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与朋友谈古代经典作品

编辑推荐 与朋友谈古代经典作品


作者:柴瑞林 秀才,1583.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858发表时间:2015-01-15 21:13:32

文佳文友,您曾来信问我:“您为什么十遍八遍地读《红楼梦》,而三遍两遍地拿起《金瓶梅》却读不下去昵?”您问我之前,我也想抽一些时间把《金瓶梅》好好读上一遍,但总未做到,您来信以后,我终于很细心地读了一遍。
   我到底对金砖有多“厚”?对玉瓦有多“薄”?我认为不是别的原因能解释清楚的,主要原因是两部古典文学著作的人物形象不同。我喜欢《红楼梦》中的活生生的各具特点的人物形象,不喜欢《金瓶梅》中的平板的模式的人物形象,现在就我的体会谈给您,望您斧正。
   第一,我感到《红楼梦》中的人物是动态中的人,性情开放,典型环境中的人物性格特别明显,性格内质特别丰富多样,各具“千秋”,如最为突出的王熙凤。而《金瓶梅》中的人物典型的性格属于静态的封闭的,好像一张平白图画上的模仿式的人物,人物形象只有简单的意念和特性,永远活不到读者的心中,即使能“活”过来,也是半僵化的人物。潘金莲的性格,是一个“荡妇”的性格特点,并有浓缩和夸张之嫌。这种描写手法虽然说能加强人物性格的刻化,但属于简单和局限的状况。王熙凤的性格多层次多侧面,像一个不知深度的湖,永远猜不透里面还有多少未发现的东西,这种刻化手法使人物性格产生许多“空白”与“未定”点,为读者的审美观点和审美再创造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第二,《红楼梦》的刻化有内在的机制的人物转变为和善、平易、大度的过程。但转变的过程不同,审美价值也不同。从这一特点看,《金瓶梅》中的人物的转变和审美的观点就不一样,就拿李瓶儿来说吧,李瓶儿在小说中,前半部泼辣、强悍、淫荡,后半部表现软弱、和平、仁义,但这种转变缺少林黛玉的真实,没有审美的居多价值。作者凭大篇幅的叙述来产生李瓶儿性格转变的“效果”,但林黛玉的性格转变的发展里程,使她的性格形象活现、丰满。
   《红楼梦》中性格所发现的形象、发展变化的里程表现在曹雪芹刻化的400多人的形象之中,那么丰富的场面,那么众多的人群,从封建贵族家中的最高代表贾母到最下层的奴才鸳鸯等等,无不有典型的形象,无不活灵活现地站在读者面前,生活在、活蹦乱跳在读者面前,看到他们的形象,听到他们说话的声音,使读者无时无刻不融在、那样一种经久不灭的典型环境之中,不知不觉地尝到了美的甜头,精神上产生美的无群价值。
   朋友,我对《红楼梦》的偏爱,您肯定觉得我又患上了“偏执”,这是您平时最爱用在我身上的话,我当然希望您来信也谈谈这方面的意见,我一定用心倾听。
   我这里别的情况都好,您别远念。
   代问您全家好。
  
   友柴瑞林
   2004年3月2日早晨
  
  
  
  

共 107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金瓶梅》是中国的禁书,为什么禁?了解的读者都知道。该文单纯从人物形象的塑造角度,把《金瓶梅》和《红楼梦》的艺术高低做了作者的评价,解答了作者唯独喜欢《红楼梦》的原因。作者的分析评价,虽然不够详细具体,相信读者朋友们看后会赞同作者观点的。【编辑:春雨阳光】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5-01-16 10:31:52
  怎样评价一部作品的好坏,我个人认为作品内容对社会的影响应该作为首要的因素,然后才是艺术。该文对《金瓶梅》做了艺术方面的评价,该小说的内容确实是会给人以误导的,这就是它成为禁书的原因。
语文教师
回复1 楼        文友:柴瑞林        2015-02-07 15:39:47
  谢谢编辑支持。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