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梧桐文苑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梧桐】母亲的船(小说)

精品 【梧桐】母亲的船(小说)


作者:梅岭夫子 童生,650.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583发表时间:2015-01-13 11:45:38
摘要:每个人的住房,都是专属于自己的一条不断漂流的木制河流——无论你现在是否依然喜欢,她都将按照她自己的愿意流向远方的天际。 ——题记

每个人的住房,都是专属于自己的一条不断漂流的木制河流——无论你现在是否依然喜欢,她都将按照她自己的愿意流向远方的天际。
   ——题记
   1、
   “我的房子呢?”
   在医院,这是母亲从几天的昏迷里苏醒后的第一句话。
   与母亲在昏迷里嘟嘟噜噜最多的言语一样,住房问题是她心里的最大的纠结。
   我紧紧握住母亲瘦骨嶙峋的手,轻声说:“妈,快好了,过几天你病好出院后,就可以送你去住呢。”
   母亲的眼角荡漾起少有的笑容,苍白的脸上的皱纹似乎舒缓了很多,兴奋得连声说:“那就好,那就好啊!”
   母亲今年刚满九十,自从三年前在医院查出肺癌后,三天两头进医院已经成为家常便饭的事了,我们兄妹五个只有采取轮流值班的办法日夜看护。虽然医院的专家早就告诉过我们,依母亲现在的身体状况看,少至一月,多至三月,不太可能等到明年的春天,她的生命就将走完最后的一段里程,我们依然相信,母亲身上的顽强的生命力可以再次战胜利病魔。
   母亲一直挂念的那条船已快竣工,刚刚刷过漆,正静静地停泊在城西一处平静的河湾里。这条船,是不折不扣按照母亲的回忆,从全市十八个县的大小河流中的众多老旧渔船挑选出来,又经过重新设计装修的一条外似渔船里似住房的新船。
   为了宽慰母亲,我前几天趁天气清朗,特意拍了一组房船的图片,从不同的侧面将这条船内外的每个细节清清楚楚地展现出来。我将老花眼镜给母亲递了过去,母亲接过图片后,费力地用双手支撑起自己,急匆匆地戴上眼睛,一张一张地细细看了起来。
   “像啊,像啊,”母亲的笑容愈发灿烂,“和你外公的那条船一模一样!”
   我知道,母亲说的那条船,上世纪三十年代初还运载过红军攻打赣州,十八岁的母亲,就是在那条船上认识了当时已经是红军连长的父亲。
  
   2、
   母亲本应该住得无忧无虑舒服轻松。
   十年前父亲病故后,原来那套面积宽阔的两层小楼房住宅突然寂静了许多。五兄妹中,我的两个哥哥一个姐姐分别在北京、上海和内蒙古“安营扎寨”,剩下刚刚从机关退休的我和在本地偏远山村落户的小妹。由于每个家庭都有永远也无法了结的大小家务事,加上兄妹们年岁渐增,平日里照顾母亲的活基本上是由我承担。我们多次向母亲提出,能否由我们兄妹轮流照顾她老人家,每家一年。这样的建议遭到母亲的拒绝:“我不走远,一把老骨头,也不烦你们什么,你们过好你们的日子就行了!”
   我想,我只有一个母亲,无论如何要让她的晚年过的舒服一些。
   我也曾经试探性地征求母亲的意见,是否能长期跟我住?母亲听完斩钉切铁拒绝我:“儿啊儿,你也太老实巴交了,你看看,有哪一家婆媳关系弄得妥帖的?书上电视上都是紧紧张张,敌对关系一样,古今中外都一样。我不会去,有了矛盾都没有退路!死也要死在自己家里。”
   母亲的话,不是没有道理。
   这样的建议,妻子表面上当然不会反对,常常是冷冷地丢一句话让你无言以对:“我是没有意见哦。你是领导干部,你是大孝子!你这样辛苦,累一点不要紧,关键是你的那几个哥哥姐姐妹妹什么的,他们呢,他们又会怎么想,你是不是在想老母亲的财产?”
   妻子的话,我也不得不考虑。
   父亲去世前几年,多次在我们兄妹几个面前提起,希望一家人永远要和气,不要像有的人家,在父母老人走了后,就为分配财产吵闹得不可开交鸡犬不宁。父亲去世后,似乎也隐隐约约听到过有几个兄姐在言议论父母财产分配,只不过是顾及在世的母亲的态度,或许是觉得提出的时机还不够成熟。
   这样的机会,终于像慧星一样出现又被我们捕住了。
   按照老红军的待遇,父亲的最后的住房建在城市中心的钓鱼台小巷。在此之前,母亲和我们兄妹为人跟着父亲,父亲跟着跟着岗位,住房搬了又搬,迁了又迁。解放初期住过政府从那些解放前就是有钱人大富商手里征过来的黑漆漆的公租房,文革前住过单位简易狭窄的两层楼砖瓦房,文革中跟“走资派”的父亲下放农村,住过临时用宗族祠堂改造后的“房子”,住过单位通过按一系列标准(如职位级别,文化程度,工作年龄之类)打分分配的福利房。前后粗粗算起来,家的搬迁也有十五六回了。搬家的过程,真有些像船在河流里漂浮的感觉,只知道在向前流逝,永远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是真正的终端。
   经过几十年的逐步发展,钓鱼台现在成为全市最有名具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小吃一条街。十八个县的特色风味小吃和全国各地的著名小吃在这里齐聚一堂,真真假假,实现了舌尖上的“大会师”。原来整个一条百多米长的狭窄古巷,早没有了明清年间剩下的仙风道骨,现在是烟雾遮天蔽日,分不清的各种油烟味扑鼻而来,不断刺激着人们的神经,近百家紧紧相连的小餐馆酒吧招牌匾额琳琅满目,夜间五彩缤纷的霓虹灯流光溢彩,每天有许多年轻人蜂拥而至,特别是到了双休日,生意更是火爆。随之而来的,当然是房租的节节高升。
   父亲在世时,就有不少精明的商人接踵而来,希望或租或买下家里的房,打算在临巷的那三十米院墙上开五间店面,观租金每个月就超过万元。面对这样的金钱诱惑,身经百战的父亲还是老脾气,凶巴巴地答复那些人“只要我在一天,你们就不要打这个算盘子!不稀罕你们那些臭钱!”父亲去世后,这些人觉得好机会来了,又想方设法,先做我哥哥、姐姐、妹妹的工作,然后通过他们来做“通”母亲的工作。经过几年的反反复复,在高价的诱使和哥哥、姐姐、妹妹们的反复劝说下,母亲终于极不情愿地松了口。我心里知道,母亲之所以不愿意离开这座她与父亲生活了几十年的老屋,更多考虑是这里的一切存放了她一生最宝贵的情感和记忆,在她看来,她这个年纪让她离开心爱的过往岁月,离开她每天都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景观,无疑是在暗暗谋杀自己剩余的性命;另一方面,疼爱子女的母亲,她又必须在她有生之年作出决断,在诸如房产这样的重大财产方面早早与众多儿女达成共识,以免像其他的家庭那样,在父母离世后你争我抢,甚至大打出手对簿公堂。
   母亲永远是智慧的。在卖出房子前,从律师那里征求了意见后,先与众多子女来个“约法三章”:在财产分配原则上,其中一半归属她个人,她不参加另一半的分配;五兄妹的房产分配,原则上平等处理,酌情考虑多分有点经济比较困难的妹妹和长期照顾父母的我;她不去敬老院,必须在近期帮助她买回一套她中意的二手房,由五个子女抑或他们的子女轮流照顾她,等等。母亲这样的安排无懈可击,大家也无话可说。在公证处我们五兄妹都在公证书上默默无语地按了自己手印。
  
   3、
   房子高价卖出后,兄弟姐妹们当然很高兴,他们极为关心的问题终于在母亲活着的时候就圆满解决,避免了很多家庭子女因为父母财产在分配问题上经常产生的那些摩擦纠纷。在左邻右舍的羡慕中,陡然从分配中增加一大笔财富,确实能够提高了人的生活自信。
   只有我知道,卖房子后留给母亲的,是别人——包括她最亲密的家人都不易察觉的孤独。特别是近几年,她住院的频率愈来愈高,不顺心的事越来越多时,这种孤独感就愈发严重。
   按照原来的协议,近五年母亲分别在她的五个子女家生活,她总感觉依然不太适应,永远都是不那么满意。除了类似婆媳关系这样的问题,更多还是感到失去了原来的生活环境,四周的现代化的生活观念和方式方法一下变得极其陌生。至于买房,除了短时间无法找到合适满意房子以外,几个哥哥姐姐的态度也不是很支持,常常通过我向母亲提出一些忠告,母亲如此的岁数如此的身体状况,就是有了房子,还是离不开人的照顾。晚年的照顾,离不开钱没错,离不开人更没错。另外,在国外带孙子的妻子也表达了自己的意见,坚决同意哥哥姐姐们的看法,认为这样的处理符合现代人的眼光,老一辈人就是要多为后辈人着想,就像我们现在争先恐后任劳任怨去带子孙一样。
   久而久之,母亲的态度渐渐发生了改变。
   终于,有一天母亲在病床前拉住了我:“儿啊,妈知道你孝心,妈也不愿意你们为我的事整天操心。妈想好了,不买房了,干脆买一条船,改一改就行。这些天我经常做梦,梦见你爸爸来找我,他穿得还是那身红军的灰布军服,脚着草鞋,腰间皮带上挂着驳壳枪,雄赳赳气昂昂的。”
   “在船上,那怎么行?”我觉得母亲的想法有点匪夷所思,是不是有点神经兮兮的。
   “可以可以,把我原来家里那些老古董搬过去就行了。”母亲语气坚定,“这是你母亲最后的想法了,你去办这件事,用我的钱,越快越好!”
   我知道母亲的性情,她下了决心的事情,子女们是不能违抗的。当她得知有的子女不理解不支持时,她甚至放风出来,如果不能如意,她名下的财产就捐献给爱心工程。
  
   4、
   冬天的阳光总是那样和煦温暖。
   母亲的船已经全部完工,在港湾里远远望去,就外形看与其他的普通渔船没有大的区别。走近船舱细看,就大不一样了。按照母亲的要求,除了渔船必须有的日常生活生产用具外,还要将父亲的遗像和用过一些物品尽可能安排进去。从安全起见,这条船被牢牢固定在江岸上,同时配上了水、电和闭路电视。前后三格船舱,中间大一点的船舱改为母亲的卧室,父亲的遗像悬挂在床头,父亲生前的一些与母亲及其全家的合影照片、父亲的服装和碗筷都依次摆放床的四周;船头挂满了银白色的渔网,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船尾除了静静的船篙和浆,还有几盆母亲特别喜欢的碧绿的万年青,一大木盆小匕首一样银白的欢蹦乱跳小河鱼。
   船停泊的港湾是风景秀丽的八景台古城墙下,作为赣江的上游和发源地,一道长坝直直切开贡江和章江,让两江在千米之外重新会合,成为白浪滔滔的赣江奔泻而去。港湾里与长坝外大不相同,清凉的江水波澜起伏,温润如玉,让渔船蓬船有节奏地轻轻摇曳,不时有几只江鸥急急地贴着浑浊的江面飞向对岸,沿江的两岸,是一长条盘根错节枝繁叶茂的榕树,这些榕树的树龄有的已有三五百年,巨大的身影投在江水上,斑驳旖旎宛如无数少女的明眸。可以说,任何的船只在这静静地港湾都能得到温馨的歇息,同时容易让船上的人从走失的沧桑里找到自己的起点。
   母亲的这条船,是从红军长征第一渡的于都河的船家手上高价买来的。之所以愿意高价买下它,除了外观形似外公的那条船,更多是怀念红军的父亲,于都不仅是他的出生地,也是他参加红军的地方,他也是从那里出发,跟随其他红军部队多次进攻易守难攻的赣州城,后来又因为在战斗中负了重伤结识母亲的。从一些当地的革命斗争史的资料看,我想这是上世纪三十年代初期发生在赣南的一次红军最终失利的著名战役。从父亲生前的回忆录里我知道,那次战斗非常激烈,断断续续打到春天三月,赣州城内有国民党军队的一个旅和来自十八个县的近万人的地主恶霸武装,他们凭借赣州古城墙的坚固工事负隅顽抗,殊死抵抗红军及其地方游击队的猛烈进攻。战斗最惨烈的时候,红军的敢死队甚至通过地道,夜里分别从东西北三个方向用装满六百斤制炸药的棺材轰开了几段城墙,一度进了市郊,后遭遇敌军的埋伏,终因寡不敌众才撤退出来。父亲就是在那次攻城战斗中负伤,跌入江水被母亲救起的。
   这些天,是冬天里难得的艳阳天气,只要有阳光,每天上午打完点滴,我都会陪母亲来船上歇歇,晒晒阳光。只有这个时刻,母亲内心的欣喜才会全部流在脸上,乐呵呵地连连说:“这是我的船喔我的船哦!”
   在船舱里,母亲用颤巍巍的手抚摸着父亲的遗像,眼睛里滚动着晶莹的泪珠,呜呜咽咽哭泣,“老头子啊,不是我那年把你从河里救起,你早就到马克思那边去了。”接着她又抚摸起父亲的服装,“你若在,我还要为你洗洗衣服哪!”看到银白色的渔网,母亲更是情不自禁数着网线放声大哭,“老头子,你吃了我多少鱼啊,你还记得起吗?”
   我挽着母亲的胳膊,感受到母亲赢弱的身体在哭泣中微微颤,亲眼看见高龄的母亲蹒跚走遍了船的每个角落。我真的佩服母亲的记忆力,过去的老船里应有的一切,在她的回忆中还是那样真切那样清晰,那些缺失的物件,我都千方百计帮她寻找回来一一补齐——我希望,在母亲最后的生命时光里,多挖掘多重现一些本属于母亲她的已经远去的幸福。
   母亲在我面前反复叙述她与父亲的美丽故事——似乎原来从未有对我叙述过一样,每次叙述都是那样亲切那样深情那样准确。
   母亲在船上走累了,就回到船舱里躺了下来,又一次开始讲叙她的老“故事”。
   “你父亲啊,还是命大!身上中了三枪流了那么多血也没有死!”母亲的语气里尽是敬佩和感慨,“那些天,红军不分日夜攻打赣州城,损失惨重。是我夜里从河里把你父亲救起,当时他奄奄一息,一身透血,眼睛已经睁不开了。好在你外公懂得草药赶紧包扎,我啦天天为你父亲熬鱼汤,你父亲的命才回来了。”
   “那你为什么还要等爸爸那么久啊?”
   “不等也要等啊。你父亲长征前,对我说,我这条命,一半是红军的,一半是你的。这一辈子,生生死死都是你的人哪!”
   “妈,你等了十多年,不苦吗?”
   “不苦,苦也值啊。你爸说了,等全国解放了,他就回来,回来寻找我的渔船。”母亲慢慢合上了眼睛,轻轻哼起在她在子女面前唱了一生的本地红军歌谣:
  
   哎呀嘞——
   红军哥哥慢慢走喔,
   妹子等哥到白头,
   风吹浪打冇(不)得紧,
   一船都哈(是)想你情。
  
   哎呀嘞——
   红军哥哥慢慢想喔,
   妹子待你真不真,
   你前脚走呆(我)后面跟,
   船若转身不是人。
  
   哎呀嘞——
   红军哥哥慢慢转(归)喔,
   小心石头伤了脚,
   看准水路莫回头,
   鱼香就哈(是)妹子做。
  
   母亲的山歌柔美沉静唱得优美感人,尤其是在有水有船的地方。我曾经多次问过母亲,这歌词是不是她自己编出来的?母亲总是莞尔一笑,“母亲没有什么文化,能编出这么好的山歌来?”
   反正我信,这歌词极有可能是母亲在思念父亲时自己慢慢编出来的——也难怪父亲全国刚刚解放,就打报告不当师长,匆匆回到家乡与已经苦苦等了他十四年的爱人团聚。
   父亲说过,他就是被母亲这支在船上一边织网一边哼出来的山歌唱回来的。

共 5598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好感人哦,一篇写母亲的文章。作者先写了母亲病重,在昏迷中仍然惦记着自己的房子,让读者以为这房子必定是家族遗产,很贵重。然而从文章的逐渐展开才知道母亲的房子原来只是一条船。这条船是仿照母亲当年船的样子做的。因为在这条船里有母亲美好爱情的记忆和深深的情感的依托。文中采用了倒叙,顺序,插叙等多种手法把母亲深深的情感依托写得生动感人,让人泪湿不禁。欣赏! 感谢赐稿 推荐品读 【编辑:冰凌】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50117001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冰凌        2015-01-13 11:56:45
  好感人哦,一篇写母亲的文章,文中采用了倒叙,顺序,插叙等多种手法把母亲深深的情感依托写得生动感人,让人泪湿不禁。欣赏!
回复1 楼        文友:梅岭夫子        2015-01-14 12:44:18
  谢谢编辑老师,辛苦啦!
2 楼        文友:夜雨寄白        2015-01-17 09:31:45
  祝贺小弟又获一精,实至名归呀!
回复2 楼        文友:梅岭夫子        2015-01-17 12:54:53
  谢谢老兄指点!自己感觉,还是不够成熟。
3 楼        文友:晚霞晓文        2015-01-17 13:59:25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他自己的天地,母亲也是,她那伴她一生的歌,还有她那念念不忘的“房子”。小说运用简练精美的文字,描写了一个年近百岁的老人,一生动人的故事,是爱,是人生的真挚。意境独特,人物形象突出,个性明显,情节跌宕有致,富有启发意义,一篇比较成功的教育小说。
回复3 楼        文友:梅岭夫子        2015-01-17 19:14:29
  衷心感谢晚霞晓文社长的精心评析!辛苦了!
4 楼        文友:晚霞晓文        2015-01-17 13:59:59
  祝贺梅岭夫子喜摘一精。
回复4 楼        文友:梅岭夫子        2015-01-17 19:11:50
  谢谢晚霞晓文老师的点评鼓励!读了你的关于加强文学网站建设的评论文章,深受启发和鼓舞,其中的很多建议富有前瞻性和建设性,反映了很多作者的心声!自己不太成熟的拙文,还希望您今后多多指正!
5 楼        文友:腊狗进山        2015-01-24 13:18:55
  是一篇写母亲的好小说,欣赏佳作,为之点赞!
还童心本真,续文学旧梦,不计名利得失,只求一吐为快。
回复5 楼        文友:梅岭夫子        2015-01-28 11:06:36
  谢谢朋友鼓励!
6 楼        文友:绿色        2015-06-25 08:36:02
  老师写的真好,技术方面我不懂,我只看到母慈子孝,夫妻情深,眼泪哗哗的。
回复6 楼        文友:梅岭夫子        2015-06-25 11:15:13
  母亲和母性的伟大,常常让我们在感动中渐渐地懂得了生命叫生活而不是简单是生存。谢谢你!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