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游戏启示录(散文)

编辑推荐 【流年】游戏启示录(散文)


作者:张国太 秀才,1139.8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379发表时间:2015-01-12 20:57:40
摘要:开始啦,一起玩去;捉迷藏;滚铁圈;手影;俄罗斯方块;魔方。

【开始啦,一起玩去】
   提起游戏,一个个词语,便争先恐后地跳跃出来,跳房子、踢铁路、玩弹珠、转陀螺、老鹰捉小鸡,再有魂斗罗、玛莉兄弟、坦克大作战,一转眼,又变成了CS、偷菜、黄金大矿工、连连看……我们搜寻记忆,又将打捞出多少与游戏相关的喜怒哀乐?忙里偷闲、废寝忘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务正业……又有多少相关的词语,围绕着游戏打转?
   劳动和休息,不同的生活状态,总是紧密相连唇舌相依。当游戏悄无声息地介入,一种游离,一种意外的惊喜,就这样兀立起来。我想起,当我在六月的稻田里,挥洒汗水,舞动镰刀砍断稻株时,又累又乏,我不知道,身体里怎么钻进来那么多酸性物质,只想一头躺在遍布稻茬的地上,舒舒服服地睡上一觉。当轻盈的流水在眼前闪现,跳入其中,即使奋力摆臂,使劲踢腿,身上又涌起似乎用不完的劲。同样的要付出努力,此一刻,浑不觉得累。
   不管了,紧张的劳作,繁忙的学习,复杂的人事,难言的苦痛,全暂抛一边去。摆开玩具,按下开启键,收拾身心,开始游戏吧,什么话也别说,什么事都先缓缓,让我玩一盘棋、跳一跳绳子、攒一攒积分,换一换心情。开始啦,一起玩去?
  
   【捉迷藏】
   印象中,解作业题的唯一乐趣,是经过反复的推演、计算后得到正确的答案,在这一过程,要假设、记录、涂抹、修改、纠正,让思维和数字沿着正确的方向挺进,或者求证某种猜想的可能性。我想起在河岸,有一群人在撒网捕鱼,原先被抛撒藏进水里的网渐渐露出真实面目,活蹦乱跳的鱼儿浮现水面,仿佛真相被打捞。以前,站在水边的一位哲人,在慨叹“逝者如斯也”,他用睿智的思索和勇敢的探究,揭发了躲在时间背后调皮的真实。还有一位在水边,指挥千军万马,砸破锅,凿沉船,宣示着一往无前的勇气。楚国人坐船渡过河流,在船舷上刻下位置,期待着在彼处能从水中捞回遗落的剑,殊不知他已错过接近事实的机会。接近事实的机会便在于一次次的模拟、甄别、解析、颠覆和求证,答案只有一个,结果(不是结论)却有两种。
   而一场游戏也在河边上演,在围墙、草垛、门扉和土堆之间,夹杂了叫喊、呼唤和嘲笑、咒骂,这些是比较确切的。不确切的是季节、时辰和气候。最初,要推选出一位寻找者,他们采取抓阄、猜拳或者比较年龄大小的办法来决定。对于一切尚未确定的事件的进程,最原始的规则往往最能体现公平性,孩子们的做法必须予以肯定,至于其中有无耍小手段或玩弄诡计,我们无法得知。很快,第一个寻找者确定下来,其余的人纷纷藏进各自认为不易被人发现的地方,寻找和被寻找、发现和被发现的过程再一次开始了。视觉、听觉、触觉甚至嗅觉都要被用上,细心、耐心和专心也必不可少。一轮游戏过后,寻找者和被寻找者可能易位,也可能大体保持不变,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们在其中体味到了藏与找的乐趣。上帝用不同于日常生活的方式,教给他们如何在游戏过程中享受不一样的乐趣。大家遵循着共同的规则,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交换欢乐,分享刺激。
   也有把之当真的家伙,既不愿意充当寻找者的角色,又不想被人轻易发现,费尽心思藏得深深的,让人遍寻不着,其他的人不乐意了,把他忽略在游戏之外,在少了一个人的情况下继续周而复始的游戏。那可怜的家伙,仿佛旋转着的伞面上被甩落的一滴水,无法回到原来的位置。辞海对游戏的定义,是以直接获得快感为主要目的,且必须有主体参与互动的活动,包含了以获得生理、心理的愉悦和参与互动两个最基本的特性。当有人主动抛弃其中之一,他便失去了欢乐的权利。选择与放弃是如此简单,比游戏自身更简单。
   那些年,我们都参与过这样的游戏,而另外的日子,我们也都见证过这样的游戏,然后,我们发觉,躲藏和发现无时不在,隐瞒事实,发现真相,无论谁都暗藏一份私心。我记得我对着一个蚁穴,用一根枯树枝不停地挖掘,我想发现在里面到底会有些什么,蚂蚁是怎么吃喝拉撒的。那些蚂蚁被从天而降的巨大灾难攫住了弱小的心灵,惊慌失措,无能为力,如同我们在台风暴雨的日子里一样,仓惶无助,四处躲避。而久久得不到答案时,我最终放弃了挖掘,撒一泡尿,灌一桶水,或者放一把火,宣泄怒火。弗洛伊德认为,游戏是被压抑欲望的一种替代行为。我的欲望无法满足,我找到了替代的办法。转移注意力也是一种办法,我把目光转移到别处,看到大人们架起梯子,翻修残破的屋顶,我迫不及待地缘梯攀上屋顶,敲敲这片瓦,踢落几堆尘土,反而气愤起来,因为屋顶宁愿每日向天空裸露自己的秘密,却从不乐意向在它下面生活的我们一说究竟。后来我沉迷于侦探小说和考古类书籍,发现谜底,或者揭示真相,是最让我着迷的时刻。柏拉图说,游戏是一切幼子(动物的和人的)生活和能力跳跃需要而产生的有意识的模拟活动。从我的探究心理和好奇行为里,我看见了捉迷藏的影子。
   当时光的车轮把人类抛入工业化时代,用锄头、镰刀发掘秘密的粗放行为便被弃之一旁,机械的强硬和粗暴延伸了人的思维和双臂,一场更大规模、更深纬度的探索日益上演,我们以为,我们会很高兴地看到这一切,但结果是可笑甚至是悲哀的,无论我们想得多远掘得多深,总有一些藏匿者无法被发现,就好像捉迷藏游戏里那个躲得最深最久的人一样。一边是费力地要藏得更深,一边是费力地要找得更多,在上帝的注视下,这样的游戏永无止境。那么,谁是最后的获胜者,或者,谁会是最后的获胜者,我们无法得知。这样的谜题必须交给后人去解开。
  
   【滚铁圈】
   不知是谁发现(发明)了这个游戏,把一个圆形物什滚动起来,在奔跑之间获得愉悦。我记得在广场上,把立着的箥箕滚动起来,我跟在后面,随时准备紧跑几步,推拍箕沿,让慢下来的它继续往前。可突然有人在我身后推了一把,我跟箥箕一同栽倒,下巴磕在坚硬的地板上,留下了永久的疤痕。莫非他嫉妒我的欢乐,见不得我的放肆?我扭头看去,发现了他狂热的笑脸,还听到他恶意的嘲讽。其实,一切都已经被记忆淘洗,只剩下一个土黄色的箥箕和它笔直或扭曲的运动轨迹。
   是的,这样的滚动有“独乐乐”的感觉,容易惹人眼红。但相比滚铁圈,却少了许多乐趣。握一把铁钩,推动一个铁环,在大路小径或广场院落,都可以觅得游戏的奥妙和趣味。这是一种独自品尝的快乐,却必须堂而皇之公开在别人眼里,终于被打上挑衅、狂妄和诱惑的烙印,引发他人的忌恨或不满。每一种个体行为,成于内,形诸外,不可避免地要接受目光的检阅。英国哲学家赫伯特·斯宾塞认为,游戏本身并没有功利目的,游戏过程的本身就是游戏的目的。当向公众宣示游戏的快乐,隐隐然便有一种凌驾于人之上的自得,就像怀揣巨款又故意显于人前,这个过程成为招致攻击的理由。
   要玩转铁圈看似简单,其实也不容易。先让铁圈在地上滚动,按照惯性滑行,铁钩及时跟上,持续给力,保持平衡和速度。这需要反复的练习,直到熟练地掌握运动的规律和用力的轻重。生活无时无刻不在提醒我们,掌握一种本领,获得一项技能,从陌生、入门、掌握再到娴熟,我们要不断地学习、摸索和实践,并积累经验。游戏也不例外。卖油翁能自钱孔沥油进葫芦而钱不湿,无他,熟能生巧而已。庄子借庖丁之口,指明技经肯綮,破开解牛的神秘面纱。其实,不用去看多久以前,还是多远以外,身边的哪一样工作不都是这样的?只不过,卸去板着的面具,抛掉说教的口吻,以游戏作承载,道理更易于让人接受。用速度维持平衡,以练习获得经验,然后,在嬉戏中积累欢乐,一切都在有秩序地进行着。当反复而又枯燥的动作因为被赋予趣味,事情便不再机械和单调,而是发散诱人的光芒。
   年少时,曾被父亲强迫着学写毛笔字,柔软的笔端就像滑不溜湫的泥鳅,我怎么也无法让它顺着我的意识运行,浓黑的墨汁在纸上摆布出一道道难看的线条,所有的横竖撇捺折,都是那么烦人。然而,当我年岁渐长,在欣赏一幅幅或飘逸、或古朴、或豪放、或婉约的书法作品时,我为当初放弃反复练习而愧悔。我多想在自己的手下能勾勒出艺术的线条。这时候,我似乎获得了一些认知,有些乐趣并不伴随练习,它总会在非常遥远的地方,等着你长途跋涉,不断求索。游戏雄辩地确立了自己的地位。一首歌里唱着“何不游戏人生”,说得轻巧而洒脱,游戏可以反复,失败了从头再来,成功了无需存盘,可人生只有一个赴死的方向,所有的一切看似游戏,却高于游戏。但是,一次次练习一番番辛苦一幕幕的生活场景,无不带着游戏的性质,难道,何尝不可以把人生看作游戏的叠加?
   孩子们用铁钩推着铁圈,在小路上奔跑,铁与铁的碰撞,发出哐当哐当的脆响,伴随着玩耍的笑声,四处飘散。不管路平坦或崎岖,都难不倒熟练的掌控者,圆圆的铁环在各个不同场合划出完美的轨迹,似乎是,如果持续推动,铁环就会永不停歇地转下去,一直往前滑行,直到与时间齐头并驱。这是一种理想状态,忽略了所有的内因和外因,不必考虑人力、能耗、磨损等因素,也无视气候、时辰或心情变化。在我的记忆里,这种理想状态常出现在一系列的习题里,比如,如果一个水池每小时进水40升,排水10升,问进水管与排水管同时开放,多少小时可以把10立方米的水池灌满。或者,一颗铁球从10米的高处抛下,多久可以落地。由此,我想起那个著名的“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实验,是伽利略于1590年在比萨斜塔上做的,并得出了重量不同的两个铁球同时下落的结论,从此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物体下落速度和重量成比例”的学说。可是,这个实验的背后,有一个重要的条件,那便是“如果不计空气阻力”。如果,还是如果。我们总是很容易陷入一种假想的境况,排除种种困扰,理所当然地把最佳的设想留给自己。我们习惯说,如果这样,如果那样,就好像如果不停给铁环施加推力它便能不断滚动一样,是不可能的。生活是真实的,它允许幻想,却并不允许设想,更不存在“如果”。幻想远比真实有趣,所以游戏更比生活吸引人。
   现在,我回忆起曾经的经历,在去村小的路上,我跟小伙伴比赛滚铁圈,看谁滚得更久更远,路上的一颗小石子,一道小缝隙,或突然冲出来的鸡鸭猪羊都会影响到我们,甚至风也会把铁环摇晃。我们在平坦广场上练就的本领,在崎岖的村道上不太顶用。不同的环境要求我们用不同的技能去适应甚至征服。
  
   【手影】
   夜幕降临下来,白昼的喧嚣被逐渐回收,我们的活动空间,在夜色的围追堵截之下,收缩进了火光覆盖的咫尺之间。日入群动息,没有光明的支持,游戏无以为继。我百无聊赖地把弄着一只麦秸编织的小马,那是奶奶编的,颜色已经从亮黄变成了暗黄。我细心收藏它很久了。我蓦然发现,在灯火的映射下,幽暗的墙壁上一匹模糊的大马正在作势欲奔。我激动起来,把草马移近灯火,又移离灯火,摇头晃脑,摆尾扭臀,墙上的马匹也跟着变幻模样。奶奶加入到我的游戏中,十指摆弄,在墙壁上留下一个个影子,猫狗牛马、猪羊兔鹅都有,但是动作生硬,并不连贯,不知是奶奶手指不灵活还是灯火在摇曳。
   我知道这一定不是我一个人的发现,我坚信,一万年或者十几万年前,当人类的祖先摆脱四肢着地,开始直立行走,原始人发现了火,并点燃第一堆篝火,照亮了聚居的洞穴。在大雪封山夜色笼罩的时候,他们蜷缩在洞穴里,躲避大自然的摆布,呼啸的寒风透过缝隙钻进来,似野兽怪叫着,似群魔舞动火光,原始人伸手作出阻挡的姿势,不经意间发现留在了洞壁的影子,在凹凸不平的壁上,投影虚幻而又真实,如此惹人着迷。于是更多的人加入这个行列,在光与影的世界里,排解闲闷时的心绪,一个个日子就那样流淌而逝。
   这样的发现,注定要开启一扇探究的大门。门后面,分成几条路径。一条通向世俗之中,奠定了皮影戏的雏型。只要有一束光,一张薄薄的布帛和一块布,精彩生动的演出从此登上舞台。而在一个走马灯的的影像里,人马追逐、物换景移,又寄托了劳动百姓多少的遐想和寄托。另一条路径,通向求知和探秘,东汉的张衡,在光的世界里捕捉到了他需要的信息,他说,月亮自身并不发光,月光只是日光的反射,“天狗食月”只不过是骗人的说辞。他的言论,无疑是科学的解释,可是它破灭了多少美丽的传说,让我的心中充满矛盾,不知是接受,还是拒绝。翻阅历史,我们还可以看到,在唐代,精通天文历算之学的进士孙彦先便提出“虹乃与中日影也,日照雨则有之”的说法,解释了美丽的彩虹,只是水滴对阳光的折射和反射。几百年后,西方的笛卡尔和牛顿,也先后对彩虹的成因作出了正确的结论。冰冷的仪器和科学的研究,从来都是僵硬和强硬的,毫不留情地排斥诗意,斩断人类的幻想。在中国古老的神话里,彩虹是女娲补天用的五色石发出的彩光,古希腊人们认定,彩虹是沟通天上与人间的使者。爱尔兰、印度、北欧,都分别赋予彩虹美丽而动人的传说。这并不意外,我们并不知道,光究竟是什么,我们总是试图用种种说法去解释未知的东西,于是便有了第三条的路径,通向了夸父、祝融,通向了阿波罗、普罗米修斯。在漫长的农耕时代,当太阳来临时,万物生辉,世间一派欣欣向荣,沐浴在太阳的光明之下,一种虔诚的膜拜油然而生,为人类自身确立一些神祇,期望获得眷顾和庇护,体现了最朴素最原始的思想。

共 9697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游戏是一种以直接获得快感为主要目的,且必须有主体参与互动的活动。曾经,多少孩子痴迷于跳房子、踢铁路、玩弹珠、转陀螺、老鹰捉小鸡;如今,又有多少大人孩子沉迷于CS、偷菜、黄金大矿工、连连看而不能自拔。这些看似有些玩物丧志的娱乐,却与人的天性与社会的发展密切相连。没有一种游戏是简单的娱乐,即便是推铁圈也是一种能力的展示,也需要事宜的环境。作者由游戏说开去,涉及到游戏与人性,游戏与社会,游戏与科学等方面,纵横捭阖,联想丰富。时而在怀旧的光影里流连;时而在历史与科学的隧道里穿行。让读者在享受游戏之乐趣的同时,思考深藏其背后的玄机。文章视野开阔,角度新颖,启人心智。倾情推荐!问好作者!【编辑:燕剪春光】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燕剪春光        2015-01-12 20:59:16
  好一篇立意深刻,发人深思的奇文!欣赏学习!
有花皆吐雪,无韵不含风
2 楼        文友:暗夜百合        2015-01-13 00:29:42
  呵呵,从头到尾读完了,想了很多,很欣赏作者的才华!
曲中影,酒中情。莫诉忠良。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