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雅韵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雅韵】清明何处去 徒步上源村(散文)

编辑推荐 【雅韵】清明何处去 徒步上源村(散文)


作者:远山的呼唤 童生,805.0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901发表时间:2015-01-17 10:41:03

清明节虽然各地习俗不尽相同,但有两个基本主题:一是扫墓祭祖,二是踏青郊游。
   三天假期,奔赴各地,舟车劳顿,走马观花,来去匆匆的旅游方式不是我的选择,而悠闲自在、无拘无束的周边郊游却是一个不错的主意。当然,尤溪山水的知名度远不如祖国的名山大川那么名扬天下,如果把祖国的山水比作大家闺秀,那么尤溪的山水就是小家碧玉了。今年的4月5日这一天再也不是“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人行人欲断魂”的悲凉景象,而是一个山青青水蓝蓝的优美画面。
   我们一行五人决定徒步行走上源村,主题是:呼吸清新空气,享受大自然抚爱。上午8:30左右乘公交车到尤溪五中下车后开始徒步,从五中到上源村大约13公里,一个来回26公里,有一天充裕的时间行走,完全可以悠闲放松,不必步履匆匆。
   行走在解建村开阔的大地上,映入眼帘的是崭新的农家楼房,纵横交错的水泥道路和平整有序的蔬菜种植基地。特别抢眼的是散布其间的各种菜花,当中最吸引人的算是油菜花,深黄色的花朵招摇在空中,成了招蜂引蝶的对象。镶嵌在田间地头的青草地,这里一块,那里一块,青翠的草叶向四处生长,那是生命力旺盛的象征。路上行人的介入,构成人在画中行,画在天地间的生动场景。时值仲春与暮春之交,所有的生命都表现出鲜活和生机,深深地感染着每一个行路人。
   路过一农家正逢办喜事,不知是新婚宴席还是乔迁之喜,主人们与宾客们全都喜形于色,谈笑风生,气氛热烈而友好。门庭上贴满大红对联,大小横幅,布局工整,一派喜庆的模样,让人精神振奋。分享他们的快乐,沾点他们的福气,幸福和快乐就这样被放大和传递。
   通往老兵假日山庄的这段路的左侧原本植被茂盛,花枝招展,灌木丛生,是鸟儿和蝴蝶等昆虫们的自由王国和快乐天堂。如今已是衣不蔽体,黄土裸露,伤痕累累,土地正用微弱的呼吸在诉说自己的不幸。红土地工业园区的扩张吞噬一切自然中的生命,现代文明的触角如一把威力无比的杀手锏,在它的肆虐和淫威之下,所有的自然元素和原生态都在劫难逃。看来人类的发展与大自然的争夺永远是一对不可调解的矛盾,这种以破坏环境和高能耗的生产方式和发展模式到底能持续多长时间尚无定论,但我认为终究不是一个明智之举。
   从沉思中回到现实的我被生长在右侧路边的一大片一大片的植被所吸引,这里与刚才的景象形成强烈的反差。树、灌木、竹、草、花、滕蔓等纷纷展示其千姿百态的形象,高高低低、大大小小、躺着的、伏着的、打着滚的等组成了一个强大的绿色生命体。望着眼前这一切,心情一下子变得豁然开朗,脚步也轻快了许多。
   今天的老兵山庄似乎比往日多了几分热闹,入口处侧边和山庄面前空旷的场地上停满了各类小车,说话声和欢笑声以及一只看家狗的汪汪声预示着今天老板与游客配合默契:一方忙得开心,一方玩得舒心。金钱在交易中满足了双方各自的愿望,虽说钱不是万能的,但没钱那可真是万万不能的啊。
   来到道路急转弯凸透镜面前,我们五人对着它自拍合影了一张,表示这里曾经留下过我们的足迹,也是人生中一次小小的留念吧。
   醒目的上源村村牌告诉我们,从这里开始已进入上源村地界。全国村村通水泥公路的宏伟蓝图,把山里山外的世界连成一片。眼前这条水泥公路给村民的出行、交通运输和信息传递带来极大的方便,也是通往上源村村落最高点的必经之路。如今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许多地处偏远地区交通不便的村庄不再住人,村民们开始纷纷向乡镇或城镇搬迁。同样,散布在这里的,不管是路边的或是深山里的房屋大多也已是人去楼空,残垣断壁,破败不堪,成了杂草和灌木的入侵地。偶尔有几户尚未搬迁的人家给人一种受冷落的感觉,不过村民们看上去倒也清闲自在,这种与世隔绝的景象是不是有点世外桃源的味道。想到这,我不禁开始羡慕起他们的生活来了。
   行走间,最入眼的就是那茂密的森林了,这里的森林主要由常绿阔叶林、竹林和灌木丛构成,也有部分是针叶林。阔叶林的树木大小各异,高低不平,错落有致,密密麻麻,你不让我,我不让你,争先恐后般地,或向上或向外生长着。树冠形状主要有三种:蘑菇形、伞形和球形,从远处望去,有挤成一片的,有抱成团的,有层层叠叠的。树叶呈现出新绿、嫩绿、碧绿和老绿,几种不同的绿相互交错,层次分明。所有会开花的树毫不吝啬地把最美的一面展现在大自然面前,有红的、粉的、白的、鹅黄的,叫得出名的,叫不出名的,全都一股脑儿地竞相绽放。微风吹来,涌动的绿波在阳光的照射下泛起阵阵金光。各种花香和一种叫苦椎树散发出来的香味交织在一起,刺激着嗅觉,这里可谓是清神醒脑的好去处。
   长距离徒步是辛苦的,需要付出体力和意志力,而当这一切最终有了回报时,你所做的一切是值得的。瞧,这道路两边一排排笔直的毛竹就在眼前晃过,随便伸一下手,就能轻而易举地触摸到它的身体,坚硬的外壳马上就让人想起“高风亮节”和“忠贞不阿”等成语来,这样零距离的接触是坐在家里所无法实现的。再望一眼从土里钻出来的黝黑乌亮的竹笋,一种惊喜便在心里蔓延开来,久久无法淡去。它们就这样自然地生长,自由地成长,朝着天空,努力地向着更高的高度拔节,用力量和坚强诠释生命的不屈不挠和勇敢无畏。如果能有机会亲手去挖几个竹笋带回家,再亲自加工亲自食用,那一定又是别有一番情趣。留下的竹笋长成竹子,竹子成熟后砍下用作各种用途。从竹笋到竹子,从竹子到竹笋,一茬接着一茬,生命就这样以强大的力量周而复始,每一次轮回都赋予生命新的含义,大自然所有的生命也包括人的生命就这样演绎着它的精彩,生生不息。假如生活中能多几个拥有竹子品格的人,那么我们的社会一定会更加美好和和谐。
   用两个小时多一点的时间完成10公里的路程,不快也不慢。我们坐在位于坡顶路旁的一座小瓦房屋檐下休息,这屋子土木结构,年事已高,有点破败,虽历经风雨,但依旧不倒。我们的说话声惊扰了在屋里休息的护林员,于是便出来跟我们打招呼。从谈话中了解到,左侧对面的远山常有猴子过来光顾鲜嫩的竹笋,他就是专门在这儿驱赶猴子的。没想到山源村附近一带还有猴子出没,这可是值得庆幸的事,至少说明两点:一、这里的生态环境十分良好。二、猴子终于有自己的家园。
   从这儿再走大约3公里的路程,就到达水泥路的尽头了,这段路基本上是平路,也是接近上源村的至高点。从山上往山下俯瞰,视野变得开阔起来,远山和近山以及散落在低俗里的建筑和民房尽收眼底。面对这样的情景,你会情不自禁地想呼喊或引喉高歌,甚至歇斯底里也不为过。总之,你可以随心所欲地释放你想释放的一切,没有人会干扰你。你可以忘我地徜徉在每一片林海里,没有人会与你纷争。你可以尽情地呼吸每一丝纯净的空气,不必担心被污染伤害。你可以拥有一片干净的天空,一块自由的大地,一缕和煦的轻风,一条充满阳光的大道,一朵触手可及的花朵,一捧清凉的清泉,一曲悦耳动听的鸟鸣。这里不用金钱交易,不必讨价还价,但只要置身于此,只要愿意享受这一切,你就是世上最富有的。
   在分享大自然赋予这一切美好的时候,脚步也变得轻快,转眼间,几座颇有年代的老房子进入我们的视线。其中一座刘氏祖房最大,从碑文上刻的文字说明得知它的历史在百年以上。我们来的时候,正逢刘氏的后代子孙们周末到此度假,他们刚吃完午饭。见到我们几个,很热情地诚邀我们分享他们的午餐,我们自己带着饭,所以就婉言谢绝。后来一打听才知道,这里有两位老人夫妇(他们的长辈)长年看护着这座大宅子(据说当年住了十几户人家),还在宅子的周边种些蔬菜。今天来的儿孙们至少有十个,是开着小车来的,按农村的话说这叫有出息的一大班子。望着他们一大家子其乐融融的样子,真为刘氏家族们感到欣慰。
   吃过午饭休息片刻,我们原路返回。此时太阳用最温暖的怀抱把我们几个紧紧包裹,不一会儿,身上就开始出汗。回家的路至少还得花去三个多小时,行程是艰苦的,但内心是快乐的,也是满足的,总之一句话:不枉此行。
   我们用脚步丈量大地,用行走强健体魄,用视觉欣赏沿途的风景,用听觉感知自然的旋律,用内心感悟人生的意义,用心灵触摸大地的灵魂。
   我们从家走到目的地,从目的地走到家,这一路走来,虽然走不出红尘,虽然走不出现实,但至少走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小天地,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一小段人生之路。
   生活的道路千条万条,我们每一个人都必然要选择一条适合自己走的路,在这一条路上,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徒步者,在这条路上,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无论碰到多大的事,我们的脚步都不曾停止。
   走下去吧,所有爱好徒步的驴友们,前方一定有属于你自己的人生风景。

共 345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上源村位于江西省九江修水县西南边陲的余段乡,界于土龙山脉与东阳山脉之间,与湖南平江毗邻,是全乡最大的自然村。清明时节,作者通过徒步旅行来到这里,把一个世外桃源般的景致描写的如诗如画,引人入胜。踏着青葱的绿,呼吸着新鲜空气,作者一行漫步与龙溪山脚下。新建的房舍,新修的马路,钻出地面的毛竹,呈现出勃勃生机,给人赏心悦目的敞亮。作者用看到瞬间破土而出的毛竹联想起大自然的生命,以及人的生命,把游记拓展到更深的意境之中。不光是花花草草,还有与其关联的自身价值和生命价值。作者把一路的所见所闻,汇入笔端,用艺术加工,成就了一篇动与静,人与自然完美结合的游记。读来有真情实感,勾起对大自然美好风光的遐想。竹笋,山村,老屋,这一切元素构成作者笔下涓涓流淌的文思,带给人美的享受和艺术魅力,堪称精品之作!推荐共赏!问好!感谢赐稿雅韵!【编辑:青竹傲雪】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青竹傲雪        2015-01-17 10:43:48
  拜读远山老师如诗如画的散文,把一个上源村描绘成大自然中一朵小花,美的自然,美的和谐,美的写意!问好!
携文字走天涯,写真情实感,抒感人情怀。
回复1 楼        文友:远山的呼唤        2015-01-17 11:02:46
  感谢东方青竹编辑老师的审核,辛苦了。老师的精彩点评,让远山十分受用,向老师学习,遥祝快乐!创作快乐!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