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月光如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月光】浮世清欢,别无他恙(散文)

编辑推荐 【月光】浮世清欢,别无他恙(散文)


作者:洛阳素衣 白丁,48.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210发表时间:2015-01-07 16:49:20
摘要:时光缱绻老旧,曾经的爱恋似一朵盛开的昙花,近似呢喃的低调花香还在眼前,而时光深处曾经的快意恩仇,却已成了浮云花事,淡然无痕。

【月光】浮世清欢,别无他恙(散文) 只要懂得,这世间的一切美好就都近在眼前,触手可及。他的那份懂得,给了她最刻骨铭心的触动。他因为懂得,她所以慈悲。
   ——题记
  
   时临年末,关于“一生一世”为主题的晚会铺天盖地,女儿早早守候在电视机旁等待着偶像的节目,君在屋里玩儿游戏。我拒绝这种喧闹,冲泡一杯芳香四溢的花茶,窝在阳台上的摇椅里寻来90年代三毛编剧的电影《滚滚红尘》,看林青霞和秦汉饰演的主角沈韶华、章能才演绎并影射着张爱玲与胡兰成当年的倾城之恋。
   电影看完几近凌晨,2013将逝2014已在眼前,君笑呵呵地看女儿混迹与歌坛大腕儿们祝福“一生一世”的倒计时兴奋地满脸通红。独我沉浸在悲情的爱情故事里,脑海一片恍惚。整个身心仿佛是那被沁满水的海绵,虽然被人从水中拎出来,却还带着一汪水淋淋的心事,湿溻溻地感伤。
   想来,竟是闲愁万种,我亦无语怨东风。
  
   【临水照花人】
   只要懂得,这世间的一切美好就都近在眼前,触手可及。他的那份懂得,给了她最刻骨铭心的触动。他因为懂得,她所以慈悲。
   张爱玲家世显赫,祖父张佩纶是清末名臣,祖母李菊耦是朝廷重臣李鸿章的长女。她不光出身名门,还才华横溢,二十几岁便创作大量文学作品,类型包括小说、散文,被称之为民国临水照花人。只是她年少丧母,父亲对她又极为冷漠,因此在她内心深处,非常渴望爱与被爱。可茫茫人海,知音难觅。
   1944年胡兰成在汪伪政府中任职,正在南京养病。当他收到苏青寄来的杂志《天地》第十一期,读到《封锁》的时候,喜不自胜。文人与文人之间的那种惺惺相惜,使他对作者张爱玲充满了好奇。他说,他只觉得世上但凡有一句话,一件事,是关于张爱玲的,便皆成为好。
   胡兰成爱慕张爱玲的才情,费尽心思地寻了她的住址去见她,虽然此时,他是个有妻室的人,而且,是他的第二次婚姻。真正见了面,胡兰成只觉与他想象里的全不对,在他的回忆录《今生今世》里这样描述他们的第一次相见:她的亦不是生命力强,亦不是魅惑力,但觉得面前都是她的人。他向她批评今时流行作品,又说她的文章好在哪里,还讲他在南京的事情,又问她的稿费收入,生活琐碎。对一个初次见面的小姐问这样的问题,实在是失礼的,但“因为相知,所以懂得”,两人已有了知交之感,所以张爱玲倒未觉得胡兰成的话很唐突。两人一谈便是五个小时。他说,在她面前,我才如此分明的有了我自己,对着她,珍惜之意亦只能是关心她的身体和生活。
   后来,胡兰成遇难写了第一封信给张爱玲,她回信:因为懂得,所以慈悲。胡兰成温文尔雅,成熟稳重,对张爱玲又彬彬有礼,细心体贴,百般呵护,物质上无需她过多言语,便知她的所爱所需,自行悄然买来,给她惊喜;精神上他是她的忠实读者,三言两语,即有共鸣,令她心动。
   这一年,胡兰成38岁,张爱玲24岁。但很快,他们恋爱了。
  
   【她与他的倾城之恋】
   桐花万里路,连朝语不息。与人的男欢女爱,与你我却只是男女相悦,如同《子夜歌》里称欢。
   男欢女悦,一种似舞,一种似斗。
   因了他的存在,世界,顷刻间,活色生香,她在他的眼前摇曳盛开,翩若惊鸿,舞尽百媚千红。
   他总在想着与她斗,与她缠绵不休。而成就他们欢爱的仍旧是那份懂得。他亦是懂得她的好,他说,她的文章人人爱,好像看灯市,这亦不能不算是一种广大到相忘的知音,但我觉得他们总不起劲。我与他们一样面对着人世的美好,可是只有我惊动,要闻鸡起舞。
   胡兰成是懂张爱玲的,懂她贵族家庭背景下的高贵优雅,也懂她因为童年的不幸而生成的及时行乐的思想。仅仅这一个“懂得”,也许就是张爱玲爱上胡兰成的最大原因。因为懂得,她当他是一个男人,不是汪伪政府的汉奸。因为懂得,她当他是个爱人,不在乎他有妻室,不曾想到天长地久的事。
   错就错在为了成就心里的那份爱,她把自己放的太低,低进了尘埃里去。她在一封信中对胡兰成说:“我想过,你将来就是在我这里来来去去亦可以。”也许她只在乎胡兰成当下对她的爱,其他的,她都不愿多想。
   一天,他提起登在《天地》上的那张照片,翌日,她便取出给他,背后写着: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
   胡兰成的年龄虽然比她大出很多,但张爱玲从小缺乏父爱,便容易对大龄男性产生特别的感情,所以,年龄问题在他们之间不是障碍。她只是倾尽自己的全部去爱他,他们在世人诧异的眼光中相爱了,爱得那样的超凡脱俗。
   1944年8月,胡兰成的第二任妻子提出与他离婚,他和张爱玲得以结婚,至此,他们的爱情总算是有了归宿。那年,他三十八岁,她二十三岁。胡兰成怕日后时局变动,自己的身份会拖累张爱玲。乱世之中他给予她的婚约没有任何仪式,只有张爱玲好友炎樱为证的一纸婚书---他们共同许下的那个同住同修,同缘同相,同见同知的约。
   张爱玲写了上半句:胡兰成张爱玲签订终身,结为夫妇。
   胡兰成写上:愿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岁月静好,现世安稳”他的愿,像极了那屏风上的牡丹花开,一眼变可见美好,如此令人心动。可生在乱世,谁又能给得起谁现世安稳?这样的许诺,如同那“一生一世”的不肯分离,不过都是最初花好月圆的向往,历劫红尘后,究竟又有几人能将当初的诺言兑现。
  
   【我将只是萎谢了】
   曾经,所有的,我能想到的可以与你温暖相伴相随的方式我都尝试过了,可任何一种都无法与你同行。
   44年底,时局明显地在变动。日军在中国的势力已经江河日下。而胡兰成作为汪伪政府的官员,也有了危机感。有一个傍晚,两人在张爱玲家的阳台上看上海的暮色。胡兰成对她说了当下的时局,恐自己将来有难。张爱玲虽对政治不敏感,但此刻,她知道,这个国,这一次是真真连到她的家了。汉乐府中有“来日大难,口燥唇干,今日相乐,皆当喜欢”的句子。而张爱玲此刻是真切地体会到了这两句诗的含义。胡兰成说“将来日本战败,我大概还是能逃脱这一劫的,就是开始一两年恐怕要隐姓埋名躲藏起来,我们不好再在一起的。”张爱玲笑道:“那时你变姓名,可叫张牵,或叫张招,天涯地角有我在牵你招你。”就是这样真实的期盼!但两人果真是要分别了!
   他说,我走了。天空飘起的雪花如梨花落尽的艳痕,任她如何的不舍她亦无从挽留。
   他真的走了,走的心意安详,唯独将她遗落在冬天。她却并不曾怨,唯一的心愿也是与他做一对同命鸟,衔着一颗红豆,此心不愉。他走后,那窗外的月光便从此盈满了相思,她一路寂寥的期盼着他的归期,不惜为他丢下一切,付出整颗心。可她的相思却没能阻隔他在他乡相逢人生的另一段艳遇。
   他不是不爱她了,只是他远比张爱玲现实,在成长过程中他所遭遇的沧桑以及本身身份的特殊性令他对未来感到茫然,甚至恐惧——说到底他不过是个在乱世之中随波逐流的软弱男人,负担不起她的如此深情?
   1944年11月,胡兰成到湖北接编《大楚报》,开始了与张爱玲的长期分离。到武汉不久,他便与汉阳医院一个17岁的护士周训德如胶似漆。他不向小周隐瞒张爱玲,但又向她表明要娶她——只有做妾了。但小周的生母是妾,她的反应是,不能娘是妾,女儿也是妾。于是胡兰成又进行了一次婚礼,似乎全然忘了张爱玲的存在。而张爱玲对此一无所知。她给他写信来,还向他诉说她生活中的一切琐碎的小事。她竟还是那样投入地爱他。
   1945年3月,胡兰成从武汉回到上海。在张爱玲处住了一个多月。此时,他才将小周的事情告诉了张爱玲。她是震动的,因为她把自己对胡兰成的爱看作是那样坚贞不可动摇的,但又怎么会冒出来一个小周?此时,张爱玲的心已被刺伤了,但她仍是爱他的。于是她只有默默承受。两个人在一起,胡兰成倒是再也不提小周了。也许他就是这样一个只看见眼前的人。
   可惜,5月,胡兰成又回到了武汉。一见到小周,就有回家的感觉——他又忘了张爱玲了。
   时局大乱,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胡兰成末日也来了,重庆方面定会惩办他这样的汉奸。于是他逃到了浙江,化名张嘉仪,称自己是张爱玲祖父张佩纶的后人——果是姓张,只是不叫张牵或是张招,住在诸暨斯家。乱世中,斯家人安排胡兰成去温州范秀美的娘家避难,由范秀美相送。范秀美是斯家庶母,只这一路,胡兰成就又勾引上了范秀美。未到温州,两人便已做成夫妻,对范家人以及邻居也以夫妻相称。
   然而,已有半年未曾见面的张爱玲,竟一路寻着来到了温州。这两个女人与一个男人的三角关系,无论如何都只能是尴尬。因为怕范秀美的邻居对三人的关系有所猜忌,他们三人都是在旅馆见面的。一个清晨,胡兰成与张爱玲在旅馆说着话,隐隐腹痛,他却忍着。等到范秀美来了,他一见她就说不舒服,范秀美坐在房门边一把椅子上,但问痛得如何,说等一会儿泡杯午时茶就会好的。张爱玲当下就很惆怅,因为她分明觉得范秀美是胡兰成的亲人,而她自己,倒象个“第三者”或是客人了。还有一次,张爱玲夸范秀美长得漂亮,要给她作画像。这本是张爱玲的拿手戏,范秀美也端坐着让她画,胡兰成在一边看。可刚勾出脸庞,画出眉眼鼻子,张爱玲忽然就停笔不画了,说什么也不画了,只是一脸凄然。范秀美走后,胡兰成一再追问,张爱玲才说:“我画着画着,只觉得她的眉神情,她的嘴,越来越像你,心里好不震动,一阵难受就再也画不下去了。”这就是世人所说的“夫妻像”吧。张爱玲真的是委屈的,她的心里只有这一个男人,而这个男人的心里却装着几个女人,叫她怎么能不感伤?
   离开温州的时候,胡兰成送她,天下着雨,真是天公应离情。这场雨,也冲刷了他们曾经的“倾城之恋”。张爱玲已经知道,她这一生最美的爱情,已经走到了辛酸的尽头,再有没有挽回的余地了。
   她说:“我将只是萎谢了”。
   她要的不多,只是一个温暖的家。而在那个乱世,他唯一肯保全的只有他自己。爱情,终究还是伤了她。
   为了他,她被千夫所指,遭人欺负;为了他,她曾毅然抛下一切,万里情奔……她别无他求,她只要他爱她!
   他爱她吗?或许,他是爱她的。只是,不该爱在乱世,生如浮萍。只是,他的爱太浅,大难临头,没有担当。只是,他的爱如一株莲荷,不舍清白,又离不了淤泥。只是,他真心太浅。或许,在他的世界里并不存在恒定的情感,如同没有持久的花开不败。他的爱如镜花水月,无论谁跌进去就是万劫不复。而她的爱情还未成熟,却已苍老。
   他与她今生今世的故事依然没有了其他结局,只能是结束。
   之后的九个月时间,胡兰成张爱玲两人偶有通讯。张爱玲也会用自己的稿费接济胡兰成,只因怕他在流亡中受苦。
   有一次,胡兰成有机会途径上海,在危险之中,他在张爱玲处住了一夜。他不但不忏悔自己的滥情,反倒指责张爱玲对一些生活细节处理不当。还问她对自己写小周的那篇《武汉记》印象如何,又提起自己与范秀美的事,张爱玲十分冷淡。当夜,两人分室而居。第二天清晨,胡兰成去张爱玲的床前道别,俯身吻她,她伸出双手紧抱着他,泪水涟涟,哽咽中只叫了一句“兰成”,就再也说不出话来。这就是两人最后一次见面。
   从此,她将他的眉目刺在自己的心上。从此,各自的人生各自修炼。
   1947年6月,胡兰成收到了张爱玲的诀别信:我已经不喜欢你了,你是早已经不喜欢我的了。这次的决心,是我经过一年半长时间考虑的。彼惟时以小吉故,不欲增加你的困难。你不要来寻我,即或写信来,我亦是不看的了。小吉就是小劫的意思。此时的胡兰成已经脱离了险境,在一所中学教书,有了较安稳的工作。张爱玲选择他一切都安定的时候,写来了诀别信,随信还附上了自己的30万元稿费。自此以后,这二人一场倾城之恋,就这样辛酸地谢幕了。胡兰成曾写信给张爱玲的好友炎樱,试图挽回这段感情,但张爱玲没有理他,炎樱也没有理他。这段感情,真的是谢幕了。张爱玲曾对胡兰成说:“我将只是萎谢了。”萎谢的不仅仅是爱情吧,还有文采,此后张爱玲的创作也进入了低谷。
  
   【滚滚红尘】
   于是,不愿走的你,要告别已不见的我,至今世间仍有隐约的耳语,滚滚红尘里有隐约的耳语,跟随我俩的传说。
   如果不曾用情,便不会有日后的恨之入骨。
   不是她不懂保护好自己的爱情,只是在所有的美好面前,她还没有学会设防。她不知道,世间爱情,即使你肯为了他承担下来原本不能承担的一切,纵然你肯那样委曲求全,也未必会有结果。这人生太多的苦原来都是自寻而来,如对他的万般隐忍,她以真心相待,他未必以真情还她。
   现实中背叛和离弃远比刀剑还锋利,无形地将人割伤,看不见血,但无痕的伤却更加地痛彻心扉。好在时间像流水一样流过身体,对他的眷眷奢望在无数个静水深流的日子终于还是被冲刷成了两不相亲的记忆,只可忆念,不可靠近。
   最让人疼惜不已的是在最伤心的时候,她有的只是她自己。那一生一世的清梦做了多年,最终,还是把她自己坐成一个茧,背负着一座空城,独自,在自己的巢穴里安顿那疼痛的身躯。
   电影《滚滚红尘》远没有现实悲情,剧中的他终于还是归来了,韶华不是没下过决心要与过去一刀两断的,可是多年后在那条纷乱的街道上,只因能才的一句哑语“我,爱,你”,便又令她再次沦陷。
   他对她说:我爱你!却不知已经太晚。
   她问,这些话怎么从前你从来没有说过?她又说,太迟了,对你对人,我已经失去了信心。
   他伤了她的心,更伤了她在尘世里的爱情。可当初,他与她的邂逅,到底是最美的相逢。不管怎样,她,还是爱他。为了爱情,她毅然把生的机会留给了那个懦弱的男人。码头人海中的那一放手,对于能才与韶华而言,既是生离,又是死别了。
   假如不是生在乱世,假如一直在他身边追随,假如不曾遇见,会不会是另外一个结局?可是人生没有假设,现实是一个个真实的耳光,打在你的脸上,喊疼毫无意义,唯有一往无前。
   在现实面前,她敛了心,从此放下,瘦减满身的繁华。像飞鸟敛收羽翼,不是停滞不前,而是为了更清楚地前行。至此,收拾好爱情的残局,将生命重新开始。从此,一个人徒步,一个人摇浆,一个人策马,只要有了抗衡人世风雨的心,万丈红尘,总能够觅得一隅,安寄肉身吧!
   绽放于枝头的花并非温房中丝毫经不起风雨的花,她亦有她的坚强与坚持,她亦有与风对抗的勇气,只是她终究有着她的信仰,一旦信仰被毁,化作春泥怕也只能是她的选择了。
  
   【别无他事】
   红颜弹指老,天下若微尘。
   故事早已结束,而心中对她的那份疼惜和对悲情结局的那份牵情却无从排解。
   佛说,饶恕是最大的美德。想来,张爱玲应该也早已经宽恕了他对爱情的背叛吧!但愿,每个人都拥有一颗宽容慈悲的心,饶恕别人,也饶恕自己。
   时光缱绻老旧,曾经的爱恋似一朵盛开的昙花,近似呢喃的低调花香还在眼前,而时光深处曾经的快意恩仇,却已成了浮云花事,淡然无痕。
   恋恋红尘,我们都是虔诚的路人,一直赶往自己的幸福。
   至于执笔,那一句句一行行的记录,是为了纪念,抑或为了忘记。月华皎洁的午夜,煮一壶花茶,守着一个老旧的故事,看光阴慢慢流淌。
   时光,浓淡相宜。人心,远近相安。
  
  

共 6055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关于张爱玲和胡兰成,我曾记得在月光读完类似的文章,不记得是编辑过还是细读过,总体来说有些印象,但是在素衣文笔之中,给我又增添了新的美感,记忆更加深刻,张爱玲的一往情深,胡兰成的滥情都是情感之中,张爱玲原谅了他,但是,对于胡兰成来说,对感情极度的不负责任,张爱玲对于他是汉奸,都无关紧要,关键是对胡兰成一往情深,其他的对于张爱玲来说,都没那么重要。素衣描写细致,文章多出佳句叠加呈现,词语运用得体,语句老练,文章叙述有理有据,文笔着墨浓彩精彩纷呈,过渡平缓,顺理成章,且把思想内涵独留其中,这时整篇文章的靓点所在,也是作者巧妙安排,合理布局,让文章更具可读性。欣赏佳作,拜读欣赏,倾情推荐,与大家共享。【编辑:风恋落花的孤独】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风恋落花的孤独        2015-01-07 16:50:22
  欣赏作者妙笔成文,拜读佳作,欣赏问安。
用文字慰藉心灵,放飞梦想。
2 楼        文友:风恋落花的孤独        2015-01-07 16:50:58
  感谢赐稿月光,期待更多精彩。
用文字慰藉心灵,放飞梦想。
3 楼        文友:风恋落花的孤独        2015-01-07 16:51:45
  美文佳作,欣赏阅读。问候作者,摇握冬怡。
用文字慰藉心灵,放飞梦想。
4 楼        文友:一米月光        2015-01-08 22:00:10
  爱一个人到骨子里,也许外人无法理解,本人也说不出所以然!欣赏佳作,问候素衣,祝你创作愉快!
5 楼        文友:潮仙        2015-01-10 08:54:16
  至于执笔,那一句句一行行的记录,是为了纪念,抑或为了忘记。月华皎洁的午夜,煮一壶花茶,守着一个老旧的故事,看光阴慢慢流淌。欣赏佳作。问好学习!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