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江南烟雨 >> 未知栏目 >> 未知栏目 >> 【江南散文】月光下飘过的温暖情绪

精品 【江南散文】月光下飘过的温暖情绪


作者:我爱刘洋 进士,6112.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172发表时间:2009-05-27 14:59:31
摘要:我摊开我的手,明亮的月光从我的指逢逸出,跌落在厚实的大地上,绿色的树叶婆挲着应和风起的声音,雨夜的空气有些宁静,温暖的流逝刹那停驻在时间的枝头。突然想起中午所读《金刚经》的一句经文,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一种浅浅淡淡的心绪仿佛随着跳跃的月光也荡漾开来。

一阵雷雨后,空气清新了许多。信步走在单位的庭院,一株移植的加拿大枫树已在不知觉中缀满了逼人的新绿,月光如水银般倾泻了下来,远处有远山、村庄、河流低头不语或明或暗的轮廓,这一偶然的剪影瞬间逼入了我的发现。光与影的折叠,动与静的协调,仿佛有人踏着节拍朦胧而歌的声音,使一切的流逝生动了起来。我摊开我的手,明亮的月光从我的指逢逸出,跌落在厚实的大地上,绿色的树叶婆挲着应和风起的声音,雨夜的空气有些宁静,温暖的流逝刹那停驻在时间的枝头。突然想起中午所读《金刚经》的一句经文,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一种浅浅淡淡的心绪仿佛随着跳跃的月光也荡漾开来。
   下午跟妻子通了个电话,想起妻子在电话那头绘声绘色描述三岁的儿子因脸上被毒蚊子咬了肿成一个大包不敢上学的滑稽模样,心里的温暖亲情便一直延续至今;想着单位一个小女孩象蝴蝶般楼上楼下奔波修电脑的可爱样子,脸上便始终洋溢着一个温暖的微笑;晚上突然打雷停电了,刹那间的黑暗使我忽然发现了经久不曾注视的月光和月光下自然万物的流逝,心也便柔和了起来。生命的流逝因偶然或必然的片段发现而丰富了我们对于岁月本能的畏惧。
   禅宗六祖慧能因《金刚经》的一句经文,“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顿时悟道。我们可以想见他当时以火头工的卑微处境而激起对生命流逝的那种柔软感受。那些从身边流过的时空、挂在目光尽头沉默的夕阳、从清晨一滴盛开在树木、花草、空山的禅音中荡漾至人心灵的露珠,由此沁入生命的一些温暖感觉仿佛可以抵达我们智慧的深处。那一瞬间美的存在,因流逝而生动,而韵味悠长,心因无所住而绵延拓展开来,因生命万物并作而流向无边无际我们未知的方向。
   我们仿佛迷失在深远空寂的梦里,一些远古哲人的思想在我们梦里意味深长地路过,那些熟悉的我们百思不得其解的经典论述在我们脑海里河流般奔腾而过,我们仿佛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领悟到什么,而这一切却在刹那的驻留后风驰电掣地离开,我们的思维也因从未知处抵达我们心灵的喝斥声音而飘然终止,转入另一个空间。徒劳的我们在寻找,沿着逆向时光流逝的方向,那些熟悉的盛开在我们刹那思维的花朵,却从此杳然不知其终。怅然若失的我们忽然回忆起身边那些温馨的场景。那些构成我们人生的人、事、道路、表情,或者行而上的思维,有种温暖亲切,熟悉而陌生的感觉,它让我们注意到流逝的一种真实美丽的表现姿态。
   月色有些朦胧,身边每一刹那的流逝都仿佛触动心里头最柔软的神经,生命里的那些经过岁月沉淀后的过往痕迹在斑驳的树影中依稀而舒缓地展开,过去的我们站在漫漫时空中的影子与远方、水流、天空渐渐融为一体。生命执著地进入今天,一枚脉落分明的叶子随风摇晃,水波荡漾后复于平静的水面,天空亘古沉默包涵了飞鸟飞翔的痕迹,一切应无所住,我们静静地看着一切岑寂的一面,只是我们的心应无所住,在自然万物大开大合的天道变易中,任流逝的温暖弥漫了我们生命的空间。手掌中的纹路苍苍,人生的旅程桑桑。月色如水,一个温暖的微笑刹那涵盖了过去、现在与未来。
   忽然想起了什么,淡忘了什么,都已成为过去。人生便是在这一种矛盾复杂的状态下流向我们无法把握的深处,或许有尽头,或许无尽头,我们都无法深入探究,就在这样一些月色如梦、偶然或必然剪辑的岁月瞬间里静静聆听心灵深处的低吟浅唱,让一些温暖的瞬间融入我们生命的过程。我们静静地站着,那些属于我们自身的让我们感动的过往痕迹,定格成多年后我们在岁月中寻找的思绪片断,寻找的路还在路上。

共 141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是金刚经的要旨之一(有人甚至认为是第一要旨)。但是金刚经又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那为何无所住了,反而生其心了,此心难道非彼心乎?作者禅宗的“拈花微笑”如同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一样的耐人受用一生。作者理解的颇为透彻,文笔淡雅清丽使意境画境达到绝佳之处。问好作者,多多赐稿江南【旅人】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905272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旅人        2009-05-27 15:00:49
  补充句,呵呵金刚经还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当作如是观,‘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是有为法吗?实相无相生佛心、真心,著相则生烦恼心,是无论如何都会生其心了!
用手中的这支笔,记录我的人生.不为什么,只为找到心灵的寄托
2 楼        文友:旅人        2009-05-27 15:01:09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是金刚经的要旨之一(有人甚至认为是第一要旨)。但是金刚经又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那为何无所住了,反而生其心了,此心难道非彼心乎?作者禅宗的“拈花微笑”如同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一样的耐人受用一生。作者理解的颇为透彻,文笔淡雅清丽使意境画境达到绝佳之处。
用手中的这支笔,记录我的人生.不为什么,只为找到心灵的寄托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