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闲淡几首名人诗

精品 闲淡几首名人诗


作者:霞中子 进士,7668.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310发表时间:2015-01-11 16:28:15

现代的人们生活“多快好省”:生活内容多,生活节奏快,生活环境好,生活过程省(比如网购)。但是事实上绝大多数人还是感觉到压力大,平日里除了考虑工作和挣钱外很少考虑别的了,就算是碰到有几天休闲的时间,也都会首先考虑旅游逛街或走亲访友,很少想到写诗的事儿。就算是想写诗,也大都不愿写古诗的,因为古诗讲究韵律对仗,很费心神的。
   讲到古诗的韵律,我就想起我读过好多现代人的诗。这些诗多数是新诗、朦胧诗、新月派的诗,有时也见到冠以“五绝”、“五律”、“七绝”、“七律”的“格律诗”,不过为数很少。当我认真地看这些“格律诗”时,就发现这些“格律诗”很少名副其实的。一些“诗人”以为,每句五字每首四句就是“五绝”;每句五字每首八句就是“五律”;每句七字每首四句就是“七绝”;每句七字每首八句就是“七律”。其实并非那么简单的啊!还有一个问题是,一些“诗人”写的“格律诗”,因为要做到每句五字或七字,往往随意简化压缩语句,擅自简称词语,使得整句意思混乱或“语焉不祥”,“不知所云”,要想表达什么思绪只有“诗人”自己才知道,旁人难解其中味。
   我们知道,自从唐代以后,诗就分为两大类,即“古体诗”和“今体诗”。古体诗是继承汉魏六朝的诗体,有“五古”、“七古”、“杂言诗”。也有人将“古体诗”称为“古风”的。“五古”和“七古”必须每句五字和七字,但每首诗的字数不限。而“今体诗”则与“古体诗”截然不同,它在字数、韵脚、平仄、对仗等方面都有许多讲究的。
   说到此,我想到唐代诗人崔颢最有名的那首《黄鹤楼》诗,题于黄鹤楼壁上: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据说后来大诗人李白也曾游到黄鹤楼,当时李白被美景引得诗兴大发,正想临壁题诗,忽然抬头看见壁上已有崔颢的,他读了赞叹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遂搁笔离去。此事为千古美谈,崔颢的这首诗也成千古绝唱。
   有人说,崔颢的《黄鹤楼》诗,是因为李白的赞叹而出名。其实并非如此,崔颢的这首诗确实写得很好。这首诗激昂豪放,气势宏伟,感情细腻,文字流畅,字浅而意赅,不愧为诗中珍品。此诗首联循迹,颔联怀古,颈联触景,尾联生情。全诗文字一气呵成,如流水不断,整诗意境有广阔的胸怀又萦绕着愁绪,使人读后余味无穷。崔颢也不是一般的诗人,他是与王昌龄、高适、孟浩然齐名的。
   再说李白,在唐代他是很有名气的,他与崔颢是同时代的人,他还比崔颢大三岁。他见崔颢已在黄鹤楼题诗,而且崔颢的《黄鹤楼》诗已经妙绝,他若再题就很难超越了,所以他举笔复搁,赞叹离去。李白的举止,可以看出三个亮点:一是很有自知之明,二是很有谦逊之涵,三是更有宽阔的胸襟。有的人说李白那句“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之叹,含有妒意,这无疑是小见了。
   话又说回来,崔颢的《黄鹤楼》诗真的完美无瑕了吗?这也不能就这么说的。这首诗显然不是古风的,是以七律为基础设计的,用平水韵“下平十一尤”韵,是“首句平起仄收”格式。但是此诗有许多地方是“出律”的,如第1句第6字;第2句第5字;第3句第4、5字;第4、5、6句第5字;第8句第6字。另外,颔联的“不复返”与“空悠悠”的对仗也过于宽松了。但是,于我之见,如果崔颢死循律规,那么就不会写出这首成为“千古绝唱”的诗了。
   明末清初的江西建昌云居山和尚,俗号晦山,法名戒显。戒显姓王名瀚字符达,江苏太仓人。他也写过一首七言律诗《登黄鹤楼》,诗词原文是:
   谁知地老天荒后,犹得重登黄鹤楼。
   浮世已随尘劫换,空山仍入大江流。
   楚王宫殿铜驼卧,唐代真仙铁笛秋。
   极目苍茫渺何处?一瓢高挂乱云头。
   戒显这首七律诗名为《登黄鹤楼》,也是用平水韵“下平十一尤”韵,也是“首句平起仄收”格式。从这个角度看出,戒显法师是有和韵于崔颢诗及与之相比的意思。说戒显想与崔颢比是有依据的,你看他这首诗的开头两句:“谁知地老天荒后,犹得重登黄鹤楼。”“地老天荒”是年代久远之意。戒显意思是说,自从崔颢登黄鹤楼之后,经过久远的年代,我才得以重登黄鹤楼。你想想,崔颢之后登黄鹤楼者不计其数,戒显都不以为那是“重登”,只有他的“登”才是“重登”,这不就暗示了只有他才可以与崔颢比肩的吗?
   戒显的《登黄鹤楼》也有人给予很高的评价,如沈德潜先生评该诗曰:“起有撼山岳、吞云梦之概。具此胸襟手笔,不管崔颢诗在上头也。惜无诗稿,于卷轴中得之。”又有人说,“此诗写得慷慨悲壮,雄浑有力,很有气势和力量。在历代咏黄鹤楼的诗歌中,亦可称得上为上乘佳作。”我虽不才,但还是认为戒显此诗比不上崔颢的《黄鹤楼》那般从容自在、悠然流畅。若说戒显此诗韵律正确、对仗工整也是不见得的,因为此诗在韵律上并非无懈可击,也有“出律”之处。如第2句的第5字;第7句的第5第6字。另外,此诗颈联的“铜驼卧”与“铁笛秋”的对仗也不见得很工整。还有,尾联的出句“极目苍茫渺何处”,其中的“渺”字,显然与“苍茫”之意境雷同,何况“渺何处”显得苍白乏力。当然这只是我的一管之见,不一定是无谬的。
   说到诗的韵律,也有个笑话。说的是宋朝有个叫李廷彦的人,喜欢阿谀逢迎,特地写了首诗献给上司。他写诗强求对仗工整,他在诗句对偶上冥思苦想,几经琢磨,直到认为诗意已尽,才诚惶诚恐地献了上去。诗中有句:“舍弟江南殁,家兄塞北亡。”那位上司读诗后无限感慨地对他说:“你的家庭真不幸啊!实在令人同情。”他却说:“我的诗句里,‘舍弟江南殁’确有其事,但‘家兄塞北亡’仅是为了对仗的工整而加上去而已,其实我的哥哥还健在的。”那位上司顿有被骗的感觉,面带愠色,不悦道:“你何不这样写:‘爱妾眠僧舍,娇妻宿道房。’这样还能得以保全你的胞兄啊!”从这个笑话故事中,我们应该明白,无病呻吟,“为赋新诗强说愁”是不足取的。写诗情真意切才会感人,一味无中生有,无限夸张,只能适得其反。
   再说诗的平仄的事,写诗如果字字必遵平仄规范,势必破坏诗味。对于步和诗尤其如此。吴乔曾说,“步韵最困人,如相敺而自絷手足也。盖心思为韵所束,而命意布局,最难照顾。”施愚山也说过,“今人祗解作韵,谁会作诗。”沈德潜还说,“以韵为主,而以意相从,中有欲言,不能通达矣……血脉横亘,句联意断也,有志之士,当不囿于俗。”这些名家之言,确有道理。这就是说,如果诗意本来很美,只因某字不合平仄而换以替词反使意境大逊,遇此情形,倒不如犯点小规,以保全意境的优美,实为得超其失。
   说到此我又想起周总理批评江青一首诗的传说故事。说的是有一天,江青写了一首诗:“江上有奇峰,锁在云雾中,寻常看不见,偶尔露峥嵘。”写毕,江青颇为得意,叫人送给周恩来雅正。江青本想得到总理美言,谁知周恩来却说此诗不合音律,“连平仄都不懂,还做什么诗呢?”后来此话传到江青耳里,江青很是不悦,从此耿耿于怀。总理说江青这首诗不合平仄是有道理的。江青这首诗,第2句“出律”最为严重,第2、3、4字全“出律”;第3句第3字“出律”。但第1第4句完全符合平仄的要求。至于这诗的韵,也有“出韵”的问题:“峰”字是上平二冬韵;“中”字是上平一东韵;“嵘”字是下平八庚韵。韵很乱,“峰”与“中”算是邻韵,且饶过,但“嵘”字实在是隔得太远了。若抛开政治色彩,平心而论,江青这首诗虽然韵律有问题,但也不俗,不乏其味,应该说也算是一首不错的诗。这首诗隐约地表现了她个人的形像和性格,其中蕴藏着一股杀气。
   又想到胡适批评毛泽东的《蝶恋花答·李淑一》的事。胡适说毛泽东这首诗“有点肉麻,没有一句是通的”。胡适的评语有失偏颇,其实毛泽东的这首诗是很有韵味的,只是这首诗词的最后三句用了不同部的韵而已。要说胡适写的诗也不怎么样的。据说他的诗有一首《两只蝴蝶》是这样的:
   两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
   剩下那一只,孤单怪可怜;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我想,毛泽东未必不知道胡适的这首诗蝴蝶诗,但他并没有对它说三道四的,伟人的胸怀由此可见一斑。
   说到毛泽东为人为诗,就有不少佳话。据说叶剑英元帅有一首诗《七律·望远》:“忧患元元忆逝翁,红旗飘渺没遥空。昏鸦三匝迷枯树,回雁兼程溯旧踪。赤道雕弓能射虎,椰林匕首敢屠龙。景升父子皆豚犬,旋转还凭革命功。”叶帅将此诗送毛泽东修改,毛泽东只将题目“望远”改为“远望”,其作一字不动。毛泽东对这首诗大为赞赏,并亲笔手书一遍,还推荐到《光明日报》的副刊发表。叶帅后来出版个人诗集,就用“远望”为书名,并用毛泽东的手迹。毛泽东手书的《远望》,已被刻在大连棒捶岛宾馆后山下的一个巨石上,成为游客们留影的绝佳的景观。毛泽东对同志对战友的诗的尊重和喜爱,由此可见。
   毛泽东的长子毛岸英朝鲜战场牺牲后,毛泽东就将毛岸英的新婚妻子刘思齐由儿媳改认为女儿。几年过后,毛泽东劝刘思齐改嫁,刘思齐后来与军人杨茂之结婚。刘思齐与杨茂之结婚的时候,毛泽东百感交集,手写一诗作为礼物赠与刘思齐,原文是:“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这首诗含意深刻又十分含蓄,充分表达了老人家悲状和痛惜之情。你看嘛,“登高壮观天地间”——老人家想像自己扶摇直上九重青霄,俯瞰这苍茫的中华大地;他看到了什么呢?看到了“大江茫茫去不还”——他的大儿子去向东边的朝鲜战场永远回不来了,就像大江东去不复返一样;“黄云万里动风色”——他仿佛又看到了当年抗美援朝那广漠的沙场风烟滚滚,黄尘被狂风播起冲上万里云天;“白波九道流雪山”——这时的他呢,就像一座雪山一样岿然不动,他并不是那么坚强,想到儿子的失去,老泪纵横,就像雪山溶化的流水,汹涌直下一般。
   这首诗不是毛泽东创作的,是他十分巧妙地采撷了李白的《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一诗29句其中的4句。儿子没了,儿媳改嫁,斯时斯情斯景,毛泽东竟然能够自如地剪取李白之诗为用,而且用得恰到好处、天衣无缝,这是一般人难以做到的。
   谈到领袖诗,我又想起皇帝诗来。有一首诗广传于民间,但它有好多个版本,其真正的作者也无法考证,可谓是诗坛疑案了。曾记得好多年前我到一位朋友家作客,我看到朋友家壁上贴有一幅书法作品,写的是一首律诗。由于是狂草体,又没有标点,多数来客都读不下去。我由于熟悉这首诗,就能一口气读到底,出了一次小小的风头。因为我在少年的时候,有一次,我外公就跟我说起这首诗,并手写给我,如今笔迹犹在,其题头是“乾隆皇下江南至庐山题诗”。我在朋友家读那首诗时,发现它与我外公所传的有几处不同,并且末尾题跋处没有注明是谁作的诗。我正要发表异议,但我止住了。因为那位朋友“座上往来无白丁”;因为当时是去吃饭不是去谈诗;因为来客并不都喜欢诗。在那种场合我不好再行卖弄,更不能喧宾夺主。外公写给我的是这样的:
   乾隆皇下江南至庐山题诗。
   庐山竹影几千秋,云锁高峰水自流。
   万里长江飘玉带,一轮明月滚金球。
   远观西北三千界,近视江南十二州。
   美景一时看难尽,天缘有份再来游。
   外公谈诗过后的三十多年里,我在阅读中,陆续发现了此诗的多个不同版本和多个不同的作者。有的书说此诗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写的。说的是朱元璋与陈友谅大战于鄱阳湖,有一次朱元璋大败,逃到庐山,避身竹影寺中。朱元璋于竹影寺题诗。原文如下:
   庐山竹影几千秋,云锁高峰水自流。
   万里长江飘玉带,一轮明月滚金球。
   路遥西北三千里,势压东南百万州。
   美景一时观不尽,天缘有份再来游。
   此后,我又先后看到不同的书文有各种不同的版本,其作者也不甚相同。为省繁文,免言出处,权为罗列于下:
   版本一,乾隆下江南时作诗:
   金山竹影几千秋,云锁高峰各自流。
   万里长江飘玉带,一轮明月滚金球。
   眼望湖北三千里,目达江南十六州。
   美景一时观不尽,天缘有分再来游。
   版本二,乾隆下江南题诗:
   青山竹影几千秋,云锁高峰各自流。
   万里长江飘玉带,一轮明月滚金球。
   眼望湖北三千里,目达江南十六州。
   美景一时观不尽,天缘有分再来游。
   版本三,乾隆下江南写了一首诗:
   金山竹影几千秋,云锁高飞水自流。
   万里长江飘玉带,一轮明月滚金球。
   远至湖北三千里。近到江南十六州。
   美景一时观不透,天缘有份画中游。
   版本四,朱元璋题《庐山诗》一首:
   庐山竹影几千秋,云锁高峰水自流。
   万里长江飘玉带,一轮明月滚金球。
   路遥西北三千界,势压东南百万州。
   美景一时观不尽,天缘有份再来游。
   版本五,康熙皇帝于内蒙古勃隆克塞外口吟七律一首,诗云:
   青山松影几千秋,云锁高峰水自流。
   万里长河漂玉带,一轮明月滚金球。
   远望塞北三千里,近视江南十六洲。
   美景一地赏不尽,天缘有分再来游。
   版本六,乾隆下江南,在金山寺墙上题了一首诗云:
   龙川竹影几千秋,云锁高峰水自流,
   万里长江飘玉带,一轮明月滚金球。
   远看西北三千界,势压江南十二州,
   好景一时看不尽,天缘有分再来游。
   版本七,乾隆下江南登南京燕子矾时作诗:
   青山竹影几千秋,云所高峰水直流。
   万里长江漂玉带,日轮明月滚金球。
   眼观湖北三千里,近视江南十六洲。
   美景一时观不尽,天缘有分再来游。
   版本八,未言作者是谁,诗文如下:
   楚山竹影几千秋,云锁高峰水自流。
   万里長江飘玉带,一轮明日滚金球。
   坐看西北三千界,势压东南十二州。
   好景一时观不尽,天缘有份再来游。
   相信还有更别的版本,只是我目所未及而已。令人遗憾的是没有权威的版本可以校对。我国有句成语曰,“以讹传讹”,果然是这样。一首好诗经万口传诵,就这样演化出许多版本来,不但诗文走样,连作者也莫衷一是。说心里话,在这么多版本中,我觉得我外公所说的那个版本,从韵律和对仗上看还是比较靠谱的。这并非外公是我亲人的缘故。
   纵观上面各个版本,可以看出,这首诗的颔联“万里长江飘玉带,一轮明月滚金球”和尾联“美景一时观难尽,天缘有分再来游”,只有这两联各个版本是基本相同的。这说明了一个道理:通俗的、流畅的、美妙的句子是最容易被人牢记的。所以我认为在写文章的时候,只要意思能够准确表达,所用文字能显浅显就尽量浅显些好了,不要顾及别人说你没有深度甚至说你没有水平。故作高深,舍简用繁,弃白取文,这与故弄玄虚无异,其效果是适得其反的。作诗也是一样的道理。

共 5896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这篇文章给我们的诗歌受益是多方面的:第一,作者通过文章和具体的诗歌案例,告诉了我们古韵,特别是绝句、律诗的平仄等问题,以及大家们在处理上的灵活性问题;第二,通过诗歌案例赏析,我们不仅跟随作者欣赏了优美的诗歌,也了解了一些诗歌典故;第三,文章结尾,也告诉了我们诗歌内容和语言形式的辩证处理问题。该文融知识性、欣赏性、辩证性于一体,看后,很受启迪。【编辑:春雨阳光】【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501120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5-01-11 20:48:38
  这篇“闲谈”文章,对喜爱诗歌的朋友,特别是喜欢古韵的朋友,是非常有价值意义的,对朋友们正确认识古韵平仄的运用是有帮助的。
语文教师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