个才女身份完全被世俗遮蔽了。
   她冰心聪明,才情非凡,琴棋书画,无所不精。十六岁精通法文和英文,翻译过《泰戈尔诗选》,擅长昆曲……
   看她年轻时的一帧黑白照片,一个人坐在桌前读书。一头短发,穿着素色典雅的旗袍,一串珍珠项链垂在胸前,那么优雅、娴静、美丽。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水莲花不盛凉风的娇羞。一位女子低头读书的时刻,连世界都安静了下来。
   她二十九岁时,徐志摩乘坐的飞机失事,诗人香消玉殒。此后,她再也没有穿过一件红色的衣裳。她生命中最绚丽灿烂的年华永远过去了,烟花一样的女子,一瞬间燃尽了韶华,连同她美好的爱情。
   后来,她忍住所有的孤寂和哀愁,倾尽所有,出版了《志摩全集》《志摩诗选》。那时,徐志摩并不是什么红色诗人,愿意帮她的人不多。中年的她洗尽铅华,提起一支画笔,寄情山水间。她的山水画品格极高,寥寥数笔,远山、峭壁、流水、近处的树木,山寒水瘦,枯笔尽显,没有人间的烟火气息。连画中的人也是这样,孤寂的,寒意弥漫,如同她自己的人生,再现她那时内心的足迹,寂寥、孤独、寒冷。
   此时,孤独是一种境界。
   她暮年时任上海中国画院专业画师,举办过个人画展。
   读她的《遗文编就答君心》,真是才女文章,文风绮丽,有静气流淌。她在文中回顾了自己一生的情感,云淡风轻,从容豁达,原来一切皆被原谅了。
   一代才女的命运就像一场梦境。在“文革”来临的前夕,她病逝于上海。死得那么及时,又那么幸福。因为她没有看见那个黑白颠倒的时代。
   4
   寒风凛冽的时节,在北京的护国寺胡同里,看见梅兰芳故居,已是下午四点多,故居谢绝参观。我站在故居前拍了照片,因为这里曾经住过一位艺术大师。记得电影《梅兰芳》中的对白,他的朋友说:“谁毁了梅兰芳的孤单,谁就毁了梅兰芳。”说得多好!不论哪一门艺术,要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都不是哗众取宠,更不是轻松自如,信手拈来的。只有甘愿忍受孤独寂寞的人,苦心锤炼者,才能成为一代大师。不论绘画、文学、还是戏曲。
   任何一门艺术,皆是超越功名和一切浮华的,到了一定的境界,都是向内而求的。那是一种内在的修炼。
   春日里,常一个人去江畔赏花。先是料峭春寒中的梅花开了,剪雪裁冰,一身傲骨,寒风吹过,暗香袭人。不几日,便是柳丝如烟,梨花似雪,陌上桃花开遍。桃花落了,一地嫣红的花瓣。此时樱花开得正艳,仿佛一个女子心中深藏的爱情,春风一吹,就被他一个深情的眼神一瞬间唤醒。狂热的,灿烂的,痴迷的,不顾一切开遍尘世间,只要他知晓她的心。
   有时落了细雨,独自在江畔看落红翩翩,空中还飘着雨滴和几声鸟鸣,什么也不想了,一路看过去,就是境界。
   我有一江春水,两岸落花,并不觉得孤单。因为,内心饱满如繁花盛开的春天。
   忽然明白了大师心里的孤独,他们的内心,已是繁花落尽后,枝头一枚坚硬成熟的果实,他们不为俗世的一切所打扰。坚定、执着、孤独、一意孤行,内心却无比的强大。
   有些美好,是需要一个人独自享受的,比如:孤独。
  
   【大师的天真】
   初夏,读林风眠。林先生爱画小鸟,翠绿的树枝上站满了小鸟,鸟儿圆圆胖胖的身子挤在一起,三三两两。成群的小鸟和椭圆的树叶相依相伴,交相辉映,如同孩子作画,画得满满的,没有留白,给人视觉上极大的满足感和喜悦。林先生笔下满纸皆是天真,能与孩子的心息息相通,分明是童心对童心。
   齐白石早年以卖画为生,为了便于计算,在门上贴着润格:“白石画虾,十元一只。”一位求画者给了齐白石三十五元钱,想看看大师如何作画。结果,他画了三只虾,清润透明,栩栩如生,另外的半只虾藏匿在水草中,只留下一条小小的虾尾——妙趣横生,令人莞尔。
   多么聪明又可爱的老人!原来“小气”的大画家齐白石,有着一颗未泯的童心。想必求画人捧着这幅画,一定忍不住笑了。
   春日里,最喜欢看齐白石笔下的小鸡,几点淡墨,极简极淡,几只毛茸茸的小鸡便活灵活现地滚了一地。有一幅画中,两只小鸡在争夺一条蚯蚓,相互撕扯着,紧紧咬住都不松口。画上题名《他日相呼》,真是一派天趣。两只小鸡分明是两个孩子,为争夺好吃的东西打得热火朝天,谁也不让着谁,可是,不一会儿,又和好了,凑在一起叽叽喳喳说个不停。
   天真,是艺术创作必需的气质。大师者,皆是怀着一颗天真之心的人,也是用一双孩童般纯净的眼睛看人生、观世界的人。
   我的枕畔常放着丰子恺的漫画集,静夜里随手翻阅,有孩子、桃花、溪流、小猫、风筝——只觉酣然拙朴,如月光盈盈入怀。他家中几个孩子如同一群小燕子,阿宝、软软、瞻瞻——孩子们是他的课本,也是他的老师,更是他作画美好的素材,孩子的游戏,孩子的想象、快乐、举止、行为、言语,孩子的喜怒哀乐,都在他的笔下完美地保留下了,连同他对世间万物的爱。
   《花生米不满足》,画上是一个三四岁的男孩,坐在桌前,看着桌上的几颗花生米生气了,皱着眉,撅着嘴,嫌妈妈给得太少了不够吃,心里的不满意、不快乐都表现在眼睛眉毛上。寥寥数笔,将孩子的神情描绘得惟妙惟肖。
   另一幅画《瞻瞻的脚踏车》,还是这个胖胖的小男孩,光头,手里握着两把大蒲扇,夹在腿下当成脚踏车的车轮。因为爸爸不给买脚踏车,那就自己发明一个也不错呀,两把普通的蒲扇一瞬间生动起来。
   《你给我削瓜,我给你打扇》中,姐姐坐在椅子上削甜瓜,小弟弟拿着大蒲扇给姐姐打扇子,他弯着腰,撅着屁股,双手用力给姐姐扇着凉风。不过他一边扇着蒲扇,口水似乎要流出来了。画中将一个馋嘴的、急着想吃甜瓜的小男孩画得生动鲜活,憨态可掬。画中的他们何尝不是你我的童年?读他的画,人的内心一瞬间如棉花般温暖。
   丰子恺这样写画儿童画的初衷:“我向来崇敬儿童生活,尤其是那时,我初尝世味,看见当时社会的虚伪骄矜之状,觉得成人都已是失本性,只有孩子天真烂漫,人格完整,这才是真正的‘人’。”
   天真是什么?是画家心中对生命的最高审美。
   世间最美的情书,也是天真,清澈如童心。如沈从文写给张兆和的情书:“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此刻的爱情,绵绵千里如春水流淌,不染尘埃,又如桃花开遍陌上,纯净、无邪、烂漫。
   在徽州的西递村看到一块碑,上面刻着:圣人孩之。一位大家,终生保持一颗儿童般对万物敏感、天真、洁净的赤子之心。他们也是将童年与天真携带一生的人。他们不被俗世的浮华淹没,暮年时放下尘劳和喧嚣,回归生命的本源,也将人生活得通透而豁达。作品越发清澈、纯净。这样的大师如齐白石、林风眠、丰子恺、沈从文——读他们的作品,也是感受他们留给尘世的一片冰心。

共 409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那些孤独》中是一帧又一桢蕴含孤独的画面,林风眠先生的画作,吴冠中先生的《逍遥游》,陆小曼的黑白照片,梅兰芳故居前的留影,皆氤氲着孤独,但孤独背后的故事却不尽相同;而孤独是一种美好,更是一种力量。 《大师的天真》中是一点又一点名人画作中的童心未泯,林风眠老师的满图,齐白石先生的十元虾,还有其它很多画作中的天真,欣赏过之后,读懂什么是至真至善,什么是最美,什么是一片冰心。 作者此两篇文章,富有哲理,内涵丰富,彰显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切入生活的别致。佳作,流年欣赏并倾情推荐!【编辑:平淡是真】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50104000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平淡是真        2015-01-03 23:17:44
  感谢支持流年, 祝福创作愉快。
2 楼        文友:逝水流年        2015-01-04 07:40:35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您赐稿流年,祝创作愉快 !
爱,是人世间最美好的相逢,用文字找寻红尘中相同的灵魂。
3 楼        文友:秀尔        2015-01-04 13:55:30
  《那些孤独》,我连看三遍,喜欢,谢谢李娟的文章。
开心,快乐永远伴随我
4 楼        文友:秀子        2015-01-05 09:25:35
  艺术家们孤独并不寂寞,往往许多巨大的成就都是在孤独中诞生的!文中列举众多艺术家的经典事例来证明他们的孤独,孤独并美着,让读者也收获颇多,欣赏作者博览群书,见多识广。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