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荷塘月色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荷塘】东北的冬(散文)

精品 【荷塘】东北的冬(散文)


作者:鱼在游 秀才,1082.1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892发表时间:2015-01-06 17:15:42
摘要:对于一个地道的东北人来说,像我,冬天如果不是嘎嘎地冷,便觉得不正常。东北的冬天,就应当是北风呼啸、大雪嚎天、哈气成霜、滴水成冰……

对于一个地道的东北人来说,像我,冬天如果不是嘎嘎地冷,便觉得不正常。东北的冬天,就应当是北风呼啸、大雪嚎天、哈气成霜、滴水成冰……
   东北的严冬,到底有多冷呢?有南方人这样形容东北冬天的冷,说:女孩的眉毛都冻白了,刘海都冻成齐刷刷的冰流;也有人说:严冬的时候半夜出去撒尿,得拿一个棍子,撒出的尿马上冻成冰柱,必须用棍子打断,才能撒完尿;还有人说:冬天出门,如果不戴棉帽会冻掉耳朵……
   作为土生土长的东北人,我告诉你这三个故事中,除了撒尿的那个不是真的,其他都是真的,冻掉耳朵有些夸张,如果不戴帽子,耳朵很有被冻红冻肿、冻出水泡来,到热乎的屋里一缓,痒痒的,特别难受。
   听说有东北人开南方人的玩笑,说:“你试试看,伸出舌头,舔一下铁质的门把手,会是草莓味道的!”精明南方人自然不会上当。我儿时候做过类似的蠢事。冰冷的铁质门把手,会毫不客气地粘掉舌头上的一块皮。这绝对是只可说说,切勿模仿的危险游戏。
   东北的冬天,是东北最有特色的季节,也是东北的景色最美的时候。
   那最美的景致自然美在雪上。正如毛泽东的诗词《沁园春.雪》所描绘的:“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毛泽东是在1932年作这首举世闻名的诗词的,那时他根本没有到过东北。我想他对东北雪的印象,是从书本、他人的叙说或者参照了南方的雪想像出来的。
   东北的雪,不像江南的雪那样矜持娇贵、温柔体贴,有时下到半空中却突然变换成了雨,好像不忍伤害瘦小的南方人。
   典型的东北的雪,总是铺天盖地的、大片大片地坠落,就像东北汉子那豪爽的性格,大方大气,不做作不扭捏。要下时就下个痛痛快快,酣畅淋漓,一定要还世界一个素颜,还冬天一个山树一色的银装素裹。当然,东北的雪也有温柔的时候,雪花徐徐飘下,如芦花,似柳絮,像轻悠悠的鹅毛,尽情地飘着舞着,宛如那美丽地银蝶在空中翩翩起舞,又像一群穿着纱群的小舞女,伴着空中传来的音乐,轻轻盈盈地在空中飘舞着,旋转着,跳着动人的舞蹈。那么轻快的身影,那么飘逸的舞姿,每一片晶莹的雪花,都像一曲婉转清新的轻音乐,都仿佛是一首轻快明丽的小诗。
   雪后的景致是极美的。大雪过后,整个世界充满了洁白无垠的诗意,看上去就像童话世界。在屋顶上面,雪姑娘很大方的给他戴上了一顶洁白的帽子;大雪把路旁的杨树打扮得像美丽的珊瑚,玉米地也盖上了厚厚的棉被子,天连着地,地连着天,白雪茫茫,无边无际......到处是一派一片银装素裹、粉妆玉砌的景象!整个世界就是一张唯美的水墨画,如此惊人骇俗的力作,一定是出自大家之手。
   此时,正是孩童们玩雪的时候,小孩们高兴得跑到雪地里,有的打雪仗,有的堆雪人,还有的在雪里奔跑着。虽然冻得手和脸红通通的,头上却冒着热气,仍然欢笑着、嬉闹着。
   踏在洁白的绒绒雪上,犹如走在家中的地毯上。看到身后留下的深浅不一的脚印,仿佛做了一件不该做的错事。看到晶莹剔透的雪儿被踩得面目全非,不忍心再往前走半步。我情不自禁地停下脚步,缓缓地蹲下身子,从地上轻轻地捧起一捧雪,小心翼翼地把它揉成一团,用舌尖情深意浓地闻舔着它。
   ......
   看到孩童们无忧无虑地玩雪,不禁使我忆起儿时的冬天。
   那时的冬天,那可真叫寒冷呀,感觉比现在要冷好多。家里土平房防寒也不好,甚至燕子窝都没有堵严。遇到外面大雪纷纷,屋里小雪清扬。屋里冷冷清清的,大人们上班了,孩子也烧不好燃煤的炉子,即使把炉子烧的红红的,屋里的温度也提不上了。一铺大炕满满地睡了一炕的人。记得小的时候没有褥子,到十多岁才睡到褥子。棉被是二个孩子一个被子,至今我还有抢被压被边的习惯,因为如果睡觉时不压住被边,睡着后被很可能被同睡裹在自己身上,只有被冻醒才发觉。那时不是谁家都买得起窗帘的,躺在炕上窗户玻璃上哪厚厚的霜形成的窗花有着各种各样的图案,太阳升起来以后,被太阳照射到的玻璃上窗花会融化,晚上太阳落山了,又会结上新的图案。结了霜的玻璃,是看不到外面的情况的。如果你想看到外面的,可以用温热的舌头舔化霜花,当然一会又会重新冻上。
   早晨起来的时候,压在棉被上用于保暖的棉衣棉裤非常的凉,因为没有内衣内裤,肉身直接穿上冰凉的棉衣棉裤得难受半天。于是想出这样的办法解决,就是把棉衣棉裤放到还有一定温度的炕上抗热,等棉衣棉裤不凉了,迅疾穿上。棉大衣大人有一个,小孩没有。就是一身或者黑色的、或者灰色的、或者最流行的黄色。光板穿棉衣棉裤的很多,穿得起棉袄罩的能有几户人家呢。
   那是男孩穿得一律是黑胶皮棉鞋,胶皮棉鞋最不好的地方就是特别的反霜。买不起毡鞋垫,布鞋垫也没有,因陋就简用玉米叶子做鞋垫。方法是用木梳把玉米叶子梳成细丝,用针逢成鞋垫的形状,晚上要把湿湿的玉米叶子鞋垫拿出来在炉子烘烤,胶皮棉鞋也一起烘烤,切记不要挨炉板炉圈近了,不然会烤着,烤焦的,那样就得穿夹鞋过冬了。
   那时冬天烧的燃料,是很难解决的重大问题。镇上发的煤票,是绝对不够烧的,并且没有块煤,引炉子还必须有木材等易燃的烧柴,这也是在入冬之前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
   记得八、九份的时候,我就到木材公司去挑买烧柴,何为挑买呢?就是在切割木材剩余的废料里挑选干一些的,好劈的、树皮少的。那时还专门有人到火车站站台拔树皮,这是容许的,因为带有树皮的原木容易腐烂,拔完树皮不影响按照直径出售,对木材公司没有损失还有好处。
   煤是按月供应的,每个月供应的品种不完全一样,所以煤场里有好多堆煤,每堆煤都是不同的品种。最好的煤当属全国人民共知的大同煤,可惜很少供应。主要供应我们吉林省地产的煤,有辽源、舒兰、八道江、古元、弯沟等,最受老百姓欢迎的是古元美,好烧、经烧、面细、没有杂质,烧后残灰很少。最不喜欢的是舒兰煤,不耐烧,一红火就完事了,费煤费事。九、十月份的应当开始脱煤坯子,所谓脱煤坯子,就是用模子将美脱成一块一块的,晾晒干了,储存起来,到冬天时作为块煤的功用。那时也可以不花钱不用煤票搞到煤。怎么做呢?到铁道上筛煤,那时是火车基本都是蒸汽机牵引,火车是烧煤的,上坡的时候得多添煤,火车烟筒吭吃吭吃地费劲吐着黑烟,时间长了水泥枕木或者木质枕木下面会积攒一些细煤粉、用细细的筛子过滤便可以筛到煤粉,虽然不是非常好烧,掺和到其他煤里一样烧,有人不辞辛苦了,筛了好多,自己用不了,还可以卖。还有一个方法可以搞到煤,就是有单位在铁路进煤,就等在转弯处或者坑洼不平的路段等拉煤车将散落下来,捡拾起来,当然也有拿大长锹把车上的煤扒下来的。
   在农村烧的更成问题。那时的玉米产量很低,玉米秸秆很细很短,又是大帮哄,烧的柴火靠队上分,一家分不多,连半冬烧的都不够。那时与现在正好相反,农村人极其羡慕城里人。城里的残疾人或者刑满释放人员,都可以到农村挑选一个漂亮的姑娘当媳妇。
   不要以为只要准备充足的过冬的煤和烧材,就可以有个温暖的冬天了。如果你天真的那么想,说明你不是东北人,对东北的寒冷程度和所带来的困难缺乏足够的认识。烧煤的炉子,基本每天都要重新引燃一次,引燃炉子是技术活,尽量少用木材,节省着用,不然买的烧柴过冬不够用的。烧炉子就怕返风,就是倒呛风,那样会从炉子里返烟,会弄得满屋子都是烟气杠杠的。烟放出去了,屋子里的热气也就跟着放出去了。有时不返风也会返烟,这时不是炕洞子堵了就是烟筒堵了,需要疏通,或者扒炕或者把烟筒里的冰霜去除。
   永远忘不了儿时家里的寒冷,和与寒冷做斗争败下阵的小弟和小妹。飘雪的屋里什么样的煤也烧不热,更何况白天家里没有人烧呢,屋是冷的炕是凉的,大一点的孩子还好,可以跑出去多活动活动,这样就不冷了,甚至身体会发热。只苦了刚会走路的,走得还不稳的小妹红和刚会爬的小弟雪原。她们只能在冰冷的炕上干挺着,活裆裤露出的屁股被冻得红红的,还有红红的脸,这红红的脸,可不是冻出的美丽,那是因为发了高烧烧红的。屋里没有热度,靠自己身体烧出来的热度,是要烧死人的,一直高烧不退的雪原,把自己烧成冰凉冰凉的,我跟随着爸爸把他扔到了冰冷冰冷的乱死岗子,看到那里有人用汽油或者柴油将自家死去的孩子点燃焚烧。心想,那被寒冷夺去生命的孩子终于获得了极高温度的温暖。我们只是丢下雪原便转身离开了,让他就像的名字一样永远地躺在冰冷的林海雪原里。小妹红也没有熬过太长的时间,她的脸永远定格在比鲜艳的苹果还红的颜色,一成不变。她怕冷,喜欢暖暖的屋子,留下了小花被,宁愿孤独也要永远地留在那温暖如春的妇婴医院。妈妈只拿回了同她一起去的竹子暖瓶。我想竹子暖瓶也不该拿回来,难道呆在那么热的屋子不喝水吗?
   我工作之后也见过被冻死的人。那人应当在四十岁左右,夏天的时候,他赤身裸体地在县城的十字路口指挥交通,反而引起交通混乱。他头发长长的满是污垢,吃饭店的剩汤剩饭。有人说他是在文革中被迫害疯的,也有人说是失恋疯的。我没有探究他是如何疯的,我只是想他这样的衣着如何过冬呢?果不其然,那年冬天雪下得出奇的大,他被冻死在客运站候车室的大门外面的台阶上。我想他一定像卖火柴的女孩一样,想象有一个像奶奶一样的人,让他睡到那温暖的候车室里,反正候车室里的椅子是空空的,暖气有人用和没有人用都是热热的。
   太冷了可以冻死人,太暖和了也可能死人。记得镇文化站附近的王姓人家家境很好,不缺烧的,光想着如何把屋里烧得热热的,忘记了搞好通风问题,结果他家的十七、八岁的小伙子煤气中毒(即一氧化碳中毒)不治而亡。
   记得读书的小学和中学都烧炉子。烧柴是谁值班谁自己准备,煤是学校提供的。值班烧炉子那天要比平时提前30分左右到校,等同学们到来了,屋子里也烧暖和了,炉筒子有时烧得红红的,都喜欢离炉子近一点,老师几天就调一次座位,让同学们平均享受温暖。
   镇上的电影院里没有暖气,暗暗的电影院屋里奇冷无比,然而没有文化生活的那个年代怎能禁得住电影的诱惑?大家穿得厚厚的,但是无论穿得多厚,时间一长不活动特别的冻脚,于是电影院里会响起有节奏的剁脚声。这声音,有时会压过扩音器放出来的声音,使你听不到电影里对话内容。
   到底怎么样算是最难忍受的寒冷呢?以我的经验莫过于三九天坐着敞篷汽车上在凌冽的寒风里奔驰。那年十四、五岁,我乘坐父亲单位的敞篷汽车由小镇去四平,看望在医院住院的妹妹。站在敞篷汽车上只几分一身的棉衣棉裤,就被像刀一样的寒风打透了,没有棉大衣的我,只能蹲下来把自己缩到最小,靠近驾驶室的地方,让风不直接吹到身上,一个多小时后,浑身都冻僵了,手脚完全没有知觉,终于熬到四平了,忘记了缓多长时间才能从车上下来。这次好悬没被冻成标本的经历,让我一直刻骨铭心。
   ......
   说了许多东北冬天的寒冷,其实那都是过去时。
   现在的东北人,已经不再畏惧寒冷的冬天了,且不说城里大都住进了有暖气的楼房里,就说农村吧,由于承包到户,采用了优良的种子和科学施肥,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玉米秸秆不是够不够烧的问题,而是多余的秸秆如何处理,能不能做到不在大地直接焚烧污染空气的问题。好多年不穿棉衣棉裤了,就靠人造毛的裤子加上轻飘飘的羽绒服,就可以轻松过冬。我家的暖气有时达到24-25摄氏度,为了降温通风,有时得开窗放放热气。几次出差,我倒是感觉南方的冬天很是阴冷呀,居民家或者旅店里也没有取暖设施,在外面阳光下挺暖和的,一到屋子里阴冷潮湿得很。
   有人说东北的冬天,因为全球气候变暖已经不那么冷了。我不认同这个观点,就气候而言,东北的冬天仍然是寒冷的。我认为现在东北人感觉冬天不那么冷了,这心理上的感应,根本原因不在于天气而在于党的好政策,是改革开放使东北的冬天变得温暖了,人心也就自然地暖了起来。
   ......

共 471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回忆性记事散文。作为一个西北人,看到鱼在游大哥笔下的东北,真的有些胆怯哦。那么冷的天,我害怕我的眉毛冻白了。不过,对东北的雪,我可是很羡慕的哦,看雪舞,打雪仗,滑雪,都是不错的娱乐项目。既可以赏景,又可以休闲,放松,一举多得。写起这东北的冬天,作者还插叙了一段儿时的记忆,是那么的亲切,那么的真实。那个年代,大家都处于物质匮乏期,为了御寒,就只能去捡柴火,没有鞋垫,就用玉米叶子代替……看着这些文字,似乎把我们也带到了那个困难岁月。也恰恰是这样的日子,才让我们深深地懂得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生活。最后,文章将主题升华,“我认为现在东北人感觉冬天不那么冷了,这心理上的感应,根本原因不在于天气而在于党的好政策。是改革开放使东北的冬天变得温暖了,人心也就自然地暖了起来。”一篇朴实无华、情感饱满的精美散文,值得品茗细读,倾情推荐共赏!!【编辑:清风淡雅】【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50106002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清风淡雅        2015-01-06 17:26:07
  感谢作者赐稿给【荷塘】!问好!
在清风徐来的日子里,捧卷诗词,斜倚在竹椅里,笑看流年……
回复1 楼        文友:鱼在游        2015-01-06 17:37:08
  谢谢清风淡雅老师的辛苦编辑!问好老师!!!
2 楼        文友:清风淡雅        2015-01-06 17:26:26
  作为一个西北人,看到鱼在游大哥笔下的东北,真的有些胆怯哦。那么冷的天,我害怕我的眉毛冻白了。不过,对东北的雪,我可是很羡慕的哦,看雪舞,打雪仗,滑雪,都是不错的娱乐项目。既可以赏景,又可以休闲,放松,一举多得。写起这东北的冬天,作者还插叙了一段儿时的记忆,是那么的亲切,那么的真实。那个年代,大家都处于物质匮乏期,为了御寒,就只能去捡柴火,没有鞋垫,就用玉米叶子代替……看着这些文字,似乎把我们也带到了那个困难岁月。也恰恰是这样的日子,才让我们深深地懂得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生活。最后,文章将主题升华,“我认为现在东北人感觉冬天不那么冷了,这心理上的感应,根本原因不在于天气而在于党的好政策。是改革开放使东北的冬天变得温暖了,人心也就自然地暖了起来。”
在清风徐来的日子里,捧卷诗词,斜倚在竹椅里,笑看流年……
回复2 楼        文友:鱼在游        2015-01-06 17:39:02
  清风淡雅老师是散文的高手,淡雅对鱼在游的点评过奖了,愿意向淡雅老师学习!!!
3 楼        文友:清风淡雅        2015-01-06 17:27:43
  【荷塘】有你更精彩!期待鱼在游老师的佳作频出!祝你羊年创作大丰收!
在清风徐来的日子里,捧卷诗词,斜倚在竹椅里,笑看流年……
回复3 楼        文友:鱼在游        2015-01-06 17:40:23
  谢谢淡雅老师的祝愿,愿意和老师一起为荷塘的辉煌,共同努力!!!
4 楼        文友:天龙        2015-01-07 00:11:20
  祝贺佳作斩获精品,精彩继续哦~~~~~
回复4 楼        文友:鱼在游        2015-01-07 05:35:08
  谢谢社长的关注和厚爱!
5 楼        文友:一声轻叹        2015-01-07 09:42:07
  与老舍《济南的冬天》有异曲同工之妙,虽是东北的冬,但读来却无一点寒气,反倒在字里行里感受到作者的温情,关于小时候的冬天总是很多美好的回忆,但现在一天呆有暖气有空调的楼里反倒对四季麻木了很多。想来现在东北应该是看冰雕玩滑雪的最好时候吧,读鱼在游的文章,让人感觉到生活是如此美好。问好鱼在游,感谢你带来这么好的作品,并贺获精品之誉,向你多多学习。
听风起,看月明,雪惹窗棂…… ——一声轻叹
回复5 楼        文友:鱼在游        2015-01-07 11:29:03
  是的,一声轻叹老师的关注和精彩点评非常中肯,一语道地,我写的就是对过去和反思 !谢谢来访!祝你2015年身体健康,创作愉快,万事如意!!!
6 楼        文友:清风淡雅        2015-01-07 10:12:03
  恭贺鱼在游大哥美文斩获精品!问好!
在清风徐来的日子里,捧卷诗词,斜倚在竹椅里,笑看流年……
回复6 楼        文友:鱼在游        2015-01-07 11:29:32
  是的,淡雅老师的关注!祝你2015年身体健康,创作愉快,万事如意!!!
7 楼        文友:蔺忙珠        2015-01-07 17:23:30
  很有地方特色的精美散文,向于兄学习,祝羊年开心快乐,佳作不断!
回复7 楼        文友:鱼在游        2015-01-07 17:46:51
  谢谢忙珠老师的关注和点评!祝你2015年高高兴兴的,心情愉快一些,写出好作品!!!
8 楼        文友:梦里纸鸢        2015-01-07 20:22:01
  看到佳作,我有一股想马上进入冰雪中的冲动呢。那些儿时的记忆在作者笔下活灵活现的展露出来,想想都很温馨啊。拜读佳作了!
回复8 楼        文友:鱼在游        2015-01-07 21:14:47
  谢谢梦里纸鸢老师的关注和精彩点评!!!问好!!!
9 楼        文友:陕西派        2015-01-07 21:17:36
  东北的冬,东北的雪。来学习。
回复9 楼        文友:鱼在游        2015-01-08 05:27:49
  谢谢陕西派老师的关注和点评,祝福你2015年身体健康,创作丰收,幸福永远!!!
10 楼        文友:野渡无人舟自横        2015-01-08 14:55:35
  毛主席的诗词中提到的雪,就是亲眼看见的,是陕北的雪,陕北一样是下大雪的。北方一般都是下雪的,我也很喜欢东北的雪。
闲暇之余,喜欢读书,上网,写文字,欣赏一些优美、灵动、快乐、健康、向上的文字,不喜欢消沉、忧伤的文字。
回复10 楼        文友:鱼在游        2015-01-08 18:08:46
  谢谢你的关注和点评,是的,毛主席应当是按陕北雪写的!问好!
共 17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