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梧桐文苑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梧桐散文】归去来(外一篇)

编辑推荐 【梧桐散文】归去来(外一篇)


作者:夏歌 布衣,103.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467发表时间:2015-01-07 21:57:52

故乡是沁入血脉永难忘怀的思念之地,乡情是心灵深处的一缕挥之不去的情愫。
   真的是故土难移呵!即使像我的大姐,这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妇女,大字不识几个,也难以挣脱故土和乡情的羁绊。姐姐现在随儿子生活在广州,近来常常打电话来跟我提起老家的事。几年前,大姐为解决外甥做生意资金短缺的问题,把家里的老宅子给卖了。于是,那个让人魂牵梦绕的家没了,就像生命的根,生生从泥土里一下子被拔了出来,大姐只能像一叶浮萍漂泊到广州这座陌生的城市。外甥说,此后的日子里,大姐夤夜独坐,常常困惑自己的选择。终于有一天,他们全家从南方回来了,说是要在城里买房。呵,还是回来了!于是我劝他们先看看灵璧这些年发展和变化,以最安逸、舒适的心情选择居家。
   当天下午,我们乘车从灵璧城西郊,沿迎宾大道向南来到新汴河大桥。站在桥顶,早春的风从河面吹过,两岸平原阔大无垠,富庶多姿,犹如黝黑的肌肤,柔软而光洁。蜿蜒东流的河水微波粼粼,就像小时候母亲温暖的臂弯一样,紧紧地拥着。这是我和大姐都很熟悉的场景,但大姐的眼睛里好像第一次看到一样,那留恋、柔顺的眼神映射出了姐姐内心的安宁和幸福。站了一会,因为天冷我们从大桥下来,向东不足百米就是“奇石文化园”了。我告诉大姐:如今奇石、虞姬、钟馗画被称为灵璧三绝甲天下。现在正大力发展旅游业,底蕴丰厚的“三元文化”为灵璧旅游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外甥将车停在奇石文化园门前的停车场,我们一起走进园内。这里像城市的一个音符,充满色彩、韵味、律动。三百余亩的园区,湖光石影,亭榭楼阁,烟柳错落,花草有致。偌大的人工湖像一爿皎洁的月亮,其间耸立着雄奇秀美、宛如仙境的“汴阳楼”。我们没能进入楼内,得以细细地品赏千姿百态的灵璧石,只沿着曲折婉转的园区小路,看了一些园林石、庭院石,它们都以自然的姿态呈现着,石头可以恣意绽放自己的风采,我们人类也可以纵情表达自己真实意愿和姿态吗?在汴阳楼西侧有一处张氏园亭,又称“兰皋园”,进门院内置一巨石,名曰“蓬莱仙阁”,夕阳的余晖下,散发出迷人和浪漫的气质。
   近年来,到奇石公园摄影留念,拍摄婚纱照片,几乎成为这个城市游玩和婚礼约定俗成的环节。我们的到来正赶上一对情侣在园中拍照,无意中我们便成了他们爱情的见证和浪漫情怀的参与者,被激发的热情驱使我们在巨大的九龙璧前留下纪念,对于这座文化公园,每一处作品的诞生,我们都应以爱的宣言见证美,宣示美,珍爱美。
   奇石文化园更像城市的一个巨大的隐喻。
   出了公园大门驱车向北,不远处就是奇石小镇。白墙灰瓦,一派复古式牌楼。好奇心止住前行的车轮,下了车,踏着青灰色石板路,寻思着一个个意味深长的店名,进去看看那些奇特而又镌刻时光的灵璧石,它们静静地摆放在石座上、博古架上,姿态峥嵘、若静若动。和店主聊了一会,大姐竟然突发念想,要买几块送人,这可是灵璧特有的宝贝啊,当礼物送人比啥都好。为了携带方便,店主建议买架子上的一些“小品”,在一段挑选和讨价还价过后,外甥终于怀抱着几块沉甸甸的石头放入车后备箱。
   这次与灵璧石不期而遇,让大姐一家其乐陶陶,心满意足。
   车过龙山广场,这里正在举办盛大的演出。远远地,歌声、掌声、喝彩声,混合着冬日的寒风,成为一场表演宏大的背景音乐。我们在英皇KTV门前找到一个车位,将车停下。穿过西南角草坪,望着广场的大舞台上热闹非凡,他们正在举办这个城市的草根歌星评选大赛。那些来自各行各业的青年,站到自己的舞台上挚情高歌,掌声涌起,啦啦队打着鲜艳的横幅,大声地为心中偶像们鼓掌加油,仰望着舞台,我们被深深地打动了。突然回头,发现大姐眼里噙满泪水,我拉拉她的手,她赶忙用另一只手拭掉,不好意思地说:
   “很久没像今天这样高兴了,在广州人生地不熟,出门就转向,连一个邻居说话的都没有,真想回来灵璧。”
   我宽慰大姐:“想回来就回来吧。”
   是啊,只有回到故乡,看什么感受什么,都是温暖明亮的。我发现人是无法离开自己出生地的,即使身体离开了,心依然还留在这里。当以为自己真的离开了,其实是已将故乡带在了身上,人到了哪里,故乡也会跟到哪里。故乡只是被折叠在身体的某一处,夜深人静,故乡就会像一轴画卷在眼前展开,它既是一个梦幻般的画面,也是真实的场景,内心栖居才是家的所在。
   暮色弥合时,南二环路上灯火此起彼伏。向北,是老城区。向南,是发展成熟的工业园,我们坐在车上只能看到园区里一幢幢高大建筑从窗外一闪而过,依稀辨析出大致轮廓,它是由宽敞的柏油马路和钢筋混凝土的林立构筑,这就是城市规划“一体两翼”中伸展着飞翔雄姿的一只翅膀。再向南就是新汴河了,我知道河面上有灵西闸下移工程正在施工建设。那可是钢铁和水泥的世界,长长的坡堤,一座大闸是怎样把一条河阻隔的呵?正像这些年,灵璧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人们从生态的调整到心态的调整,这个变革的思路凝聚了新一届领导的良苦用心与辛勤的汗水。无论何时,我们应该记住他们的苦心、良知、责任和使命。
   车近虞姬大道南段,路两旁鲜红的中国结样式的华灯通明透亮。放眼望,十里长路,灯火辉煌,像挂在城市脖项上的一串钻石项链,而“日月星城”恰好就是缀在链子上的一粒夜光宝石。朦胧的月色里,有薄薄的雾气缭绕,觉得眼前的一切既古典,又觉得像一首词。我们下了车沿一条蜿蜒的河,河水在脚下均匀地呼吸,我喜欢弥漫在这儿不可知的神秘感,仿佛置身于一个不同的时空。想想吧,从这儿向东眺望,几公里外就是虞姬墓园了,虞美人,一个两千多年前为爱拔剑自刎的奇女子,如今关于美人的传说,垓下风云的故事在传颂,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来到灵璧,在此羁留,写下了多少爱和伤悼的诗句。历尽风雨沧桑的虞姬墓,去年,被政府重新扩建修葺一新,如今浩大崭新的虞姬文化园,被列入灵璧三元文化之一。我告诉大姐,再过些时候等春暖花开了,我要专程带大家到那里去欣赏一番。
   大姐一家完全陶醉此时此刻的美景。穿过一片稠密的花木,眼前豁然一亮,完全没有想到,在宽阔的虞姬大道一侧,密匝匝的树林后面,还隐匿着一个飘散诗情画意的公园。一阵悦耳的《最炫民族风》舞曲,聚拢过来许多男女老少,他们在呼吸城市拥挤空气的同时,也要感受一下文化气息,彼此呈现出日常中被喧嚣和匆忙遮蔽的那些最真实的部分。望着张张热情洋溢的面孔,我外甥不尽感叹说:
   “这里比我在广州住着的小区还热闹。”
   大姐像找到依据似的,接着我外甥的话茬:
   “我就说家里好吧,你广州有什么俺灵璧也有什么。”
   她把广州说成是外甥的,那灵璧理所当然就是自己的了。此刻,我心中涌动万般情愫,这么多年我一直生活在灵璧,我已说不清与这个城市之间是一种怎样的感情,如果现在有什么需要我必须离开这里,无论精神还是肉体都是难以割舍的,我想此刻的灵璧,应该最懂我。
   每一个人都是出生地所孕育和养大的,就像一棵在出生地长大的树木,无论走到哪里,都无法带走树根。那是生命的根,也是人生的全部。我相信即使一棵被肢解,并制造成家具的树木,也梦想回到家乡,何况是大姐呢。
   当我们的汽车拐上钟灵大道时,眼前斑斓的景象已彻底征服大姐一家。宽阔笔直的马路两侧,主道、人行道,灯饰亮化工程高低、错落有致,耀眼的灯光从东至西划破寂然的夜空,恍若画家笔下一幅色彩饱满的艺术作品。我们打开车门,不停地用相机剪裁这唯美时刻。灯光之外,天和地是静谧的,巍巍建筑是静谧的,这明暗交织的画面,纯粹,干净。不远处刚粉刷一新的围栏,上面赫然写着:“显山,露水,透绿,打造现代化山水园林城市”等标语。近政务新区,车子停在一幅巨型宣传牌下,这是一幅未来灵璧双八十总体规划建设效果鸟瞰图。站在这里向南可以看到新区中央最美丽的“灵之韵”雕塑,向北,是通向高速公路节点处,正在建设中的“钟馗文化园”。它和“奇石文化园”、“虞姬文化园”并称为“三元文化”,是一座城市丰厚的文化底蕴。如果车子继续向西行的话,就要穿过新打通的凤凰山隧道,山那边将是另一番市外美景了。三三两两到新区广场锻炼的人们从我们身边走过,他们的行走都是缓慢的,生命回归本来的样子,自我,保持一种漫步的姿态,却又散发让人安心的力量。这多么让人心动,很难想象在城市快节奏下,一些人还能摒弃速度,从世俗的目光和欲望中抽出身来,得到另一种洗礼。大姐一家也从中有所获得,似乎明白了多年来没有想明白的一个问题,这是否叫做彻悟?因为我清晰地听见大姐和我外甥几乎同时说出要回家来买房子。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活法,我庆幸大姐在一个还不算太迟的年龄里,真正坚定了这样的一个想法和选择。那一刻,我觉得第一次真正懂得了身边这座城市的意义。我钦慕宋代词人苏东坡的豁达,他在《定风波》词中云:“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自作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是啊,吾乡就是一种想象,心有归属,吾乡其实就是母亲的模样。
   第二天,我陪着大姐一家来到县城西关,在新开发的商城购买了一套三居室。售楼小姐领着我们来到新居,打开房门的一刹那,我和大姐一家似乎都明白了,其实新房子的钥匙一直握在自己的手中,心中。多少年的生活早已形成一种习惯,家乡的种种美好,无需刻意寻觅,就在寻常日子的秩序和环境里。
  
   水漫灵璧、
  
   读到高政文老师写的《虹城遗址断想》一文:“因黄河夺淮,洪泽湖水泛滥,泗州城沉入湖底,成了“中国的庞贝城之谜”时,忽然就想到了水漫灵璧的故事。因水漫泗州,演化出的《水母娘娘沉泗州》为众人所知,孰不知在水漫泗州之前,据史籍记载,明成化弘治年间(1465――1455),大水也漫过与其泗州毗邻的灵璧县,且水灾之重、面积之广、时间之长已远远超过水漫泗州。
   据明《凤阳府志.灵璧地舆图》所标“毛城”,(今位于杨疃镇和浍沟镇之间)历史上曾是人口密集、商业繁荣的一座城市。因徐州北的黄河年久失修,南岸大堤突然决口,顿时高数丈的黄河水夹着河道泥沙汹涌而下,顷刻间便吞没了整个徐州。而后彭湃的黄河水转向东南一泻千里,沿途村庄、房舍、田野、生灵,黄水所到之处一切卷入滔天巨浪,化为乌有。“毛城”因其地势低洼,便成了黄河水系的一个蓄水湖,转眼之间吞没湖底。那场面一定是惊心动魄,催人泪下的。此前,只在电视或读物中感受到水的肆虐与威力,直到从史籍记载中看到水漫灵璧,才发现这座被我居住许久的县城,历史上竟承载着如此透彻如水的故事;承载着如此惊天动地的灾难。黄水淹没了岁月的真相,历史的细节消弭于时间之海!遗憾的是泗州在一场绝世洪水中幻化出《水母娘娘沉泗州》的神话故事,而灾难深重的灵璧,却把这段漆黑的历史珍藏进史书,从不轻易将深层彻痛向世人打开、诉说。对于这段悲剧,今天的人们经常在打井、挖沟、掘塘工程中,偶尔会碰触到一根历史的神经而惊喜和不安时,岁月早已飞逝了数百年。旧人已去,如今山川依旧,只是那些还没有完全沉没于时间的湖底遗物,残留着人们对于往昔的最后追忆。我的先人们踩着这片村下有村、桥下有桥的土地,一代代繁衍、生息,在“淤土地”上一辈辈耕作,偶尔低头才发现,蛰伏的历史正在成为脚下最好的肥料。
   有时独自一人在乡间土路上走着,脚下踏出砂浆、石子,我就会天真地想,这块磨得光滑的该不会是先祖踩过的吧?如果真是我就触到很早以前生命的气息了。灵璧,从东到西,从南到北,许多经典、故事、传说就像串串晶莹透明的水珠一样,不断地从脚下土地里喷出来;从历史的古籍里流出来;从老人嘴里滔滔讲出来,因此,我生长在灵璧,对灵璧的每一山、每一水都时时心存敬畏,敬畏它历经灾难重新从茫茫水域中呈现生命的奇迹;敬畏它庄严礼仪般的接纳了一代又一代子孙。几百年来,上沐天光,下汲地气的灵璧,如今因奇石、钟馗、虞姬墓“三宝”,俨然已成为皖北地区一颗光彩璀璨的耀眼明珠。我想这些可能一半源于山皆灵秀;一半源于水的温柔缘故。感谢上苍恩泽,把天地间荡存的一线生机,留在地球的一个纬度上,让一座城市从水下浮出,重又呈现出生命的辉煌!
   灵璧,只要没有忘记那个久远的灾难和灾难中的你,我就会一直对你心存敬意、心存感激。

共 491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又是灵璧人,又见灵璧文,不由让我想起了与灵璧人的缘分。曾经很偶然地在上海的肯德基里,遇到过灵璧人。一番侃谈而谈之后,我第一次了解了灵璧的神奇。以后因为参与灵璧的征文,也曾让自己的思绪穿越时空,来到古代的灵璧。于是灵璧,这两个字深深地走进心里。又看见了灵璧人笔下的灵璧,文字和灵璧一样的七窍玲珑,一样的掷地有声,一样的充满魅力。作者用优美的文字为我们展示出一个崭新的灵璧。感谢赐稿梧桐文苑【编辑:江南铁鹰】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那拉格格        2015-01-07 22:06:51
  拜读夏歌老师的美文,了解您的家乡,一个美丽的、有着厚重历史的灵璧。
2 楼        文友:曹秀梅        2015-01-08 15:05:23
  拜读老师的佳作,学习,赞。
3 楼        文友:晚霞晓文        2015-01-12 11:05:22
  作者以优美的文笔描写了灵璧的美,抒发了灵璧情,讴歌了灵璧的人。灵璧,物宝天华;灵璧人,情深似海;灵璧的人文,厚重丰富。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