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指间微凉 >> 未知栏目 >> 未知栏目 >> 【专栏·三郎乱弹】对青年的革命传统教育不能放松

  【专栏·三郎乱弹】对青年的革命传统教育不能放松 ————给中央电视台12演播室的信


作者:guotia 进士,8054.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711发表时间:2009-05-27 07:57:19

1992年7月4日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12演播室”对《周恩来》、《焦裕禄》两部影片进行讨论,《周恩来》的编剧、导演和周恩来的扮演者王铁成应邀参加了讨论会。与会的多数青年赞扬《周恩来》影片塑造了周恩来的光辉形象,表现了周恩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崇高精神。但也有的青年的发言令人担忧。一个青年发言说:《周恩来》在中老年中引起共鸣是这部影片的成功之所在,在青年中引不起共鸣和激动是这部影片的失败之所在;无论成功与失败,影片的特点都是以情感人。这位青年的说话十分荒谬,且有逻辑矛盾。第一,即使这位青年或一部分青年看了《周恩来》无动于衷,怎能以少代多代表大多数?第二,成功和失败各有各的原因,怎能说“以情感人”是成功和失败的共同原因?这位青年的思想情绪反映出我们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仍需加强,政治教育课不能削弱,革命传统教育不能放松。
   社会是向前发展的,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也是阶段性前进的,不同历史阶段的的人们有不同的时代内容,经历不同是正常的。但在我们国家,不管有什么经历,什么年龄段的人,都应接受革命传统教育,都应拥护、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继承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革命精神、不忘记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艰苦革命斗争的历史则是相同的,不应借口经历不同、年龄不同而拒绝。经历不同、年龄不同不能成为不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理由。原则问题是不能让步的。
   前些年被夸大和强调到不适当程度的“代沟”,在这次讨论会上虽然没有被当作论据再提出来,但在某些人的发言中仍蕴含有“代沟”的意思。“代沟”的说法不科学,它用非本质的年龄差异、人经历的时代不同来抹煞人的阶级性、信仰和价值取向的不同。就像异化问题一样,“代沟”的问题在前些年的讨论中已得到澄清。比如:安柯和董存瑞不是同一时代的人,却有相同的革命献身精神;潘星兰、杨大兰、赖宁和共和国卫士与吾尔开希、王丹和刘晓波同是青年、且是同时代的人,但他们的思想信仰、人生追求有什么相同或相通吗?
   璀璨的中华文化孕育了我们炎黄子孙,灿如群星的民族英豪妆点着我们的历史画廊。我们当今的人应发扬、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民族精神,从古到今的民族英雄我们都要学习、景仰。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渺小的民族,一个不知道自强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一个不了解、不尊崇本民族英雄人物的人,他的民族脊梁的坚硬性是大可怀疑的。周恩来是中华民族众多民族英雄画廊中光彩照人的一个,他继承了历史上英雄人物的一切优秀品质,又有他们不及的品格和高度。对古代的屈原、岳飞、文天祥等我们尚且纪念和学习,可对近现代领导过我们革命和建设的伟大人物周恩来却淡漠,说看了影片“激动不起来”——脸丑怪镜子——这不值得我们深思吗?不从欣赏者自身的价值取向、思想素质找原因,却责怪影片,甚至责怪周恩来形象本身,这很不正常。
   向青年、向社会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文化战线责任重大,新闻宣传部门不能例外。新闻媒体不仅报道新闻,也要传播思想政治信息,不能淡化政治,不能用“纯客观报道”淹没、掩盖思想性;增加知识性、增强趣味性不能削弱思想性。我们的思想政治原则除必要时要毫不含糊地鲜明地表达、表述外,多数情况下应渗透进所编版面、画面与节目中,用整体倾向性表明立场。

共 131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在思想政治工作这几个字面前,任何人的任何观点都是可以讨论的,不过有一点我想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为什么有些时候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但起不到应有的效果与作用,而且还被传为笑柄?就是因为你想用八一式自动步枪打美国的F117隐形战斗机一样——不切合实际。在飞速发展的时代,无论什么工作的从业者,都要动脑筋以使自己的职业与社会实现最广泛的契合。本文作者关于“代沟”的观点,吾深以为是,但是在具体的说理过程中,似乎失之于空落。小编拙见,欢迎再次赐稿![编辑:不设防]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不设防        2009-05-27 07:58:59
  感谢作者赐稿!
除了孤独,我们一无所有。
2 楼        文友:戈壁风情        2009-05-27 10:07:55
  前辈高龄笔耕不辍,这种敬业精神,钦佩!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