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荷塘月色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荷塘】象山游记(散文)

编辑推荐 【荷塘】象山游记(散文)


作者:金谷 布衣,280.5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079发表时间:2015-01-04 14:51:04
摘要:象山,东海边上的小县城,是江南旅游圣地。2014年9月我受友人邀请作了深度游,作了如下记载.

【荷塘】象山游记(散文) (一)
   周四萧君自南京来电,中秋期间相邀了宁、沪两地数位新老朋友相聚象山。萧君之盛情,我欣然接受。
   周六下午十五时自杭城出发,途中径杭甬高速转入北仑方向高速,原谅我忘记高速名称。由于自信,错过了变道进入甬台温高速复线,好在不枉宁波工作多年,相对熟悉环境,继续前行之五乡朝东钱湖方向行驶,过象山湾跨海大桥,全部行程二小时半左右,傍晚抵达县城丹城。
   萧君在离丹城不远处的兰桂坊农家乐设晚宴,让我们品尝美味海鲜。回绍兴后已较少品尝海鲜了,晚间餐桌上的鱼干、清蒸鲥鱼、烤杂鲜、海虾、蛏子、各色海螺、花蛤、以及各类不认识的海产品,那真一个爽呀!给萧君带去的同山高梁烧发挥了大用场,不用言语,有数人酩酊大醉。
   晚饭后,与萧君夜行。汽车缓缓行驶在夜幕下的丹城郊区,透过车窗外吹拂而来的阵阵海风,轻柔而又缠绵,朦胧而富有诗意,远处传来天籁般的潮音,这是一片有情绪的海,没有世俗的打扰,远离城市的喧嚣,忘却时间流逝,忘却都市的嘈杂,直面纯正的自然之美。好像是真正的心无杂念。
   次日上午,在萧君陪同下,随数位萧君友人到象山著名的松兰山海滨浴场观光。由于是节假日,海滨浴场内人气旺盛,人头攒动,虽已是初秋,空气中少许的凉意,亦阻挡不了下海游泳的热情。
   海面上,浮动着星星点点的人头,正在享受着与海水相容的感觉……潮水一波接着一波地从遥远的地平线上翻卷而来,一层层地叠起。我徘徊在海岸边沙摊上,臆想寻找被迎面而来的巨浪的快感、刺激。
   松兰山绵绵蜿蜒的沙滩,千姿百态的礁石,如诗如画的山海风光,留连忘返,真的好想多玩几天呢……
   忘却时间流逝,忘却都市的嘈杂,尝海鲜,沐海风,踏海凌波,人生得此夫复何求?
  
   (二)
   象山,因萧君而结缘。上世纪末的九九年七、八月间,首次踏上象山这块土地,之后亦曾多次去过,但都不及这次。
   象山,因县城西北有山“形似伏象”,故名象山;象山县城名曰丹城。象山已解,丹城何意?大凡地名与当地人文历史和风土必然相关。南方大多数县城以城关镇命名,象山县城何故命名丹城?查阅资料得知,原来是徐福为秦始皇炼丹之地,也是陶弘景炼丹所在地,故为丹城。今次象山行之前,对其地名和历史并未关注和了解。
   象山,虽历史悠久,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生息繁衍,但直至唐神龙二年(公元706年)才立县,初属台州,后其隶属多有演革,甬、台、舟互为统辖,至今日为宁波市辖属。
   象山,号称著名旅游之地,据说上海人对象山情有独钟。去象山旅游的人,绝大多数围绕黄金海岸,松兰山,中国渔村,射雕英雄传影视城,并伴品尝美味的东海海鲜。走在丹城街上,你会发现林林总总的各类大小宾馆,遍布大街小巷;萧君介绍,丹城的各类宾馆,每到周末家家爆满,若不提前预订,夜宿街头的可能性非常大;可见到象山旅游人数之多。我到过国内许多海滨城市,相比较我并不喜欢浙江境内沿海的海滨、沙滩,除了舟山、大陈岛等少数尚可一游,其余并不适合作为旅游目标选择地。象山亦然。
   象山,更多人知道的只是她的自然风光和美味海鲜;打开百度搜索象山也局限于此;很多旅游归来者撰写的象山游记也局限于此;当地官方宣传也局限于此。其实,象山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积淀,如秦始皇、徐福、彭祖等,虽然已经发现、发掘,但尚未做深做透。这是一个通病,这个通病不是象山独有,是所谓文化、旅游大省浙江的通病。比如对待历史地位完全可以与孔子、朱熹相提并论的明朝大思想家王阳明,是浙江的骄傲,但鲜见有官方的大力宣传和进一步挖掘,做深做透,尤其是与王阳明关联密切的余姚、绍兴两地,几无见有动作。宁波工作期间,每次去余姚出差,闲聊时都会与当地相关人士谈论和呼吁打响王阳明题材;回到绍兴后,曾经二次去位于兰亭附近的王阳明墓地凭吊,在微博、微信上呼吁。又比如对待诸如蔡元培、徐志摩、沈涯冰、夏衍、陈布雷等等近现代浙籍文化大家们的记念、研究、宣传,故居的开发,浙江旅游开发缺少的是历史文化内涵。
  
   (三)
   萧君不愧曾为八十年代象山县较有名气的文学青年,文学社(具体名称已忘)创办人之一;不愧曾为青年诗人,西北工大的达娃;今次象山行,给我们特意(或者说别出心裁)安排了具有深厚历史积淀的蓬莱山游。
   蓬莱山位于象山丹城之西北。蓬莱山又称象山,据介绍其海拔380米,南临大海,形似伏象。山脚下的丹城,原为一片海涂,船只可直驶东海。史料记载此山相传徐福为秦始皇隐迹求长生不老之药之地。
   我们一行九人,分乘两辆车,沿着并不坦途,甚至可以说是较为崎岖峻险的盘山柏油公路,经过彭姆岭道口,北转新辟油路数百米,一片树林茂密的半山腰、几座黑瓦红墙古建筑豁然进入眼帘。我们首先来到新建的象山蓬莱观。
   有报道如此描述象山蓬莱观:象山蓬莱观因徐福奉秦始皇之命,赴蓬莱岛寻觅长生不老之药,辗转来象隐迹两年的历史遗迹而传。徐福文化博物馆蓬莱观工程是根据历史遗留而重建,包括老君殿、玉皇殿、财神殿、文昌殿、真武殿、雷祖殿、祖师殿、土地堂、山门及养生休闲场所,占地30亩,历时三年建成。整个大殿采用中国古典建筑形态,以道家文化为理念,汇集园林、雕塑、道宗、周易八卦等文化艺术手段,充分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道家文化的内涵。
   史料说蓬莱观始建于何时无考,相传为徐福所建,但废于隋大业元年。《宝庆四明志》“宫观”载:“栖霞观县西南二百五十步蓬莱山之下,旧名蓬莱观。秦徐福、梁陶弘景皆隐迹于此。
   步入蓬莱山道观平台,只见玉皇殿大门紧闭,但内有疑似数人男女讲话声音传出。我透过门逢朝里窥探,玉皇殿內有多人来回走动;一张硕大的条桌上零零散散摆放着用黄色纸张折叠而成的元宝;一个上了较大年纪的非道士、居士老者,正喋喋不休对一老妪讲述者什么。
   环视蓬莱山道观四周,发现道观整体工程疑似尚未完全峻工,周边山坡上堆放着建筑材料。玉皇殿正门口置放着用竹蔑为骨架的半成品仿真渔船,萧君介绍可能是用于参加即将举办的声势浩大的开渔节庆典。
   玉皇殿是蓬莱观核心建筑,拾级而上,台阶中央是两组四龙、九龙浮雕;大殿廊前两根盘龙石柱巍然矗立,正门上方“蓬莱观”三个大字笔力苍劲,浑厚大气。
   玉皇殿右侧长长的台阶上仨仨俩俩坐着一些看不出身份的长者。上前简单聊天,得知玉皇殿内正在举办一企业老板父亲亡灵的超渡法事。征得內中一老者同意,我们一行经玉皇殿侧门进入殿内。殿内之风格与大多数佛教寺院的大雄宝殿相类同,有案台,有供桌,有供敬捧者叩拜用的跪拜席。殿内正中方是一尊高大的塑像,我思之应该是徐福之像,时间匆匆未加确认。殿内之右侧墙面上悬挂着“蓬莱观碑”,深深吸引我驻足观之。
   从碑中内容得知,“蓬莱观碑”立于唐大中二年(848)重修竣工之时。碑铭中含着大量极有价值的信息,是象山历史上最重要的文物之一。南宋宝庆(1225-1227)《四明志》中曾收录有关记述。明代后失落,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蓬莱山下掘土时发现,教谕孙鲲化“登山起之”,移于县学明伦堂左侧。为保护此碑,孙鲲化建“宝贝亭”覆之,后亭圮碑卧,光绪年间教谕丁谦又筑“蓬莱轩”三间藏之。关于蓬莱观的来历及废兴,碑文中有详细的记述。
   观看碑文过程,对文中部分内容及词句不甚明白,正自言自语之际,过来一身着烟灰色对襟长衫老者,向我解释了我不懂、不明白之处,老者自我介绍是道观负责人,名叫陈垚廷。
   陈垚廷是位健谈的老人,自上世纪60年代初就潜心修道学法,遍访名山道观。陈先生对秦朝徐福东渡前隐迹蓬莱山、晋朝陶弘景彭姆炼丹等传说典故烂熟于心,娓娓道来。象山道教源远流长,曾影响韩、日等地。陈垚廷退休后经常独自上山,踏遍丹城周边坑坑岙岙。千丈岩古称蓬莱山,东有西寺、东寺,南有石屋、彭姆,是座山势险峻、积淀丰富、庙宇集中的朝圣之山。在彭姆岭北侧、千丈岩西坡,有个移民下山的古村落——墙头镇蓬山头自然村,山腰盆地座北朝南,交通便捷闹中取静,这正是陈垚廷等比较理想的道观选址。长期来,陈垚廷与学者们有个夙愿:重建象山蓬莱观。经过多年奔走呼吁,县里终于同意列入文化旅游开发项目,然后才有了今日蓬莱观。
   可能是陈垚廷见我参观蓬莱观态度认真、诚恳,又能不耻下问,遂去办公室拿来介绍徐福与象山和唐明州象山县蓬莱观碑文考释二书赠予我。这正合我意,也非常感谢陈老先生的厚爱。
   ......

共 338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读罢作者的《象山游记》,使编辑顿时象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作者应朋友之邀游览象山,不是泛泛之游,而是通过游览和游览后的反思、钻研,从而对象山的古今由来、传说典故、道教庙宇等情况有了一个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和探讨,也对象山及浙江现有的旅游宣传、开发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建议。我非常欣赏作者这种带着思想、带着问号,游览名山大川的做法,当然要做到这一点得自身有很高的素养,不然就是走走看看,热闹一番而已。作者文笔很好,语言精练,层次分明。一篇很有见地的游记。倾情推荐共赏。【编辑:鱼在游】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鱼在游        2015-01-04 14:51:51
  感谢作者赐稿荷塘,荷塘有你更精彩!!!
2 楼        文友:鱼在游        2015-01-04 14:52:07
  我非常欣赏作者这种带着思想、带着问号,游览名山大川的做法,当然要做到这一点得自身有很高的素养,不然就是走走看看,热闹一番而已。作者文笔很好,语言精练,层次分明。一篇很有见地的游记。倾情推荐共赏。
3 楼        文友:鱼在游        2015-01-04 14:52:40
  希望作者在荷塘创作愉快!佳作连连!!!问好作者!!!
回复3 楼        文友:金谷        2015-01-07 01:01:17
  我会努力的,谢谢!
4 楼        文友:天龙        2015-01-04 16:06:01
  祝作者在荷塘写作愉快,佳作频出!!
5 楼        文友:陕西派        2015-01-04 22:00:33
  学习游记散文,文字典雅。
回复5 楼        文友:金谷        2015-01-07 01:00:30
  谢谢
6 楼        文友:潮仙        2015-01-05 08:41:04
  可能是陈垚廷见我参观蓬莱观态度认真、诚恳,又能不耻下问,遂去办公室拿来介绍徐福与象山和唐明州象山县蓬莱观碑文考释二书赠予我。这正合我意,也非常感谢陈老先生的厚爱。欣赏佳作。问好学习!
回复6 楼        文友:金谷        2015-01-07 00:59:41
  谢谢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