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浅谈中华文化

精品 浅谈中华文化 ——再读余秋雨


作者:峰子华 布衣,452.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629发表时间:2009-05-26 15:59:36

读余秋雨,倒不是要去了解其生平,什么时候出生,什么时候做院长,什么时候辞职出书等等,那些都是表面的。读余秋雨,其实是解读的一种文化现象,解读其对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与发扬的思考,解读是否有这么一种可能,凭借一个独立的文化人的力量,将中国五千年的文化传播给世界,让世界能更多的了解我们这个古老的民族,甚至去打消他们心底隐约担忧的“中国威胁论”。如果是这样,那这种现象就是一种了不起的文化事件,它已经远远超了一个作家的基本职责,而是上升到了文化传播的使者。
   最近空闲又将其代表作《文化苦旅》重新翻了遍,当然,每一次的阅读总有不同的收获,归结一下,还是被他对中华传统文化深入的研究及独特的人文视角所折服。最近在网上也搜索了一些他的演讲视频,其实喜欢余秋雨倒不是感性的崇拜或者“追星”,而是一种理性的文化元素在集结。比如在谈起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时,余秋雨归纳为四个“不喜欢”和四个“道”,即不喜欢远征,不喜欢极端,不喜欢失序,不喜欢分裂,崇尚至善之道,君子之道,中和之道,潇洒之道。这些归纳看似简单,但我个人觉得其实很有内涵也很有现实意义。
   一
   翻开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这些“不喜欢”随手拈来。就拿不喜欢远征来讲。汉朝,算是世界最强大的国家了吧,但对待外族首先还是采取礼仪的方式,比如苏武,出使匈奴被扣十九年仍坚贞不屈。再比如张骞也一样出使西域,联结友好。当然这其中也有战争,也有政治原因,但总的来讲,中华民族还是比较崇尚礼仪之邦,不喜欢去强占他国。中国历史上唯一打仗厉害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确实远征过,西边打到了黑海海滨,东边基本囊括了整个东亚,建立了元朝。然而众所周知,元朝是中国历史统一王朝比较短暂的,1271年-1368年,短短98年,它的消亡当然有很多原因,但我们是否可以这样想,就是这个王朝太喜欢远征了,使得这个民族容不得下它,因此催生了百姓的反感,加速其灭亡。
   最有说服力的例子就是明朝的郑和七下西洋了,带了那么一支庞大的船队,不管从经济角度还是军事角度,去占领几个小岛国应该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但事实却相反,不但没有占领,还互通有无,经贸往来,缔结友邦,甚至还帮助他国平乱,也许这就是中国对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雏形吧。我们把视线转向西方另外一个大航海家哥伦布,他虽然发现了新大陆南美洲,但也很快占领了新大陆,可以说他是做了回赚钱的买卖,所以他的冒险是有回报的。而郑和的航行可以说是亏本的,因为所有的费用都是有国库承担,并且还带有大量的赠品送给访问国的领导人,并且出手还不小气,这样计算真的就有些“得不偿失”。因此史学家一直认为郑和的七下西洋政治意义大于经济意义,也就不无道理。而这些例子足以反映出中华民族历来是不喜欢远征的民族,这对于当下西方国家所谓的“中国威胁论”可以说是从历史和民族文化找到了反驳的依据,为中国的和平发展创造良好的世界环境。
   二
   再如不喜欢极端。余秋雨曾在一次演讲中这么说:不喜欢极端,最早是从农耕生态四季轮回中产生的共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不可能离开寻常因果,出现极端性突变的奇迹。这种农耕共识,提炼、升华成《周易》、《老子》和中庸之道,根深蒂固。
   其实细想一下,确有道理。在中华文明史上也有过极端,比如秦始皇的焚书坑儒,算是极端的,当然对这个历史事件的看法也需要客观对待,但不管怎么说,这个极端的文化行动总的来说是弊多利少,但我们也要注意一点,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也没有“一窝端”,比如对医学、卜筮、种树(农业)之书还是留着的。(《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丞相李斯进言: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等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其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需要特加注意的是,从李斯的上书可知,当时帝国所有的书籍,包括明令烧毁的在内,在政府中都留有完整的备份。朱熹也云:秦焚书也只是教天下焚之,他朝廷依旧留得;如说“非秦记及博士所掌者,尽焚之”,则六经之类,他依旧留得,但天下人无有。这个极端应该还算有些保留,至少没有昏庸到连百姓生存之书也焚毁。但秦朝经二世而亡,与这个极端的文化政策不无相关,因为国民容忍不了这样的极端,从而推翻了秦王朝。
   再如清朝的文字狱,也算是一种文化极端行为,但在康熙身上这种行为又多了些暧昧。康熙对那些曾经一直奔走呼喊抗清的文人志士多采用了柔和的手段。比如对待黄宗羲。余秋雨先生曾经在《一个王朝的背影》里细说过:黄宗羲是大人物了,康熙更是礼仪有加,多次请黄宗羲出山未能如愿,便命令当地巡抚到黄宗羲家里,把黄宗羲写的书认真抄来,送入宫内以供自己拜读。这一来,黄宗羲也不能不有所感动。后来让自己的儿子黄百家进入皇家修史局,帮助完成康熙交下的修《明史》的任务。由此可以看出,不光是百姓不喜欢极端,连帝王也不太喜欢极端。最终往往采用中庸之道,从而形成一种自我保护机制,让中华文明得以保存,延续。
   三
   再比如说不喜欢失序,其实也是很有道理的。在中华民族的进程史上,中国始终处于一个有章可循的社会中。俗话说:无以规矩,不成方圆,讲的就是一种“序”。比如说世袭制度的产生,当然,现在我们肯定会用科学的理论加以反驳,这个社会人与人是不一样的,血缘关系延续不了聪明才智,记得小时候常听一句民谣,所谓“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其实就有些世袭的味道。但此制度诞生于那么一个文明刚开化的时代,却是很科学的。与其让所有的人都去抢那个至尊宝座,还不如定个规矩,让人围着这个至尊宝座安分守己,要抢,最多也就局限于某个家族,这样的争抢毕竟比全国人一起抢耗费的代价要小得多得多,这样这个社会也不至于失控,从而造成更大的混乱。
   再比如科举制度,虽然延续到后来这个制度变异了,仅仅局限于了八股,但在隋、唐、宋等朝代,这个制度可以说不比现在西方的所谓民主制度差。中国如此之大,人口如此之多,要去判断一个人是否有能力,是否有才干,不能仅靠自己的自荐或别人的推介,还应有个标准,这个标准从何而来呢?那就考试吧。考什么呢?那就考文化。用文化来衡量一个人的才学,用文化来为这个社会选拔一些优秀的管理人员,用文化来为这个社会创造一个人人向学的社会氛围。这的确是件很让人高兴的事。有文化开始,又归结于文化,良性循环,而中华文明在这种文化良性循环中得以延续与光大,想想那是何等的完美,也正是如此,才开创了唐宋几百年来的文化鼎峰。以至到今天,对于唐宋的文化成就,我们还是抱着仰望的目光,去研读一千年前的辉煌。也正是这个“序”,得以让中华文明传承至今,让我们有机会去了解祖先的辉煌与失落,让我们在发展中寻找历史的踪迹。
   其实这个“序”对当下的现实意义很大。现在我们完善法制,提倡法制治国,让人们在一种制度下生活,不至于失控。但综观当下,还是或多或少存在着人治大于法治的现象,比如一件小小的案件,有高层的批示与无高层的批示,办理起来速度可能就不太一样,效果也不太一样,严重的甚至结局是大相径庭,而这种现象的背后也许就是因为当事双方的背景、权势不太一样,从而造成了人为干预法制的公平、公正。比如前些年总理帮民工讨薪一事曾引起人们的广泛赞誉,但反过来想,这么一件小事还得惊动总理,那下面的政府干嘛的呢?难道他们不知道有这样的事情存在?不可能吧。既然知道为什么又处理不了呢?还不是因为官商之间存在了太多的利益牵连,从而造成了不公平。当然这还是凑巧总理遇到了,百姓大胆说了,媒体报道了的。那没有遇到的,没有说了的,没有报道的呢?那又何处申诉呢?由此可见,“序”是多么的重要。
   四
   不喜欢分裂对于当下的现实意义就更加不言而喻了。从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中国一直在分分合合中艰难前行,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也许是一种自然规律。
   春秋战国的争霸归结于了秦朝的大一统,三国鼎力的称雄归结于了晋朝,五代十国的分裂催成了大宋王朝的建立,乃至后来康熙皇帝收复台湾,完成中华大一统。在中国百年的屈辱的近代史中,被日本强占统治了50年的台湾,由于二战的胜利于1945年回归祖国怀抱。而被英国和葡萄牙沦为殖民地的香港、澳门,也分别于1997年、1999年收回主权,回归祖国母亲的怀抱,海外游子终究还是要归根的。
   台湾问题是由于历史遗留问题,至今未能完满解决,但那也只是时间问题。因为不管是这个问题的遗留者蒋介石先生还是其继承者蒋经国先生,一生一直奉行一个中国的原则,从未改变,而这种思想的来源应该可以说是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不管是毛泽东还是蒋介石,有一点是不容置疑的,他们都是中华传统文化杰出的继承者,也是近代史的两大强者,而强者的对话也许会产生冲突,但那骨子里流淌的血液是相同的,甚至是相融的。对待历史我们不能简单的用军事上的成败来论英雄,就我个人感觉而言,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在有些方面台湾似乎比大陆保护的更好,或者说延续的更真实。因此对于两岸现行先经济、文化的交流,再政治的协商是很有道理的。有了文化上的统一做基础,政治上的统一也就水到渠成,成为了必然。
   五
   从以上浅薄的叙述,可以看出余秋雨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看法是非常有说服力了,因此他经常被世界组织或者著名学府请去演讲,而他也正好利用各种场合宣扬中华文化,打消人们内心的疑惑,用一种正史、客观的眼光来看待我们这个古老的华夏民族。
   笔者曾有幸于2008年04月27日在昆山亲身聆听余秋雨所做的一场《笛声何处》的演讲。在那次演讲中,余秋雨用其深厚的历史文化知识解读发源于昆山的昆曲,确实也是一种享受。昆曲之所以重新回归大众的视线,于2001年5月18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人类口述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称号。2006年5月20日,昆曲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8月8日,又以唯美的场景出现在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舞台上,客观而言,与余秋雨的努力与宣扬是分不开的。因为是那本《笛声何处》让人们重新审视那以往的辉煌,重新登上那华美的舞台,重新唱响那久远的腔调。让人们在惊艳中享受,在享受中惊喜,在惊喜中珍惜和保护。
   余秋雨曾经在著名主持人杨澜的访谈录中透露过自己的心声,就是想要靠一个独立的文化人的力量,去宣扬中华文化,让世界更多的了解中国。但总的来说这条路还是比较寂寞,他同时还提醒大家,走这条路还必须具备三个要求,第一,有充分的信心,要自己能养活自己,比如对于自己出的书是否畅销一定要有自信;第二,要勇敢,遇到大事要学会自己投入,不能只凭书本,要实地考察;第三,要有较好的心理素质,对于外界的批评与赞誉,要学会不投入。他的这些总结就是对他这些年“苦旅”的一个总结。用这三条,他排除了一路上的艰辛与干扰,从而神情坦然的走到了今天。
   综观当下,我们是否应该从余秋雨的身上学到点什么。在笔者看来,他身上的独立的文化人格魅力值得我们学习与敬仰。这一点是当今社会最稀缺的,一个人不管官职多高,学历多高,财富多高,缺少了文化人格,那你就不能算是一个完整之人。文化在当今这个物质的社会中还存有多少,不得而知,但我知道,我们是有五千年文明史的泱泱大国,我们不能没有文化,文化在中华发展史从来没有缺失过,没有了文化的支撑,社会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如同在黑暗中前行,谈何生命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强盛,首先应该是在精神文化领域的强盛,只有这样,国人才可团结、互助及博爱,这个民族才能激发其潜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二战后的日本之所以恢复如此迅速,其大和民族的精神文化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今天,当这个社会有这么几个人为文化呼喊,为文化守根的时候,很欣慰,大家给予了积极的回应,这说明我们内心的文化情结始终留存着。因此我们需要去珍视这一种现象。
   当然了,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是人总有缺点,但评人论事还是要以其本身的功效而言,余秋雨带给我们更多的是文化上的追寻,文化上的思考,是一种正面的社会现象,因为我想说,多一些宽容,多一些放达,珍惜这么一群文化人,我们这个社会也许会更和谐,更美好。
   就让彼此多珍重吧!
  
   2009.05于怀谷斋

共 495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不喜欢远征,不喜欢极端,不喜欢失序,不喜欢分裂,四个不喜欢,四个分段落,联诀而下,显得气势强烈。文章高度概括了余秋雨先生书中的精髓,表达了对先生的敬仰之情,以求给现在这个社会一定启示。【编辑:单培文】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905271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单培文        2009-05-26 16:05:57
  一直以来,也喜欢余秋雨,无论是他的文字,还是里面的精神,都值得人称道。
-刻画心灵的印记
2 楼        文友:邬海波        2009-05-26 17:34:22
  当然了,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是人总有缺点,但评人论事还是要以其本身的功效而言,余秋雨带给我们更多的是文化上的追寻,文化上的思考,是一种正面的社会现象,因为我想说,多一些宽容,多一些放达,珍惜这么一群文化人,我们这个社会也许会更和谐,更美好。
   持论非常公允的文章。
以真情打动读者,用灵魂感知世界。
3 楼        文友:邬海波        2009-05-27 10:55:01
  比如在谈起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时,余秋雨归纳为四个“不喜欢”和四个“道”,即不喜欢远征,不喜欢极端,不喜欢失序,不喜欢分裂,崇尚至善之道,君子之道,中和之道,潇洒之道。这些归纳看似简单,但我个人觉得其实很有内涵也很有现实意义。
   秋雨的归纳的确很客观公道。
以真情打动读者,用灵魂感知世界。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